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刺破表浅静脉直接采血法在儿科中的应用

申秀丽;王树兴;王树民

关键词:
摘要: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采血,是一项普通的护理技术操作,一般均采取四肢静脉穿刺,但是对儿科患者,特别是危重病员.如能尽快采血做交差配血试验,则能为抢救病儿生命赢得时间,现将我科刺破表浅静脉直接采血体会介绍如下: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抗早孕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合用终止早孕是一种简便和较少痛苦的早期流产方法.

    作者:程晓秋 刊期: 1996年第04期

  • 新生儿口服大黄中毒分析

    患儿,男,出生28小时.因阵哭、腹泻4小时入院.出生体重3600g,一般情况好,生后10小时排胎便一次,14小时喂大黄煎液(约大黄10g加以煎制而成).24小时开始有阵发性剧烈哭闹,每次持续1-2分钟,于28小时来门诊.检开襁褓可见深绿色水样粪便,体检:神志清,烦躁,体温36.5℃,呼吸40次,双肺呼吸音粗,心率90次,律不整.肠鸣音无杂.诊断:大黄中毒,脱水,酸中毒.给予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能量合剂,5%.碳酸氢钠7ml,液体总量150ml,张力1/2张.同时用654-21mg静脉注射输液共7个小时,输液后患儿安静入睡,心率升至130次.第2天又给予输液及能量合剂后,能哺乳,心率稳定后在120-130次,痊愈回家.

    作者:王海英;时荣珍 刊期: 1996年第04期

  • 灰黄霉素的生物合成与微生物转换及雌激素的致癌与抑癌作用

    1前言微管是向乎全部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小器官,其亚单元会合成长管状结构,外径平均24nm,长度不定;组成亚单元的并行管即有聚合又有分离(脱聚合)、快速变长,进一步与其它蛋白质作为复杂的复合体,在有丝分裂时的纺锤体、中心体、纤毛与鞭毛、轴索和神经纤维的形成及细胞形状保持和细胞运动中起作用.在早期研究中即发现秋水仙碱可影响微管结构,抑制并行管聚合物质也与抗癌作用相关.近年来有关学者曾祥述了这方面的有关研究及其进展.

    作者:佐藤良博;王栋 刊期: 1996年第04期

  • 国人鼻石的临床分析

    鼻石极为少见.笔者近年遇到1例,且形状极为特殊.查阅手头国内文献报告的鼻石,加上本例共71例,进行了临术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旭民;王雅娟;石艳玲 刊期: 1996年第04期

  • 产后失血性休克临床救治

    妇产科出血性休克多为急性、中等或大量出血故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多较严重,产后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多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引起或院外分娩.如延误抢救时机则可造成病人的死亡.下面谈谈我们的救治体会.

    作者:王桂艳;宁福芹 刊期: 1996年第04期

  • 北芪口服液中黄芪甲甙的含量测定

    本文采用香草醛--硫酸比色法测定北芪精中黄芪甲甙的含量,测定波长544±1nm,其浓度范围在50~420μg符合比尔定律,回收率为100.41%,RSD为1.71%.

    作者:汤晓晔;范宁;倪为民 刊期: 1996年第04期

  • 刺破表浅静脉直接采血法在儿科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采血,是一项普通的护理技术操作,一般均采取四肢静脉穿刺,但是对儿科患者,特别是危重病员.如能尽快采血做交差配血试验,则能为抢救病儿生命赢得时间,现将我科刺破表浅静脉直接采血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申秀丽;王树兴;王树民 刊期: 1996年第04期

  • 肺宝三效片蓄积中毒的护理

    肺宝三效片有止咳、平喘、消痰、镇痛、解热和抗感冒等作用.主要用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伤风感冒的治疗.成人用量为3次/日,每次二片.6例患儿大者6岁,小者2.5岁.均因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家长未经医生准许在药店购买此药给患儿服用.4例按成人剂量服用,2例按成人剂量减半,连续服用后而出现中毒症状.(短者20小时,长者3天).经我科综合治疗及护理均痊愈出院.

    作者:张凤云 刊期: 1996年第04期

  • 精制蝮蛇抗栓酶用于脑出血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精制蝮蛇抗栓酶(API)在临床上多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对脑出血的治疗研究较少,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敏;王玫;关卫;佟永莹 刊期: 1996年第04期

  • 咖啡因中间体含量测定

    对咖啡因中间体二甲氰乙酰脲,我们采用滴定法测定其含量.本测定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在医药工业生产和实验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测定二甲氰乙酰脲含量采用返滴定法测定,实验中发现加入NaoH标准溶液量,振摇时间,加NaNO2标准溶液量(第一次加入与第二次加入量)往往造成结果偏差.实验就以上条件进行了较为详细探讨.

    作者:景兵;苏印泉 刊期: 1996年第04期

  • 腹膜透析液微粒控制工艺研究

    腹膜透析疗法是抢救急性肾功衰竭和可析性药物中毒的有效措施,也是维持慢性肾功衰竭机体代谢的主要方法,由于其对体液的内环境影响较少,也不会出现如血液透析疗法不当引发的低血压缺血性残余肾单位损害,透析效率高,价格经济,因而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但药原性微粒对透析患者腹膜结构与功能的潜在危害却越来越引起临床的关注,如何控制微粒也是提高远期透析疗效的关键问题.本文着重对腹膜透析液中的微粒控制论述如下:

    作者:付胜良 刊期: 1996年第04期

  • 有机锗药理作用研究

    锗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相对丰富的微量元素.本世纪60年代日本浅井一彦发现人参、枸杞子、甘草、当归等植物有滋补、强壮、抗癌作用,而他们又都具有有机锗含量较高的特点.浅井一彦在1967年首先人工合成了含有机锗药--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Gl-132),并证实有明显抗癌活性,而无毒副作用(1).70年代至80年代,该化合物的有关专利在日本、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相继发表后,引起国内外医学、化学方面专家的广泛重视和研究,现将近年来Ge-132的药理作用研究作一概述.

    作者:于君;李春敏;刘桂杰 刊期: 1996年第04期

  • 速尿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的观察

    流行性出血热是因病毒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特点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五左右.速尿是一种强效利尿药,在抢救流行性出血热过程中采用速尿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少尿期疗效显著.

    作者:张慧明;卢山元 刊期: 1996年第04期

  • 酒精灸烤治疗带状疱疹体会

    用酒精灸烤方法治疗带状疱疹40例,有效率达100%.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自93年5月至95年5月,共收治带状疱疹病40例.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15岁至45岁31例,45岁至60岁7例,60岁至76岁2例.

    作者:娄艳华;裴海波 刊期: 1996年第04期

  • 实施正确的品种策略加速药厂发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药厂能否快速发展,是否有好的品种至关重要.好产品能带动企业加速发展;不好的产品不仅造成企业的浪费,甚至使企业停滞不前.因此,实施正确的品种策略,根据药厂的实际情况,发展相应的品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作者:干晓光;赵艳;李庆生 刊期: 1996年第04期

  • 银杏的研究进展

    根据银杏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开发现状,本文介绍黄酮类和银杏内酯的作用.

    作者:王晶华;黄贵君;刘素瑺 刊期: 1996年第04期

  • 急性会厌炎60例病案分析

    急性会厌炎是耳鼻喉科急症之一.其特点是起病急,来势凶,如不及时处理,常很快发为喉阻塞,严重者可窒息死亡.我院1981-1994年共收治急性会厌炎60例,现讨论分析如下:

    作者:张燕 刊期: 1996年第04期

  • 葡萄糖酸钠的合成

    本实验摸索出了由葡萄糖酸钙转化成葡萄糖酸钠的合成路线,该实验路线具有产品质量好、收率高、易操作等优点.

    作者:李明华;李明杰;张树春 刊期: 1996年第04期

  • 脑血管病恢复期的护理

    脑血管病主要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是危及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高,肢体功能恢复较慢.本文就我院神经内科临床收治的脑血管病恢复期病人谈几点护理体会:

    作者:董桂华;王晓宁 刊期: 1996年第04期

  • 中药蜜丸染菌控制实验研究

    为考察中药蜜丸不同工艺生产的产品及贮存期间的质量是否符合GMP要求,我们采用药品卫生检验方法,对制备中药蜜丸的药材、生产过程、包装材料、贮存等环节做了处理前后染菌情况的比较研究,并比较了经60Co辐射灭菌和未经60Co辐射灭菌的蜜丸三年后的染菌情况.结果表明,经不同方法处理的蜜丸含菌数明显低于未处理的蜜丸含菌数.保证中药蜜丸卫生质量的关键在于对原料药的处理.

    作者:王开平;李彦杰;李文清;王宁 刊期: 1996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