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在中药鞣质类研究中的应用

车景俊;池文杰

关键词:HPLC, 单宁, 刺梅果根
摘要:综合评述了HPLC法在中药鞣质类成分研究中应用的四个方面,包括判断鞣质的分子大小、判断各组分纯度及α、β-异构体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实用性强.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脑积水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失败原因及处理

    脑积水临床常见,治疗目前以脑室一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为主.回顾性总结我们近年来经治的56例病例,其中分流术失败12例.现将引起分流失败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高觉;赵卫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从鸡内金的炮制看分档炒炙的重要性

    炮制品的质量历来被人们所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各地<炮制标准>等对各种药物的炮制品都规定了形、色、气、味等外观指标.但是据了解当前各中药店及医院、卫生所中药局所出售的饮片炮制品太过或不及、生熟不均等现象很多.究其原因,除所用火候不当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环就是炮制前没有将药材分档造成的.下面试举鸡内金的炮制说明其浅见.

    作者:李建成;牛云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刺五加胶囊中异嗪皮啶的含量

    目的:建立刺五加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用HPLC法测定刺五加中异嗪皮啶的含量.结果:异嗪皮啶在0.08-0.40m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98.5%,RSD为0.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刺五加胶囊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作者:江敏;张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浅谈保健品市场现状与发展

    保健品食品行业是全球性的希望产业,市场增长迅速.中国保健品市场自80年代兴起,几经起伏,经历了兴起、繁荣、停滞、繁荣,可以说现在中国保健品市场的繁荣,既带有理性繁荣也带有更多的挑战.

    作者:徐颖宇;徐海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金银花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诸因素对金银花各种提取工艺的影响,优选其提取工艺的佳条件.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各条件下金银花的绿原酸的提出率,并以绿原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优化提取条件为:10倍量的75%的乙醇同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结论:该提取工艺产品纯度高,收率高,可实现工业化.

    作者:武达;关澍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小婴儿麻疹28例临床分析

    自1965年我国推广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以来,麻疹的周期性流行已得到控制,麻疹的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随着免疫抗体的缺乏,8个月内婴儿成为易感人群,我院在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共诊治麻疹180例,其中8个月以内婴儿28例,占总数的15.6%.

    作者:邹志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小儿烧伤高热惊厥的预防护理

    由于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加之烧伤早期创面处理不善引起感染、疼痛刺激等原因,小儿烧伤后极易发生高热惊厥.自2002年1月1日以来,我院采取一系列措施,认真实施三级预防,在预防小儿烧伤后高热惊厥中起了一定的效果.现将有关措施与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侯育新;赵舒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注射用阿奇霉素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探讨

    目的:考察注射用阿奇霉素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干扰试验.结果:样品溶液无干扰作用,与热原检验(家兔法)结果一致.结论:将注射用阿奇霉素(规格:0.25g)稀释600倍可用灵敏度为0.25EU.ml-1 的鲎试剂作细菌内毒素检查.

    作者:宋春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SPECT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心肌存活状况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对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的判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用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ECT)判断心肌梗死病人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梗死区心肌存活的状况的报道不多,2002-2003年我科对此项目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娜;史瑞英;潘震华;杜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HPLC法在中药鞣质类研究中的应用

    综合评述了HPLC法在中药鞣质类成分研究中应用的四个方面,包括判断鞣质的分子大小、判断各组分纯度及α、β-异构体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实用性强.

    作者:车景俊;池文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刺五加多糖研究进展

    刺五加多糖是从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根、根皮及果中提取分离的多糖.本文就刺五加多糖的化学及药理学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张跃民;孙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维生素--不可超量服用

    维生素是维持生命的要素,它是参与机体代谢不可少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水)之一,大多数维生素在物质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消化功能正常、饮食均衡的情况下,人体一般可以摄入足够所需的维生素,但某些特定人群,如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胃肠吸收障碍的病人,则易出现维生素缺乏症,需要适当补充维生素.

    作者:蒋雯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80例疗效观察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支原体肺炎及肺外并发症的报道越来越多.2004年1-9月我院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8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旅惠;刘政哲;张伟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年急性心梗患者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中严重的一种,由于长期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工作压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病率趋于年轻化.针对此类中年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指导,对于提高其生存质量和社会生活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分述如下:

    作者:王婷;郑李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氟罗沙星对照热淋清治疗尿路感染

    氟罗沙星是1992年首先在瑞士上市的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商品名天方罗欣,此药口服吸收迅速完整,T1/2长达11小时,对金葡萄,G菌活性强[1],在2000年8月至2001年2月用国产氟罗沙星治疗尿路感染,并选用热淋清颗粒剂型作对照.

    作者:安鸿;张绍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去白细胞血浆的临床应用

    白细胞是人体自然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同血制品异体输注时可产生许多副作用,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应(NVHD)、血小板输注无效(PTR)、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以及可能传播细胞相关病毒(GMV、HTLV-Ⅰ/Ⅱ、HIV-Ⅰ)等[1].自20世纪70年代报道用离心法去除白细胞以减少输血反应后,支白细胞制品逐渐成为欧美国家广泛应用的常规制品.

    作者:肇晓光;姜华颖;赵晓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世界抗肥胖产品研究开发新进展

    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肥胖是大的全球成年人慢性疾病.肥胖的发生率在发达国家中明显地增长.而在不发达国家中目前增长的比率也很高,美国肥胖的流行比例高,有35%的人口确定为肥胖.至少有9700万美国人,为超重或肥胖,从1960年以来这个数字在持续增长,趋势不会减慢.在欧洲,在英国是肥胖增长率高的国家之一,为18%.

    作者:刘颖;任春晓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乙醇提取连翘苷的工艺研究

    介绍了用正交实验法设计乙醇对连翘中连翘苷进行提取的工艺研究.探讨了提取连翘苷时提取剂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剂浓度对连翘提取物的收率和其中连翘苷含量的影响.优选出佳工艺条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胡光;姚志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非门脉高压性呕血病因分析

    呕血是临床常见且严重的上消化道出血方式,常见于门脉高压患者,但众多的非门脉高压性呕血病因少见报道,为此,我们总结分析了我院1993至2003年间120例非门脉高压性呕血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斌;张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改进萃取方法提高青霉素中间体的质量和效价

    目的:改进萃取方法,提高青霉素的质量和效价.方法:增加水洗设备,用抽提罐代替泡罩机.结果:改进后,中间体的质量和效价大幅度提高.结论:改进后中间体的质量优于改进前,实现了高单位的中间体.

    作者:赵雪颖;李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