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颊癌术后的护理

林艺

关键词:颏下岛状肌皮瓣, 颊癌,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颊癌术后患者恢复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01~2015-01收治的15例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颊癌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观察并分析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期间及术后恢复期的影响.结果:经护理指导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明显提高,护理指导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颊癌修复术患者的颏下岛状皮瓣均良好存活,护理期间未发生感染、坏死等病例,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达93%,术后3个月患者局部组织瓣较为丰满,皮肤表面光滑.所有患者颏下均无明显瘢痕,美学效果理想,且未影响头颈部活动.结论:对行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颊癌术患者实施科学优质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佳木斯地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筛查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HIE惠儿136例样本组成病例组,用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同时期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组成对照组共272例.按照年龄上下相差不超过3个月,性别相同,民族相同进行配对,通过问卷获取相关产前环境因素信息.调查数据应用SAS 9.13软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IE的危险因素包括孕期患泌尿系统疾病、孕期使用移动电话、孕期使用大理石厨台做饭等;保护因素包括孕期经常吃新鲜蔬菜、水果、肉类、鱼及海产品等.结论:加强孕期和围产期保健,同时关注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减少HIE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徐辉;王廉;李莹;周宪军;美维斯;邱洪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根管充填术和干髓术在乳牙牙髓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根管充填术与干髓术在乳牙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01 ~2014-12我院收治的乳牙牙髓炎患儿100例,根据就诊时间先后,分为根管充填术治疗组与干髓术治疗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及复诊次数情况.结果: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根管充填术治疗成功率为92.0%,明显高于干髓术治疗组成功率42.0%,差异显著(P<0.05);根管充填术组人均复诊(2.20±0.51)次,明显低于干髓术治疗组(3.12±1.21)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牙牙髓炎的临床治疗上,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根管充填术的治疗成功率高,且患儿复诊次数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应用.

    作者:章力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泪道插管术与干眼症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泪道插管术与干眼症的发生关系,探讨泪道插管术与干眼症之间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同期治疗的283例泪道阻塞疾病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142例179只眼行泪道探通插管术,141例165只眼行非泪道插管术治疗.根据其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及职业中干眼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期治疗的泪道阻塞疾病患者中142例179只眼行泪道探通插管术,54只眼术后发生干眼症,发生率为30.1%.其余141例165只眼干眼病发生44只,发生率为26.6%,x2检验显示泪道插管术与干眼症的患病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干眼症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存在密切的关系,高龄、女性患此病的发生率高.结论:泪道插管术并不是干眼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泪道阻塞和干眼症二者可以同时发病,对于溢泪的泪道阻塞患者,要进行干眼症的常规检查,然后再进行泪道插管术治疗,以免术后加重干眼.

    作者:辛欣;王重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行左旋氨氯地平、氨氯地平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2012-01~2014-04接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中抽选,将其分成两组后行不同疗法,即:对照组(氨氯地平)、实验组(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结束后评定总体效果.结果:实验组预后病症缓解率96.0%大于对照组78.0%,两者有区别(P<0.05);实验组患者预后血压指标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两者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针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行左旋氨氯地平疗法作用显著,可改善病症指标,预防不良反应,值得学习.

    作者:罗彦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栓弹力图在评价体外循环心脏外科围手术期凝血功能中的应用

    目的:血栓弹力图(TEG)对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凝血功能改变的评价.方法:筛选2013-12~2014-12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拟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拟接受心脏直视手术的非紫绀、无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或心脏瓣膜病患者,其中非紫绀非肺动脉高压性先天性心脏病组患者41例,心脏瓣膜病手术患者36例,麻醉前及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5 min取静脉血进行TEG(Haemoscope 5000 series)和ACT(Medtronic)测定,注射鱼精蛋白后,血样分别用含肝素酶和不合肝素酶测定杯检测血栓弹力图.结果:比较先心病组与瓣膜病组患者结果异常发生率,结果显示先心痛组与瓣膜病组患者IEG各参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瓣膜病组患者术前TEG纤维蛋白原缺乏发生率高于先心病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及术后早期无统计学差异.术前瓣膜病组α-Angle略低于正常值.与术前比较,术中和术后早期两组均存在PLT数量减少和Fib降低(P<0.05).术中及术后早期瓣膜病组Fib水平较先心病组低(P<0.05),其他TEG参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EG可提供术后凝血纤溶功能较为全面的信息,准确反映患者的凝血功能及体内凝血功能失衡,是一种实用、有效的监测手段.TEG在术中监测血小板功能、凝血因子及指导安全、有效的输血中具有重要作用,更好地预测术中出血风险.

    作者:石丽;吕国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CBL带教法与传统的带教法在口腔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CBL带教法和传统的带教法相比于口腔医学专业临床带教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于佳木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习的78名学生随机分为2组.其中被选学生在口腔临床带教中采用CBL带教法的为实验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法的为对照组.结果:期末考试的理论和临床病例分析的平均评分及终检验实验组学生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P<0.01).结论:CBL带教法在口腔临床带教中的使用效果高于传统的带教法,能使学生们更好的学习口腔医学专业知识,更适用于口腔临床带教工作.

    作者:赵亮;闫磊;孙洪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层流手术间控制院内感染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层流手术间控制院内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01~ 2015-06我院行层流手术间护理期间收治的手术室患者12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2014-06~2014-12我院行常规手术间护理期间收治的手术室患者120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术中菌落数、院内感染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①术中菌落数情况.研究组术中手菌落数、空气菌落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院内感染情况.研究组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护理满意率.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5.00%,较之于对照组的81.67%,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患者实施层流手术间护理,可减少患者术中菌落数,降低院内感染风险,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当加强推广及应用.

    作者:周乐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致难治性癫痫的手术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海绵状血管瘤所致癫痫的手术疗效,探讨其手术治疗的策略,评估可能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预测并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由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所致难治性癫痫病例57例,术后疗效按照Engel分级标准分类,将57例患者分为满意组(Engel I+II)和不满意组(Engel III+ IV),总结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术前病程、发作类型、发作频率、病灶的位置、大小等,探讨不同位置病灶的手术策略,选择可能影响术后疗效的因素,数值变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因素与术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57例患者中45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占78.95%,12例术后效果不满意,占21.05%.根据病灶位置行病灶扩大切除16例,同时切除颞前叶或内侧结构41例,疗效满意率71.93%.术后疗效与病程、手术方式及病灶是否位于颞叶有关(P值均<0.05),与性别、手术年龄、发作类型、发作频率之间没有发现相关关系.结论:根据病灶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早期手术、手术切除范围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陈丛炎;付晓平;杨福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在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以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0-01~2011-02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77例,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依照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则在上述护理基础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餐后2h血糖浓度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前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132.3±15.6)分、护理后(159.2±18.3)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132.3±15.7)分、护理后(144.2±18.4)分,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显著(t=3.771,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温华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运动康复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探析运动康复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10~2015-10收治的87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根据抽签法分成2组,即对照组(n=42)、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行运动康复训练,对2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生活质量评分予以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是93.3%,与对照组的69.0%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LVEF、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施行运动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与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临床选用与普及的康复方法.

    作者:葛丹;姜红;刘桂芳;潘颖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轻中度脑外伤后慢性脑积水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轻中度脑外伤后慢性脑积水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3~2015-03收治的17例轻中度脑外伤后慢性脑积水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观察记录17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GCS评分、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7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12% (16/17);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 (4/17);治疗前17例患者GCS评分及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分别为(8.25±1.31)分、(2.61±0.34) cm,术后3个月17例患者GCS评分及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分别为(12.21±1.34)分、(1.48±0.31)cm,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轻中度脑外伤后慢性脑积水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GCS评分及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但需要积极预防及治疗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铭辉;谢万福;权天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在小儿肠套叠中的测定

    目的: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在小儿急性肠套叠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原发性急性肠套叠患儿20例为实验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治疗(灌肠复位)前及实验组治疗后12h、24h血清TNF-α水平及治疗后24h CRP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TNF-α及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经灌肠复位后,TNF-α、CRP水平明显降低,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TNF-α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212.21±147.35) vs(118.92±109.13),P<0.05].结论:TNF-α、CRP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病情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清中TNF-α及CRP水平升高对肠套叠的诊断和预后有明显指导意义.

    作者:王玉龙;胡明;刘振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腰椎退行性疾患后路内固定减压植骨融合术后急性切口深部感染的分析与治疗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疾患后路内固定减压植骨融合术后急性切口深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2014年发生的9例早期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结果:通过对早期感染切口的外科干预治疗,9例早期感染患者切口均二期愈合,恢复良好,随访1~3年,感染无复发,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椎间植骨融合可靠.结论:急性切口深部感染需早期外科干预,感染确诊越早、尽早外科干预,强有力、足疗程的抗生素使用,全身营养状态改善是处理急性切口深部感染的四大“基石”,可以有效控制感染的进展,大程度保留了内固定物.

    作者:尹立;赵晨阳;肖衡;王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肯定高压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3-06~2015-08我院收治的136例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使用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对早期高压氧治疗与晚期治疗的疗效作比较.结果:研究组68例患者中基本治愈19例,显效28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68例患者中基本治愈10例,显效19例,有效18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6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4d应用高压氧的74例患者的有效率为94.6%,15 ~30d患者有效率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在病情早期应用能够及时纠正内耳缺血缺氧,减少内耳细胞的损害,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延平;吕世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人造血管内瘘闭塞后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究在人造血管内瘘闭塞后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内容以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3-07~2014-12在我院进行人造血管内瘘闭塞后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52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分别2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护理,护理组患者则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人造血管内瘘闭塞后再通率以及相应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再通率为84.6%(22/26),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再通率为65.4% (17/26),护理组溶栓治疗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人造血管内瘘闭塞后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针对护理能够显著提升其溶栓治疗再通率,同时降低其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盆腔炎的疗效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妇科盆腔炎的治疗效果,并与常规的西医治疗进行对比.方法:对我院在2013-02~2015-02所收集的妇科盆腔炎患者120例进行治疗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成比较组和实验组,两组均为60例,给予比较组常规的西医治疗,给予实验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比较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80%,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96.67%,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如对于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比较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差异对比无显著的对比差异(P>0.05).结论:对妇科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对于提高治疗效果与防止并发症等具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7 ~2014-07在我院接受抢救治疗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COPD合并呼吸衰竭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及临床疗效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血气和肺功能状况,降低插管通气率,预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鹏;杨黎;董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川穹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川穹嗪注射液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选取1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中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方法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的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川穹嗪注射液进行注射治疗.待治疗完成后,将两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较,并结合治疗方法分析讨论.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其中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川穹嗪注射液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满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机械力加载IGF-I转染PDL细胞对α辅肌动蛋白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IGF-I转染对应力作用下牙周膜成纤维细胞α辅肌动蛋白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外源性IGF-I转染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使用四点弯曲加力装置对转染组和为转染组细胞加力,RT-PCR检测不同加力时间点各组细胞的α辅肌动蛋白基因表达变化.结果:在机械力刺激下IGF-I转染组细胞和未转染组细胞的α辅肌动蛋白mRNA表达量随着加力时间延长明显上调,且转染组和未转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GF-I转染对机械力加载状态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α辅肌动蛋白有较强的调控作用.

    作者:杨东红;付爽;冯卉姗;侯玉泽;赵刚;叶之慧;吴立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新型教学模式在超声诊断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新型教学模式在超声诊断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临床本科实习学生分为二组,一组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另一组采用原教学模式,并运用这两种模式进行一学期的教学,再对这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理论考核,分析结果,做出正确评论.结果:采用新型教学模式组学生学习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原教学模式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新型教学模式总体评价较高.结论:新型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是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值得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推广.

    作者:卢晓潇;邹晓娉;吕佳南;郑春梅;曹霞;徐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