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ICC置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赵香玉

关键词:PICC, 并发症, 原因
摘要:经外周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一种从外周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优点是操作方便安全,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病人输液、中心静脉压测定的病人[1].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应用有较多的优势,但亦存在一些并发症.我科2005-01~2009-12通过对226例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论中医气的概念

    什么是气,这是每个学习中医和从事临床工作的人时时接触,并且必须回答的问题.比如说水谷之气、元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邪气、水气等等,还有药物中的四气,针灸中的得气,临床医生辩证中的气虚、气滞,采用补气,行气的原则和方药给予治疗.那么气到底指的是什么?

    作者:陈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两镜联合经胆总管途径治疗肝内胆管结石21例临床分析

    自Phillip[1]于1991年率先报道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LCHTD)以来,目前国内陆续成功地开展了该手术.LCHTD是国内近年来在腹腔镜手术基础上利用纤维胆道镜完成胆道内操作的一种新技术,它给腹腔镜手术拓宽了道路,使其既有腹腔镜手术的痛苦小、损伤轻、脏器干扰少、恢复快的优点,又有开腹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的治疗效果,使部分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在不开腹的状态下得到治愈的目的.

    作者:崔凤奎;杨玉华;张武;刘晓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比较

    乳腺癌是危及女性健康的常见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欧美发达国家多居女性肿瘤的首位.该病近年来在全球有明显上升趋势,腺癌正迅速成为中国妇女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当前众多诊断乳腺癌的方法中,影像学诊断是常用有效的诊断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计算机技术有关的影像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包括乳腺钼靶计算机辅助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CT、MRI、红外热像图、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PET)以及PET/CT等相继出现,使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提高了一个新的水平.

    作者:王曼曼;孙华威;刘晔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全喉切除术患者术前心理护理体会

    本文通过对喉癌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及心理特征分析,阐明了心理护理对喉癌患者的重要性,通过术前的心理干预,使患者能以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治疗,不但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秀华;张学华;孙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对癫痫持续状态病人的整体护理

    癫痫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以儿童及青年多见.癫痫患者若不进行正规治疗和良好护理,可能频繁出现癫痫发作.甚至导致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危及生命.因此家庭、社会及医护人员对癫痫病人应加强关心、爱护,使其情绪稳定,以降低发作率.我科从1999-08~2007-12共收治癫痫持续状态病人104例,经过治疗和积极的整体护理后病情明显好转.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英丽;教伟;曹国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电切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输尿管末端结石的应用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电切镜和榆尿管镜治疗输尿管末端结石的可行性.方法:经尿道途径应用电切镜切开输尿管口,再使用榆尿管镜碎石取石治疗输尿管末端结石26例.结果:26例患者均一次处理结石解除梗阻,22例获随访1~24个月,平均6个月,1例发生膀胱输尿管返流,无输尿管口狭窄发生.结论:联合应用电切镜和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末端结石创伤小,效果确切,简单易行.

    作者:牛文斌;王春玲;秦迎春;秦文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纳米羟基磷灰石和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直接盖髓术的组织学对比观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材料在口腔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羟基磷灰石因与生物体硬组织如骨、牙中的无机成份相似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被广泛用于植骨和盖髓研究[1].而纳米仿生材料的出现为盖髓剂的研究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nHA-PA66作为新型纳米仿生材料的代表成为研究的热点,它已通过前期实验表明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2,3]其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组成比例及力学性能与牙本质相似[4],本实验通过对比纳米羟基磷灰石和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作狗牙直接盖髓术的组织学反应,为临床筛选理想的盖髓材料提供组织学依据.

    作者:杨清岭;李宝花;尹蒙熔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22例临床分析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又称获得性凝血酶原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K的摄入和吸收不足或因肝功能障碍不能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的出血症,是婴儿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中大多数表现为颅内出血.近年来,由于预防措施开展,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发病率有所降低.我院儿科2004~2008年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2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晶;牛庆玲;姜春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骨折,国内文献报道的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2.5%,国外文献报道为4%~5%或更高[1],包括肱骨头,肱骨大、小结节及肱骨干上端等解剖结构的骨折.大部分骨折常见于中老年患者及骨质疏松的患者.近年来,人们对肱骨近端骨折的研究越来越多,其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众多文献报道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LCP)、三叶草钢板(Clover plate CP)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回顾性总结我院自2007-11~2009-10采用以上三种不同的内固定方法治疗49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长德;解锦鼎;安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不同型号的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体会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做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减轻病人痛苦、保护病人血管、减少液体外渗,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输液抢救,减轻临床护士工作量等诸多优点.我科至2009年开始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G和22G静脉留置针,发现24G静脉留置针进针时病人痛苦小,一针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相对较长,现将我们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佳;都艳梅;郎丰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例喉癌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患者男性,65岁,因患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在全麻下行全喉切除及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第2天,患者出现恐惧心理,思想负担很重,尤其是对失去讲话能力顾虑很大,忧心忡忡.术后第3天深夜11时左右,患者因几声咳嗽之后,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口唇发绀、烦躁,值班护士及时给予吸痰、给氧,但症状无好转,经过进一步检查又无其他原因,护士立即想到是否有气管内异物造成气道不全梗阻所致,随即用大弯止血钳在手电筒的照射下轻轻探人造瘘口深部夹出一块约1cm×3.5cm的不规则的血痰痂块,病人的呼吸困难迅速缓解.

    作者:韩丽红;史书红;李桂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6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及痉挛等原因所致的心肌持续性缺血坏死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发病急、预防差、死亡率高,常伴有并发症.对老年人日常诊断:若出现原因未明的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衰或突发较重且长时间的胸闷或胸痛者应考虑确诊为本病.

    作者:袁淑兰;苏冬梅;李婧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红花注射液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目的:本课题主要研究红花注射液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模型制作第15天,给予动物相应药物治疗.治疗20d后,大鼠心脏采血.取全血做TC亚群计数,留取血清用ELISA法测血清IL-1含量;取大鼠腹腔液涂片,做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结果:在红花注射液的作用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率、CD4+T细胞与CD8+T细胞比值及血清IL-1含量均显著降低.结论:红花注射液可以调节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过于亢进的免疫自稳功能,其治疗效果与雷公藤甲素相仿.

    作者:商宇;王建杰;马淑霞;杨玉;王晓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复发性口疮患者淋巴细胞转化率及血清中铁、锌含量的研究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疮(RAU)患者淋巴细胞转化率(LTT)及血清中铁、锌的含量.方法:空腹采血测定淋巴细胞转化率及血清中铁、锌含量.结果:RAU组淋巴细胞转化率低于对照组(P<0.05),RAU组铁、锌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AU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临床上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同时合理补充铁、锌对于防治RAU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维善;朱建华;郭洪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时依托咪酯对BcL-2和相关因子的关系

    依托咪酯(etomidate)作为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药,静脉注射后大约1min脑内浓度达到大,大效应发生在3min,为快速催眠性静脉全身麻醉药.动物研究证明,依托咪酯的作用有部分可通过对脑干网状系统的抑制和激活作用.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影响较小,可用于休克或创伤患者的全麻诱导,不增加组胺释放,可降低脑内压、脑血流和眼内压的特点.

    作者:王新程;王进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腮腺肿瘤survivin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其意义

    Survivin可能通过抑制腮腺癌的细胞凋亡,对腮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survivin是一种凋亡抑制蛋白,本项目拟通过检测腮腺肿瘤中survivin的表达水平,探讨不同分化程度、不同肿瘤间它表达是否具有差异.观察通过survivin的检测,为临床鉴别腮腺肿瘤的良恶性及恶性程度的分级提供参考.

    作者:姜淑贤;王冬霞;张艳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枸杞子提取物抗氧化作用测定方法的研究

    枸杞子(Fructus Lycii)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宁夏.它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现代分析表明,枸杞子营养成分非常丰富,有枸杞多糖、甜菜碱、类胡萝卜素、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挥发油,尚分离出β-谷甾醇、亚油酸等化学成分[1],具有滋补肝肾,益精名目之功效[2].

    作者:张义秀;刘丹丹;江旭东;刘凤华;佟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

    脑梗塞是由于脑血管闭塞或堵塞后发生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且多伴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临床上以老年人居多.我们在采用西医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薛亚光;荣光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罗哌卡因用于儿童骶管阻滞的低有效镇痛浓度的观察

    罗哌卡因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长效局部麻醉药,在患儿骶管阻滞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选择合适的罗哌卡因浓度是患儿骶管阻滞成功和安全使用的前提.目前,患儿骶管阻滞使用的罗哌卡因的浓度报道不一,波动范围较大,从0.1%至0.5%均有使用[1~3].因此,寻找可靠的临床定量指标来确定罗哌卡因的使用浓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不同年龄段儿童骶管阻滞时能否使用不同浓度的局部麻醉药,尚未得到临床证实[4].

    作者:孙家韬;纪孝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硫普罗宁联合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机制的探讨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注射液联合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实验性研究.方法:将50只NAFL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硫普罗宁注射液联合中药及单用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NAFL大鼠前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h)及肝脏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而对照组52%(P<0.01).结论:硫普罗宁注射液联合中药治疗NAFL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琦;黄朔;张成智;韩忠荣;武静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