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俜;洪水翔
目的:探讨联合菌苗防治肿瘤的作用.方法采用动物体内实验,动物为封闭群KM小鼠,菌株为26003-21、44824-3及93201-3,瘤种为S180.所有实验小鼠接种S180后,按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分成5组,即三个不同的单价菌苗组、一个联合菌苗组及一个对照组,同期观察联合菌苗对S180增长的影响.结果:三个不同的单价菌苗组及联合菌苗组的平均瘤重均比对照组低,联合菌苗组的平均瘤重比单价菌苗组的更低,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0.001);三个不同单价菌苗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0.6%、48.3%、45.5 %,联合菌苗组抑瘤率为75.0 %.结论:实验所选用的菌苗能抑制S180的增长,联合菌苗的效果更好.
作者:李舒梅;童竞亚;罗晓婷;熊跃玲;叶金花;余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严重时可致新生儿早期死亡或造成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董显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胃部细菌学的研究长期以来被忽视.至1984年,Warren及Marshall在Lancet上报导了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培养出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
作者:张健;童竞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自1997年11月至2001年8月采用指探法经皮耻骨上膀胱高位微造瘘术行暂时性尿流改道,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邹晓峰;袁源湖;黄明;肖运政;肖日海;李旺林;罗道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比较和评价低分子量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低分子量肝素5000IU,上臂皮下注射,每12小时一次,阿期匹林100mg,每日一次,疗程7天.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100mg,每日一次,两组的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有效率为67%,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低分子量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合理、安全、疗效显著,较单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方法优越.
作者:廖伟;廖永玲;阳贻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31岁,因停经35+4周,浮肿气促2月,头痛3天,昏迷5h于2001年11月15日由某院转入.末次月经2001年3月9日停经后有早孕反应,孕4+月有胎动感,但未行产检.
作者:胡志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控制心房颤动患者活动时心室率的疗效.方法:将68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2组,第1组口服地高辛片0.25mg,1次/d,第2组口服地高辛片0.125~0.25mg,1次/d及倍他乐克片6.25~12.5mg,2次/d,使患者安静时的心室率为60~80次/min,然后进行中等强度的活动,观察患者活动时心室率的变化.结果:第1组心室率增加了43±17次/min,第2组增加24±13次/min.结论:β受体阻滞剂能有效控制心房颤动患者活动时的心室率.
作者:谢绍峰;刘宏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在外科择期手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一般情况好,Hb≥110g/L,HcT≥0.33,估计术中需输血手术20例,于麻醉后手术前抽取患者自身血400~600ml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同时快速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液补充血容量.同时监测血压、脉搏、SPO2,HcT的变化.结果: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过程中,循环、呼吸稳定,监测的各项指标未低于安全界限.结论: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是安全的,可相对减少术中输血,节约血源,防止并发症.
作者:钟茂林;叶军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总结34例脊柱转移癌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34例均采取手术治疗.肿瘤椎体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19例,单纯肿瘤切除减压9例,减压加内固定6例.手术可分止痛、稳定脊柱和肿瘤切除三大类.结果:34例中,25例(73.52%)疼痛缓解或消失;半数(17/34)术前肢体无力但能行走的病例恢复正常肌力;9例术前不能行走的病例中,6例恢复行走,3例肌力改善;1例术后3天死亡,3个月内死亡率为6%,一年生存率为62%.结论:脊柱转移癌手术目的是消除、缓解疼痛,推迟或避免截瘫,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朱荣海;李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自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们对有肉芽及胆脂瘤中耳炎和部分久治不愈的单纯性化脓性中耳炎42例采用鼓室成型术伴改良乳突根治术,获得较为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饶裕民;胥志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38例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临床资料.结果:发现中老年人减速性脑损伤、脑挫裂伤、血凝障碍、手术减压等为高危因素.
作者:罗民新;莫锦铨;刘文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方法和跟腱延长、胫前肌外移肌腱吻合线牵引固定术矫正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63例(72足)僵硬型马蹄内翻足患儿,采用跟腱延长、胫前肌外移肌腱吻合线牵引固定术及小腿膝踝关节和前足轻度背伸外翻管型石膏固定.结果:经1~5年随访检查60例(68足)完全得到矫正,3例(4足)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正.结论:跟腱延长、胫前肌外移肌腱吻合线固定及管型石膏固定等联合治疗是对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马仲华;连育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头面部的皮肤肿瘤不仅危害人的生命健康,且易造成五官移位、变形,影响美观.以往常采用激光、冷冻或简单的切除缝合等方法,但这些方法易造成较明显的疤痕,不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万春雷;孙传寿;曾招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精神病人以其情感、意志、行为紊乱为其特点,躯体疾病主诉少.在精神症状掩盖下,精神病人常可并发腹部疾病,而病人并无主诉.
作者:王晓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近年来,因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梗塞患者上升明显,学者们已注意到缺血性心肌病是属于本虚标实,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多属气滞痰浊瘀阻证的一个复杂的症候群,为此,笔者初步用活血化瘀、补中益气法治疗心肌缺血性疾病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传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癌性疼痛是由癌症导致的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作者:陈育文;张小华;罗伟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日的:研究出生3天内母乳不足新生儿喂养措施.方法:对118例住院分娩产妇及新生儿随机分组.实验组58例,护理措施同爱婴医院要求,但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补授牛乳.对照组60例,护理措施同爱婴医院要求,不论母乳多少,坚持纯母乳母喂养,不补授任何食品.动态监测新生儿生理状况指标:小便次数、体重的变化、血糖水平及母亲泌乳状况.结果:两组间新生儿生理状况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母新泌乳状况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出生3天内新生儿母乳不足时,仍应早吸吮、勤吸吮,但在吸吮母乳后应补授牛乳.
作者:钟冬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再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是指高血压脑出血2次或2次以上的出血.其临床特点为病情重、意识障碍深、致残率及死亡率高.
作者:钟俜;洪水翔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颈内静脉哼鸣性耳鸣是血管搏动性耳鸣的一种.静脉杂音引起的耳鸣往往不为耳科医师注意,1999~200O年我院收治颈内静脉哼鸣性耳鸣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志莹;刘小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制备与保存羊膜(Amniotic membrane,AM),为临床移植治疗眼表泪液(Ocular sur-face&Tear disease,OSTD)提供新鲜羊膜(Fresh amniotic membrane,FSAM)、冻干羊膜(Frozen am-niotic membrane,FZAM)并观察其眼表重建的特点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目前国际公认的羊膜制备与保存方法,制备FSAM、FZAM并进行保存研究,经组织染色和电子显微镜检查,观察保存羊膜的形态及其活性;并将FSAM、FZAM应用于12例OSTD患者,行患眼FSAM或FZAM移植术.通过术后印迹细胞学追踪观察移植后AM上皮细胞存活与移行、替代时间,评估AM移植重建眼表的临床疗效.结果:FSAM、FZAM在光镜和电镜下均与正常球结膜组织结构相近,主要结构为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12例OSTD患者行羊膜移植术(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AMT)后均未见明显急性排斥反应,术后1~2周可见少量新生血管长入片,AMT后印迹细胞学追踪检查,术后3个月为阴性,4个月出现阳性反应.所有患者术后随访5~18个月,平均11个月,AM在术后4~9个月逐渐溶解、消失,移植区眼表的色泽与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FSAM、FZAM是目前理想的结膜替代材料并可有效地用于重建角、结膜表面,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新生血管的生成,抑制纤维组织增生,防止病变复发.充分清除眼表病变组织和熟练掌握羊膜植片缝合、固定显微技术,是AMT重建眼表获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文道源;李舒梅;曾祥云;王辉;钟瑞冲;熊跃玲;叶金花;罗晓婷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