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22例临床分析

李晶;牛庆玲;姜春岩

关键词:维生素K缺乏, 颅内出血
摘要: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又称获得性凝血酶原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K的摄入和吸收不足或因肝功能障碍不能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的出血症,是婴儿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中大多数表现为颅内出血.近年来,由于预防措施开展,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发病率有所降低.我院儿科2004~2008年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22例,现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牙源性颌面部感染急性期拔牙的探讨

    牙源性口腔颌面部感染临床上比较常见.例如急性根尖炎,急性智齿冠周炎,慢性根尖炎急性发作.牙槽脓肿,均造成颌面部急性感染,对牙源性颌面部感染的急性期,施行病灶牙的拔除,能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疗程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松林;张宏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AO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回顾性分析

    外伤性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损伤.对于TossyⅢ度的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观点较为一致,都主张手术治疗.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为应用较为广泛的手术方法,而AO锁骨钩钢板(Clavicular Hook Plant CHP)是一种比较新的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通过对我院于2003~2008年对TossyⅢ型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分别用以上两种方法进行手术治疗,为临床寻找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提供依据.

    作者:王日光;王泽平;翟饶生;王天枢;孙桂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两镜联合经胆总管途径治疗肝内胆管结石21例临床分析

    自Phillip[1]于1991年率先报道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LCHTD)以来,目前国内陆续成功地开展了该手术.LCHTD是国内近年来在腹腔镜手术基础上利用纤维胆道镜完成胆道内操作的一种新技术,它给腹腔镜手术拓宽了道路,使其既有腹腔镜手术的痛苦小、损伤轻、脏器干扰少、恢复快的优点,又有开腹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的治疗效果,使部分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在不开腹的状态下得到治愈的目的.

    作者:崔凤奎;杨玉华;张武;刘晓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硝普钠治疗心力衰竭40例临床观察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本文应用硝普钠治疗心力衰竭4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刘亦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正常成人脾脏大小影像测量的一种新方法

    在影像学中,脾脏断面形态多变,故如何确定脾脏大小以及脾大的诊断标准一直是影像学研究热点.文献中报道了一些脾脏大小的测量方法,多为外国人提出,而脾脏被证实存在种族差异.本文以国人为研究对象,并提出一种新的测量方法.

    作者:吕亚囡;胡万鹏;孙实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48例肺栓塞的心电图分析

    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是由于内源性和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常见于静脉系统血栓或者其他性质的栓子(如气体、羊水、脂肪),顺血流堵塞肺动脉.其发病率高、误诊率高、病死率高、,但可治愈的急重病之一.急性肺栓塞病人常表现不均匀,所以选择一种理想的检查方法常常非常困难.

    作者:王秀艳;薛忠文;杨光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例自发性膀胱破裂患者护理体会

    患者女,38岁,主诉排尿困难2d,腹痛.入院观察,查体:体温38.3℃,血压14.7/9.3kPa.痛苦面容.腹肌较紧张,下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肠呜音减弱,无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0.5×109/L,中性86%,淋巴15%.尿常规:红细胞++++,脓球+.临床诊断:膀胱癌、尿潴留.给予抗炎、补液、持续导尿等处置,病情未见好转.

    作者:杨玉娟;亓春媛;姜景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尿液PCA3基因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近年来临床上前列腺癌的患者明显增多,其诊断指标有血清PSA和前列腺穿刺活检,由于临床上影响PSA升高的因素很多,临床假阳性的概率高;其穿刺活检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感染和出血的机会大,所以有必要用一种更特异的检测方法来诊断前列腺癌.PCA3是近几年来所发现的一种佳的前列腺癌特异基因,其表达仅在前列腺上皮细胞,且具有肿瘤特异性.本实验建立在RT-PCR基础上检测尿液中PCA3基因表达情况,以探讨其在前列腺癌诊断中临床意义.

    作者:罗振国;蒲永昌;王天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临床科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分析

    目的:为了解临床各科室消毒灭菌工作的现状,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35个临床科室的空气,使用中的消毒液、高压蒸汽灭菌效果、医护人员手和物体表面的消毒灭菌质量进行监测.结果:2008年全年空气消毒合格率为92%,消毒液和高压蒸汽灭菌合格率为100%,医护人员手和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7%和85%.结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加强医院感染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各种隐患,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崔红;郭丽曼;李宏;姜振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前列腺癌患者骨扫描的临床观察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生物学特点是早期发生骨转移,骨转移发生率约为14%[1].骨扫描是新就诊的前列腺癌患者分期的常规而有效的检查方法,然而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检的时代,很多患者可早期发现,骨转移率也相对较低,常规骨扫描会增加患者的检查时间及治疗费用.

    作者:刘媛媛;武国宏;陈辉;路长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纳米羟基磷灰石和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直接盖髓术的组织学对比观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材料在口腔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羟基磷灰石因与生物体硬组织如骨、牙中的无机成份相似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被广泛用于植骨和盖髓研究[1].而纳米仿生材料的出现为盖髓剂的研究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nHA-PA66作为新型纳米仿生材料的代表成为研究的热点,它已通过前期实验表明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2,3]其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组成比例及力学性能与牙本质相似[4],本实验通过对比纳米羟基磷灰石和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作狗牙直接盖髓术的组织学反应,为临床筛选理想的盖髓材料提供组织学依据.

    作者:杨清岭;李宝花;尹蒙熔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bFGF和BDNF对MCAO大鼠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后海马区(SGZ)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2只)、bFGF组(24只)、BDNF组(24只)、bFGF+BDNF组(24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3d、7d、14d、28d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检测SGZ区BrdU、Nestin的表达.结果:各组SGZ区的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均在脑缺血3d后开始增加,7d达到高峰,14d后开始下降,28d降至低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FGF+BDNF组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数增加更明显.结论:侧脑室注射bFGF、BDNF可促进脑缺血大鼠SGZ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bFGF和EGF联合应用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效应有协同作用.

    作者:盛宝英;魏春杰;杨晓玉;邹春颖;江清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6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及痉挛等原因所致的心肌持续性缺血坏死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发病急、预防差、死亡率高,常伴有并发症.对老年人日常诊断:若出现原因未明的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衰或突发较重且长时间的胸闷或胸痛者应考虑确诊为本病.

    作者:袁淑兰;苏冬梅;李婧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PICC置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经外周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一种从外周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优点是操作方便安全,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病人输液、中心静脉压测定的病人[1].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应用有较多的优势,但亦存在一些并发症.我科2005-01~2009-12通过对226例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香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正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逐渐向以疾病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手术室也相应地实施整体护理程序,从生物、生理、社会角度考虑病人的需求,具体实施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及时解决病人的心理压力,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刘金英;刘占芬;曹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例喉癌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患者男性,65岁,因患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在全麻下行全喉切除及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第2天,患者出现恐惧心理,思想负担很重,尤其是对失去讲话能力顾虑很大,忧心忡忡.术后第3天深夜11时左右,患者因几声咳嗽之后,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口唇发绀、烦躁,值班护士及时给予吸痰、给氧,但症状无好转,经过进一步检查又无其他原因,护士立即想到是否有气管内异物造成气道不全梗阻所致,随即用大弯止血钳在手电筒的照射下轻轻探人造瘘口深部夹出一块约1cm×3.5cm的不规则的血痰痂块,病人的呼吸困难迅速缓解.

    作者:韩丽红;史书红;李桂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自制输尿管支架与引流袋连接管在临床上应用体会

    输尿管支架常用于泌尿外科及部分盆腔手术,但输尿管支架与引流袋之间没有专业的连接管,常因连接不紧密而发生漏尿现象,给患者和临床护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利用导尿管和输血接、针嘴器自制连接管,临床使用92例,无漏尿现象发生,收到良好效果.现将制作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李竹;于俊娟;郭婧;王凤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枸杞子提取物抗氧化作用测定方法的研究

    枸杞子(Fructus Lycii)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宁夏.它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现代分析表明,枸杞子营养成分非常丰富,有枸杞多糖、甜菜碱、类胡萝卜素、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挥发油,尚分离出β-谷甾醇、亚油酸等化学成分[1],具有滋补肝肾,益精名目之功效[2].

    作者:张义秀;刘丹丹;江旭东;刘凤华;佟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E2F3在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转录因子E2F3在大肠正常组织、大肠腺瘤组织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2F3在大肠正常黏膜、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大肠腺瘤组E2F3的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57.5%,30% vs 0,P<0.01),E2F3的表达率在肠癌组与腺瘤组间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E2F3表达水平同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呈正相关,与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均无相关性.结论:E2F3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促癌基因作用.E2F3的检测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可为大肠癌的治疗提供基础理论资料及新的作用靶点.

    作者:王树鸿;袁禧先;王凤荣;艾迎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牙槽骨缺损后正畸牙齿移动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观察牙齿在纳米羟基磷灰石(nHA)修复牙槽骨缺损组织中的移动及牙周组织中破骨细胞的表达情况,进一步了解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改建规律,探讨在nHA修复牙槽骨缺损后的组织中进行牙齿移动的可行性.方法:建立nHA修复兔牙槽骨缺损后的牙齿移动模型,测量牙齿移动的距离;制作组织学切片,对破骨细胞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同时间点破骨细胞计数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牙槽骨修复区域移动牙齿,其牙周组织改建规律与正常牙槽骨基本一致,提示nHA修复后的牙槽骨组织可以进行正畸牙齿移动.

    作者:赵刚;尹蒙熔;李德超;李宝花;蒋丽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