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增龄对大鼠阴茎海绵体内CSE及H2S含量变化的影响

张天宇;杜从林;迟宝进;胡存利;罗振国

关键词:阴茎海绵体, 胱硫醚-γ-裂解酶, 勃起功能障碍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月龄大鼠阴茎海绵体内CSE、H2S含量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明确增龄中ED发生的机理.方法:选择2月龄、8月龄、16月龄及24月龄雄性Wistar大鼠各10只,按月龄不同分成四组(A、B、C、D组).于相同环境下给予相同饲料喂养四周后第1日给予阿朴吗啡100μg/kg于每只大鼠的颈项背部皮下注射,然后持续观察60min并记录勃起次数.第2日在给予电刺激3V和5V、2ms、25Hz下分别测定每只大鼠的ICP/MAP.切取各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分别测定H2S和CSE含量.结果:随月龄增加,大鼠海绵体内H2S和CSE含量均下降,大鼠阴茎勃起次数减少.结论:增龄对于海绵体组织内CSE、H2S水平有显著影响,内源性H2S在大鼠阴茎勃起过程中起促进阴茎勃起的作用,阴茎海绵体组织内CSE表达减弱导致H2S含量减少是老年性ED的发病原因之一.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分析改良双钢板法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胫骨平台骨折的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个组,其中使用改良双钢板法的20例患者命名为研究组,使用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的20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治疗后使用Matta评分和术后效果观察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20例研究组的患者平均住院(8.1±2.2)d,对照组为(16.3±2.2)d,两组对比,t=13.6187,P<0.05,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出现率等研究组同样具备显著优势(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Matta功能评分结果显示优良率为90.0%,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改良双钢板法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病情缓解效果更为明显,安全性高,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更广.

    作者:耿育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急诊护士的急救能力和观察能力在急诊工作中的重要性

    目的:总结急诊护士的急救能力和观察能力在急诊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观察急诊护士的抢救过程,并对病人痊愈后进行追踪,总结急诊护士的急救能力及观察能力,阐述其重要性.结果:急诊护士的急救能力及观察能力提高可以对整体急诊抢救赢得更多的时间,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所以急诊护士的急救能力及观察能力在急诊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结论:急诊护士的急救能力和观察能力在急诊工作中非常重要,关系到患者能否第一时间得到良好的医疗护理服务,也关系到抢救成功率与治疗预后.

    作者:杨杏钻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MMP-1、TIMP-2在下肢静脉曲张血管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通过采集手术中的曲张和正常大隐静脉样本,研究在曲张大隐静脉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2的表现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12 ~2014-10通过血管外科收治的大隐静脉手术治疗患者32例(患肢40条),选取男18例,女14例,年龄38 ~75岁,平均57.5岁.选取静脉主干曲张明显的部位割作标本.依据CEAP法,将40条曲张大隐静脉分俩组:C1 ~ C3组(怠肢24条)、C4~C6组(患肢16条).对照组选用一定期间我院骨外科和血管外科,由于动脉硬化闭塞症和外伤(没有下肢静脉曲张和静脉曲张家族史)需要截肢的正常10条大隐静脉.男性截肢者7例(患肢7条),女性截肢者3例(患肢3条),年龄24 ~70岁,平均46.6岁.本实验分为俩组实验组及其对照组,俩组的实验方法是通过免疫纽化来显示MMP-1、TIMP-2在大隐静脉中的表达概率.结果:对照组大隐静脉壁中MMP-1的表达量较少,但是实验组曲张大隐静脉壁中表达量增多(P<0.05),C4~C6组和C1~C3组表达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大隐静脉壁中TIMP-2也可以表达,但在实验组曲张大隐静脉壁中表达增加(P<0.05),C4~ C6组和C1-C3组表达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曲张的血管重塑可能与MMP-1、TIMP-2的异常表达相关.

    作者:许建辉;刘程伟;王石;金松;王树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改良式GBR技术联合即刻种植术后即刻修复上前牙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估改良式GBR技术联合即刻种植术后即刻修复上前牙的疗效.方法:选择12例共12颗满足即刻种植术适应症的无法保存的上前牙,微创拔除后即刻植入种植体12枚,均于术后完成即刻临时冠修复,4~6个月后永久修复.种植永久修复后随访6 ~12个月,观察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情况,骨结合情况,统计种植义齿成功率.结果:12例患者12枚种植体均无感染、松动,对邻牙支持组织无损害,种植体周围X线无透射区,骨结合良好,未见明显病理性骨吸收,无种植体周围炎症出现,软组织健康,种植体成功率100%,患者对修复效果均满意.结论:在严格掌握即刻种植即刻修复适应症的前提下,采用改良式GBR技术联合即刻种植术后即刻修复上前牙能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进峰;尹蒙熔;樊马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新生儿心律失常42例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心律失常患儿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科42例新生儿心律失常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5.2±3.5)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8.3士3.7)d.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5.2%,对照组为8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心律失常病患儿效果显著,缩短了住院时间,且提高了患儿家长对住院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范小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RA患者血清中FKN、IL-18表达水平的测定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FKN、IL-18表达水平及其与RA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09 ~2014-09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门诊体检正常者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受检者血清FKN、IL-18表达水平,分析两者表达水平与RA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RA血清中FKN、IL-18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KN、IL-18与患者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反应蛋白、血沉、均呈正相关(P<0.05),两者与类风湿因子(RF)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RA患者血清中FKN和IL-18的表达有相关性,两者呈正相关.结论:RA患者血清中FKN、IL-18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炎症指标及病情严重程度有相关性.据此可推测FKN、IL-18两者共同参与了RA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刘朝辉;黄波;徐海波;孙晓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在临床中的情况.方法:选取2012-01 ~ 2014-01在我院接受胫骨骨折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3例(经皮微创锁定铜板内固定治疗)和对照组23例(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中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5.65%,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78.26%,两组患者在住院天数、手术所用时间、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效果显著,耐受性佳,对身体伤害小,并发症少,预后良好,明显提升患者术后生活水平,适宜在临床普及使用.

    作者:王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80例内科疾病中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在内科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进行传统方法治疗,实验组则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我院满意为95%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内科疾病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凤莲;刘慧甫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活性维生素D3对UUO模型大鼠肾间质OPN、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活性维生素D3在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模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病理过程中对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寻找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方法.方法:36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2)、UUO模型组(n=12)活性维生素D3治疗组(n=12).于输尿管上1/3处用手术缝线结扎活性维生素D3治疗组及UUO模型组大鼠.罗盖全(骨化三醇)给予活性维生素D3治疗组灌胃,共28d.UUO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于术后第14天、第28天分批处死各组大鼠,留取造模侧肾脏供病理分析.实验结束时,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BUN)值和肌酐(Scr).HE染色及Masson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情况,OPN及TGF-β1在大鼠肾脏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结果:随着梗阻时间延长,UUO模型组、活性维生素D3治疗组大鼠肾脏病理肾小管结构紊乱、周围肾间质增宽,肾间质纤维化面积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活性维生素D3治疗组的肾间质纤维化面积低于UUO模型组(P<0.05).OPN、TGF-β1在UUO模型组和活性维生素D3治疗组表达高于假手术组,UUO模型组OPN、TGF-β1的表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①OPN、TGF-β1的表达随着梗阻时间延长逐渐增加.提示OPN、TGF-β1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②活性维生素D3治疗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较UUO模型组改善,且OPN、TGF-β1表达减少,表明活性维生素D3可减少TGF-β1、OPN表达,抑制肾间质纤维化.

    作者:刘艳姝;桑吉武;刘中柱;史为伍;牛效清;张国艳;赵春艳;蔡天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7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临床症状与X线诊断分析

    目的:本组研究通探索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与X线表现的相关性,为颞颌关节紊乱疾病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标准颞颌关节侧斜位、双侧髁状突经咽侧位X线片检查.结果:关节弹响或杂音的X线显示关节间隙异常者居多,占61.54%;区疼痛或压痛的X线显示正常关节者居多,占47.37%;关节动度异常的X线显示关节间隙异常者居多,占47.18%;骨关节病关节在三大主要临床症状的X线影像中均未占高比率.结论:临床治疗应根据病程特点,结合X线影像检查,尽早采取治疗措施,避免关节器质性改变的发生.

    作者:高景斌;闫海明;韩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部创伤的临床特点及急诊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和分析腹部创伤的临床特点和急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09 ~ 2014-09抢救治疗的腹部创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紧急治疗的50例腹部创伤患者中,痊愈的患者有55例,死亡患者5例,救治成功率是91.6%.结论:腹部创伤患者多数为钝性暴力所致,赢取救治的佳时间,对其及早诊断并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邓碧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风湿免疫科无痛病房中的实施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风湿免疫科无痛病房中实行优质护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以我院所收治100例风湿免疫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入院72h疼痛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A级睡眠质量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睡眠受影响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入院72h后对患者疼痛评分进行统计,观察组评分低于3分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在睡眠质量及疼痛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风湿免疫科无痛病房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梁燕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8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患者均使用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过程使用生物反馈治疗仪,测量患者盆底的肌肉电情况,通过盆底肌电量与病史评价了解治疗效果.结果:5例结束治疗的患者盆底肌电量,治疗前肌电量为3.44 ~ 15.57,在治疗结束后盆底肌电量提高为26.1~ 73.5,其中年龄小于40岁的患者症状改善明显,1例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有3例正处于治疗中的患者共治疗4周,目前症状并未改善,治疗无明显副作用.结论: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强,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重要手段,治疗年轻患者时疗效较好.

    作者:张秋霞;区彩明;杨丽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对伴糖尿病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伴糖尿病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所有符合入组的患者在给予常规性的护理措施,另外系统地给予与精神病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患者对有关知识的掌握有很大的提高,并且能运用到自我管理中,其遵医行为的提高,使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健康教育可以促进伴糖尿病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保健行为,有利于控制病情发展,使患者早日康复,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彭红梅;陈春红;陈俊雄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新生儿先天性食道闭锁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研究新生儿先天性食道闭锁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及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例先天性食道闭锁新生患儿,均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应用对症性的围术期并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10例惠儿均戍功进行了手术,其中显效7例,剩余2例出现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瘘并感染,经对症处理及抗感染、充分引流后均痊愈出院.伤口愈合时间4 ~7d;平均(5.18±1.63)d.住院时间23 ~31d;平均(26.46±7.27)d.结论: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应用对症性的围术期护理效果非常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庞燕梅;甘瑞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在ICU护理中加入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3-07 ~2014-07收治于我院ICU科室的50例患者作为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层级护理组,另选取2012-07 ~2013-07收治于我院ICU科室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的5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对不同管理模式下的护理服务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对我科护理人员针对不同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在ICU护理中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层级护理组护理质量为(95.26±3.48)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90.82 ±3.84)分,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层级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率9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ICU护理中,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提升医疗水平,优化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罗莲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女性灼口综合征患者恐癌心理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灼口综合征(BMS)患者的恐癌心理因素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及自制问卷表格,对45例BMS患者和35例对照者进行恐癌心理因素分析,观察BMS发生与恐癌的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BMS患者的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与恐癌心理有密切关系.结论:心理疏导在治疗BMS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维善;王爽;马英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特发性肺纤维化防治中的应用

    目的:本文探讨护理干预在IPF的防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方法:将60例诊断为IPF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护理干预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分析改变.结果:给予护理干预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明显改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是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于秋霞;林杨;鲍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影像在涎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涎腺肿瘤的彩色多普勒影像表现,探讨彩色多普勒影像对涎腺肿瘤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25例经病理证实的涎腺肿瘤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图像及病理组织,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活检切除的标本进行检测.分析涎腺肿瘤的某些彩色多普勒特征性图像.结果:依靠二维超声的特征性表现判断涎腺肿瘤的良恶性有一定的特异性,涎腺肿瘤中良恶性肿瘤的超声特征性表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涎腺良恶性肿瘤内部彩色多普勒血供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无血流信号的小肿瘤也排除不了恶性的可能性,如果能同时结合肿瘤内多普勒血流参数就可以大大提高肿瘤良恶性的诊断准确性.结论:涎腺瘤良恶性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性表现有一定的相关性呈正相关.

    作者:温鹏涛;丁元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蝙蝠葛碱透皮扩散促渗剂的研究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选择蝙蝠葛碱透皮扩散促渗剂.方法:通过改良Franz扩散池,根据Q-t方程和通过考察透皮速率常数,从1%丙二酮,3% Azone,3% OA,十二烷基硫酸钠,冰片,6%尿素,5%松节油中分析比较出适合蝙蝠葛酚性碱的透皮扩散促渗剂.结果:由实验结果得出3%氮酮为较好透皮渗透促进剂.结论:此研究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可重复性好.

    作者:孙淑波;李冬;时慧;高洪霞;张沙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