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于俊娟;郭婧;王凤荣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正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逐渐向以疾病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手术室也相应地实施整体护理程序,从生物、生理、社会角度考虑病人的需求,具体实施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及时解决病人的心理压力,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刘金英;刘占芬;曹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院购买了一台GE公司Hispeed FX/i型CT机,在应用过程中发生了下面现象:正常开机,各项显示正常,在扫描约十余位患者后,在机器扫描正常情况下,突然照相机不能照相.察看计算机提示如下出错信息:MULTSPOT M NOTCONNECTED OR NOT READY,既照相机未连接或未准备好.
作者:庞阿男;孟凡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患者男性,65岁,因患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在全麻下行全喉切除及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第2天,患者出现恐惧心理,思想负担很重,尤其是对失去讲话能力顾虑很大,忧心忡忡.术后第3天深夜11时左右,患者因几声咳嗽之后,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口唇发绀、烦躁,值班护士及时给予吸痰、给氧,但症状无好转,经过进一步检查又无其他原因,护士立即想到是否有气管内异物造成气道不全梗阻所致,随即用大弯止血钳在手电筒的照射下轻轻探人造瘘口深部夹出一块约1cm×3.5cm的不规则的血痰痂块,病人的呼吸困难迅速缓解.
作者:韩丽红;史书红;李桂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畸胎瘤是一种真性肿瘤,它由不同于肿瘤生长部位的组织成分构成,多会有三个胚层的组织.以新生儿、婴儿较多见,其中骶尾部畸胎瘤常见,出生时即存在,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约为3:1.骶尾部畸胎瘤有恶变倾向,随着患儿年龄增长,恶变率也逐渐增高.显露型手术切除肿瘤并不困难,而混合型畸胎瘤特别是肿瘤向臀部及骶前肌肉群侵及并向盆腔内生长,不仅手术困难,术后复发率易高.我院自2000~2009年以来共收治16例骶尾部畸胎瘤患儿,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志;刘永梁;徐延波;田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技水平不断发展,外科手术已由原来的一切手工操作代以现代的高科技仪器,术中止血方式也已由原来的刀切线扎,改变为现在的电刀来完成.电刀的推广使用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出血.但同时也存在着隐患--电刀的灼伤和铅板导致的皮肤破损.因此,电刀的正确使用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障.下面浅谈关于电刀使用的几点体会.
作者:周淑霞;张金艳;田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医学高校开展双语教学,不仅是现代医学教育改革与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是开拓国际医学教育市场的需要[1],我们通过硕士点专业率先在医学专业课中实施双语教学,后覆盖所有基础医学专业课程,大力普及开展双语教学,通过开展教学互动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改方式与丰富多彩的第二英语课堂活动,极大地提高了英语授课的师资水平,为我校的留学生全英教学工作做了必要的准备[2].
作者:李梅秀;赵铭;陈振栋;王志海;王冬兰;田国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进步和癌症病人生存期的延长,骨转移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临床上各种癌症的骨转移是导致病人疼痛常见的原因之一,因而控制骨痛及改善病人有限的生存质量,已成为医生所面临的主要难题.转移性骨痛根据其病灶部位、数目的不同,以往常采用药物疗法和放疗[1],包括药物止痛、放疗、化疗、手术、药物和放射性核素治疗,其中常用的姑息疗法是放疗.
作者:张继华;刘敬东;李克田;温义成;路长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是由于内源性和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常见于静脉系统血栓或者其他性质的栓子(如气体、羊水、脂肪),顺血流堵塞肺动脉.其发病率高、误诊率高、病死率高、,但可治愈的急重病之一.急性肺栓塞病人常表现不均匀,所以选择一种理想的检查方法常常非常困难.
作者:王秀艳;薛忠文;杨光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之一.而急性阑尾残端炎更是较难诊断的急腹症之一.本文对11例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的急性阑尾残端炎的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急性阑尾残端炎的声像图表现及临床价值.
作者:李丹;黄雪兰;王薇;杨欣;潘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世界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如何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成为目前临床的热点[1].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仍是外科手术.由于全胃切除等较大的手术在临床上的运用逐渐增多,多数胃癌患者都能得到佳的治疗效果.本文对本院2005-02~2009-02采用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易晓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乙酰水杨酸又称阿司匹林(Aspirin),是应用早、广泛、普通的解热镇痛药和抗风湿类药,近年来科学家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对预防血栓形成有显著作用[1,3],更加扩展了其药用价值,成为重要的一类常备药之一.超声波辐射是来开发的新的有机合成方法之一[3,4],本文采用超声波辐射的方法对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
作者:王桂艳;杨兆柱;柴佳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本文通过对喉癌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及心理特征分析,阐明了心理护理对喉癌患者的重要性,通过术前的心理干预,使患者能以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治疗,不但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秀华;张学华;孙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多见]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三岁以下年龄组儿童高发.主要临床表现以手、足、口腔及臀部出现疱疹为特征的疾病,重者可危及生命.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作者:朱爱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实验诊断学是留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保证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不仅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对中外医学教育交流产生影响.结合几年来从事留学生实验诊断学理论和实验教学的经验和体会,我对留学生实验诊断学教学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为做好留学生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李慧玲;斗章;张吉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artery syndrome,ACS)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危急事件,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它的主要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持续性缺血导致心肌损伤.血栓前体蛋白(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TpP)是血栓中不溶性纤维蛋白的直接前体,它在血浆中的浓度反映了循环中凝血酶的活性.TpP水平升高表明有急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其对急性血栓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而受到重视.
作者:王丽;郑志虹;牟春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把归纳类比方法应用于传染病教学中,本文从2005~2006年应用归纳类比教学法,现将教学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佳木斯大学2005届医疗本科1~10班530人作为类比教学对照组,以2006届1~10班550人作为类比教学观察组,类比教学贯穿在整个大课和小课全过程.
作者:朱有;李绍民;朱光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罗哌卡因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长效局部麻醉药,在患儿骶管阻滞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选择合适的罗哌卡因浓度是患儿骶管阻滞成功和安全使用的前提.目前,患儿骶管阻滞使用的罗哌卡因的浓度报道不一,波动范围较大,从0.1%至0.5%均有使用[1~3].因此,寻找可靠的临床定量指标来确定罗哌卡因的使用浓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不同年龄段儿童骶管阻滞时能否使用不同浓度的局部麻醉药,尚未得到临床证实[4].
作者:孙家韬;纪孝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ssp.sinensis Rousi),又名沙枣、酸柳果,是蒙古族和藏族的常用中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具有消炎、杀菌、止痛和促进组织再生等特殊功效,在抑制肿瘤细胞、抗辐射、抗衰老、增强机体活力和免疫力等方面都显示出独特的疗效[1].其主要的药用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类、酚类和有机酸等成分[2].本实验与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具有明显效果的药物氨基胍相比较,观察沙棘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为沙棘总黄酮治疗糖尿病心脏病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孙国志;赵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又称获得性凝血酶原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K的摄入和吸收不足或因肝功能障碍不能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的出血症,是婴儿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中大多数表现为颅内出血.近年来,由于预防措施开展,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发病率有所降低.我院儿科2004~2008年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2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晶;牛庆玲;姜春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2007-01~2009-10我院依据CT定位,应用钻颅置管抽吸血肿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1例,取得良好效果.笔者对31例病人术后病情进行观察及护理,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1例病人,男19例,女12例,年龄39~70岁.高血压29例.全部病例均经CT扫描证实,基底节出血21例,丘脑出血4例,脑叶出血6例.出血量25~40mL.病人意识状态:清醒11例,朦胧8例,昏迷12例.完全偏瘫21例,轻偏瘫7例,无瘫痪3例.
作者:赵秀芹;陶玉华;侯丽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