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增才;邓玫;李建钢;陈永伦;沈国灿
目的:研究CHD5与Ki67在胃黏膜癌变组织中的表达程度及两个因子同临床相应病理学特征之间的联系以及两者内在联系.方法:通过采用ElivisionTM Plus/HRP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58例胃癌组织标本中CHD5和Ki67两个与癌症相关基因的表达状况.结果:①在胃黏膜癌变组织及其相应的周围正常组织中CHD5基因的蛋白显色阳性率分别为34.48%(20/58)和70.69% (41/58),并明显的看出,在周围组织中的表达多呈阳性.将结果分析处理后得出,CHD5的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瘤体组织分化程度、病变淋巴转移以及肿瘤TNM分期有关(均P<0.05);与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肿瘤直径范围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②在胃黏膜癌变组织及其相应的周围正常组织中ki67蛋白显色阳性结果分别为67.24%(39/58)和36.21% (21/58),结果分析后得出,在癌组织中肿瘤相关基因ki67的表达多为阳性.数据行统计处理后表明,ki67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瘤体组织分化程度、病变淋巴转移以及肿瘤TNM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肿瘤直径范围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结论:①在胃癌组织中CHD5表达下降与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患者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有关,②ki67在胃正常组织中表达不明显,在胃癌中高表达.且与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密切相关.③CHD5与ki67表达具有负相关性,提示二者有彼此制约、相互拮抗的作用.
作者:周昱;廉奇鑫;王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泪道插管术与干眼症的发生关系,探讨泪道插管术与干眼症之间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同期治疗的283例泪道阻塞疾病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142例179只眼行泪道探通插管术,141例165只眼行非泪道插管术治疗.根据其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及职业中干眼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期治疗的泪道阻塞疾病患者中142例179只眼行泪道探通插管术,54只眼术后发生干眼症,发生率为30.1%.其余141例165只眼干眼病发生44只,发生率为26.6%,x2检验显示泪道插管术与干眼症的患病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干眼症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存在密切的关系,高龄、女性患此病的发生率高.结论:泪道插管术并不是干眼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泪道阻塞和干眼症二者可以同时发病,对于溢泪的泪道阻塞患者,要进行干眼症的常规检查,然后再进行泪道插管术治疗,以免术后加重干眼.
作者:辛欣;王重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讨论256层螺旋CT对左侧肾静脉的基本解剖及其临床学意义.方法:分析500例前来就诊患者的256层螺旋CT影像病例资料,评价左侧肾静脉解剖、变异及临床诊断学意义,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肾血管显示清晰500例中458例正常者,42例变异,变异发生率8.4%,其中左肾静脉变异14例,右肾静脉变异28例,变异发生率2.8%和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6层螺旋CT可清楚显示左肾静脉的影像特征,对肾脏移植,肾脏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耿航;牟焕晨;许传斌;杨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12~ 2014-12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肺炎的儿童68例,按抽签方式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34例患者.试验组的患者进行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氨溴索注射液雾化治疗.对比观察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身体状态、临床症状以及患者恢复同等健康水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经治疗后发现: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效率(61.76%),数据差异显著;试验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等发生率(2.94%)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29.4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肺炎起效快,对儿童其他机体部位伤害小,该方案有一定的治疗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曾勇琴;周有祥;王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检测人体乳腺癌组织中TAG-72、GRP94的表达情况,分析TAG-72、GRP9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0例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组织中TAG-72、GRP94的表达,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①GRP94在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89%、21.11%,在正常的乳腺组织中表达相比较乳腺癌组织明显下降,比较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RP94在乳腺癌组织中且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33%,在乳腺癌组织中且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93.33%,GRP94的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②TAG-72在乳腺癌组织中与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表达分别为30.00%、94.44%.在正常乳腺组织相较于乳腺癌组织明显升高,比较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GRP94在乳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比正常的乳腺组织中的阳性率高,TAG-72蛋白在正常的乳腺的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在乳腺癌组织中显著高,故GRP94在乳腺癌中呈高表达,TAG-72在乳腺癌中呈现低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之间有密切关系.②GRP94、TAG-72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可能在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相互的联系.
作者:王新;廉奇鑫;周昱;韩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T细胞剔除的同种胎胸腺在老龄小鼠肾被膜下血运重建、免疫功能和外周血T细胞池重建恢复.方法:对10只胸腺老化萎缩的BALB/c老龄(16月龄)小鼠施行胚胎胸腺移植,供体为BALB/c小鼠妊娠14d(E14d)的胎鼠,将胎鼠胸腺小叶移植于受体BALB/c老龄(16月龄)小鼠肾被膜下,无菌缝合结扎逐层结扎封闭腹腔.术后连续5d给予环孢素A10mg/kg体重静脉注射.结果:受体BALB/c老龄(16月龄)小鼠10只全部存活,无排斥反应,移植后移植胸腺恢复血运,重建免疫、恢复免疫功能.结论:老龄小鼠胸腺组织在肾被膜下移植3周后血运重建良好,术后6周恢复发挥对新生T淋巴细胞选择发育功能.
作者:徐太哲;李丽;王长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糖化血红蛋白(HbAlc)联合血清C肽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9~2015-09在我院就诊的78例糖尿病患者,78例糖尿病患者中轻度糖尿病40例(轻度组),重度糖尿病患者38例(重度组),另取同时期的34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就三组入组者的在空腹、餐后2h的各自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水平进行详尽对比.结果:轻度组患者在空腹以及餐后2h的血清C肽水平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重度组患者在空腹以及餐后2h的血清C肽水平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HbAlc联合血清C肽是对用于诊断糖尿病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同时也一定程度反映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糖尿病的指标.
作者:郑文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运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粥样斑块的预防作用.方法:自我院2013-12 ~2015-01收集的缺血性脑梗死病例中选择43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43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扫描,并对比两组的具体检查情况,包括不同斑块检出数量、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内径等.结果:①观察组的软斑和溃疡斑检出率各占50.6%和32.2%,与对照组的15.0%和0%相比明显增高,而扁平斑的对比,观察组占3.4%,低于对照组的70.0%,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颈动脉硬斑检出率的比较基本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②观察组左右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的内径值相比对照组均明显变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取颈部血管超声对粥样斑块做检查,对早期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并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顾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就不同静压力对新生SD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加载压力分别为36kPa、24kPa、12kPa、0kPa,持续静压1h,在加力后立即(0h)收集细胞进行检测,并且开展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当加载压力分别为36kPa、12kPa时,与0kPa相比,髁突软骨细胞的各个增殖、凋亡指数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加载压力为12kPa时,细胞凋亡指数减幅大;当加载压力为36kPa时,细胞增殖指数减幅大.结论:不同静压力对新生SD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增殖与凋亡有一定的影响,但并非线性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闫磊;赵亮;李善昌;庄亚严;张铁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RECK(reversion-inducing-cysteine-rich protein with Kazal motifs,RECK)在胆脂瘤型中耳炎上皮和正常外耳道上皮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并探讨RECK对胆脂瘤型中耳炎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法)检测31例胆脂瘤型中耳炎上皮和23例正常外耳道上皮中RECK的表达.结果:31例胆脂瘤上皮组织样本中,有14例(45.16%)标本检测到RECK的阳性表达;23例外耳道上皮组织样本中有21例(91.30%)检测到RECK的阳性表达,且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RECK在胆脂瘤型中耳炎上皮组织中低表达,在外耳道上皮组织中高表达,预示此因子参与中耳胆脂瘤的发病过程及在病情进展中起到负调节作用.
作者:于海莲;周一莎;程秀华;秦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氨茶碱与多索茶碱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氨茶碱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7.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6.7%和17.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中,氨茶碱与多索茶碱的临床效果相比,多索茶碱的临床疗效明显较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用药安全性高,具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陈敏;彭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IGF-I转染对应力作用下牙周膜成纤维细胞α辅肌动蛋白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外源性IGF-I转染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使用四点弯曲加力装置对转染组和为转染组细胞加力,RT-PCR检测不同加力时间点各组细胞的α辅肌动蛋白基因表达变化.结果:在机械力刺激下IGF-I转染组细胞和未转染组细胞的α辅肌动蛋白mRNA表达量随着加力时间延长明显上调,且转染组和未转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GF-I转染对机械力加载状态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α辅肌动蛋白有较强的调控作用.
作者:杨东红;付爽;冯卉姗;侯玉泽;赵刚;叶之慧;吴立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直肠肛管是人体下消化道的末端,也是人体肠息肉、肠道肿瘤、内痔、肛乳头状瘤/肥大等疾病的好发部位.故而对直肠肛管部位的检查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针对直肠肛管部位疾病的临床检查主要有:肛门视诊、肛门指诊、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腔内超声、直肠肛管功能检查等几种常用方式.在这些常用检查中内镜检查由于其可视、直视的特征,广受人们的重视,尤为重要.内镜检查的常用方式主要包括:肛门镜和电子结肠镜[1].其中电子结肠镜为软质镜,具有应用范围广,检查区域大,可数字化记录等优点,使其目前已成为大肠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常见、有效、可靠的方法,被称之为结直肠检查的“金标准”[2].在电子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直肠下端于肛管的交接处用常规直视进退镜观察法观察,存在盲区,不易完全观察到.故而“U”型反转倒镜的肠镜操作手法应运而生.
作者:朱晓文;陈福军;赵斌;王允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层流手术间控制院内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01~ 2015-06我院行层流手术间护理期间收治的手术室患者12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2014-06~2014-12我院行常规手术间护理期间收治的手术室患者120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术中菌落数、院内感染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①术中菌落数情况.研究组术中手菌落数、空气菌落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院内感染情况.研究组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护理满意率.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5.00%,较之于对照组的81.67%,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患者实施层流手术间护理,可减少患者术中菌落数,降低院内感染风险,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当加强推广及应用.
作者:周乐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并观察布地奈德配合特布他林医治哮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 ~2012年诊治的132例哮喘的患者实行研究组,并将他们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选取特布他林实行医治,研究组则选取布地纳德配合特布他林对患者实行医治.观察并对比两组的医治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6.97%,显著高出总体有效率为84.85%的对照组(P<0.05);且哮鸣音、咳嗽、呼吸困难与气喘等症状的改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选取布地奈德配合特布他林来对哮喘的患者实行医治,不仅效果较好,且患者症状的改善较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岑茂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耳鼻喉科疾病所致慢性咳嗽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14-01~2014-12,我院收治的50例耳鼻喉科疾病所致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X线平片、鼻窦摄片等分析病因,针对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结果:耳鼻喉科疾病致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有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和咽喉炎症等.经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手术治疗等,47例患者治愈(94.00%),3例治疗有效(6.00%),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慢性咳嗽诱发因素(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和咽喉炎症等)较多,临床需结合各项检查手段(血常规检查、X线平片、鼻窦摄片等)及时确定诱发因素,合理选择对症治疗方案,有效改善预后.
作者:苏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在社区健康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师范学院护理系2014级其中16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n=80)和对照组(n=80),实验组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来开展社区健康护理教学,对照组学生则采用常规方法来进行社区健康护理教学,观察对比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和社区人员对各组学生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开展的社区成员的生活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成员对实验组学生教学的总满意度达到了95.0%,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75.0%,组间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5490;P<0.05).结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来开展社区健康护理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护理教学工作,并且社区成员对小组成员的教学方法非常满意,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林丽英;黄小玲;石美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在小儿急性肠套叠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原发性急性肠套叠患儿20例为实验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治疗(灌肠复位)前及实验组治疗后12h、24h血清TNF-α水平及治疗后24h CRP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TNF-α及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经灌肠复位后,TNF-α、CRP水平明显降低,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TNF-α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212.21±147.35) vs(118.92±109.13),P<0.05].结论:TNF-α、CRP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病情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清中TNF-α及CRP水平升高对肠套叠的诊断和预后有明显指导意义.
作者:王玉龙;胡明;刘振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行左旋氨氯地平、氨氯地平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2012-01~2014-04接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中抽选,将其分成两组后行不同疗法,即:对照组(氨氯地平)、实验组(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结束后评定总体效果.结果:实验组预后病症缓解率96.0%大于对照组78.0%,两者有区别(P<0.05);实验组患者预后血压指标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两者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针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行左旋氨氯地平疗法作用显著,可改善病症指标,预防不良反应,值得学习.
作者:罗彦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Twin-block用于青少年安氏Ⅱ1下颌后缩患者双期连续性矫治后软硬组织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6例下颌后缩的患者进行双期连续性矫治,用Twin-block进行第一期治疗,紧接着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第二期治疗,X线头影测量进行治疗前后软硬组织分析,并对矫治前后软组织美学指标改变量与硬组织改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除了颏沟倾角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差异外(P<0.05),上唇-审美平面距、下唇-审美平面距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其他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升高.除了颏沟倾角的改变量与硬组织改变量没有相关外,其余软组织改变量均与部分硬组织的改变量呈正相关关系.结论:Twin-block用于双期连续性矫治下颌后缩患者软组织侧貌的变化主要源于下颌体长度的增加、B点的前移、上切牙的直立及由此引起的上下颌骨矢状关系的改变.
作者:王家佳;李涛;江策;张疆弢;管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