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宝英;姜尧佳;李莹;任秀敏;教伟;王增冕;田嘉莹;吴佳欢;王杰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感染性肝炎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从而确定优质护理在感染性肝炎当中的适用性.方法:对我院自2011-01 ~2013-01共计60例患有感染性肝炎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并且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享受常规的护理,一组为观察组患者对其进行优质护理,在出院后对6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而比对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对于患者病情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方面的不同效果.结果:我们通过比对后发现观察组的患者无论从治疗效果方面还是从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上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优质劥对感染性肝炎进行护理能够在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改善患者的生活环境,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作者:卫锦秀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应用高剂量国产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在我院实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将其分成参照组(40例)与试验组(40例).参照组患者在治疗时给予标准剂量的替罗非班,试验组患者则在治疗时给予较高剂量的替罗非班,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TIMI血流分级、术后ST段回落、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0%,参照组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0% (P <0.05).结论: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应用高剂量替罗非班,有利于增加心肌灌注和改善心功能,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作者:王晓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准分子激光冠脉斑块消蚀术(ELCA)是长期以来一种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手术(PCI)的辅助治疗手段[1,2].ELCA技术方面得到改进,现阶段介入手术经常会遇到的复杂病变中,许多临床适应证已确立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电图ST段抬高的推荐治疗方式是PCI[3].ELCA可能给有效除栓、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血小板抑制效应、并伴随斑块消蚀而获益[4].此项技术(ELCA)在急诊PCI的运用是全国首例,现将此病例在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孙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EUT)、淋巴细胞(LYM)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发病48 h内的急性原发性脑出血患者90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术检测NEUT、LYM计数;比较脑出血组及对照组间NEUT、LYM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及病程中是否死亡分组,分别比较上述指标在各两组间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LR对脑出血患者临床预测价值.结果:脑出血组NEUT、NL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YM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死亡组NEUT、NLR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NLR的死亡ROC曲线下面积为0.707.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外周血NLR显著增高;NLR可能与脑出血急性期(21d)死亡相关.
作者:蒋萍;徐宇浩;于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衰老(aging)又称老化,是生物发育成熟后的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的、缓慢的自身机能减退,结构、组分逐步退行性病变并趋向死亡的不可逆转的现象.衰老伴随的器官功能减退、细胞与分子水平改变往往渐进性影响健康,因此衰老与疾病和死亡密切相关.很多研究认为,个体衰老起始于微小的亚细胞损伤.亚细胞损伤本身并不能直接导致个体衰老,但如果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细胞就会停止增殖并出现衰老相关的分泌表型现象,终出现肉眼可见的个体衰老表现,因而细胞衰老很可能是二者联系的纽带.
作者:马少缔;吕东鹤;霍健;王姗姗;朴金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甲状腺全切除与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2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床位编号,随机分为全切组和近全切组各31例.全切组通过甲状腺全切除术进行治疗,近全切组通过近全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甲状旁腺素、血清钙离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近全切组甲状旁腺素、血清钙离子水平均高于全切组(P<0.05);近全切组总有效率高于全切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全切组(P<0.05).结论: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预后良好,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寅;李壮;胡少军;王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氯化锂-匹鲁卡品诱导SD大鼠癫痫(epilepsy)急性发作时,ROCK2蛋白在癫痫大鼠海马区的表达情况,进一步阐明癫痫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正常雄性SD大鼠30只作为研究对象,模型组拟于腹腔内注入氯化锂-匹鲁卡品诱发癫痫大鼠模型,实验组拟于腹腔内注入wortmannin抑制剂抑制PI3 K/Akt信号通路,正常组拟于腹腔内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做对照.取材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各区ROCK2的表达,Spa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ROCK2在海马各区(CAI区,CA2区,CA3区)呈高表达(P<0.05).(2)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的ROCK2在海马各区(CAI区,CA2区,CA3区)呈高表达(P<0.05).(3)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的ROCK2在海马各区(CAI区,CA2区,CA3区)呈低表达(P<0.05).结论:(1)癫痫的发病过程中,ROCK2的异常高表达,提示其参与了癫痫的发病过程.(2)抑制PI3 K/Akt信号通路,ROCK2的表达下降,提示二者之间存在着某些调控关系,然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
作者:梁婷;王淑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MTHFR C677T基因在佳木斯地区健康人和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方法: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健康人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MTHFR C677T基因型.结果:健康人CC型、CT型、TT型分别为11.9%、46.6%、41.5%,C等位基因和T等位基因分别为35.2%和64.8%,流产患者CC型、CT型、TT型分别为24.3%、36.8%、38.9%,C等位基因和T等位基因分别为42.7%和57.3%.结论:佳木斯地区健康人和复发性流产患者的MTHFRC677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方芳;方舟;沈庆明;荆洪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法舒地尔作为一种Rho激酶(Rho-associated Kinases,ROCK)抑制剂,目前,临床应用主要集中于缺血性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慢性脑缺血等的防治.ROCK激酶已被证实在自身免疫和炎症反应的信号通路中发挥着一定作用,而组织器官纤维化病变多为由脏器的损伤并伴有炎症和过度修复所导致.随着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药理作用的不断深入研究,大量研究报道表明,法舒地尔在某些组织器官纤维化病程中,能够抑制相关炎性因子的产生和表达,进而减轻纤维化程度,表现出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
作者:刘文文;周迪;吕佳书;胡艳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患者男性,79岁,以“左下腹部持续性疼痛两周”为主诉,因门诊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多发息肉入院.2年前胆囊息肉切除手术史(病理回报为胆囊腺瘤,见图1).查体:T:36.8℃,P:70次/分,BP:150/100mmHg,R:20次/分,心肺无著变,腹部平坦,左下腹部压痛,腹水征阴性,肠鸣音5次/分.辅助检查:血、尿常规及大生化未见异常;电子结肠镜:距肛门7 ~ 50cm范围内结肠息肉7枚,其中增生性息肉3枚,腺瘤性息肉4枚(其中距肛门50cm处巨大腺瘤5.0cm×5.5cm并阻塞肠腔,病理回报:腺癌,见图2).电子胃镜:距门齿40cm处胃增生性息肉1枚0.5cm ×0.6cm(病理见图3).
作者:程开;段厚羽;袁禧先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在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0例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均为我院2016-04~2017-04期间收治,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管切开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能够显著减少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症状,缩短切开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
作者:何芳;黄桂桂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内镜辅助腹腔镜结肠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08~ 2016-02在我院行内镜辅助腹腔镜结肠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34)与对照组(n=34).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实施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护理满意度,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主,而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行内镜辅助腹腔镜结肠手术治疗的患者住院及机体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鼠原代心肌细胞的培养方法,简便稳定地获得高存活率和纯度的心肌细胞.方法:无菌条件下取l~3d内新生SD大鼠的心室肌组织,首先用胰蛋白酶消化心肌组织一次,再用Ⅰ型胶原酶短时多次消化,然后应用差速贴壁分离法和化学试剂抑制法纯化心肌细胞.对心肌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存活率检测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台盼蓝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在95%以上.培养24h后的心肌细胞已贴壁生长,呈梭形及多边形,有自发性搏动,48h后细胞伪足相互交织成网,进而形成细胞簇,呈现同步性搏动.免疫荧光鉴定心肌细胞纯度达96%.结论:此种方法能够可靠地获得较高存活率和纯度的原代乳鼠心肌细胞.
作者:赵勇;刘晓伟;林治宇;马雷;徐振宇;吕少春;李梅秀;田国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D3及钙剂联用对婴幼儿骨密度的影响及佝偻病疗效.方法:选取2015-06~2016-08我院收治的佝偻病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维生素D3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钙剂,2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对血生化指标及胫骨骨密度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9%(P<0.05);观察组临床体征改善率为88.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79% (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血钙浓度、25-羟基D3含量、胫骨骨密度均显著升高,且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2.09%,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维生素D3联合钙剂能改善佝偻病患几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患儿血钙浓度、25-羟基D3含量和胫骨骨密度,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马素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抑菌活性.方法:本研究通过二倍稀释法测量小抑菌圈从而确定ECG对6种致病菌的小抑菌浓度(MIC).采用结晶紫实验对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作用前后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变异链球菌、绿脓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0.125mg/mL;结晶紫实验中,随着ECG浓度的增大,OD590也随之增大.结论:实验证明ECG的灭菌机制是对其细菌细胞膜通透性进行改变,并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使细胞外的小分子容易进入以及引起细胞内的小分子物质泄漏.
作者:陈星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患者男,63岁,因头部外伤后左侧肢体活动障碍10d入院治疗.查体:神志朦胧,反应迟钝,言语笨拙,躁动,左侧肢体可活动,肌力Ⅲ级,左下肢Babinski征阳性.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头颅MRI示右侧额颞顶枕部可见新月形异常信号影,各序列均低信号(图1).
作者:赵昌通;王浩岩;杨福义;李洪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胃癌目前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Lauren分型将胃癌按组织病理学分为胃型胃癌、肠型胃癌及混合型胃癌,其中肠型胃癌与胃黏膜上皮化生有密切联系,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作为肠型胃癌癌前病变的重要病理类型近年被广泛研究,该病理形式经研究发现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酸反流、不当的饮食习惯、吸烟、年龄及性别等流行病学因素有关,临床上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定期的内镜监测及个体化治疗等防治手段控制其进一步进展.本文就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定义与分类、流行病学研究及危险因素、治疗方法作简介综述,旨在临床工作中提高对该病理转变的认识水平,更好的开展对胃癌的早期预防与监测.
作者:李玢玢;王琳;褚明亮;刘杰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析偏头痛患者采用星状神经阻滞辅助西比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01-01 ~2015-12-31在我院就诊的40例偏头痛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辅助西比灵治疗)和对照组(单独给予西比灵治疗),通过麦吉尔疼痛调查表(MPQ)疼痛评估指数(PRI)、现存疼痛强度指数(PPI)以及直观模拟量表(VAS)评分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RI评分、PPI评分、VAS评分变化情况,同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PRI评分、PPI评分以及VAS评分治疗后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PRI评分、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治愈2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实验组中治愈3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辅助西比灵治疗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大范围推广.
作者:丁家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创新扩散理论的循证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患者血压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5~2017-05接诊的64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分娩时和分娩24h后的血压情况,和分娩后妊娠结局(早产、胎儿窒息、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有无差异.结果:干预前血压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时和分娩24h后,观察组的血压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早产率(15.63%)、胎儿窒息率(6.25%)、产后出血率(12.50%)和胎盘早剥率(9.37%)均低于对照组(25.00%、12.50%、31.25%、21.8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控制患者血压,降低不良妊娠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娄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塞米松预处理对围手术期内源性阿片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全凭静脉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的女性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S0.1、S0.2、So.3、D四组,每组患者20例.麻醉诱导前S0.1、So.2、So3三组分别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1 mg/kg、0.2mg/kg、0.3mg/kg,D组静脉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分别于3个时间点:麻醉诱导前10min(T1)、取病理标本时(T2)、拔管后20min(T3)抽取静脉血2mL,采用ELISA法测血浆β-内啡肽(β-EP)、强啡肽A(DynA)、亮氨酸脑啡肽(LEK)的水平.结果:手术开始后血浆β-EP较术前升高(P<0.01),且对照组高于实验组(P<0.01),S01高于So.2、So.3(P<0.05),So.2和S0.3相较无差异(P>0.05);四组患者DynA和LEK水平在T1和T2时间点各组间、组内比较无差异(P>0.05),T3时间点明显升高(P<0.01),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预处理可以降低围术期内源性阿片肽水平.0.2mg/kg地塞米松预处理即可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田佳钢;王东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