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艳;陈晶
我厂的粉针自动线是国内比较先进的自动线,它基本代表了国产自动线的先进水平.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完善它才能使之处于领先地位.
作者:王彦春;何伟 刊期: 1996年第01期
目前,化学治疗已逐渐发展并成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却因人而异.如何选择使用对肿瘤患者有效的化疗药物,一直是医学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应用MTT法检测了30例人癌原代培养细胞对临床常用的12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情况,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能性,为实现临床用药个体化提供依据.
作者:马玉彦;王波;刘理;李越;孙迷离;赵晓莉 刊期: 1996年第01期
利福平作为抗结核药物对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由于工艺的原因,在利福平中含有微量的丁醇.丁醇的含量过高会导致利福平的醌式结构增多,从而降低利福平的疗效,缩短其有效期,所以控制丁醇的含量是必须的.
作者:程明;邢艳萍;李秀伟;王国忠 刊期: 1996年第01期
白内障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致盲原因,约占盲人总数的一半.在各种类型的白内障中,以老年性白内障为多见,在发展中国家,其患病率尤高且发病率也提前.
作者:都双兰 刊期: 1996年第01期
脑梗塞在脑血管疾病中发病率高,近年来,我们用藻酸双酯钠治疗脑梗塞56例,并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点治疗病情相近患者5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金凤;林来君;赵金英 刊期: 1996年第01期
山莨菪碱(人工合成品,即654-2),过去它代替阿托品用于胃肠道痉挛、疼痛也可用来治疗感染性休克等症,近年来人们发现654-2的药理作用很广,现介绍几种临床新用途.
作者:张玉珍 刊期: 1996年第01期
高聚金葡素是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近几年来在临床上应用高聚金葡素增加免疫系统及抗肿瘤作用以及配合化疗、放疗等治疗肿瘤.特别是随着肿瘤病病因学研究的深入,使人们认识到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与宿主的防御系统对肿瘤组织的失控有密切关系,因此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去抵御和杀伤肿瘤细胞.
作者:李虹;苑淑莉;解武华;李凌 刊期: 1996年第01期
片剂无论是新药还是移植产品,若想实现批量生产,小试是必要的手段.通过小试可以为大批生产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数据,一般包括原辅料的配比、工艺条件的摸索及粘合剂的浓度等.
作者:韩林;戴春艳 刊期: 1996年第01期
1.1饮食护理:在哮喘良性发作时,患儿宜进清淡易消化、富有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冷饮.在哮喘持续状态时,水份消耗甚多,鼓励患儿多饮水,改善其口味,避免给予辛、酸、辣等刺激性食品和鱼、虾蟹等海味食物.恢复期患儿的饮食要限量,不宜过饱.并避免食物过敏感或过甜,以免诱发哮喘.
作者:刘玉红 刊期: 1996年第01期
双嘧达莫片(潘生丁片)我国药典未收载其溶出度测定方法.参照USP XXⅡ版,对双嘧达莫片(潘生丁片)的溶出度进行实验.经过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现采用的生产工艺所生产的潘生丁片其溶出度可达到USP XX Ⅱ版规定的70%以上.
作者:杨春艳;陈晶 刊期: 1996年第01期
头孢氨苄工业化生产的质量控制采用高压液相法省时、简便、直观.本文介绍了高压液相测定头孢氨苄含量的方法.
作者:台蓄芳;王国庆;马晓兰 刊期: 1996年第01期
本文探讨脑立清水丸打光过程中,乙醇浓度,打光时间及药粉细度对水丸光亮度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找到了佳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70%.,打光时间30min,药粉细度100目.
作者:王卫东;赵伟;钱航 刊期: 1996年第01期
切口感染为污染性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且其感染率很高,国外文献报道高达77%,国内报道70%.我科自1987年应用庆大霉素纱条引流感染性手术切口,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倪静萍;赵永国;吴培栋 刊期: 1996年第01期
当归补血汤的药物组成为当归和黄芪二味药;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两者在临床医疗上的关系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作者:赵玉芝;吴谦 刊期: 1996年第01期
血液流变性变化直接影响微循环灌注和微血管变性,从而导致缺血,肾衰病人肾缺血与其有密切关系.肾小球疾病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具备高粘滞血症条件,血流阻力增加,又有代谢毒性产物蓄积、高血压、酸中毒等因素,均可加剧血管内皮损伤,激活凝血系统,使血液呈高凝状态.现将我院14例慢性肾小球疾病血液流变性改变报道如下.
作者:张佳荣 刊期: 1996年第01期
利福霉素S-Na提炼工艺中,收率与质量是生产所需控制的两大指标.收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产成本的增减,质量的优劣与下一步合成利福平的收率息息相关,而氧化中三氯化铁的加量是影响S-Na质量和收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周晓春;王玲;崔嵘;陈光 刊期: 1996年第01期
高血压为中老年人常见病,我国高血压成人发病率为2-10%,对于多数高血压病人来说,几乎都必须终生服药治疗.因此,如何权衡降压药和利弊,结合病人特点合理配合使用降压药,既达到降压治疗目的,又不致引起药源性合并症就成为医生和病人共同关注的问题.现就高血压病人慎用或禁用的部分药物作简要介绍.
作者:田凤芹;柳秀杰 刊期: 1996年第01期
脑梗塞发病率及致残率较高,为寻求有效的治疗减轻病人的疾苦,通过25例临床患者观察,能使血液粘度及微循环障碍得到改善.
作者:刘军;曲永平;张颖 刊期: 1996年第01期
本文检测不同年龄组人群60岁以上为老年组,40-60岁为壮年组,19-39岁为青年组的血硒观察,结果表明:血硒含量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男性略高于女性.
作者:王艳;孙冬梅;李焕春 刊期: 1996年第01期
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在临床医学中,中医中药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将不断地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认识,然而如何正确掌握和运用好中药的剂量和配伍,则是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对药物中毒后的处理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故此本文对以下几种药物的中毒症状及救治方法作以简单介绍.
作者:许灵芝;任毅 刊期: 199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