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媚;贺俊霖;段文娟;王昕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集中了大量外资企业,常住人口众多,有大量的医疗卫生需求。2009年前,北仑区医疗卫生水平与经济建设发展速度差距较大。据北仑区卫生局估计,北仑区超过45%的患者流向辖区外就诊。自2009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与北仑区人民医院建立帮扶合作关系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通过介绍北仑改革的经验,为帮扶工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试图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公立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改革提供借鉴。
作者:宋琦琳;顾钰璇;曾玉航;戴慧芬;陈国忠;董恒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我院于2013年3月由临床营养科筹办成立营养治疗小组,旨在推动我院对存在营养不良及高营养不良风险的住院患儿实施规范的临床营养治疗,以改善患儿预后及降低患儿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刘长伟;王静文;万园园;李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介绍了我院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药物治疗工作的模式:①建立住院总药师工作模式,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参与普通会诊及全院会诊;②合理用药质量控制管理,通过我院特有的“驾照式”用药管理系统督促和监督临床医师规范用药;③建立有效的医师药师沟通渠道,相互促进相互学习。通过以上模式,临床药师积累了药物治疗经验,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江灏;杨雅;靳迺诗;何菊英;夏培元;唐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医院所设的高级实践助产士(AM P)专科岗位进行深入的工作分析和需求评估。方法以需求评估结构框架为指导,采用关键知情人访谈、现场观察及助产士工作日志等多形式相结合方法收集上海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AM P岗位需求相关信息,用Colaizzi分析法对所得资料综合分析。结果 A M P岗位需求评估结果归纳为“6W1 H”式7个主题:①对本土概念的理解认识趋向一致;②服务对象以正常或低危孕产妇为主;③岗位内容包括专科评估、体格检查、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追踪管理及科研教学;④工作范畴以产前为主,松散性串联产时产后;⑤实践形式突出“医生‐助产士”并轨式门诊实践特点;⑥岗位实践环境配置单间诊室,设辅助仪器设施;⑦实践意义在于AM P岗位设置满足了孕妇信息需求和心理期待,提升了助产士从事高级实践活动的能力水平。结论现阶段医院AM P岗位实践处于雏形探索期但潜在需求量大,未来仍需要借助岗位需求评估框架持续完善岗位管理,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岗位说明,以有效指导医院AM P临床实践。
作者:顾春怡;李玲玲;丁焱;朱新丽;辛舒畅;王秀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我院在2013年初等级医院复审后,遵循医院党委提出的“将内审模式涵盖入大质控管理”工作思路,成立了质控中心。质控内容涵盖医疗、护理、门诊、科研、教育、医院感染、公共卫生、总务、后勤、保卫等各部门,直属一把手院长管理。为解决医院质量控制专员(以下简称“质控员”)数量上的制约,我院质控中心在原有科级质控员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提炼,遴选并培训出一批高素质的院级质控员协助职能部门进行专业化督查。
作者:赵瑞萍;许冬梅;孙洪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作为一种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制度,分级诊疗制度的实质在于不同层级医疗服务机构在诊疗功能上的延续与分工协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严重不足、上级诊疗机构向下转诊积极性不足是当前阻碍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两大突出问题。推进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出路在于多措并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立双向转诊的协同机制。
作者:吴三兵;胡焱;辛昌茂;余永强;Yu Yongqiang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涉及诸多利益相关主体,主要有政府及药品招标采购机构、医疗机构和医生、医药企业、患者和医保机构等。主要的博弈过程有3个阶段:一是政府和药品采购机构与医院、医生之间的博弈;二是医院与中标企业之间的价格谈判博弈;三是医生、患者和医保部门之间的博弈。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实施中存在问题主要有药品市场上低价竞争导致一些经典廉价药品停产消失,“二次议价”现象中回扣和提成的产生、带量采购政策推行进展缓慢、全民医保下医疗费用快速攀升等。提出了优化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对策建议,包括健全和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评制度、推行带量采购模式、构建医院和医药企业之间平等谈判的博弈格局、引入医保支付价格管理等。
作者:李晓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医院管理专业学术期刊。其以各级医院及职能科室管理人员、临床科室管理人员、医药卫技人员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及卫生行政人员等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医院管理及相关学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理论探讨、具有独创性的工作经验等。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反映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院管理和相关学科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院管理与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武汉市城市二级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现状、趋势等,为控制该市城市二级公立医院的负债规模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2年至2014年官方统计数据,对武汉市21家城市二级公立医院的资产、负债等进行分析。结果武汉市城市二级公立医院总资产与总负债均呈逐年增长趋势,但总资产的增长速率(35.13%)明显低于总负债的增长速率(53.62%);非流动资产增长在2013年以后明显放缓;流动负债每年均高于长期负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总体来看逐年增加;资产负债率上升趋势明显。结论武汉市城市二级公立医院的资产负债规模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应该予以重视和改进。
作者:陈婷;黎夏;胡天天;付晓;谢俏丽;方鹏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对医用材料进行科学编码是医用材料信息化、规范化管理的基础。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相关医用材料分类编码体系和湖北省医用材料分类编码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湖北省医用材料实际管理需求,研究制定出湖北省医用材料分类与编码标准体系,并对统一编码过程中尚需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陈敏;孙俊菲;肖树发;肖兴政;周彬;张晓祥;孙鉴;李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临床护理路径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标准化护理方法,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护理新模式[1]。基于循证的方法,制定出一种护理人员认可的针对某种疾病或手术的标准护理模式(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遵照该模式接受护理)[2]。既使护理工作有计划、有预见性地实施,又让患者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从而达到佳的护理效果[1]。目前,我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基本是依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存在工作事项模糊、不够细化的问题。且临床护理路径的管理基本停留于表面,仅对各类疾病或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工作采取执行管理,未形成有效的评价体系,亦不能达到规范护理行为和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效果[3]。为促进临床护理路径在医院的应用,本研究选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理论[4]作为构建临床护理路径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同时遵循持续改进的原则,初步构建了临床护理路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相关职能部门评价临床护理路径的服务内涵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楼婷;柏晓玲;王狄;周莹;熊永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绩效考核是指运用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职工在本岗位上的工作行为与工作效果的一项动态性考评工作,其目的就是改善职工的组织行为,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潜在能力,提高满意度和未来成就感[1]。随着优质服务理念和岗位管理模式的推广,如何恰当应用绩效考核,提高护理管理水平,鼓励护理人员多劳多得的工作积极性,成为医院管理者关注的焦点。目前各医院积极开展绩效考核,探讨护理工作量的测量方法,制订考评标准与规范客观的管理制度[2‐3]。随着H IS系统和电子病历在医院的广泛应用,从中提取不同科室工作量的客观数据已成为可能。但因数据类型不同,简单的加和无法衡量比较不同科室的护理工作量[4]。本研究采用一种适用于护理领域、易操作、可参考推广的方法学模型来解决护理工作的量化问题,并介绍其在我院病区间护理绩效考核评定中的作用。
作者:王泽娟;齐丹青;徐建立;刘俐惠;黄俊;顾怡蓉;王兴河;陈刚;唐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薪酬”是员工因向所在的组织提供劳务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酬劳,包括工资、保险、实物福利、奖金、提成等[1]。国务院办公厅于2014年5月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要“拟订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政策,建立健全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将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提上日程。
作者:白雪;胡天天;黎夏;谢俏丽;付晓;方鹏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人民健康状况得到极大改善,人均寿命显著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如何处理好人口老龄化与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现通过对辽宁省3家三级甲等医院医疗费用分析,发现老年人在医疗费用负担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有效降低老年人医疗费用、缓解老年人看病压力提供对策和建议。
作者:孙明媚;贺俊霖;段文娟;王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是世界难题,改革的重点是依靠医师更好地帮助患者解决看病就医问题。现阶段,我国医师资源过分向大城市和大医院集中,卫生人力资源结构和配置极不合理,加重了公众“看病难”问题。因此,有必要将改革目光放在医师多点执业上。只有医师群体真正成为自由执业人,医疗资源得到充分盘活和利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才能得到满足。
作者:叶俊;吕承文;葛建一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绩效改革背景下浙江省基层医疗机构经济运行情况,提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措施。方法对84家在职职工总数大于20人的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调取其2009年至2014年历年的国卫财18附1表。结果2014年基层医疗机构的平均门急诊人次数较2009年增长了113.3%,化验总人次数和其他辅助检查总人次数增长了55.7%和103.1%,住院服务明显下降;中药占药品总收入从2009年的9.39%上升至2014年的17.14%;50%基层医疗机构的中药成本收益率高达120%以上。结论绩效改革调动了基层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增强了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活力,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管理制度。
作者:钟要红;黄丽华;高启胜;王妮妮;陈定湾;沈堂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从2009年新医改方案出台以来,我国医改有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基本医保覆盖面达到95%以上,使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落到了实处。然而,遗憾的是,我国公立医院的改革至今无破题之作。现将公立医院改革的难点进行剖析,以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共同求取破解之策。
作者:王明晓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浙江省推行“双下沉、两提升”工作以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帮扶下,绍兴市区域医疗中心医疗能力得到提升,合作形成四大特征为:积极推进诊疗新理念和关键技术、科技创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促进学科建设发展、共同推进研究生培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为了保持持续长久的合作关系,需要解决下沉方式、学科对接以及人员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作者:董恒进;顾钰璇;宋琦琳;陈国忠;戴慧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2010年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 CKD)横断面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约有1.2亿人次的CKD患者,CKD发生率达10.80%,CKD已成为影响我国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1]。医疗保险是健康人群与非健康人群之间或健康时与患病时对病患风险的分摊机制,终目的是维护和提高个人健康水平[2]。然而,随着我国CKD 患者人数的增加以及CKD患者病情的逐渐加重,医疗费用也在持续上升。这给CKD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医疗保险运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了解本地区CKD的治疗现状,对于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至关重要。本研究对CKD患者医疗保险进行调查,分析患者的家庭经济条件,了解个体病程及对医保政策的看法,以期为在医保和患者之间取得平衡点提供参考。
作者:李昕潆;陈婷;方鹏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调研浙江省民营医疗机构的检验质量状况并提出改进对策。方法选择浙江省内床位大于100张的51家民营医院检验科作为研究对象,统一发放基本信息调查问卷;实地调研民营医院检验科的质量现状,内容包括规章制度、质量体系、室内质控、室间质评、各项检验质量保证措施等;发放尿常规、生化常规和乙肝定性三类专业的盲样标本并要求限时回报。将部分调查结果与浙江省公立二级医院进行比较。结果多数民营医院在检验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室间质评参加率、室内质控规范性及分析能力、危急值、复检率、仪器维护保养、信息化等方面落后于公立医院。未参加室间质评检验科的盲样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已参加室间质评者。结论民营医院检验科应平衡经济效益与医疗质量的关系,参加室间质评,加强继续教育培训,将超出自身能力的检验项目外送第三方检验机构,重视常规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质量监管部门要加强外部质量监管,将民营医院检验科和第三方检验机构共同纳入检验质量考核体系中,提高民营医院检验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宋超;康凤凤;夏晓华;钱晓华;单志明;郦卫星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