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FGF和BDNF对MCAO大鼠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的影响

盛宝英;魏春杰;杨晓玉;邹春颖;江清林

关键词:脑缺血, 神经干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摘要: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后海马区(SGZ)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2只)、bFGF组(24只)、BDNF组(24只)、bFGF+BDNF组(24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3d、7d、14d、28d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检测SGZ区BrdU、Nestin的表达.结果:各组SGZ区的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均在脑缺血3d后开始增加,7d达到高峰,14d后开始下降,28d降至低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FGF+BDNF组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数增加更明显.结论:侧脑室注射bFGF、BDNF可促进脑缺血大鼠SGZ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bFGF和EGF联合应用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效应有协同作用.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尿液PCA3基因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近年来临床上前列腺癌的患者明显增多,其诊断指标有血清PSA和前列腺穿刺活检,由于临床上影响PSA升高的因素很多,临床假阳性的概率高;其穿刺活检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感染和出血的机会大,所以有必要用一种更特异的检测方法来诊断前列腺癌.PCA3是近几年来所发现的一种佳的前列腺癌特异基因,其表达仅在前列腺上皮细胞,且具有肿瘤特异性.本实验建立在RT-PCR基础上检测尿液中PCA3基因表达情况,以探讨其在前列腺癌诊断中临床意义.

    作者:罗振国;蒲永昌;王天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比较

    乳腺癌是危及女性健康的常见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欧美发达国家多居女性肿瘤的首位.该病近年来在全球有明显上升趋势,腺癌正迅速成为中国妇女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当前众多诊断乳腺癌的方法中,影像学诊断是常用有效的诊断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计算机技术有关的影像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包括乳腺钼靶计算机辅助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CT、MRI、红外热像图、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PET)以及PET/CT等相继出现,使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提高了一个新的水平.

    作者:王曼曼;孙华威;刘晔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佳木斯市正常(牙合)者露齿距的测量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美观的要求越来越高.上颌前牙缺失导致面部美观和发音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上颌前牙的修复在口腔修复学中占有重要意义.传统观点认为,上颌前牙应在唇下暴露2mm[1],但是人类面型千差万别,不可能笼统的全部唇下暴露2mm.

    作者:肖月;息雪娜;王健平;李宝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脑出血钻颅置管抽吸血肿术后观察与护理

    2007-01~2009-10我院依据CT定位,应用钻颅置管抽吸血肿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1例,取得良好效果.笔者对31例病人术后病情进行观察及护理,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1例病人,男19例,女12例,年龄39~70岁.高血压29例.全部病例均经CT扫描证实,基底节出血21例,丘脑出血4例,脑叶出血6例.出血量25~40mL.病人意识状态:清醒11例,朦胧8例,昏迷12例.完全偏瘫21例,轻偏瘫7例,无瘫痪3例.

    作者:赵秀芹;陶玉华;侯丽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静脉输液是患者接受诊治及抢救的直接有效的方法,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及流感的日益增多,临床上静脉输液患者也随之大量增多.临床护患纠纷,往往多发在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因此,如何满足患者静脉输液时的身心需求,以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是护理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

    作者:狄艳波;刘金凤;李洪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例自发性膀胱破裂患者护理体会

    患者女,38岁,主诉排尿困难2d,腹痛.入院观察,查体:体温38.3℃,血压14.7/9.3kPa.痛苦面容.腹肌较紧张,下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肠呜音减弱,无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0.5×109/L,中性86%,淋巴15%.尿常规:红细胞++++,脓球+.临床诊断:膀胱癌、尿潴留.给予抗炎、补液、持续导尿等处置,病情未见好转.

    作者:杨玉娟;亓春媛;姜景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如何搞好留学生实验诊断学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实验诊断学是留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保证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不仅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对中外医学教育交流产生影响.结合几年来从事留学生实验诊断学理论和实验教学的经验和体会,我对留学生实验诊断学教学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为做好留学生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李慧玲;斗章;张吉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佳木斯大学学生体能状况的研究

    通过对佳木斯大学2006级以后大学生体能状况的测试和研究,从而分析大学生体能状况,本文选用几项简单易行的运动项目,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体质机能测试有显著效果.

    作者:任建华;赵德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对癫痫持续状态病人的整体护理

    癫痫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以儿童及青年多见.癫痫患者若不进行正规治疗和良好护理,可能频繁出现癫痫发作.甚至导致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危及生命.因此家庭、社会及医护人员对癫痫病人应加强关心、爱护,使其情绪稳定,以降低发作率.我科从1999-08~2007-12共收治癫痫持续状态病人104例,经过治疗和积极的整体护理后病情明显好转.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英丽;教伟;曹国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牙槽骨缺损后正畸牙齿移动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观察牙齿在纳米羟基磷灰石(nHA)修复牙槽骨缺损组织中的移动及牙周组织中破骨细胞的表达情况,进一步了解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改建规律,探讨在nHA修复牙槽骨缺损后的组织中进行牙齿移动的可行性.方法:建立nHA修复兔牙槽骨缺损后的牙齿移动模型,测量牙齿移动的距离;制作组织学切片,对破骨细胞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同时间点破骨细胞计数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牙槽骨修复区域移动牙齿,其牙周组织改建规律与正常牙槽骨基本一致,提示nHA修复后的牙槽骨组织可以进行正畸牙齿移动.

    作者:赵刚;尹蒙熔;李德超;李宝花;蒋丽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二氧化碳激光并药物综合治疗多发型尖锐湿疣62例观察

    尖锐湿疣是一种仅次于淋病的性传播疾病,它是由乳头状病毒所致.因其具有反复复发的特点,单纯激光烧灼不易一次根治.我科于2006~2008年采用二氧化碳激光烧灼配合病灶区注射r-干扰素综合治疗的方法,经随机观察62例尖锐湿疣患者,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蓓;王锡民;杨鸿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思痛宁联合99Tc-MDP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疗效观察

    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进步和癌症病人生存期的延长,骨转移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临床上各种癌症的骨转移是导致病人疼痛常见的原因之一,因而控制骨痛及改善病人有限的生存质量,已成为医生所面临的主要难题.转移性骨痛根据其病灶部位、数目的不同,以往常采用药物疗法和放疗[1],包括药物止痛、放疗、化疗、手术、药物和放射性核素治疗,其中常用的姑息疗法是放疗.

    作者:张继华;刘敬东;李克田;温义成;路长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新护士岗前培训效果分析

    新护士岗前培训是护士毕业后的第一次教育,由于毕业于不同地区的护校,在不同等级的医院实习,每个人的自身素质也有所不同,为使她们以饱满的热情走上工作岗位,尽快适应医院护理工作的要求,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确保护理质量,我院护理部对235名新招聘的护士进行了岗前职业道德教育、遵守规章制度的教育、护理文件书写及急救护理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所有新护士在规定期内完成培训任务,考核合格顺利进入临床工作.

    作者:戚晓华;安珍玉;陈梅;李凤君;苏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治疗的观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脑动脉一过性、短暂性供血障碍所致的相应供血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的脑血管疾病.病症于24h内完全恢复.TIA尤其是反复发作的TIA人群,发生脑梗死的几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本研究针对刻板式反复发作的TIA进行临床用药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22例临床分析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又称获得性凝血酶原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K的摄入和吸收不足或因肝功能障碍不能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的出血症,是婴儿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中大多数表现为颅内出血.近年来,由于预防措施开展,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发病率有所降低.我院儿科2004~2008年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2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晶;牛庆玲;姜春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与干预措施

    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能部门,是为患者通过外科手术途径解除病痛的场所.由于涉及面广,人员流动量大、工作节奏快,同时病人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发生多.无论哪一环节发生失误,轻者影响手术的成功,重者病人致残,甚至致死.加强安全治理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要害环节,是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需要.

    作者:马红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398例产后访视的社区护理干预

    产后期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充满压力的母性角色适应期,剧有关研究报道,社区护理的情感支持、信息支持是促进产妇身心健康的重要资源[1].为提高产妇产后妇幼卫生保健质量,从2004年9月起我院开展了以健康为中心的产后访视家庭护理工作,使产妇在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中,享受到家人爱护和医护人员的健康指导.

    作者:姚红;苏红梅;刘永华;夏冰;柳晓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早期干预对脑损伤仔鼠大脑中sema 3A表达的影响

    Semaphorin 3A(sema 3A)作为一种神经生长抑制因子,可以特异的引起轴突生长锥萎缩,并抑制轴突延伸,与神经元再生和死亡有关[1,2].关于出生后sema 3A在CNS发育中的表达已有研究报道[3],但是宫内感染致脑损伤仔鼠CNS中sema 3A的表达情况目前并不清楚.2000年CAI ZW等进行了孕鼠腹腔注射脂多糖致新生大鼠脑损伤的研究[4].

    作者:吕洋;孙颖;陈建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正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逐渐向以疾病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手术室也相应地实施整体护理程序,从生物、生理、社会角度考虑病人的需求,具体实施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及时解决病人的心理压力,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刘金英;刘占芬;曹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学高校实施双语教学对留学生全英教学的影响

    医学高校开展双语教学,不仅是现代医学教育改革与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是开拓国际医学教育市场的需要[1],我们通过硕士点专业率先在医学专业课中实施双语教学,后覆盖所有基础医学专业课程,大力普及开展双语教学,通过开展教学互动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改方式与丰富多彩的第二英语课堂活动,极大地提高了英语授课的师资水平,为我校的留学生全英教学工作做了必要的准备[2].

    作者:李梅秀;赵铭;陈振栋;王志海;王冬兰;田国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