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定萍;黎文云
目的:探讨基础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CRP)与冠心病的分型及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5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2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1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18例,正常健康者20例.6个月后随访复查,结果: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正常健康者C反应蛋白值分别为2.84±0.30mg/L、5.61±1.34mg/L、7.80±2.81mg/L、1.80±0.94mg/L.C反应蛋白高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高.结论: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与C反应蛋白密切相关,炎症反应参与冠心病的发生,而且与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万凤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脐尿管瘘、脐尿管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病史并结合经脐孔或经膀胱美蓝灌注试验,膀胱、瘘管碘剂造影、B超等辅助检查方法诊断脐尿管瘘脐尿管囊肿5例,并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脐尿管瘘4例,脐尿管囊肿1例.患者术后排尿正常,8~20d痊愈出院.结论:经脐孔、膀胱灌注美蓝试验,膀胱、瘘管碘剂造影和B超等辅助检查有助诊断脐尿管瘘、脐尿管囊肿,手术切除是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钟功荣;李优笙;钟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PEI)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残余癌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残余癌灶PEI临床资料.结果:24例肿瘤碘油沉积良好,AFP明显降低或阴性,肿瘤缩小,优良率58.5%,17例肿瘤浸润性生长,碘油稀薄,其中9例肝内播散,门静脉主干癌栓,或肝外转移,死亡.结论:中晚期肝癌TACE术后残余癌灶联合CT引导下PEI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谢元财;丁志刚;肖美萍;叶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Dandy-Walker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1/30000[1],神经系统畸形是超声用于产前诊断的领域之一,产前运用超声监测可准确发现多种胎儿畸形.现将我院近期诊断的2例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的超声诊断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谢丽珍;凌月蓉;廖苏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隐形义齿的修复效果.方法:采用弹性树脂材料及相应的注塑系统和贺利氏硬质树脂牙,为187例患者镶复223件隐形义齿,并进行2年跟踪随访.结果:223件隐形义齿中有210件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成功率94.17%. 结论:隐形义齿具有美观、舒适、耐用和固位良好等特点,已成为一种良好的牙列缺损修复形式.
作者:周逸宁;刘青萍;何琳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关节镜下辅助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12例患者均有膝关失稳,以关节镜辅助,分别用自体髌骨-髌腱-胫骨(B-PT-B),异体(B-PT-B),自体四股肌腱三种取材重建受损前交叉韧带,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时间均进行前抽屉试验(ADT),轴移试验(PST)检查关节稳定性,判断手术疗效.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所有病例术前症状消失,关节稳定性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正常或接近正常,复查X线片示骨道愈合.结论:本组12例应用关节镜下辅助技术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术后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贵坚;陈仁春;殷圣银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病例,男,23岁,农民,因进行性四肢乏力2天于2005年8月24日入院,患者2天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呈进行性加重,逐渐延及双上肢,四肢不能活动,无伴二便失禁,既往于3年前曾有类似发作史一次.入院查体:T36.5℃,P65次/分,R16次/分,BP130/70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抬入病房.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眼球无突出,巩膜不黄.口唇无紫绀,颈软,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
作者:郭宝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甲状腺肿瘤是常见病、多发病,由于首次治疗不当,导致患者不可避免的再手术,再次手术患者因解剖关系不清及较重的粘连,易发生医源性损伤,包括术中出血较多、喉返神经损伤比例高及不易切尽病灶和探查颈部中央区淋巴状况等,本文对入住我院的68例再手术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徐华;罗文政;周何强;魏运辉;唐亿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6例行该手术的患者术后加强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神经系统功能、肾功能、胃肠道功能的监护.重视呼吸系统的管理,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胃粘膜保护剂.结果:26例病人,3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3例肺部感染,9例心律失常,无护理并发症,病人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风险大,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木娟;王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31例BPH行TUVP,手术时间20~110min,平均60min;切除组织估重15~90g,平均37g.结果:均成功完成手术.除9例巨大增生腺体者外,均未输血.无电切综合症发生.术后298例随访1~36个月.IPSS由术前平均26分下降至平均7分,QOL由术前平均4.5分降至平均1.5分,Qmax由术前平均9.0ml/s 升至平均18.6ml/s.结论:TUVP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作为BPH的优选治疗方法.
作者:肖日海;王晓宁;邹晓峰;黄明;袁源湖;伍耿青;吴玉婷;龙大治;刘佛林;刘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文献报道误诊率为4.5%~5.6%[1].将其他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行手术的发生率为10%~30%[2],右侧附件疾病易与阑尾炎混淆,鉴别诊断有一定难度.我院2000年至2005年6月共收治阑尾炎528例,其中12例经手术证实为右侧附件疾病,占2.28%.为提高右侧附件疾病与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水平,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刘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胡芦巴多糖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硫代乙酰胺(TAA)、扑热息痛(AAP)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SGPT活性.结果:胡芦巴多糖溶液对四氯化碳、扑热息痛所致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但胡芦巴多糖溶液对硫代乙酰胺所致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无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胡芦巴多糖可明显降低四氯化碳、扑热息痛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血清SGPT活性.而对硫代乙酰胺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血清SGPT活性无明显作用.
作者:黄玉萍;张黎明;江丽霞;申蕊;徐惠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颈椎病又称颈椎骨关节病、颈椎综合征,是由颈椎间盘变性、突出及其邻近骨关节与软组织病变累及周围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而出现的相应临床表现.这是一种多见于40~60岁中老年人的慢性退行性疾患,男性略多于女性.颈椎慢性劳损、轻微外伤、退行性病变以及先天性畸形等常为此病的重要原因.本文仅对颈椎病的康复治疗、家庭护理指导作一简单介绍.
作者:曾玉燕;陈丽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运用手法推拿结合神经根封闭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推拿以拉腿转腰特殊手法,撕裂瘢痕组织和使突出的椎间盘复位,因而减轻对脊神经的压力.以醋酸强的松龙在椎旁硬膜外前间隙注药消除神经根周围的充血、水肿,松解神经根周围的粘连,对抗突出髓核周围的无菌性炎症渗出物而止痛.结果:有效率94.5%.结论:推拿结合神经根封闭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简便、见效快之优点.
作者:马敏宁;徐学琪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治疗心包积液或胸腔积液.方法:用改良的Seldinger法经皮穿刺将中心静脉留置管置入心包腔或胸膜腔内并保留导管进行抽液、引流和注射药物.结果:52例均一次置管引流成功,每例抽液或引流心包积液或胸腔积液800~12800ml,留置导管时间3~32天,无并发症.结论:该方法治疗心包积液或胸腔积液的优点在于:创伤、痛苦小、简便、用途多.
作者:谢东阳;许嵘;危小军;谢东明;钟一鸣;廖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995年3月~2005年3月我院收治38例巨幼细胞性贫血(以下简称巨幼贫),现就其病因分析如下.
作者:杨红;杜香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采用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放射免疫试剂盒 ,测定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300例血清的HA、LN、PCⅢ含量,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和其它指标进行探讨分析,估价其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
作者:聂宇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耳鼻喉科的病人尤其是手术后的病人,由于疾病部位的特殊,每人每天会产生大量血液、体液污染垃圾,这些污染垃圾如不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将会给病人、医务人员、病人家属等带来严重危害.通过对病人尤其是低文化低素质病人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并采用低成本、低消耗、简便、易行的收集方法,杜绝了污染垃圾丢放在痰盂里外都有的现象,大大提高了污染垃圾的收集率,从而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于秀春;宋志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青光眼是我国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部分患者由于长期高眼压,致视神经萎缩,视功能受到严重损害,形成小视野,这些病人往往难以坚持药物治疗而失明,而手术治疗又有较大的风险.为探索一条既方便又安全的治疗方法,1995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视野青光眼20例26眼,报告如下.
作者:曾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部多发性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腹部多发性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多为机械性损伤,抢救成功治愈23例,入院时即未能测到血压被抢救成功5例,本组再手术4例,病死率14.8%,主要死于失血性休克和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正确掌握救治腹部伤的原则,是治疗腹部多发伤的关键.严重多发伤常致腹内多脏器损伤,应尽量避免遗漏损伤脏器.在处理腹部损伤的同时还应注意颅脑伤,胸部损伤,四肢骨折、骨盆骨折和腰椎骨折的处理,在抢救过程中要密切监护,合理治疗,各方面兼顾以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使成活率进一步提高.
作者:徐平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