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亮;闫磊;孙洪蕾
目的:观察IGF-I转染对应力作用下牙周膜成纤维细胞α辅肌动蛋白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外源性IGF-I转染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使用四点弯曲加力装置对转染组和为转染组细胞加力,RT-PCR检测不同加力时间点各组细胞的α辅肌动蛋白基因表达变化.结果:在机械力刺激下IGF-I转染组细胞和未转染组细胞的α辅肌动蛋白mRNA表达量随着加力时间延长明显上调,且转染组和未转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GF-I转染对机械力加载状态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α辅肌动蛋白有较强的调控作用.
作者:杨东红;付爽;冯卉姗;侯玉泽;赵刚;叶之慧;吴立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川穹嗪注射液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选取1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中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方法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的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川穹嗪注射液进行注射治疗.待治疗完成后,将两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较,并结合治疗方法分析讨论.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其中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川穹嗪注射液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满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轻中度脑外伤后慢性脑积水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3~2015-03收治的17例轻中度脑外伤后慢性脑积水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观察记录17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GCS评分、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7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12% (16/17);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 (4/17);治疗前17例患者GCS评分及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分别为(8.25±1.31)分、(2.61±0.34) cm,术后3个月17例患者GCS评分及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分别为(12.21±1.34)分、(1.48±0.31)cm,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轻中度脑外伤后慢性脑积水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GCS评分及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但需要积极预防及治疗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铭辉;谢万福;权天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颊癌术后患者恢复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01~2015-01收治的15例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颊癌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观察并分析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期间及术后恢复期的影响.结果:经护理指导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明显提高,护理指导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颊癌修复术患者的颏下岛状皮瓣均良好存活,护理期间未发生感染、坏死等病例,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达93%,术后3个月患者局部组织瓣较为丰满,皮肤表面光滑.所有患者颏下均无明显瘢痕,美学效果理想,且未影响头颈部活动.结论:对行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颊癌术患者实施科学优质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酮替芬联合沙关特罗替卡松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变应性咳嗽提供方法借鉴.方法:从我院2011-05 ~2015-06就诊的变应性咳嗽患者中选择106例,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甲氧那明口服治疗,观察者给予酮替芬2mg/d口服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的咳嗽症状评分结果,并统计两组的药物起效时间、血清IgE(免疫球蛋白E)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药物起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gE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观察组的血清Ig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数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可有效抑制患者呼吸道炎性反应,其起效快且药效持久,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治疗中予以利用.
作者:刘仍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心脏彩超对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2011-01~2015-10,筛选患者124例,以CT肺血管成像诊断为“金标准”,心脏彩超测量心血管参数,Qanadli评分方法计算栓塞指数(PAOI),进行组间对比、因素分析.结果:肺叶栓塞组、肺段栓塞组左心室前后径、肺动脉收缩压、Qanadli栓塞指数低于肺动脉主干栓塞组,肺段栓塞组低于肺叶栓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18例患者获得随访,治疗后Qanadli栓塞指数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参数指标无显著变化;LnY(栓塞指数)=-1.213+0.005(主动脉内径)+0.007(肺动脉收缩压).结论:心脏彩超可用于急性肺栓塞诊断,预测栓塞部位、指数,但仅适用于急性期,且易受原发心肺疾病干扰.
作者:许益;刘影;李超;但倩;刘大庆;杨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小RNA29(miR-29)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选择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缺血1.5h再灌注2h,3h,6h,12h,1d,2d,3d,7d组,每组6只,建立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ACO),采用定时定量PCR法(real time PCR)比较各组病灶组织的miR-29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观察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MACO组脑缺血病灶组织的miR-29表达较假手术组降低,而B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脑缺血再灌注2h后,大鼠脑缺血周围区出现凋亡细胞,同时Bcl-2 mRNA开始表达,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呈增高趋势,1d达高峰,7d接近假手术组水平.Wistar大鼠脑部MACO后miR-29显著下降,同时Bcl-2的表达上调(P<0.05),经回归计算,相关系数R2=-0.9928.结论:miR-29对Bcl-2负调控可能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种机制.
作者:李睿;陈克研;金玉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筛查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HIE惠儿136例样本组成病例组,用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同时期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组成对照组共272例.按照年龄上下相差不超过3个月,性别相同,民族相同进行配对,通过问卷获取相关产前环境因素信息.调查数据应用SAS 9.13软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IE的危险因素包括孕期患泌尿系统疾病、孕期使用移动电话、孕期使用大理石厨台做饭等;保护因素包括孕期经常吃新鲜蔬菜、水果、肉类、鱼及海产品等.结论:加强孕期和围产期保健,同时关注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减少HIE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徐辉;王廉;李莹;周宪军;美维斯;邱洪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药学干预在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3 ~12月门诊开据涉及抗菌药物处方500份,进行审核,双盲法审核,通过处方分析、访谈等方法分析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原因,在2014年3月,开展门诊药学干预活动,主要内容包括规范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努力提升药物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信息沟通系统、药学部加强对医师培养指导等,并实行PDCA管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2014年3~12月,抗菌药处方比重、抗菌药相关不良反应报告率、不合理应用抗菌药处方量比重低于2013年3~12月,2014年3~12月抗菌药处方药师参与率高于2013年3 ~12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合理应用率较高,不合理用药原因较复杂,进行药学干预非常必要,有助于提高合理应用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周海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分析调强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98例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及顺铂方案化疗,观察组采取调强放疗联合TP方案化疗.结果:两组有效率、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急性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及消化道症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V20、V30明显低于对照组(t=3.356、2.846,P< 0.05).结论:调强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癌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调强联合化疗安全性更高.
作者:胜照杰;孙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祖国医学传统名方益肾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12~2014-12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西医降糖药物、饮食控制、调节运动等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化瘀方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连续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3%,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优势明显.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化瘀方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用药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肖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设计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新入麻醉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标准及各项标准要求度,并制定有效培养后考核方式.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访谈并结合某三级甲等医院麻醉科的实际设计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初稿,运用Delphi法专家咨询向27名专家发放三轮调查问卷,明确新入麻醉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具体内容、要求度及评价指标.结果:27名专家提出三类共30条新入麻醉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并得出各项目的要求度,以及佳考评方式.结论:针对云南省某三甲医院麻醉科新入专科护士提出量化、具体化、易于操作的核心能力内容及考核方式,各专家意见相对集中,研究内容可信.
作者:袁薇;杨明莹;古启启;黄梅;倪红;张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检测人体乳腺癌组织中TAG-72、GRP94的表达情况,分析TAG-72、GRP9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0例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组织中TAG-72、GRP94的表达,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①GRP94在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89%、21.11%,在正常的乳腺组织中表达相比较乳腺癌组织明显下降,比较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RP94在乳腺癌组织中且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33%,在乳腺癌组织中且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93.33%,GRP94的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②TAG-72在乳腺癌组织中与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表达分别为30.00%、94.44%.在正常乳腺组织相较于乳腺癌组织明显升高,比较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GRP94在乳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比正常的乳腺组织中的阳性率高,TAG-72蛋白在正常的乳腺的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在乳腺癌组织中显著高,故GRP94在乳腺癌中呈高表达,TAG-72在乳腺癌中呈现低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之间有密切关系.②GRP94、TAG-72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可能在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相互的联系.
作者:王新;廉奇鑫;周昱;韩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运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粥样斑块的预防作用.方法:自我院2013-12 ~2015-01收集的缺血性脑梗死病例中选择43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43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扫描,并对比两组的具体检查情况,包括不同斑块检出数量、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内径等.结果:①观察组的软斑和溃疡斑检出率各占50.6%和32.2%,与对照组的15.0%和0%相比明显增高,而扁平斑的对比,观察组占3.4%,低于对照组的70.0%,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颈动脉硬斑检出率的比较基本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②观察组左右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的内径值相比对照组均明显变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取颈部血管超声对粥样斑块做检查,对早期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并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顾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型教学模式在超声诊断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临床本科实习学生分为二组,一组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另一组采用原教学模式,并运用这两种模式进行一学期的教学,再对这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理论考核,分析结果,做出正确评论.结果:采用新型教学模式组学生学习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原教学模式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新型教学模式总体评价较高.结论:新型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是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值得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推广.
作者:卢晓潇;邹晓娉;吕佳南;郑春梅;曹霞;徐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在临床上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01-01~2015-01-01所收集的78例支气管哮喘与肺部感染合并症的患儿进行研究,将其分成考察组和研究组各39例,考察组选择硫酸特布他林与地奈德联合开展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在考察组基础上服用顺尔宁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94.87%,考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71.79%,对比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半年内出现复发的共2例,考察组治疗半年内出现复发的共19例,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皆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状况.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联合顺尔宁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部感染合并症的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普及.
作者:薛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在小儿急性肠套叠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原发性急性肠套叠患儿20例为实验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治疗(灌肠复位)前及实验组治疗后12h、24h血清TNF-α水平及治疗后24h CRP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TNF-α及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经灌肠复位后,TNF-α、CRP水平明显降低,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TNF-α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212.21±147.35) vs(118.92±109.13),P<0.05].结论:TNF-α、CRP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病情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清中TNF-α及CRP水平升高对肠套叠的诊断和预后有明显指导意义.
作者:王玉龙;胡明;刘振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12~ 2014-12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肺炎的儿童68例,按抽签方式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34例患者.试验组的患者进行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氨溴索注射液雾化治疗.对比观察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身体状态、临床症状以及患者恢复同等健康水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经治疗后发现: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效率(61.76%),数据差异显著;试验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等发生率(2.94%)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29.4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肺炎起效快,对儿童其他机体部位伤害小,该方案有一定的治疗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曾勇琴;周有祥;王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胸外科ICU应用桡动脉置管进行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要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病情垂危患者应用直接动脉血压所具有的重要性.方法:将桡动脉血压检测应用到病情垂危的患者身上,列举胸外科病例,将正确临床指导提供给病情垂危的患者.结果:待胸外科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将置管拔出,没有患者有并发症出现.结论:桡动脉有着非常安全的穿刺过程、有着简单的定位,有着较高的成功率,污染性非常的小、几乎没有并发症的出现,护士相对的工作数量随之减少,抢救成功率也得到了应有的提高.
作者:吴凌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肯定高压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3-06~2015-08我院收治的136例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使用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对早期高压氧治疗与晚期治疗的疗效作比较.结果:研究组68例患者中基本治愈19例,显效28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68例患者中基本治愈10例,显效19例,有效18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6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4d应用高压氧的74例患者的有效率为94.6%,15 ~30d患者有效率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在病情早期应用能够及时纠正内耳缺血缺氧,减少内耳细胞的损害,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延平;吕世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