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与常规法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李盈;薛家玲;任爱霞

关键词:胰岛素强化治疗, 持续皮下输注, 常规法, 妊娠期糖尿病, 糖耐量异常, 糖代谢异常, 治疗方式, 一般选择, 皮下注射, 分泌方式, 常规治疗, 泵输注, 孕妇, 应用, 生理, 模拟, 疗效, 患者, 程度
摘要: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其中可以包含一部分妊娠前存在的糖代谢异常患者.GDM的常规治疗为胰岛素强化治疗,一般选择每天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我们对GDM孕妇应用持续皮下胰岛素泵输注(CSII)的方式进行强化治疗,模拟生理胰岛素的分泌方式.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8例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直接作用或免疫反应引起的心肌炎症,可发于任何年龄组,但以青少年为多见,近几年成上升趋势,西医治疗多以促进心肌代谢及对症处理为主.笔者自2002年至2005年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干酪素法测定榛叶中鞣质类成分的研究

    目的:建立稳定的干酪素法测定榛叶鞣质的方法.方法:用干酪素法测定榛叶鞣质.优化条件为:以70%丙酮提取,干酪素用量400mg,1.5%碳酸钠显色后30min测定.结果:优化方法线性关系良好,鞣酸平均回收率为98.45%,RSD=1.60%(n=5).结论:该法可快速、准确的用于榛叶鞣质的含量测定.

    作者:朱慧瑜;金哲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平贝母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中药材平贝母的研究,从生物学形态开始,对平贝母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古今临床应用几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

    作者:刘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常见中西药物配伍不宜及禁忌分析

    医学事业的迅猛发展,临床同时使用中西药的几率越来越高.合理使用中西药能提高疗效,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药物联用后往往并不是各起作用互不影响,而是在药理或理化方面产生相互作用以致可能引起种种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1].

    作者:章万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龙胆中黄酮化合物含量测定

    目的:本实验对龙胆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龙胆中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方法:以乙醇为溶剂,采用回流提取的方法对龙胆中黄酮进行提取.利用UV-分光光度法对龙胆中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以乙醇为溶剂采用回流提取方法对龙胆中黄酮进行提取,其溶解产物可以得到黄酮化合物.结论:龙胆中黄酮类成份含量为1.475mg/g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作者:俞兆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参附注射液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就中药制剂参附注射液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抗肿瘤机制、对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化疗毒副作用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张芹;杨秀芹;王军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分析与对策

    手术室属于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极强的科室,集高风险、高劳动强度、人文关怀于一体.随着外科学的不断发展,高新的医疗技术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笔者对手术室20名护理人员心理压力进行了调查,了解心理压力的来源及所造成的影响,并探讨相关对策.

    作者:梁秀娟;袁希英;王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蜂王浆冻干粉中王浆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蜂王浆冻干粉中王浆酸(10-HDA)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C18(250×4.6 mm,5 um)色谱柱,以甲醇-水-0.03MHCI(55∶35∶10)为流动相,流速为1.000mL/moL,检测波长210nm,柱温35℃.结果:10-HDA在0.05-0.5mg·mL-1范围内峰面积比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78),精密度为0.42%(n=6).结论:采用HPLC测定蜂王浆冻干粉中王浆酸的含量,准确、分离度好,可作质量控制.

    作者:刘斌;吴文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9例药物热临床分析

    药物热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而且与其它发热性疾病难以鉴别,2003年1月到2005年6月,我科共发生药物热9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药物与发热的关系,以提高对药物热的认识.

    作者:冯铁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龙血竭的化学成分的鉴别

    目的:依照龙血竭药材的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对龙血竭原药材进行定性鉴别.方法:本文中实验方法主要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聚酰胺柱色谱法对龙血竭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TLC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原药材在284nm±2nm处的吸收值在0.4以上,符合龙血竭药材国家标准中,在284±2 nm处吸收值不低于0.4的规定.结论:依照龙血竭的国家标准对龙血竭药材作了定性鉴别.确定本次实验中所用原药材确定为龙血竭药材,并且质量合格.

    作者:裴宗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形势下门诊药房药事纠纷原因分析

    门诊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对外的重要服务窗口,同时也是易引起病人投诉、引发药事纠纷的部门.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及医疗消费人群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特别是在患者经过就医后至门诊药房取药,由于药学人员相对滞后的服务意识和技术水平不到位,难以满足病人需求时,纠纷多有发生.因此正确分析当前药事纠纷的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洁静;胡伟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围手术期的护理

    手是人类劳动器官损伤机会较多,各种外伤致手部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游离植皮无法修复者,临床上常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创面,恢复手的功能.此方法较简单安全并且利于手功能的重建.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共收治各种手外伤65例需要腹部带蒂皮瓣修复病人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毛春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超重对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超重对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35例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4组:正常组(BMI<23):共3例,均为男性,年龄(43.33±6.65);超重组(BMI≥23):共5例,均为男性,年龄(44.20±9.33);Ⅰ度肥胖组(BMI 25~29.9):共19例,男性17例,女性2例.年龄(46.21±8.27);Ⅱ度肥胖组(BMI≥30):共8例,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43.13±9.43).按WHR分为2组:正常组:共14例,男性13例,女性1例,年龄(45.70±7.43),中心性肥胖组(腰臀比≥0.90(男性)和≥0.85(女性)):共21例,男性19例,女性2例,年龄(44.55±8.95).因女性患者的例数较少,在分组的时候对性别带来的差异忽略不计.分别测量并计算总体脂含量(体重指数)、局部体脂含量(腰围,臀围)和体脂分布(腰臀比),并应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结果:随着BMI的增高,患者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的百分率(EDD)均明显降低,但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EDD与腰臀比呈负相关(p=0.04).硝酸甘油引起的血管扩张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亦与局部体脂含量和体脂分布无关.结论:超重是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与局部体脂含量和体脂分布密切相关.

    作者:刘旭东;胡厚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下颌骨巨大造釉细胞瘤1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0岁.30年前发现下颌骨近中有一杏仁大小的肿物,当地医院给予口服消炎药,未见明显缩小,以后未再行治疗.2004年3月来我院口腔科就诊,患者否认有传染病及遗传病史,家族中也无肿瘤患者,检查:营养发育良,身材居中,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部及四肢体检未发现异常.

    作者:王永生;李玉红;盛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西沙比利治疗腰突症大推拿后病人便秘

    1 临床资料西沙比利是一种新型全胃肠促动力药,是苯酰胺类化合物.与其他胃动力药不同之处是西沙比利通过选择性地增加肠肌层神经从节后处乙酰胆碱的释放(增加释放时间和数量)而影响胃肠的运动,从而增强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收缩与蠕动加强胃和十二指肠的排空并可促进小肠和大肠的蠕动,恢复或增强结肠的固有动力.

    作者:何迎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遗尿停贴的穴位选择

    穴位贴敷法,是一种内病外治的方法.遗尿停贴是利用远红外基材制成的贴剂贴敷于穴位上,刺激穴位,而起到了远红外的热效应与机体细胞可产生的共振效应及穴效的双重作用,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作者:邱桂香;王泉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随着80年代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药物的发展,目前在临床已成为广泛应用的一类抗生素,较为多见的为: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依诺沙星、司帕沙星等,主要用于治疗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等系统的感染性疾病.随着临床的广泛使用,对这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

    作者:伍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前列腺摘除术后脱管再插管患者的护理

    前列腺摘除术后腺窝出血是前列腺摘除术后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及术后foley氏尿管脱出所致.我院自1999年10月至2004年9月治疗护理术后因foley氏尿管脱出所致术后大出血病人15例,报告如下:

    作者:周艳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谈电子处方系统在门诊药房中的应用

    1 引言随着国内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电子处方系统已成为医院信息系统(HIS)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电子处方是指由多科室协同工作的系统,整个流程由挂号、就诊、划价与收费、发药四部分组成,即患者挂号时领取一张就诊卡,凭此卡就诊,由医师输入处方,程序自动划价,由网络将处方传送到区域网的相关科室,然后患者凭卡到收款台交款,再凭卡到药房取约,由药房将打印完的处方交给患者.

    作者:李子民;李颖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13例分析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指食管内压突然快速增高而造成食管壁全层破裂,是较少见而凶险的胸部疾患,因发病率低而常延误诊治.我院自1999~2005年共收治自发性食管破裂1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文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