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敏;奥利弗;王淑静;王文娟;张雪玲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各期患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01~2017-12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CKD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透析时间、既往病史等一般资料;于透析前清晨采空腹静脉血,检测血iPTH、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铁蛋白等项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危险因素.结果:iPTH升高检出率为22.1%,CKD1-5期患者iPTH升高占该组人群的比例分别为2.8%、5.6%、12.5%、23.3%、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KD患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与CKD分期关联密切,Alb、血P是慢性肾脏病患者SHPT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CKD2期比CKD1期SHPT患病的风险增高4.2倍(P=0.05),CKD3期与2期SHPT患病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CKD4期较3期SHPT患病风险增高5.3倍(P=0.01),CKD5期较4期SHPT患病风险增高5.6倍(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随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SHPT发病率及严重程度逐渐加重.高磷血症、钙磷乘积升高、低白蛋白血症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并发SHPT的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蔡天蕊;李长红;赵春艳;王振;张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应用介入栓塞与聚桂醇联用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肝血管瘤患者60例,均为我院2016-02~2017-02收治,随机分组,就单纯介入栓塞治疗(对照组,n=30)与介入栓塞与聚桂醇注射联合治疗(观察组,n=3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所选择的肝血管瘤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总胆汁酸水平经检测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恶心2例,疼痛1例,发热2例,并发症率为16.7%;对照组恶心3例,疼痛2例,发热1例,并发症率为20%,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肝血管瘤患者,应用介入栓塞与聚桂醇瘤体局部注射联合方案治疗,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降低总胆汁醇水平,且具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孙瑶;冯晓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血尿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在高血压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提取我院2015-12~2016-12收治的50例高血压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分析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所有人员均进行血液采集,并行血尿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将三种级别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患者硬化程度的超敏C与血尿酸反应蛋白水平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尿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3级高血压患者和2级高血压患者行血尿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水平结果比较,3级高血压患者的检测结果显著高于2级高血压患者;2级高血压患者检测水平明显高于1级高血压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将形成斑块患者与内膜增厚患者的血尿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水平结果相比较,形成斑块患者明显高于内膜增厚患者,统计学意义存在(t=4.6845,P<0.05).管腔狭窄患者的血尿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水平显著高于形成斑块患者的检测结果,统计学意义存在(t=6.2605,P<0.05).内膜增厚患者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内膜正常的患者,统计学意义存在(t=8.5761,P<0.05).结论:血尿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在高血压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了其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适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孙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我院2016-12~2017-12所撷取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62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经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经传统颌间结扎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77.4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对比显示为:6.45%、41.93%,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骨折治疗中,应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且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高广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四磨汤口服液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效果及对胃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FD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应用四磨汤口服液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胃电图仪检测正常胃电节律(N)、胃电节律过速(T)、胃电节律过缓(B)、主频(DF).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N、DF均上升,T、B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四磨汤口服液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良好,能更好的改善胃肠动力,值得推荐应用.
作者:王洪峰;郑婵娟;周雯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二甲双孤联合利拉鲁肽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6-05~2017-05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均5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二甲双孤治疗,实验组采用二甲双孤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有效率、低血糖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临床指标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对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不良反应,经处理后不良反应有所缓解,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患者二甲双孤联合利拉鲁肽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既可改善临床指标、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又可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庞建伟;崔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氯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尿酸(UA)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9)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n=49)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沙坦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周.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观察治疗前及治疗7周后两组血压控制及血清β2-MG、UA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47/49)比79.59%(39/49)]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周后,观察组血压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β2-MG、UA水平均较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患者氯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血清β2-MG、UA水平,疗效显著.
作者:王五保;李春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n=35)展开急诊护理干预,对照组(n=35)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状态展开疗效评估,并比较两组的死亡率及平均救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与死亡率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两组有效率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和死亡率,促使其神经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具有一定影响,因此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张艳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分析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分析2013-01~2014-12在我院心内科住院部接受药物治疗50例冠心病患者的数据资料,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硫酸氯吡格雷片治疗,实验组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分析两组疗效和检查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PRI和MPA检查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整体有效率和检查结果改善率较高,且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彦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影响.方法:从本院选取2016-08~2017-08进行治疗的80例脑血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比分析两患者治疗效果、颈动脉斑块面积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颈动脉斑块面积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颈动脉斑块面积,有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作者:徐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在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给予患者西地那非治疗及科学的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期间收治的32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为相关对象,根据患者临床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成常规组与改良组,常规组患者单纯接受临床常规治疗,改良组患者则需要在上述基础上接受西地那非治疗及科学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法处理后的具体指标.结果:改良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要明显好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具体数据在计算后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干预中,将西地那非与科学的临床护理相结合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张文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改良连续皮内缝合辅助会阴侧切术对初产妇自然分娩产后疼痛程度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07~2017-06自然分娩初产妇1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7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会阴侧切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改良连续皮内缝合辅助会阴侧切术治疗.比较两组产后疼痛程度、产前、产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秩和检验可知,观察组产后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连续皮内缝合辅助会阴侧切术应用于初产妇自然分娩可减轻产后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马亚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专科护理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于我院就诊行CEA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100例,采用《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专科评估表》进行术后评估并实施专科护理)和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护理),开展护理干预前及2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患者心理状态变化进行评估,观察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术后观察组SAS与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A术后结合《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专科评估表》开展专科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负面心理应激情绪,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屈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I)与血清维生素A、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10~2017-10收治的7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75例正常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在征得两组受试者家属知情同意下采用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7170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血清维生素A、E进行测定和比较,利用Perason相关分析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血清维生素A、E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两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维生素A、E含量及分布占比相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ason相关分析提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血清维生素A、E水平存在负相关性(r=-0.121、-0.110,P<0.05).结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血清维生素A、E水平存在着负相关性,提示患儿家属日常生活中应注重补充维生素.
作者:姬粉芝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益生菌(布拉氏酵母菌)对经兔疫复合法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以及对TNF-α、IL-4的水平表达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6~8周龄清洁级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对照组(B组)、益生菌组(C组)、共3组,每组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两组均采用兔疫复合法建立UC摸型,兔疫复合法摸型制备成功后给予益生菌组灌胃治疗,正常组和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治疗,连续灌胃治疗7d后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结肠大体及病理组织学损伤情况并对各组大鼠的TNF-α、IL-4的表达情况进行测量.结果:对照组、益生菌组中的大鼠在DAI、粘膜损伤评分方面均较正常组高(P<0.05),其中对照组高(P<0.05),在TNF-α、IL-4的表达方面,对照组、益生菌组的TNF-α浓度较正常组高,以对照组高(P<0.05),IL-4的浓度以正常组高,益生菌组其次,对照组低,各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Th2细胞的TNF-α、IL-4细胞因子在UC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益生菌可能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从而发挥抗炎及兔疫调节作用
作者:陈刚;鲍秀畸;颜玉;任秀英;杨川江;姜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85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42),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联合沙丁胺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d.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和兔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喘息、咳嗽、呼吸困难及哮呜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FVC、FEV1、FEV1/FVC及FEV%pre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血清IL-12、TNF-α、IgE均显著下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可有效促进哮喘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提高肺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程度,效果显著.
作者:贺素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摸式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3~2017-02我院82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评估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GSES)评分、生活质量(GQOL-74)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GSES、GQOL-74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GSES、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患者采用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摸式,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邢齐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合并大面积脑梗死的致病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本院过去一年时间治疗的42例重行颅脑损伤后合并大面积脑梗死的病患资料,并且根据实际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依照格拉斯哥昏述评分的体系进行跟踪式比对,42例病患中恢复较好的占5例,中级残缺的占10例,重度残缺的占13例,植物人生存条件的存在4例,死亡病患10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合并大面积脑梗死的开颅治疗方法优于传统治疗,要尽可能的提升对此类病症的关注,并且及时的进行医治,按时定期的进行CT的复查,这样能够有效的帮助病患更好的痊愈.
作者:王维峰;杨琳红;李洪滨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法舒地尔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中Cofilin、GAP-43表达影响,并探索其对脑部损害潜在的机制.方法:随机选取7d龄Wistar新生大鼠180只,分为3组:空白组,HIBD组和药物组.建立HIBD动物摸型,各组动物于造摸后6h、24h、48h、72h、7d、14d分批次处死.兔疫组化检测海马中Cofilin、GAP-43的表达及法舒地尔干预后两者表达变化及其神经保护机制.结果:空白组新生大鼠脑组织中Cofilin可见少量表达;HIBD组新生大鼠脑组织中Cofilin表达在24h明显增加,于7d表达多,14d略下降,与空白组相比,各相应时间点Cofilin表达增多(P<0.05);药物组与HIBD组相比,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空白组比较,表达升高(P<0.05).空白组GAP-43可见少量表达,GAP-43表达在HIBD后24h明显增加,于7d表达多,14d略下降,HIBD组与空白组相比,表达增多(P<0.05);法舒地尔组与HIBD组相比,表达升高(P<0.05);药物组与空白组比较,表达升高(P<0.05).结论:法舒地尔对HIBD新生大鼠有神经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是通过下调Cofilin的表达、上调GAP-43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赵艳果;王显鹤;宋丽娜;梅梅;王娇;吴祥红;邢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尿神经导向因子-1(Netrin-1)及尿白介素18(IL-18)水平检测对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入住急诊科ICU的脓毒症患者(60例)的基本信息,被纳入研究对象的脓毒症患者在入急诊科时未并发肾损伤.患者入急诊科以后连续观察肾功能及尿量的变化,根据患者在观察期间是否发生了急性肾损伤将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AKI组(24例)和脓毒症非AKI组(36例),检测两组患者入科以后第0h、4h、8h、24h、48h的尿Netrin-1、尿IL-18、血肌酐(Scr)水平,应用ROC曲线评价尿Netrin-1、尿IL-18诊断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效能.结果:AKI组患者SCr水平在入科第48h时达入科(0h)的1.76倍,可诊断AKI.AKI组患者尿Netrin-1水平在入科后4h高于非AKI组(P<0.05).AKI组患者尿IL-18水平在入科后8h高于非AKI组(P<0.05).尿Netrin-1、IL-18与Scr呈正相关性.ROC曲线分析发现,4h尿Netrin-1及8h尿IL-18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诊断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尿Netrin-1、尿IL-18水平均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早期出现显著升高,对脓毒症AKI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年亚文;胡金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