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在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白鑫;徐文静;刘清华

关键词:优质护理, 胸外科患者, 围手术期
摘要:目的:分析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将87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行优质护理,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S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95.5%较对照组74.4%明显提高(P<0.05).结论: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采取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手术质量,缓解患者负性情绪.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丹皮酚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IL-1β、TNF-α的影响

    目的:对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实验大鼠应用丹皮酚,并检测治疗后实验大鼠IL-1β、TNF-α水平,得出丹皮酚对RA的作用,探讨丹皮酚针对R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弗式完全佐剂的实验方法,制备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AA)的大鼠模型,一周后对实验大鼠应用低剂量丹皮酚(8mg/kg)、以及高剂量丹皮酚(32mg/kg)每日1次,一共应用21d.治疗后,应用了丹皮酚的RA大鼠对足肿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采用ELISA方法,得出RA实验大鼠IL-1β、TNF-α的水平.结果: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在造模15d后立即出现了后肢的足肿胀,关节炎指数升高(P<0.05);实验显示丹皮酚很明显使实验大鼠的对侧足的肿胀时间延后,并减轻RA实验大鼠足的肿胀度(P<0.05),并且高剂量丹皮酚可以减少IL-1β、TNF-α水平(P<0.05).结论:对患有RA的实验大鼠应用丹皮酚可以降低IL-1β和TNF-α的水平,提示丹皮酚可以抑制RA的发展.

    作者:石磊;孙庆治;王建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123例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后护理

    目的:分析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后护理.方法:从本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当中选取12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53例)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70例)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采取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分析两组的产后并发症、新生儿情况及产后6 ~12周回院复查糖耐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低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GTT回院复查率、糖耐量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产后监测、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新生儿护理、预防感染护理等一系列系统、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保证母婴的平安,减少患者产后并发症,促使患者糖耐量恢复正常.

    作者:刘志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特发性肺纤维化防治中的应用

    目的:本文探讨护理干预在IPF的防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方法:将60例诊断为IPF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护理干预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分析改变.结果:给予护理干预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明显改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是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于秋霞;林杨;鲍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8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患者均使用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过程使用生物反馈治疗仪,测量患者盆底的肌肉电情况,通过盆底肌电量与病史评价了解治疗效果.结果:5例结束治疗的患者盆底肌电量,治疗前肌电量为3.44 ~ 15.57,在治疗结束后盆底肌电量提高为26.1~ 73.5,其中年龄小于40岁的患者症状改善明显,1例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有3例正处于治疗中的患者共治疗4周,目前症状并未改善,治疗无明显副作用.结论: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强,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重要手段,治疗年轻患者时疗效较好.

    作者:张秋霞;区彩明;杨丽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ICU重症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56例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ICU重症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56例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01 ~2014-01我院ICU病房收治的29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为并发高钠血症患者(共56例);对照组为未发生高钠血症患者(共234例),分析其相关因素并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钠水平超过180mmol/L的患者其死亡率高,而血钠水平在160 ~ 179mmol/L的患者其死亡率也比150 ~ 159mmol/L的患者高,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高钠血症是导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琴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方法和心得体会,为进一步探索个体化和人性化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51例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在采取了对应护理措施后,大多数患者消除了不良心理.结论:正确且有针对性的全身和眼科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水平.

    作者:朱岩;冯丽华;尉露露;董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海水浸泡感染后纳米复合骨修复开放骨缺损的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海水浸泡感染后纳米复合骨对开放骨缺损的修复研究.方法:取犬桡骨中段截骨制成骨开放缺损2cm,试验组海水浸泡伤口2h,对照组自然暴露伤口2h,感染后3d分别给予伤口清创,并以纳米复合骨植入,每组各12只,并以玻璃纤维石膏绷带固定,术后4周、8周、12周观察各组动物骨断端的影像分级及病理组织变化,并以秩合检验.结果:a)术后12周试验组骨痂生长修复效果差于对照组(U=39.50、P<0.05),有统计学意义;b)术后4周、8周试验组与对照组间骨痂生长情况对比修复效果无差别,秩合(U=54.00和52.50、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试验组纳米复合骨修复骨缺损随时间推移效果差于对照组,骨断端软组织生长多.

    作者:刘敏;洪建明;胡学峰;扈佐鸿;吴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急诊护士的急救能力和观察能力在急诊工作中的重要性

    目的:总结急诊护士的急救能力和观察能力在急诊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观察急诊护士的抢救过程,并对病人痊愈后进行追踪,总结急诊护士的急救能力及观察能力,阐述其重要性.结果:急诊护士的急救能力及观察能力提高可以对整体急诊抢救赢得更多的时间,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所以急诊护士的急救能力及观察能力在急诊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结论:急诊护士的急救能力和观察能力在急诊工作中非常重要,关系到患者能否第一时间得到良好的医疗护理服务,也关系到抢救成功率与治疗预后.

    作者:杨杏钻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佳木斯地区献血者艾滋病与梅毒血清学检测情况分析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危害性极大的一种传染病,HIV以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靶细胞进行攻击,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病死率较高,艾滋病目前已是全世界疾病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即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已经被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

    作者:苏明辉;黄文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法舒地尔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Nogo-A的影响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Nogo-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5只新生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h、12h、24h、72h和7d时段的假手术组(Sham组,35只)、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HIBD组,35只)、法舒地尔治疗组(35只),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法舒地尔(10mg/kg).HE染色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Nogo-A表达.结果:①肉眼观察:Sham组两侧大脑半球对称;HIBD组随时间延长脑组织水肿加重,可见大脑半球坏死灶;法舒地尔治疗组脑组织水肿减轻.②HE染色:Sham组脑组织结构形态正常.HIBD组可见细胞肿胀,核固缩、裂解,炎性细胞增多;法舒地尔治疗组神经细胞水肿及核固缩数量减少.③免疫组化:Sham组Nogo-A可见少量表达;HIBD组Nogo-A阳性细胞12h开始升高,24h达峰值,随后表达逐渐降低;法舒地尔治疗组除6h时间点外,各时间点的表达均低于HIBD组(P<0.01);HIBD组和法舒地尔组阳性细胞数多于Sham组(P<0.01).结论:法舒地尔通过抑制Nogo-A的激活,促进了轴突再生和修复,保护神经细胞,为临床防治HIBD提供了实验性的理论基础.

    作者:孟庆云;李丽;邵巍;聂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戊四氮诱导癫痫大鼠脑N-cadherins和NT-4的变化及灵芝酸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戊四氮(PTZ)诱导大鼠癫痫后脑神经型钙粘附素(N-cadherins)和神经营养因子-4(NT-4)变化及应用灵芝酸进行干预与治疗,主要研究灵芝酸预防和治疗癫痫的痫性发作的机理.方法:采用健康的雄性Wistar实验大白鼠33只,按随机分配原则分成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和灵芝酸治疗组每组11只.癫痫模型组与灵芝酸治疗组均采用诱导癫痫亚惊厥发作剂量腹腔注射戊四氮制备Wistar大白鼠慢性点燃痫性模型.在实验室冰盒低温条件下迅速提取大鼠脑组织,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大鼠脑N-cadherins和NT-4的变化.结果:实验性诱导癫痫大鼠痫性模型制备成功,灵芝酸治疗组和癫痫模型组实验动物都达到癫痫点燃的实验标准,与癫痫模型组动物相比,灵芝酸组大鼠潜伏期明显延长,但持续时间之间的差别没有显著性.实验检测Western-Blotting结果发现:PTZ诱导癫痫发作后N-cadherin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灵芝酸干预后,N-cadherins的表达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癫痫模型组大鼠脑NT-4蛋白含量比正常对照组蛋白含量升高,差异具显著性(P<0.05);灵芝酸组大鼠脑NT-4蛋白含量较癫痫模型组蛋白含量升高,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灵芝酸作用癫痫大鼠后N-cadherins蛋白表达降低,调整机体病变神经元的兴奋性,灵芝酸还能够增强NT-4的表达从而减轻癫痫发作给神经系统造成的损伤,从而起到抗癫痫作用.

    作者:王芳芳;谭风雷;姜阳;马小茹;刘蕾;刘君星;梁衍锋;吴佳梅;王淑湘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7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临床症状与X线诊断分析

    目的:本组研究通探索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与X线表现的相关性,为颞颌关节紊乱疾病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标准颞颌关节侧斜位、双侧髁状突经咽侧位X线片检查.结果:关节弹响或杂音的X线显示关节间隙异常者居多,占61.54%;区疼痛或压痛的X线显示正常关节者居多,占47.37%;关节动度异常的X线显示关节间隙异常者居多,占47.18%;骨关节病关节在三大主要临床症状的X线影像中均未占高比率.结论:临床治疗应根据病程特点,结合X线影像检查,尽早采取治疗措施,避免关节器质性改变的发生.

    作者:高景斌;闫海明;韩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D2-40和FⅧ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D2-40和FⅧ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印例结肠癌、20例结肠腺瘤和2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D2-40和FⅧ的表达情况,分别计数D2-40阳性的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和FⅧ阳性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D2-40表达的LMVD计数在正常结肠、结肠腺瘤及结肠癌逐渐增加,组间差异有显著性;FⅧ表达的MVD计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结肠腺瘤、结肠癌及正常结肠,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结肠癌组织中D2-40和FⅧ过表达,说明血管/淋巴管新生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为结肠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腺瘤组织中新生血管和淋巴管数量增多,提示腺瘤有发展成癌的风险,应该定期复查.

    作者:王桂梅;刁为英;王彩霞;聂美楠;张立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90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我院选取2012-01 ~2013-01收治的9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45例治疗组和45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以肝部分切除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肝肠吻合术治疗,对照纽患者采用T管引流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优良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4.44%),结石残留率(2.22%)低于对照组(13.33%),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56%,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明显,且结石残留率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永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40例改良型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改良型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优点.方法:对4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改良型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进行手术治疗,用温生理盐水置换硬膜下血肿.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40例硬膜下血肿完全消失,临床症状消失,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型硬膜下血肿引流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明显较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英夫;李明军;陈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蝙蝠葛碱透皮扩散促渗剂的研究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选择蝙蝠葛碱透皮扩散促渗剂.方法:通过改良Franz扩散池,根据Q-t方程和通过考察透皮速率常数,从1%丙二酮,3% Azone,3% OA,十二烷基硫酸钠,冰片,6%尿素,5%松节油中分析比较出适合蝙蝠葛酚性碱的透皮扩散促渗剂.结果:由实验结果得出3%氮酮为较好透皮渗透促进剂.结论:此研究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可重复性好.

    作者:孙淑波;李冬;时慧;高洪霞;张沙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风湿免疫科无痛病房中的实施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风湿免疫科无痛病房中实行优质护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以我院所收治100例风湿免疫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入院72h疼痛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A级睡眠质量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睡眠受影响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入院72h后对患者疼痛评分进行统计,观察组评分低于3分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在睡眠质量及疼痛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风湿免疫科无痛病房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梁燕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无创青光眼治疗系统对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眼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无创青光眼治疗系统对开角型青光眼以及高眼压症在不同时间段的降眼压效果.方法:51例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70眼)于首次确诊时、1周各行一次PNT治疗,分别于首次PNT后l天、l周、2周、1月、2月、3月记录眼压(OP)值.结果:所有患者于确诊时、PNT治疗后l天、1周、2周、1月、2月、3月眼压分别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眼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青光眼治疗系统对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有一定的降眼压作用.

    作者:曹丽辉;尉露露;杨笑天;王玉清;徐志刚;张涤;金童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

    目的:主要讨论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方法:对6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尼莫地平注射液与物理治疗法,进而对照观察.结果:采用尼莫地平注射液组,共32例,其治疗效果优于物理治疗法的35例.在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对比中,两组疗效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尼莫地平注射液对蛛网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的防治具有很高的疗效,而且安全性也较为理想.

    作者:王维峰;宣兆博;杨福义;杨琳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RA患者血清中FKN、IL-18表达水平的测定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FKN、IL-18表达水平及其与RA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09 ~2014-09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门诊体检正常者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受检者血清FKN、IL-18表达水平,分析两者表达水平与RA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RA血清中FKN、IL-18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KN、IL-18与患者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反应蛋白、血沉、均呈正相关(P<0.05),两者与类风湿因子(RF)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RA患者血清中FKN和IL-18的表达有相关性,两者呈正相关.结论:RA患者血清中FKN、IL-18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炎症指标及病情严重程度有相关性.据此可推测FKN、IL-18两者共同参与了RA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刘朝辉;黄波;徐海波;孙晓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