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GF-β受体Ⅰ型、Ⅱ型在实验性鼠牙髓炎中的免疫组化研究

韩杰;杨青岭;朴松鹤

关键词:可复性牙髓炎, 牙髓细胞
摘要: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是一族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对细胞的形态发生、增殖和分化过程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胚胎发育和细胞修复,参与牙胚的发生、发展、成熟以及牙体组织的修复过程[1].在哺乳动物,已发现7种Ⅰ型受体和5种Ⅱ型受体[2].转化生长因子受体(TGF-βR)包括TGF-βR Ⅰ、Ⅱ、Ⅲ型3种形式.TGF-βR Ⅰ、Ⅱ参与了牙胚的发育及成牙本质细胞、成釉细胞的分化.TGF-βR Ⅰ、Ⅱ在鼠、牛以及人第三磨牙牙髓细胞、成牙本质细胞的表达均有报道[3].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声带息肉术后的护理体会

    声带息肉是常见的引起声音嘶哑的疾病之一,多见于教师、歌唱演员等职业用声或过度用声的患者,也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好发于一侧声带的前、中1/3交界处附近,为半透明、白色或粉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确诊为声带息肉后应采用手术切除法,全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1]等优点成为首选.

    作者:李秀华;董华英;包立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药制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初步设想

    中药制药专业是我院开设的旨在为制药企业、科研院所、药品经营、药品检验等部门培养从事中药制剂生产与管理、药品质量分析与检测等工作专门人才的一个专业.自开办此专业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突出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适应制药行业发展需求的实用型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高质量的中药制药专业人才,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对现有中药制药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探索和设想.

    作者:赵蕊;张涛;柳朝阳;张鹏霞;宋汉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罗哌卡因用于儿童骶管阻滞的低有效镇痛浓度的观察

    罗哌卡因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长效局部麻醉药,在患儿骶管阻滞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选择合适的罗哌卡因浓度是患儿骶管阻滞成功和安全使用的前提.目前,患儿骶管阻滞使用的罗哌卡因的浓度报道不一,波动范围较大,从0.1%至0.5%均有使用[1~3].因此,寻找可靠的临床定量指标来确定罗哌卡因的使用浓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不同年龄段儿童骶管阻滞时能否使用不同浓度的局部麻醉药,尚未得到临床证实[4].

    作者:孙家韬;纪孝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bFGF和BDNF对MCAO大鼠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后海马区(SGZ)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2只)、bFGF组(24只)、BDNF组(24只)、bFGF+BDNF组(24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3d、7d、14d、28d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检测SGZ区BrdU、Nestin的表达.结果:各组SGZ区的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均在脑缺血3d后开始增加,7d达到高峰,14d后开始下降,28d降至低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FGF+BDNF组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数增加更明显.结论:侧脑室注射bFGF、BDNF可促进脑缺血大鼠SGZ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bFGF和EGF联合应用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效应有协同作用.

    作者:盛宝英;魏春杰;杨晓玉;邹春颖;江清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做好护理安全规范化的体会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工作点多、面广、琐碎、复杂,存在不安全因素.因此,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差错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保障护理安全,我院自2007年以来开始强化护理安全规范化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艳杰;杨旭耀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静脉输入丹红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患者,男,38岁.因胸闷、气短、活动后症状加重来我院循环科就诊.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有高血压病病史8年,糖尿病病史3年,冠心病病史2年.查体:T36.8℃,P92次/分BP150/100mmHg,患者意识清,口唇无发绀,呼吸平稳,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心脏无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率,律齐,广泛ST段下移0.10~0.20mv,T波低平.查空腹血糖8.9mol/L,尿糖阴性.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

    作者:陈哲;李竹;徐爱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875例血浆输注情况调查

    为提高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有效利用血资源,降低输血风险.为对本院临床医生用血规范性进行评估.现对本院近期所有住院血浆(FFp)输注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并结合卫生部2000年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讨论.

    作者:韩丽影;樊英丽;迟佳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糖槭叶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本文对糖槭叶中总皂苷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糖槭叶的总皂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糖槭叶中总皂苷含量为1.105 mg/g.结论:糖槭叶中含有丰富的皂苷类化合物,具有可观的药用开发价值.

    作者:赵宏;张宇;逯春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知柏地黄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IgA肾病50例的临床观察

    IgA肾病义称为Berger病,其主要特征是反复发生肉眼血尿或蛋白尿伴或不伴镜下血尿,系膜IgA沉积或以IgA沉积为主,其发病机制与免疫功能紊乱低下有关[1],由于该病目前无特殊有效的治疗,而中医药在调整免疫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现将笔者近年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对于以蛋白尿、血尿为主要表现的IgAN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宋艳丽;夏滨祥;丁爱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例CT故障检修体会

    我院购买了一台GE公司Hispeed FX/i型CT机,在应用过程中发生了下面现象:正常开机,各项显示正常,在扫描约十余位患者后,在机器扫描正常情况下,突然照相机不能照相.察看计算机提示如下出错信息:MULTSPOT M NOTCONNECTED OR NOT READY,既照相机未连接或未准备好.

    作者:庞阿男;孟凡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两镜联合经胆总管途径治疗肝内胆管结石21例临床分析

    自Phillip[1]于1991年率先报道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LCHTD)以来,目前国内陆续成功地开展了该手术.LCHTD是国内近年来在腹腔镜手术基础上利用纤维胆道镜完成胆道内操作的一种新技术,它给腹腔镜手术拓宽了道路,使其既有腹腔镜手术的痛苦小、损伤轻、脏器干扰少、恢复快的优点,又有开腹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的治疗效果,使部分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在不开腹的状态下得到治愈的目的.

    作者:崔凤奎;杨玉华;张武;刘晓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治疗的观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脑动脉一过性、短暂性供血障碍所致的相应供血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的脑血管疾病.病症于24h内完全恢复.TIA尤其是反复发作的TIA人群,发生脑梗死的几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本研究针对刻板式反复发作的TIA进行临床用药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血栓前体蛋白(TpP)与脂联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检测的意义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artery syndrome,ACS)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危急事件,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它的主要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持续性缺血导致心肌损伤.血栓前体蛋白(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TpP)是血栓中不溶性纤维蛋白的直接前体,它在血浆中的浓度反映了循环中凝血酶的活性.TpP水平升高表明有急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其对急性血栓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而受到重视.

    作者:王丽;郑志虹;牟春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E2F3在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转录因子E2F3在大肠正常组织、大肠腺瘤组织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2F3在大肠正常黏膜、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大肠腺瘤组E2F3的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57.5%,30% vs 0,P<0.01),E2F3的表达率在肠癌组与腺瘤组间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E2F3表达水平同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呈正相关,与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均无相关性.结论:E2F3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促癌基因作用.E2F3的检测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可为大肠癌的治疗提供基础理论资料及新的作用靶点.

    作者:王树鸿;袁禧先;王凤荣;艾迎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例喉癌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患者男性,65岁,因患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在全麻下行全喉切除及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第2天,患者出现恐惧心理,思想负担很重,尤其是对失去讲话能力顾虑很大,忧心忡忡.术后第3天深夜11时左右,患者因几声咳嗽之后,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口唇发绀、烦躁,值班护士及时给予吸痰、给氧,但症状无好转,经过进一步检查又无其他原因,护士立即想到是否有气管内异物造成气道不全梗阻所致,随即用大弯止血钳在手电筒的照射下轻轻探人造瘘口深部夹出一块约1cm×3.5cm的不规则的血痰痂块,病人的呼吸困难迅速缓解.

    作者:韩丽红;史书红;李桂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胸腰椎骨折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的应用

    目的:观察及分析应用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后路手术应用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86例.结果:采用术后随访3~24个月,椎体高度及生理弧度恢复满意、椎间融合好、Cobb角无明显改变.结论: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易于维持推体高度及避免侧方移位的优点,使病人能早期活动,减少内固定物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断棒、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乔建民;侯志凌;翟饶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骨折,国内文献报道的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2.5%,国外文献报道为4%~5%或更高[1],包括肱骨头,肱骨大、小结节及肱骨干上端等解剖结构的骨折.大部分骨折常见于中老年患者及骨质疏松的患者.近年来,人们对肱骨近端骨折的研究越来越多,其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众多文献报道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LCP)、三叶草钢板(Clover plate CP)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回顾性总结我院自2007-11~2009-10采用以上三种不同的内固定方法治疗49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长德;解锦鼎;安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正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逐渐向以疾病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手术室也相应地实施整体护理程序,从生物、生理、社会角度考虑病人的需求,具体实施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及时解决病人的心理压力,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刘金英;刘占芬;曹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小儿骶尾部畸胎瘤16例治疗体会

    畸胎瘤是一种真性肿瘤,它由不同于肿瘤生长部位的组织成分构成,多会有三个胚层的组织.以新生儿、婴儿较多见,其中骶尾部畸胎瘤常见,出生时即存在,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约为3:1.骶尾部畸胎瘤有恶变倾向,随着患儿年龄增长,恶变率也逐渐增高.显露型手术切除肿瘤并不困难,而混合型畸胎瘤特别是肿瘤向臀部及骶前肌肉群侵及并向盆腔内生长,不仅手术困难,术后复发率易高.我院自2000~2009年以来共收治16例骶尾部畸胎瘤患儿,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志;刘永梁;徐延波;田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思痛宁联合99Tc-MDP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疗效观察

    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进步和癌症病人生存期的延长,骨转移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临床上各种癌症的骨转移是导致病人疼痛常见的原因之一,因而控制骨痛及改善病人有限的生存质量,已成为医生所面临的主要难题.转移性骨痛根据其病灶部位、数目的不同,以往常采用药物疗法和放疗[1],包括药物止痛、放疗、化疗、手术、药物和放射性核素治疗,其中常用的姑息疗法是放疗.

    作者:张继华;刘敬东;李克田;温义成;路长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