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芳
目的:主要讨论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方法:对6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尼莫地平注射液与物理治疗法,进而对照观察.结果:采用尼莫地平注射液组,共32例,其治疗效果优于物理治疗法的35例.在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对比中,两组疗效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尼莫地平注射液对蛛网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的防治具有很高的疗效,而且安全性也较为理想.
作者:王维峰;宣兆博;杨福义;杨琳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先天性食道闭锁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及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例先天性食道闭锁新生患儿,均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应用对症性的围术期并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10例惠儿均戍功进行了手术,其中显效7例,剩余2例出现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瘘并感染,经对症处理及抗感染、充分引流后均痊愈出院.伤口愈合时间4 ~7d;平均(5.18±1.63)d.住院时间23 ~31d;平均(26.46±7.27)d.结论: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应用对症性的围术期护理效果非常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庞燕梅;甘瑞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已经建立并且行之有效的化学筛选(LC-MSn)和活性筛选集成系统获取水飞蓟茎叶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方法:95%乙醇提取药材获得总提取物,D101型大孔树脂富集总黄酮类化合物,多种色谱方法(sephadex-LH20,HPLC等)相结合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NMR谱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Fe2+半胱氨酸诱导的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模型进行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筛选.结果:从水飞蓟茎叶中首次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这5个化合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IC50值8.5~11.2.结论:从水飞蓟茎叶中获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我们将进一步研究抗氧化活性与临床治疗相关疾病的关系.
作者:陈效忠;常鑫;吕红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妈富隆联合中药预防人工流产后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人工流产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人工流产后给予益母草冲剂口服,观察组给予妈富隆联合中药四物汤口服,比较两组术后阴道流血量、阴道流血时间、月经不调发生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量、阴道流血时间、月经不调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妈富隆联合中药预防人工流产后月经不调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崔国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正畸患者就诊的目的、动机和就诊满意度,以改善提高正畸科口腔医疗服务的质量.方法:随机抽取口腔正畸科门诊咨询及治疗患者1069人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描述分析.结果:①患者正畸治疗的主要原因是影响颜面部美观及个人形象;②儿童主要是应父母的要求前来就诊,而成人病人主要是为了工作、社会活动及恋爱、婚姻的需要;③患者为关心的问题主要是医生技术水平、疗程长短、治疗效果及收费的高低.④90%以上的复诊患者对医生的医疗质量与服务态度,护士及导医的服务态度及质量,诊疗环境满意或基本满意.结论:大程度获得颜面部及牙齿的美观是正畸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患者对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医疗服务整体满意率相对较高,对等候或排队时间满意率低.
作者:丁元圣;赵玥;丁元欣;张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采集手术中的曲张和正常大隐静脉样本,研究在曲张大隐静脉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2的表现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12 ~2014-10通过血管外科收治的大隐静脉手术治疗患者32例(患肢40条),选取男18例,女14例,年龄38 ~75岁,平均57.5岁.选取静脉主干曲张明显的部位割作标本.依据CEAP法,将40条曲张大隐静脉分俩组:C1 ~ C3组(怠肢24条)、C4~C6组(患肢16条).对照组选用一定期间我院骨外科和血管外科,由于动脉硬化闭塞症和外伤(没有下肢静脉曲张和静脉曲张家族史)需要截肢的正常10条大隐静脉.男性截肢者7例(患肢7条),女性截肢者3例(患肢3条),年龄24 ~70岁,平均46.6岁.本实验分为俩组实验组及其对照组,俩组的实验方法是通过免疫纽化来显示MMP-1、TIMP-2在大隐静脉中的表达概率.结果:对照组大隐静脉壁中MMP-1的表达量较少,但是实验组曲张大隐静脉壁中表达量增多(P<0.05),C4~C6组和C1~C3组表达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大隐静脉壁中TIMP-2也可以表达,但在实验组曲张大隐静脉壁中表达增加(P<0.05),C4~ C6组和C1-C3组表达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曲张的血管重塑可能与MMP-1、TIMP-2的异常表达相关.
作者:许建辉;刘程伟;王石;金松;王树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月龄大鼠阴茎海绵体内CSE、H2S含量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明确增龄中ED发生的机理.方法:选择2月龄、8月龄、16月龄及24月龄雄性Wistar大鼠各10只,按月龄不同分成四组(A、B、C、D组).于相同环境下给予相同饲料喂养四周后第1日给予阿朴吗啡100μg/kg于每只大鼠的颈项背部皮下注射,然后持续观察60min并记录勃起次数.第2日在给予电刺激3V和5V、2ms、25Hz下分别测定每只大鼠的ICP/MAP.切取各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分别测定H2S和CSE含量.结果:随月龄增加,大鼠海绵体内H2S和CSE含量均下降,大鼠阴茎勃起次数减少.结论:增龄对于海绵体组织内CSE、H2S水平有显著影响,内源性H2S在大鼠阴茎勃起过程中起促进阴茎勃起的作用,阴茎海绵体组织内CSE表达减弱导致H2S含量减少是老年性ED的发病原因之一.
作者:张天宇;杜从林;迟宝进;胡存利;罗振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FHIT和WWOXmRNA及其蛋白在前列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FHIT和WWOX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RT-PCR法检测FHIT和WWOXmRNA在前列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表达.结果:FHIT和WWOX蛋白表达在前列腺癌中与低分化组及高与低分化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分期中表达的缺失的差异都具有显著性(P<0.05).FHITmRNA和WWOXmRNA的在前列腺癌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结论:FHIT与WWOX为抑癌基因,其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
作者:杨振;高琦;柳朝阳;张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与子宫肌瘤同期手术50例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实施剖宫产同期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单纯剖宫产,择期再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同期子宫肌瘤剔除术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杜淑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的消痔灵注射液(Hemorrhoid Injection)对血管瘤内皮细胞(hemangioma endothelial cells)凋亡的影响.方法:设立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的消痔灵注射液3个实验组,采用细胞培养MTT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不同浓度消痔灵注射液对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HECS均呈现生长状态,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细胞形态呈现凋亡改变.消痔灵注射液对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的干预与给药剂量及处理时间呈正相关,其能使血管瘤内皮细胞停滞在Go/G1期,从而使血管瘤内皮细胞的死亡率显著增加(P<0.05).流式分析结果表明给药后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痔灵注射液促进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其凋亡率与药物浓度密切相关.
作者:李善昌;梁显峰;姜炳华;闫磊;宁尚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我院2009~2012年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联合用药(同时应用布地奈德鼻喷剂、欧龙马滴剂,间断增加口服药)和单一疗法(仅应用布地奈德鼻喷剂)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二者的治疗效果,探讨本地区该病的佳诊疗方案.方法:采用Excel2003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绘图、分析.根据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是否联合欧龙马滴剂以及口服药物将病例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总计289例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欧龙马滴剂,间断口服中药(玉屏风散等)进行治疗,对照组为单独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荆进行治疗计219例,然后分析对比.结果: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见,观察组有效率(含显效和一般)为93.77%,对照组有效率为77.17%,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的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合有中药成分的欧龙马滴剂以及口服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较单独应用布地奈德鼻喷剂有效率高,此结果对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凌淑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D2-40和FⅧ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印例结肠癌、20例结肠腺瘤和2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D2-40和FⅧ的表达情况,分别计数D2-40阳性的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和FⅧ阳性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D2-40表达的LMVD计数在正常结肠、结肠腺瘤及结肠癌逐渐增加,组间差异有显著性;FⅧ表达的MVD计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结肠腺瘤、结肠癌及正常结肠,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结肠癌组织中D2-40和FⅧ过表达,说明血管/淋巴管新生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为结肠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腺瘤组织中新生血管和淋巴管数量增多,提示腺瘤有发展成癌的风险,应该定期复查.
作者:王桂梅;刁为英;王彩霞;聂美楠;张立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估重度桡骨远端骨折的外固定架与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12个月随诊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固定架及普通钢板内固定的43例重度桡骨远端骨折的病人,其中男16例,女27例,对两种不同术式的病人进行分组,观察组为行外固定架治疗的22例病人;对照组为行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1例病人.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病人按照桡骨远端分类之AO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经过Gartland and Werlkey腕关节功能评估[1]标准,将病人系统评分从容观评估、主观评估、腕关节功能、并发症及影像学指标等五个指标.结果:术后2个月,随访病人43例,术后1年得到随访病人为36例.随访中内固定组有延迟愈合1例,内固定松动2例;外固定组针道炎性渗出1例.外固定组手术用时,出血量小于内固定组.随访术后3个月,外固定架组GW评分、腕关节屈曲、背伸活动度及握力均优于内固定组;随访术后1年,外固定组腕关节屈曲、背伸活动度及握力同样优于内固定组.影像学指标外固定架组掌倾角、尺偏角优于内固定组.结论:腕关节外固定架治疗重度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优于普通钢板内固定.
作者:孙放;李长德;解云川;乔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恒前牙外伤发生的规律、应急处理方式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25例学龄儿童年轻恒前牙外伤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原因、发生地点、外伤类型、年龄、性别等差异.结果:学龄儿童年轻恒前牙外伤发生的高峰年龄为9 ~11岁,男孩明显多于女孩,男女比例2.05:1.外伤原因以自己摔倒多,以上颌中切牙冠折多见,秋冬季节高于春夏季节,学校为主要外伤发生地.结论:学龄儿童年轻恒前牙外伤发生一定有规律,外伤后就诊时间越早相对预后越好.
作者:赵玥;丁元圣;杨清岭;孔宇;李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染色体异常与孕早期胚胎停育的关系.方法:对196例孕早期胚胎停育患者的绒毛细胞进行原位培养,染色体制备与核型分析.结果:196例胚胎停育患者的胚胎绒毛组织,细胞培养失败9例,捡出异常核型62倒,染色体异常比率31.6%.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孕早期胚胎停育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玉萍;杨欣艳;孙盛梅;何春久;张淑红;朱金玲;王长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应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观察肺静脉的解剖及变异,为心胸外科手术及房颤射频消融术提供肺静脉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的肺静脉影像资料,在EBW工作站,应用容积再现(VR)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观察肺静脉的解剖及变异类型.结果:180例资料中,标准型肺静脉为常见,双侧均为标准型肺静脉者占67.22%,共121例,其中男72例,女49例.肺静脉共同开口型33例,占18.33%;副肺静脉型23例,占12.78%,混合型3例,占1.67%.男女组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静脉的解剖变异较为常见,应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观察肺静脉的解剖及变异是可行的.
作者:牟焕晨;吕仁杰;许传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分析、选择蝙蝠葛碱透皮扩散促渗剂.方法:通过改良Franz扩散池,根据Q-t方程和通过考察透皮速率常数,从1%丙二酮,3% Azone,3% OA,十二烷基硫酸钠,冰片,6%尿素,5%松节油中分析比较出适合蝙蝠葛酚性碱的透皮扩散促渗剂.结果:由实验结果得出3%氮酮为较好透皮渗透促进剂.结论:此研究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可重复性好.
作者:孙淑波;李冬;时慧;高洪霞;张沙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8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患者均使用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过程使用生物反馈治疗仪,测量患者盆底的肌肉电情况,通过盆底肌电量与病史评价了解治疗效果.结果:5例结束治疗的患者盆底肌电量,治疗前肌电量为3.44 ~ 15.57,在治疗结束后盆底肌电量提高为26.1~ 73.5,其中年龄小于40岁的患者症状改善明显,1例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有3例正处于治疗中的患者共治疗4周,目前症状并未改善,治疗无明显副作用.结论: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强,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重要手段,治疗年轻患者时疗效较好.
作者:张秋霞;区彩明;杨丽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戊四氮(PTZ)诱导大鼠癫痫后脑神经型钙粘附素(N-cadherins)和神经营养因子-4(NT-4)变化及应用灵芝酸进行干预与治疗,主要研究灵芝酸预防和治疗癫痫的痫性发作的机理.方法:采用健康的雄性Wistar实验大白鼠33只,按随机分配原则分成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和灵芝酸治疗组每组11只.癫痫模型组与灵芝酸治疗组均采用诱导癫痫亚惊厥发作剂量腹腔注射戊四氮制备Wistar大白鼠慢性点燃痫性模型.在实验室冰盒低温条件下迅速提取大鼠脑组织,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大鼠脑N-cadherins和NT-4的变化.结果:实验性诱导癫痫大鼠痫性模型制备成功,灵芝酸治疗组和癫痫模型组实验动物都达到癫痫点燃的实验标准,与癫痫模型组动物相比,灵芝酸组大鼠潜伏期明显延长,但持续时间之间的差别没有显著性.实验检测Western-Blotting结果发现:PTZ诱导癫痫发作后N-cadherin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灵芝酸干预后,N-cadherins的表达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癫痫模型组大鼠脑NT-4蛋白含量比正常对照组蛋白含量升高,差异具显著性(P<0.05);灵芝酸组大鼠脑NT-4蛋白含量较癫痫模型组蛋白含量升高,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灵芝酸作用癫痫大鼠后N-cadherins蛋白表达降低,调整机体病变神经元的兴奋性,灵芝酸还能够增强NT-4的表达从而减轻癫痫发作给神经系统造成的损伤,从而起到抗癫痫作用.
作者:王芳芳;谭风雷;姜阳;马小茹;刘蕾;刘君星;梁衍锋;吴佳梅;王淑湘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我院选取2012-01 ~2013-01收治的9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45例治疗组和45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以肝部分切除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肝肠吻合术治疗,对照纽患者采用T管引流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优良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4.44%),结石残留率(2.22%)低于对照组(13.33%),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56%,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明显,且结石残留率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永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