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革实验课程体系建立实践教学新模式--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课程改革的构想

张文峰;辛赣海;黄爱民;胡树长

关键词:改革实验, 课程体系, 实践能力, 教学新模式, 临床医学, 专业实验课程, 医学教育改革, 能力的培养, 医学模式, 医学生, 转变, 目标, 创新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上机时不停血泵连接动、静脉管法

    血液透析是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李小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近新研究证明,内源性阿片样物质(OLS)参与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病理生理过程[1].

    作者:于小洪;黄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信息网络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

    网络媒体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载体,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网络环境下存在着诸多局限性,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上应努力创新,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邓小英;伍学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围麻醉期负压性肺水肿一例报告

    负压性肺水肿(Negative Pressure Pulmouary edema NPPE)是指病人在有自发呼吸的情况下,发生急性上呼吸道阻塞(Acute upper airway obsitruction AuAo),并于AuAo解除后很快出现的急性肺水肿.

    作者:钟水根;周朝晖;黄嗣雄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影响实习医生临床教学质量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随着医疗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培养造就社会所需的合格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刘跃梅;刘民;王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cAMP受体后信号系统与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

    自从1960年Pierce早发现小鼠睾丸畸胎瘤细胞可自发地分化成良性或正常细胞[1],科学工作者就开始在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已有很多成功报道,肿瘤细胞诱导分化和诱导分化治疗因此成为肿瘤治疗和研究的新途径.

    作者:何珏;邓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悬浮液进样技术-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中成药中痕量砷、锑、硒和镉的分析方法及其干扰效应的研究

    目的:利用悬浮液进样技术-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中成药中痕量砷、锑、硒和镉的分析方法.方法:将样品粉碎,过筛制备成琼脂,加入硫脲-抗坏血酸消除共存离子的干扰.结果:该方法快速、灵敏干扰少,标准回收率在93.3%~100.0%之间.结论:该方法用于测定中成药中痕量砷、锑、硒和镉,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林建原;黄志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目的:了解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总结60例经股动脉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ACE)患者疗效.结果:肿瘤缩小>50%15例(占25%),<50%40例(占66.7%),体积不变或增大5例(占8.3%);其中巨块型缩小比率高于其它类型,P<0.05,术后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3.3%、61.7%、31.7%.肿瘤二步切除率8.3%,二步切除术后生存率高于TACE,P<0.01.结论: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有效,巨块型肿瘤疗效好于其它类型.

    作者:余新平;何晓;王小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胸膜外病灶清除减压术治疗胸椎结核并截瘫

    目的:评价胸膜外病灶清除减压术治疗胸椎结核并截瘫的效果.方法:对12例胸椎结核并截瘫患者,采用胸膜外病灶清除减压术治疗,并采用X线检查、下肢肌力测定及Frankel评分情况进行评价.结果:随访9~48个月,平均15个月,全部病人腰背部疼痛不适等症状消失,下肢肌力恢复,按Frankel评分优5例,良4例,一般2例,差1例.结论:使用胸膜外病灶清除减压术治疗胸椎结核并截瘫,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王全胜;练永芬;石炳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改革实验课程体系建立实践教学新模式--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课程改革的构想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作者:张文峰;辛赣海;黄爱民;胡树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老年人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24例临床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大多发病于青壮年.

    作者:温水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人胎盘免疫调节因子及其生物活性

    人胎盘免疫调节因子是一种新的免疫调节剂,具有增强T淋巴细胞E受体的表达,加强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的反应,增强红细胞C3b受体的表达,抑制亲细胞性抗体的产生,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抗衰老等免疫调节功能,在抗病毒性疾病、抗肿瘤、免疫缺陷性疾病及抗超敏反应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水亲;徐静;曾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20种中草药对絮状表皮癣菌的抗菌实验

    目的:了解20种中草药对絮状表皮癣菌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菌落计数法,计数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在平板上的菌落数,比较它们的异同.结果:9种中草药的菌落数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另外11种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9种中草药对絮状表皮癣菌的生长具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谢水祥;马廉兰;李蓉;张瑞其;陈桂凤;程小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金边瑞香的耐缺氧作用

    目的:研究金边瑞香的耐缺氧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①常压耐缺氧法;②对抗异丙肾上腺素法;③断头喘息法;④游泳实验法.结果:金边瑞香能显著延长常压耐缺氧条件下小白鼠的存活时间;显著延长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的小白鼠在常压缺氧条件下的生存时间;显著延长断头小鼠的喘息时间;显著延长脑缺氧时间和游泳时间.结论:金边瑞香具有耐缺氧作用.

    作者:叶和杨;曾靖;胡晓;黄贤华;赖飞;朱遵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外伤性肠破裂诊治体会(附17例报告)

    外伤性肠破裂虽在腹部损伤中较为常见,但临床工作中延误诊断和处理不当仍时有发生,我院近年来共收治外伤性肠破裂17例,对其诊断及治疗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殷信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附21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分别随访1~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26.8±4.1分降至10.5±1.5分,生活质量评分(QOL)由4.7±1.4分降至2.0±0.5分,剩余尿量由178.3±53.7ml降至20.5±10.8ml,以上三项指标与术前相比下降非常显著(配对t检验,P<0.01).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理想方法.

    作者:余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保护套在肠梗阻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保护套是术中保护腹腔镜摄像头.有透明、柔软、容量大的特点.

    作者:张金凤;吴春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疱疹样脓疱病1例

    患者女,3岁,孕5+月.因左上肢丘疹脓疱12天,泛发全身7天于2001年2月27日入院.

    作者:陈勇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前列腺素E1+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对象:38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22例,女16例,年龄56±10岁(30~77岁),糖尿病病程7.8±6,5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2±0.8年.方法:患者入选后,予0.9%生理盐水250ml+前列腺素E1 100μg静点,每天一次,甲钴胺注射液500μg肌注,每天一次,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前列腺素E1联合甲钴胺治疗4周后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4.21%.结论:前列腺素E1联合甲钴胺不失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钟国连;吕维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Rh(D)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在红细胞血型系统中,以ABO血型系统发现早,应用广,与临床输血关系密切、重要,其次是Rh系统.

    作者:戴薇;黄开荣;李世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