学术投稿

头孢吡肟——四代头孢的代表

范永江;张红霞

关键词:结构特点, 革兰氏阴性菌, 药动学特征, 酶的稳定性, 头孢菌素, 头孢吡肟, 内酰胺酶, 正离子, 抗菌作用, 抗菌活性, 化学结构, 亚胺基, 头孢烯, 水溶性, 噻唑基, 亲和力, 药物, 细菌, 烷基, 外层
摘要:1 药物特点1.1 结构特点.头孢吡肟化学结构为头孢烯骨架,3位侧链上的N-甲基吡烷基中的四价正离子与4位侧链羧基形成分子内盐结构,可形成两位离子,具有高度的水溶性,易于透入革兰氏阴性菌外层细菌膜孔而起抗菌作用,改善了抗菌活性和药动学特征[1].7位侧链上连有1α-甲氧亚胺基氨基噻唑基,具有该结构的头孢菌素对许多β-内酰胺酶亲和力低,从而对酶的稳定性提高[2].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左氧氟沙星治疗慢阻肺继发感染的疗效观察

    慢阻肺继发感染是一种难治的疾病,在引起慢阻肺急性发作的各种因素中,感染是常见、重要的因素,感染的控制与否,直接关系到原发病的治疗效果.我们用左氧氟沙星对慢阻肺继发感染进行了治疗与观察,并用氧氟沙星作为对比,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丽红;孙泓罡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降糖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组代谢性疾病.就目前医学水平而言还没有根治糖尿病的办法,患者要长期服药,药物的合理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有关文献进行了总结性分析,对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情况提出几点建议.

    作者:吴桂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均匀设计优化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佳条件.方法:利用均匀设计合理安排实验,以葛根素计算总黄酮含量.结果:乙醇浓度50%,14/12倍用量,2h/lh提取两次大总黄酮提取量为35.6mg.结论:本实验结果可为葛根总黄酮提取的工艺化生产提供合理的参数依据.

    作者:陈宝玉;管庆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试验

    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对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了方法验证试验,目的是为了验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是否适用于供试品的检查.

    作者:马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头孢吡肟——四代头孢的代表

    1 药物特点1.1 结构特点.头孢吡肟化学结构为头孢烯骨架,3位侧链上的N-甲基吡烷基中的四价正离子与4位侧链羧基形成分子内盐结构,可形成两位离子,具有高度的水溶性,易于透入革兰氏阴性菌外层细菌膜孔而起抗菌作用,改善了抗菌活性和药动学特征[1].7位侧链上连有1α-甲氧亚胺基氨基噻唑基,具有该结构的头孢菌素对许多β-内酰胺酶亲和力低,从而对酶的稳定性提高[2].

    作者:范永江;张红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电针加穴注射治疗颈椎病52例

    颈椎病是人们易患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常见的症状有头晕或胸背不适,心悸和头痛,肩背部疼痛、僵硬、酸沉、手指前臂酸痛、乏力、记忆力减退、感觉减弱等症状.我们采用电针加穴注射治疗颈椎病52例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李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头孢曲松钠中残留的三嗪环的定性定量研究

    目的:对头孢曲松钠中的三嗪环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可以控制其残留总量,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促进工艺改进.方法:本文采用质谱(MS)、红外吸收光谱(IR)与核磁共振谱(NMR),对获得的三嗪环参照品进行结构确认[1],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在头孢曲松钠中的残留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所获得的三嗪环参照品纯度很高,能够对头孢曲松钠作定性定量分析.结论:头孢曲松钠中三嗪环的残留在安全限度之中.

    作者:屈海涛;孙毓庆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苦参总碱滴丸制备工艺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基质、冷却剂的选择,寻找佳工艺条件.方法:用已精制过的苦参总碱(95%)经正交设计,筛选.结果:基质:FEC6000优于PEC4000.冷却剂:甲基硅油好于液体石蜡.

    作者:施东;孙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诊断价值

    药物流产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方便、有效的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但部分患者运用药物流产后存在着阴道流血时间过长的问题,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CD)是目前临床了解药物流产后有无宫内残留物的可靠方法,本文对89例药物流产后2周至1个月后仍有阴道流血的病例经阴道超声检查,并将结果与清宫后结果病理结果及血HCG结果相对照,来探讨其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海艳;吕康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缓释控释浅析

    缓释控释给药为当前国际上药剂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这类制剂要求平稳血药浓度达到以提高病人在疾病状态下的药效为目标.

    作者:丰蕾;张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临床应用青霉素过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青霉素在临床应用中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7%-10%,其中50%的患者过敏在数秒至5min内出现[1]主要表现为皮疹、血清病型反应、循环衰竭、喉头水肿、和肺水肿、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等,其中过敏性休克比较凶险,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病人生命.任何剂量和任何类型的制剂均可发生过敏反应.根据笔者从事护理工作22年的观察、体会,总结出了在应用青霉素时让临床医生、护士深感困惑、急盼规范和统一认识的有关问题及对策,供护理同行探讨.

    作者:李淑云;王翠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不同菌种降解胆甾醇能力的研究

    目的:对不同菌种降解胆甾醇能力的研究.方法:应用发酵培养方法、富集技术和抑制方法证明甾醇侧链其他可能的分裂,通过对4个种属的188个菌种的培养和选择,得出实验结果.结果:188个微生物菌种在后期培养7天后,对供给的质量分数为0.1%的胆甾醇用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对剩余胆甾醇的比色测定,发现有79个菌种能将原胆甾醇分解率γ为20%以上,其中有8个菌种分解率γ超过50%以上.结论:微生物分解胆甾醇的能力和微生物的种类之间没有明显的相互关系,在自然界中存在的降解胆甾醇的微生物不仅是以前发现的分枝杆菌和诺卡氏菌,而且还广泛存在于细胞和放线菌,其中分枝杆菌和诺卡氏菌分解胆甾醇能力较强.

    作者:赵洪云;王瑞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制备磷酰胺RNA核糖核苷酸嘌呤的高区域保护

    目的:制备磷酰胺RNA核糖核苷酸嘌呤的高区域保护.方法:用一氢磷酰盐的方法来保护RNA甲硅烷基化合成的反应.结果:以鸟苷为原料生成苯氧乙酰胺来保护羟基,合成RNA中间体,通过液相图谱的方法来检验合成的物质.结论:本实验方法是基于二位的羟基是高区域专一的硅烷化作用,为了更有效的使羟基硅烷化用磷酰胺的方法,我们以前是定量的使一氢磷酰脂分裂,没有甲硅烷基的转化,除此之外,相同的方法,高区域专业用阻止硅烷化和磷酰化的方法.

    作者:裴宗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甲亢患者Leptin水平研究

    Graves病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存在代谢与免疫紊乱,表现为甲状腺激素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产热、能量消耗等多种代谢反应.甲亢时引起摄食增加,体重减轻,能耗增加,代谢旺盛.leptin即瘦素,是由脂肪细胞产生和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通过增加能量消耗和减轻摄食,参与热调节和能量平衡[1].

    作者:侯英;孙世新;李贤厚;杨玉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香鳞毛蕨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香鳞毛蕨的化学成分.方法: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法.结果:香鳞毛蕨中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糖及其苷类、酚类、鞣质、有机酸、挥发油、黄酮等各类化学物质.结论:香鳞毛蕨是一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药用植物.

    作者:赵丹丹;张彦龙;陆欣媛;王淑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提高氨苄西林钠的含量及澄明度

    目的:用冻干法制备氨苄西林钠原料药的生产企业,难解决的质量问题就是产品的含量和澄明度问题,而实际生产中影响含量和澄明度的因素很多,在此将生产中影响以上两项指标的主要因素分析出来,以帮助相关制药单位改善产品质量,生产出更优更好的产品.

    作者:韩永峰;王忠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桔梗采收期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对桔梗根茎中皂苷含量的影响.确定桔梗佳采收期.方法:索氏提取器多次回流提取.结果:不同采收期桔梗皂苷含量差异明显,其中5月和10月含量较高.结论:每年春秋两季采收为适宜.

    作者:施东;冯继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头孢唑啉钠中残留的7-ACA的定性定量分析

    目的:根据国际要求,对头孢唑啉钠中残留的7-ACA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可以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度,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方法:本文采用质谱(MS)、红外吸收光谱(IR)与核磁共振谱(NMR)对7-ACA样品进行结构确认1,然后作为对照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根据相对保留时间测定其头孢唑啉钠中的残留.结果:表明所获得的7-ACA对照品纯度很高,适合对头孢唑啉钠作定性定量分析.结论:头孢唑啉钠中7-ACA的残留在安全限度之内.

    作者:王久富;屈海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近期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4年1月开始应用聚乙醇干扰素α-2a治疗CBH患者,现将治疗的31例CBH的近期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杨立伟;孙海潮;刘济明;胡青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对两种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认识

    1 盐酸胺碘,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药动学:妥左酮口服吸收慢而少,生物利用度约40%,个体差异大.口服后6-8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

    作者:孙晓婕;胡嘉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