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炎利咽片的抗炎实验的研究

余志红;徐小军

关键词:消炎利咽片, 棉球肉芽肿胀, 足趾肿胀
摘要:目的:观察消炎利咽片对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足趾肿胀法和大鼠棉球肉芽肿胀法.结果:消炎利咽片对大鼠足趾肿胀性急性炎症和肉芽肿胀性慢性炎症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中剂量组的抗炎作用与阿司匹林对照品组相当,高剂量组优于阴性对照品组(P<0.01).结论:消炎利咽片对大鼠的急、慢性炎症模型有抗炎作用.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42例重症中风患者的监护治疗分析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中风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其病死率及致残率已有所下降,但脑血管意外目前仍为我国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对中风尤其是重症中风患者(大面积的出血、梗死及重要生命中枢的中风)的监护治疗仍是临床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科近两年来收治各种中风患者近150例,其中42例为典型的重症中风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宏泉;施华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彩超诊断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6例分析

    二叶式主动脉瓣是常见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其发病率近2%,临床上常易将本病误诊为其他主动脉瓣病变,现将2001年至2003年笔者遇到的6例二叶式主动脉瓣的超声分析报告如下,旨在探讨其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任苓;谢谨捷;游宇光;陈卫华;肖文胜;凌月蓉;叶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难治性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特征和抗菌分析

    目的:探讨难治性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分析15例难治性脓毒症的临床特征和抗菌治疗特点.结果:15例患者具有相同的临床特征:有明确G-菌感染原发病灶和严重脓毒症休克症状;合并有ARDS和MODS;早期抗G-菌治疗,肺部感染加重,联用抗G+菌治疗后,肺炎好转,休克才被纠正;细菌培养原发病灶全是G-菌、血液有或没有G-菌、痰中有或没有G+菌;7例患者行血液净化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缩短休克周期.结论:难治性脓毒症休克常合并有G-和G+菌感染;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缩短休克时间.

    作者:蓝光明;付庆华;温步优;李智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拳参正丁醇提取物的镇痛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致痛法、电刺激致痛法观察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镇痛的效果.结果: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热板法和电刺激法诱发的疼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但纳洛酮不能对抗其镇痛作用.结论:拳参正丁醇提取物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作者:黄玉珊;曾靖;叶和杨;黄贤华;赖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泛昔洛伟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泛昔洛伟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阿昔洛伟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结果:入选临床疗效观察的带状疱疹病例共80例,其中泛昔洛伟组40例,阿昔洛伟组40例.治疗结束时,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泛昔洛伟组痊愈率为92.5%,阿昔洛伟组痊愈率为87.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48,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很低.结论:泛昔洛伟是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方便的新药物.

    作者:王建东;何为;黄小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将83例早产儿呼吸衰竭分组,CPAP组36例,采用鼻塞式CPAP治疗仪治疗;高频喷射通气组47例,比较分析二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CPAP组治愈率83.3%(高频组57.4%);病死率11.1%(高频组23.4%);并发症发生率为8.3%(高频组25.5%).二组比较均有显著意义.结论:鼻塞式CPAP治疗具有早产儿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黎瑞春;江建华;李健;高鹏;秦珊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花椒毒酚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1含有花椒毒酚的中草药及其主要药理作用花椒毒酚(xanthotoxol,XT)是一种线型呋喃香豆素,熔点为254~256℃,分子量202,分子式C11H6O4金黄色或米色结晶,不溶解于水中,也不易溶解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中.XT主要是存在于多种常见中草药如蛇床子、北沙参、白芷、枳实、羌活、芫荽等根茎或果实中,研究发现这些中草药具有很多相似的药理学作用.

    作者:刘建新;黄彬红;连其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成芬太尼组(A组,50例)和瑞芬太尼组(B组,50例),两组均先分别静注芬太尼、瑞芬太尼后静注异丙酚1.5mg/kg诱导,A组静注芬太尼0.05mg,B组静注瑞芬太尼0.05mg,术中静脉追加异丙酚0.5mg/kg,观察SpO2、HR、MAP变化、异丙酚总用量、镇痛效果.结果:术中异丙酚追加量和总用药量A组显著高于B组(P<0.05),苏醒时间A组显著长于B组.呼吸循环的变化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瑞芬太尼较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具有药效、安全相似,但镇痛强,苏醒较快、镇痛效果满意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九江;安晓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院前应用压宁定治疗高血压急症47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估院前应用压宁定治疗高血压急症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7例高血压急症患者予以25mg压宁定溶于20ml液体内静脉注射,然后用25mg压宁定加入250ml液体中维持静滴;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血压在用药后5 min即明显下降,15min达到高峰并保持稳定;总有效率97.9%(46/47);心率无明显变化.结论:院前应用压宁定治疗高血压急症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可作为首选降压药物之一.

    作者:李抒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冬眠疗法的护理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冬眠疗法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及总结17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冬眠疗法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结果:本组病例患者皆能顺利度过冬眠低温时期.结论:在冬眠疗法期间,实施完善的护理措施能使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顺利度过危险期,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

    作者:肖继红;刘建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及钢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目的:观察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及钢板固定在脊髓颈椎病治疗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男24例,女6例,平均年龄56岁,病程平均5年.病变累及2~3个功能节段.术前JOA评分平均为8.3分.病变部位全部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固定术.结果;30例获随访,平均12个月,植骨全部于术后12~16周骨性愈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手术有效率93.3%(28/30),优良率80%(24/30),术后JOA评分平均为13.8分.结论:应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前路钢板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以下优点:可获得术后颈椎即刻稳定,能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并有效维持椎间高度,避免了由于椎间塌陷带来的继发性神经功能损害.

    作者:朱荣海;张乃夫;赖光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效电子高频治疗仪联合5-氟尿嘧啶注射液外用治疗尖锐湿疣67例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是临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治疗后易于复发.我们从2001年6月至2002年9月用高效电子高频治疗仪联合5-氟尿嘧啶注射液外用治疗尖锐湿疣6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小英;曾招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观察(附6例报告)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的患者,采用Sildinger穿刺技术,将导管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入脾动脉,注入PVA(聚乙烯醇栓塞颗粒)和/或1mm明胶海棉颗粒,栓塞部分脾动脉.结果:6例患者经部分脾栓塞术治疗后,外周血象2个月内恢复正常,脾脏明显缩小,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结论:部分脾栓塞术避免了外科手术切脾,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维持了人体免疫机制.本法具有手术简便、安全、创伤小、疗效显著等优点,且可重复治疗,是一种可替代外科脾切除术的治疗方法.

    作者:肖幼华;蓝小林;方远明;蔡联明;袁福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儿骨髓穿刺方式的选择

    1997年以前我科血液病人全部采用骨穿针做传统的骨髓穿刺.1997年以后对穿刺方式进行改良:(1)用小儿头皮针进行胸骨骨髓穿刺.(2)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胸骨穿刺,基本代替传统的骨髓穿刺,无一例发生意外.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小玲;刘跃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应用微波热凝治疗口腔良性肿瘤

    口腔良性肿瘤临床上较为多见,以往在治疗上多以手术切除为主.随着微波的生物学效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实践.在口腔临床应用的报道也日渐增多.作者自2001年以来应用微波热凝治疗口腔良性肿瘤4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朱志高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胆总管结石的CT诊断(附21例分析)

    总结本院近四年来经CT检查手术证实21例胆总管结石,分析其CT表现.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1例中男14例,女7例.年龄28~78岁.上腹部疼痛20例,黄疸10例,发热4例.21例均经手术证实为胆总管结石.

    作者:曾新晖;刘丽;陈宪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肝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附2例报告)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我国肝癌发病率占各种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死亡率占第二位[1,2].对肝癌进行早期诊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B超是目前有较好定位价值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提高肝癌的确诊率,并有助于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等的鉴别[2].小肝癌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3cm的癌瘤[3,4],在临床检查中因癌肿小,比较容易漏诊,出现假阴性,且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本文旨在通过对近期应用GE Vivid Five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并确诊的2例小肝癌进行分析,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谢谨捷;任苓;叶军;陈卫华;凌月蓉;游宇光;肖文胜;葛贻珑;陈燕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运用胃复安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为防治及治疗门脉高压引起的食道曲张破裂出血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应用口服胃复安,观察该药对门静脉高压的降压作用,并经彩色多普勒仪观察病人门静脉血液动力学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志军;黄文峰;张自翔;江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3例髋臼骨折的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髋臼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髋臼骨折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3例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均获得6个月~4年随访,按Maffa的疗效标准评定、临床标准:优13例、良6例.优良率为82.6%.结论:髋臼骨折常与髋关节脱位相并存,CT是早期明确诊断的有效方法,非手术牵引治疗适合骨折移位<3mm,凡骨折移位>3mm,关节内有碎骨块,合并坐骨神经损伤者宜手术治疗.

    作者:陈仁春;何旗明;殷圣银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腭部巨型牙龈纤维瘤一例

    患者男性,54岁,因腭部无痛性肿物十余年于2003年6月5日来我科就诊.患者于十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腭部一肿物,肿物初始较小,位于腭部一侧牙龈缘处,后缓慢增大,逐渐越过腭部中线继续增大,未经任何处理,患者起初未感不适,近来异物感明显,且影响吞咽、语言,含物音较明显,遂来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腭顶部见一巨型肿物,覆盖整个腭部,两侧与上后牙腭侧相贴,前端与上前牙腭侧相吻合,后端至软硬腭交界处后方,厚处超出上颌(牙合)平面,沿肿物绕线见肿物带蒂,蒂部来自6+残根及54+腭侧牙龈,肿物呈扁圆形,色稍苍白,表面光滑,质硬如石,边缘清楚,绕蒂部肿物可稍活动,无痛.腭拱形态完全消失,牙列无松动,无移位,患者含物音较重,影响吞咽.

    作者:吴光宇;黄闽;凌家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