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清C肽诊断78例糖尿病的应用价值

郑文枝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 血清C肽, 糖尿病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采用糖化血红蛋白(HbAlc)联合血清C肽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9~2015-09在我院就诊的78例糖尿病患者,78例糖尿病患者中轻度糖尿病40例(轻度组),重度糖尿病患者38例(重度组),另取同时期的34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就三组入组者的在空腹、餐后2h的各自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水平进行详尽对比.结果:轻度组患者在空腹以及餐后2h的血清C肽水平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重度组患者在空腹以及餐后2h的血清C肽水平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HbAlc联合血清C肽是对用于诊断糖尿病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同时也一定程度反映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糖尿病的指标.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颊癌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颊癌术后患者恢复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01~2015-01收治的15例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颊癌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观察并分析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期间及术后恢复期的影响.结果:经护理指导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明显提高,护理指导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颊癌修复术患者的颏下岛状皮瓣均良好存活,护理期间未发生感染、坏死等病例,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达93%,术后3个月患者局部组织瓣较为丰满,皮肤表面光滑.所有患者颏下均无明显瘢痕,美学效果理想,且未影响头颈部活动.结论:对行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颊癌术患者实施科学优质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某三级甲等医院新人麻醉专科护士核心能力需求调查研究

    目的:设计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新入麻醉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标准及各项标准要求度,并制定有效培养后考核方式.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访谈并结合某三级甲等医院麻醉科的实际设计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初稿,运用Delphi法专家咨询向27名专家发放三轮调查问卷,明确新入麻醉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具体内容、要求度及评价指标.结果:27名专家提出三类共30条新入麻醉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并得出各项目的要求度,以及佳考评方式.结论:针对云南省某三甲医院麻醉科新入专科护士提出量化、具体化、易于操作的核心能力内容及考核方式,各专家意见相对集中,研究内容可信.

    作者:袁薇;杨明莹;古启启;黄梅;倪红;张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256层螺旋CT观测左肾静脉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讨论256层螺旋CT对左侧肾静脉的基本解剖及其临床学意义.方法:分析500例前来就诊患者的256层螺旋CT影像病例资料,评价左侧肾静脉解剖、变异及临床诊断学意义,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肾血管显示清晰500例中458例正常者,42例变异,变异发生率8.4%,其中左肾静脉变异14例,右肾静脉变异28例,变异发生率2.8%和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6层螺旋CT可清楚显示左肾静脉的影像特征,对肾脏移植,肾脏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耿航;牟焕晨;许传斌;杨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25例

    目的:在对老年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治疗价值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寻找提升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预后水平的临床方案.方法:以随机法选择本院2012-01~2015-10接收的25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实验组),治疗对选择无张力疝修补术;同期选择25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对照组)作对照,治疗时选择传统手术,在对所有入选患者治疗结果深入观察的基础上,客观比较2组入选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上述入选的所有患者中,实验组入选患者有效率96.00%,对照组72.00%,且实验组入选患者在手术时长、并发症、住院时长以及复发率等方面都有优势,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而言,予以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突出,可推广.

    作者:王国美;倪庆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特布他林加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并观察布地奈德配合特布他林医治哮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 ~2012年诊治的132例哮喘的患者实行研究组,并将他们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选取特布他林实行医治,研究组则选取布地纳德配合特布他林对患者实行医治.观察并对比两组的医治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6.97%,显著高出总体有效率为84.85%的对照组(P<0.05);且哮鸣音、咳嗽、呼吸困难与气喘等症状的改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选取布地奈德配合特布他林来对哮喘的患者实行医治,不仅效果较好,且患者症状的改善较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岑茂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致难治性癫痫的手术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海绵状血管瘤所致癫痫的手术疗效,探讨其手术治疗的策略,评估可能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预测并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由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所致难治性癫痫病例57例,术后疗效按照Engel分级标准分类,将57例患者分为满意组(Engel I+II)和不满意组(Engel III+ IV),总结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术前病程、发作类型、发作频率、病灶的位置、大小等,探讨不同位置病灶的手术策略,选择可能影响术后疗效的因素,数值变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因素与术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57例患者中45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占78.95%,12例术后效果不满意,占21.05%.根据病灶位置行病灶扩大切除16例,同时切除颞前叶或内侧结构41例,疗效满意率71.93%.术后疗效与病程、手术方式及病灶是否位于颞叶有关(P值均<0.05),与性别、手术年龄、发作类型、发作频率之间没有发现相关关系.结论:根据病灶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早期手术、手术切除范围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陈丛炎;付晓平;杨福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鼠胚胎胸腺移植方法和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T细胞剔除的同种胎胸腺在老龄小鼠肾被膜下血运重建、免疫功能和外周血T细胞池重建恢复.方法:对10只胸腺老化萎缩的BALB/c老龄(16月龄)小鼠施行胚胎胸腺移植,供体为BALB/c小鼠妊娠14d(E14d)的胎鼠,将胎鼠胸腺小叶移植于受体BALB/c老龄(16月龄)小鼠肾被膜下,无菌缝合结扎逐层结扎封闭腹腔.术后连续5d给予环孢素A10mg/kg体重静脉注射.结果:受体BALB/c老龄(16月龄)小鼠10只全部存活,无排斥反应,移植后移植胸腺恢复血运,重建免疫、恢复免疫功能.结论:老龄小鼠胸腺组织在肾被膜下移植3周后血运重建良好,术后6周恢复发挥对新生T淋巴细胞选择发育功能.

    作者:徐太哲;李丽;王长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苏州地区泌尿道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泌尿道感染病原茵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统计我院泌尿道感染患者709例,进行中段尿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病原菌菌种及其耐药情况.结果: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占首位,为52.3%,其次分别为葡萄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药物试验显示,除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外,致病微生物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特别是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有明显上升.结论:泌尿道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葡萄球菌,分离出的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加.建议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给予抗茵药物,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作者:朱云洁;金伟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泪道插管术与干眼症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泪道插管术与干眼症的发生关系,探讨泪道插管术与干眼症之间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同期治疗的283例泪道阻塞疾病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142例179只眼行泪道探通插管术,141例165只眼行非泪道插管术治疗.根据其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及职业中干眼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期治疗的泪道阻塞疾病患者中142例179只眼行泪道探通插管术,54只眼术后发生干眼症,发生率为30.1%.其余141例165只眼干眼病发生44只,发生率为26.6%,x2检验显示泪道插管术与干眼症的患病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干眼症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存在密切的关系,高龄、女性患此病的发生率高.结论:泪道插管术并不是干眼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泪道阻塞和干眼症二者可以同时发病,对于溢泪的泪道阻塞患者,要进行干眼症的常规检查,然后再进行泪道插管术治疗,以免术后加重干眼.

    作者:辛欣;王重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7 ~2014-07在我院接受抢救治疗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COPD合并呼吸衰竭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及临床疗效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血气和肺功能状况,降低插管通气率,预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鹏;杨黎;董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2 ~2015-02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1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A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和B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压,疗效及并发症.结果:A组患者术前颅内压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5±4.7) mmHg vs.(33.1±4.8) mmHg,P>0.05];A组患者术后1d、术后7d颅内压水平显著低于B组[(23.1±3.1) mmHg vs.(28.8 ±-4.0) mmHg,(14.2±2.9) mmHg vs.(21.0±3.2) mmHg,P<0.05].A组患者良好率(50.79%)高于B组(22.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外伤脑梗死、外伤性癫痫、脑积液发生率低于B组[1.59% vs.11.11%,6.35% vs.20.37%,4.76% vs.18.52%,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可显著降低术后颅内压、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韦力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目的:对比观察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则我院2014-01~ 2015-12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2例,分为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基础治疗,口服氨糖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组患者口服氨糖同时中药外敷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及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均显著,但对照组患者治愈率及治疗有效率均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疗法,有利于病变部位的再生,疗效更显著.推荐临床将中西医结合疗法作为治疗骨性关节炎的首选疗法,内外兼治,标本兼治.

    作者:王大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腰椎退行性疾患后路内固定减压植骨融合术后急性切口深部感染的分析与治疗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疾患后路内固定减压植骨融合术后急性切口深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2014年发生的9例早期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结果:通过对早期感染切口的外科干预治疗,9例早期感染患者切口均二期愈合,恢复良好,随访1~3年,感染无复发,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椎间植骨融合可靠.结论:急性切口深部感染需早期外科干预,感染确诊越早、尽早外科干预,强有力、足疗程的抗生素使用,全身营养状态改善是处理急性切口深部感染的四大“基石”,可以有效控制感染的进展,大程度保留了内固定物.

    作者:尹立;赵晨阳;肖衡;王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氨茶碱与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氨茶碱与多索茶碱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氨茶碱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7.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6.7%和17.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中,氨茶碱与多索茶碱的临床效果相比,多索茶碱的临床疗效明显较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用药安全性高,具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陈敏;彭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药学干预前后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评价药学干预在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3 ~12月门诊开据涉及抗菌药物处方500份,进行审核,双盲法审核,通过处方分析、访谈等方法分析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原因,在2014年3月,开展门诊药学干预活动,主要内容包括规范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努力提升药物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信息沟通系统、药学部加强对医师培养指导等,并实行PDCA管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2014年3~12月,抗菌药处方比重、抗菌药相关不良反应报告率、不合理应用抗菌药处方量比重低于2013年3~12月,2014年3~12月抗菌药处方药师参与率高于2013年3 ~12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合理应用率较高,不合理用药原因较复杂,进行药学干预非常必要,有助于提高合理应用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周海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

    目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在临床上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01-01~2015-01-01所收集的78例支气管哮喘与肺部感染合并症的患儿进行研究,将其分成考察组和研究组各39例,考察组选择硫酸特布他林与地奈德联合开展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在考察组基础上服用顺尔宁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94.87%,考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71.79%,对比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半年内出现复发的共2例,考察组治疗半年内出现复发的共19例,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皆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状况.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联合顺尔宁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部感染合并症的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普及.

    作者:薛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脏彩超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心脏彩超对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2011-01~2015-10,筛选患者124例,以CT肺血管成像诊断为“金标准”,心脏彩超测量心血管参数,Qanadli评分方法计算栓塞指数(PAOI),进行组间对比、因素分析.结果:肺叶栓塞组、肺段栓塞组左心室前后径、肺动脉收缩压、Qanadli栓塞指数低于肺动脉主干栓塞组,肺段栓塞组低于肺叶栓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18例患者获得随访,治疗后Qanadli栓塞指数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参数指标无显著变化;LnY(栓塞指数)=-1.213+0.005(主动脉内径)+0.007(肺动脉收缩压).结论:心脏彩超可用于急性肺栓塞诊断,预测栓塞部位、指数,但仅适用于急性期,且易受原发心肺疾病干扰.

    作者:许益;刘影;李超;但倩;刘大庆;杨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CBL带教法与传统的带教法在口腔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CBL带教法和传统的带教法相比于口腔医学专业临床带教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于佳木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习的78名学生随机分为2组.其中被选学生在口腔临床带教中采用CBL带教法的为实验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法的为对照组.结果:期末考试的理论和临床病例分析的平均评分及终检验实验组学生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P<0.01).结论:CBL带教法在口腔临床带教中的使用效果高于传统的带教法,能使学生们更好的学习口腔医学专业知识,更适用于口腔临床带教工作.

    作者:赵亮;闫磊;孙洪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miRNA-29调节Wistar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目的:探讨微小RNA29(miR-29)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选择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缺血1.5h再灌注2h,3h,6h,12h,1d,2d,3d,7d组,每组6只,建立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ACO),采用定时定量PCR法(real time PCR)比较各组病灶组织的miR-29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观察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MACO组脑缺血病灶组织的miR-29表达较假手术组降低,而B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脑缺血再灌注2h后,大鼠脑缺血周围区出现凋亡细胞,同时Bcl-2 mRNA开始表达,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呈增高趋势,1d达高峰,7d接近假手术组水平.Wistar大鼠脑部MACO后miR-29显著下降,同时Bcl-2的表达上调(P<0.05),经回归计算,相关系数R2=-0.9928.结论:miR-29对Bcl-2负调控可能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种机制.

    作者:李睿;陈克研;金玉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床旁DR对新生儿透明膜肺病的动态观察

    目的:观察新生儿透明膜肺病(HMD)的床旁DR(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表现,分析床旁DR在新生儿透明膜肺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2例透明膜肺病患儿实施床旁DR动态观察.结果:首次摄影时52例透明膜肺病患儿的床旁DR表现由轻至重共分为4级,其中床旁DR表现为3级的患儿例数多,共26例,其次为2级共14例,间隔24h后进行2次复查,DR表现为3级和4级的例数减少,间隔24h进行3次复查,DR表现为1级的患儿例数明显增多,2例患儿死亡,5例患儿并发气胸,4例患儿并发肺炎,2例患儿并发肺出血,影像学表现均具有典型性.结论:采用床旁DR对新生儿透明膜肺病进行动态观察,可进一步明确患儿的病理变化,为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作者:莫荣广;申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