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祝军;许庆林
我科近年来收治129例重症脑出血的病例,现将脑出血的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国艳;易致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和评估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AF内固定撑开复位、间接减压的疗效.方法:对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均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但MRI示后纵韧带仍完整.其中22例伴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6例、C级10例、D级4例.8例无神经压迫症状.治疗采用后路AF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结合横突间、椎板间植骨.术前及不同随访时间行CT检查,分别计算其伤椎椎体高度及椎管狭窄率,确定椎体高度及椎管横截面积的恢复程度,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术后平均随访13.1个月,伤椎前、后高度及椎管矢状径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1).22例脊髓损伤患者中,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评定,21例分别提高1~3级,1例A级无变化.2例AF钉断裂,余患者内固定稳定,未见椎体塌陷.结论:AF系统治疗后纵韧带完整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通过撑开复位,间接减压,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及椎管形态,以维持和增强脊柱稳定性.
作者:郭庆翔;温世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HBV阳性孕妇孕期应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HBV宫内感染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00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60例,于孕28、32、36周肌肉注射HBIG三次,每次200IU;对照组40例,只随访查体不用药.两组孕妇所生婴儿均于出生后24小时内肌肉注射HBIG 100IU一次,注射乙肝疫苗时间和剂量均按正常婴儿的操作方案进行.母儿血清HBsAg,HBeAg和抗-HBs用固相放免法检测,HBV-DNA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HBIG预防组孕妇的婴儿HBV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预防组婴儿血清抗-HBs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HBV-DN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妇于孕期多次注射HBIG进行被动免疫可有效地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减少婴儿HBV感染率.
作者:罗红凤;韩文玲;冷伶丽;汤泊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99年8月~2003年12月笔者收治了痛风性关节炎1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温敬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1.1本组男6例,女3例;加速损伤2例,减速损伤7例;致伤原因为车祸5例,摔伤2例,刀刺伤1例,铁棒击伤1例;伤后格拉斯哥昏迷记分为4~10′;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脑内血肿4例,血肿破入脑室内2例;年龄18~58岁;临床表现头痛头昏5例,共济失调2例;表情淡漠3例,精神症状6例,肢体偏瘫加重2例;尿失禁2例;颅骨缺损区膨隆2例;所有病例均有视神经乳头水肿;症状出现时间为伤后14天到3个月;头颅CT平扫:所有9例病例均行头颅CT平扫确诊.CT示第三脑室、侧脑室均扩大,脑沟变浅或消失.
作者:谢世华;张素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超声乳化技术的出现为白内障手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飞跃,它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视力恢复快而且好,术后散光程度轻等优点,并逐渐在临床普及.我院自1999年1月始至今采用超声乳化技术,选择部分白内障患者治疗170例共184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莉群;钟俊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金属烤瓷修复是目前固定义齿具修复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在强度、固位及色泽方面优于其他修复体,作者就临床收集的20例烤瓷修复体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康小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对39例肺部孤立性结节影回顾性诊断,总结探讨肺部孤立结节影的平片诊断与性别、年龄、分布、病灶的特征关系,以期在日常平片诊断中有的放矢,为临床进一步检查与治疗提供更可靠的资料,以减少误诊.
作者:许红雨;钟福兴;冷桂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行介入治疗的时机选择.方法:对8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7例患者的随访率为100%,全组病人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41%、33.3%、18.4%、11.5%、6.9%.结论重视个体化分析,应用合理有序的介入等综合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
作者:马仲华;李小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内镜表现与病理特点以及临床诊断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内镜及病理资料.结果:十二指肠肿瘤大部分为中老年患者,男女之比为1.1:1,93.7%肿瘤位于十二指肠乳头部以上,其中息肉占66.7%,以腺瘤性息肉及炎症性息肉为主;平滑肌瘤占15.8%;腺癌占17.5%,其中恶性度较高者占66.6%.十二指肠肿瘤良恶之比为4.7:1. HP感染率为40%.胃镜可检出95.2%的十二指肠肿瘤.结论:胃镜诊断十二指肠肿瘤有重要价值,十二指肠肿瘤以良性为主,十二指肠癌以恶性度较高的腺癌为主.
作者:王磊;钟英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历年来,高考生体检限报专业项目排位第一位的是视力不良.为探讨高考生视力不良的原因,笔者对宁都县2003年高考体检中所检出1 584名视力不良的学生,进行了有关问询调查与原因分析,以指导学生、家长和学校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赖育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提高手术安全性,改善手术效果,我院在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术式上进行改良,施术2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邹春梅;肖杨军;彭国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补脾益气法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采用补脾益气法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西药易蒙停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85%,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补脾益气法为主治疗糖尿病腹泻,能促进受损植物神经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赖延青;卢明程;胡利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45例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分为2组,微创组22例,应用头颅CT在头皮投影立体定位后,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进行穿刺,并予尿激酶溶化血肿,抽吸、置管引流3~7天后拔管,对照组23例予内科药物综合治疗.21天后2组进行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为77.2%,其中痊愈率为27.1%.对照组总有效率47.8%,其中痊愈率13.0%,微创组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痊愈率均增高,而微创组的总死亡率13.6%,比对照组死亡率30.4%低.但30~60ml血肿量的病例中微创组治疗的死亡率为0,对照组23%.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比内科药物治疗有效.在30~60ml的血肿量予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死亡率低.
作者:魏九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琴叶榕根水提取液对大鼠血清SOD、MDA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O-2发光强度.亚硝酸法测定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结果:琴叶榕根水提取液体外具有消除O-2自由基的作用,IC50为0.107mg/ml;琴叶榕根水提取液(15g·kg-1)可使SOD活性升高,MDA含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琴叶榕根水提取液有显著抗自由基作用.
作者:李青松;黄志勤;王瑞琦;丁冶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浆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哮喘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应用荧光酶免法定量测定42例健康体检者、30例急性期及缓解期哮喘患者血浆ECP含量.结果:急性组、缓解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浆ECP水平升高(P<0.01,P<0.05);急性组与缓解组血浆ECP水平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浆ECP水平检测可作为哮喘患者诊断、监测、预后及指导抗炎治疗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志平;柳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56例空回肠出血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出血的病因诊断.方法: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术后病理证实.术前分别行纤维肠镜检查,小肠钡气双重造影及选择性动脉造影.结果:肿瘤24例(42.8%),其中良性肿瘤10例,恶性肿瘤14例,憩室10例(17.8%),感染性疾病8例(14.2%),肠结核2例(3.6%),肠伤寒3例(5.4%),急性坏死性小肠炎2例(3.6%),肠系膜上动脉栓塞2例(3.6%),血管畸形3例(54%),克隆氏病2例(3.6%).结肠镜检查阳性率11.9%(5/42),小肠钡气双重造影阳性40%(2/5),选择性动脉造影阳性率66.6%(4/6).结论:空回肠出血性疾病中,以肿瘤占首位,其次憩室和感染性病症比例比较高.有条件的地方,采用选择性动脉造影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熊炜;王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单纯性肾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单纯性肾囊肿在B超下行经皮穿刺抽液注入无水酒精.结果:24例单纯性肾囊肿穿刺治疗后,16例得到随访,8例失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3年.16例肾囊肿中第一个月腰痛症状完全消失14例,术后6个月腰痛症状完全消失2例,术后第二个月,复查B超,囊肿完全消失13例.有2例在2年内复查B超囊肿缩小,但未完全消失,经穿刺治疗2次后痊愈.3例在术后半年内血尿消失.结论:经皮穿刺抽液注无水酒精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创伤小,无毒副作用,本组病例观察未见不良反应,是治疗肾囊肿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邓扬盛;陈友方;张万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碟鞍区肿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多以视力及视野障碍及颅内高压症为主要临床特征,加以影像学检查,较易诊断.但有些碟鞍区的肿瘤全身症状不明显,常并发类似青光眼、视乳头炎的一些特征,易造成误诊,我院眼科自1996年5月~2003年8月收治5例,病初均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思奇;曾祥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外伤性肝破裂96例的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平均住院28.3天,治愈82例(85.4%),好转2例(2%),死亡12例(12.5%).结论:外伤性肝破裂应及时明确诊断,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外科治疗方法.
作者:何旗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