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鼠脑RC3基因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郭善一;梁东春;油红捷;刘立明;李蓝戈

关键词:RC3, 发育, 嵌套式PCR, cDNA克隆
摘要:目的:为研究脑特异性基因-RC3的功能,克隆该基因的cDNA.方法:以大鼠脑为材料提取总RNA并分离纯化poly(A)+RNA,用作模板以嵌套式逆转录PCR方法克隆RC3 cDNA,并将其重组入pUC18质粒,然后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碱基序列分析.结果:大鼠脑RC3 cDNA序列有一个碱基差别,但不涉及氨基酸的改变.结论:为进一步研究RC3的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下颌后牙固定义齿连接体受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目的:研究固定义齿连接体的受力情况.方法:建立下颌后牙固定义齿三维有限元模型,设计成5种连接体形式,在垂直载荷作用下,计算出其应力大值.结果:连接体受力与面积成反比,面积越大,受力越小;当面积相等时圆形比椭圆形连接体受力小;当两侧连接体面积不等时,应力大值发生在面积较小的一侧,且出现应力集中现象.结论:固定义齿连接体应设计成为园形,面积尽可能增大,各连接体之间面积大小相等.

    作者:李长义;荆洪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肝脏真菌感染B超表现一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7岁,因诊断双表型急性白血病(粒、淋杂合)于2000年4月17日人本院治疗.人院B超检查:肝、胆、脾、胰、双肾未见异常.行抗白血病治疗数周后,于5月到6月患者反复出现发烧、腹疼、腹泻.期间行禁食、补液、抗炎、解痉治疗,疗效欠佳.6月7日B超检查:肝脏大小正常,肝实质内可见弥漫性散在分布的大小不等的不规则低回声团,边界欠清晰,直径在1~2 cm左右.余部位肝实质回声较粗强、欠均匀,管状结构清晰.诊断:肝脏多发性低回声病灶.

    作者:吕冰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3种血糖测定方法的研究比较

    目的:通过比较3种测定血糖的方法--BIOSEN5030葡萄糖氧化酶电极膜法(GOD膜法)、葡萄糖氧化酶生化分析仪法(GOD法)以及血糖仪试纸带法(雅培试纸带法),阐述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以满足临床上的不同需要.方法:用上述3种测定血糖方法,分别对糖尿病病人的血标本、高低值标准血清及异常血清标本进行测定,通过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结论.结果:实验分析数据表明,GOD膜法的准确性、精确性好于其他两种方法,与GOD法相关性良好,且不受溶血、脂血、黄疸血清的影响.结论:分析结果表明,BIOSEN5030血糖分析仪能够满足临床上快速、准确的测定要求,并且取血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于内分泌科及糖尿病人较多的医院,是一种新型的快速血糖测定方法.

    作者:郭蓓;刘德敏;张沫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腰椎节段性不稳定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研究

    目的:研究腰椎不同部位对稳定性所起作用及3种不同术式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5具成尸脊柱(L1-S1),模拟3种不同术式,在5个部位,以6种状态,进行测试.结果:椎间盘是一个椎节的主要负重结构,全椎板切除术对腰椎稳定性影响为显著.结论:全椎板切除术极大破坏腰椎稳定性.

    作者:吴樾;张学利;袁武;江毅;田成瑞;侯振德;祁宁;刘庚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孕前体重指数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率的关系,为预防GDM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获得研究对象的孕前体重;通过测量获得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髋围、股围、50 g-GCT 1 h血糖、75g-OGTT空腹血糖、2 h血糖等.统计方法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孕前体重高(RR=10.022 7,95%CI 3.586 0~28.012 7)、孕前体重指数大(BMI)(RR=18.048 2,95%CI 6.243 7~52.170 4)、孕前腰围大(RR=3.386 9,95%CI 1.611 0~7.120 5)增加孕妇发生GDM的危险,未发现孕前身高与GDM有关联;首诊腰围(RR=4.233 6,95%CI 1.509 5~u.873 2)、首诊髋围(RR=2.763 4,95%CI 1.010 5~7.557 5)、首诊股围(RR=6.842 2,95%CI 2.329 9~20.093 1)与GDM有关联,未发现首诊腰髋比与GDM有关联.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只有孕前BMI与GDM有关联.结论:孕前BMI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赵伟;王建华;苗汝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大鼠泌乳素放射免疫分析法的建立

    目的:利用大鼠泌乳素(rPRL)的纯品和抗体,建立rPRL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以氯胺-T法制备125I标记rPRL,采用平衡竞争法建立rPRL RIA,并测定大鼠血清和垂体组织中rPRL含量.结果:本方法灵敏度为0.24 μg/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6%~8.9%和9.1%~12.7%;回收率为90.2%~109.8%;标准曲线范围为0.39 μg/L~50μg/L.用本方法测定了经人心房利钠多肽(ANP)诱导的大鼠血清及垂体组织中rPRL含量,其结果与实验动物实际情况相吻合.结论:本方法是检测rPRL水平的有效方法,为大鼠垂体分泌rPRL的基础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检测手段.

    作者:刘嘉玉;侯秉璋;张墨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眼眶横纹肌肉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眼眶横纹肌肉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年间收治的26例原发性眼眶横纹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25例有眶内占位病变及炎症体征,如眼球突出、眶部肿块、眼睑及结膜充血水肿、眼球运动受限等.B超、彩色多谱勒超声、CT、X线等影像学检查提示眶内占位病变.结论:影像学检查可提供定性、定位诊断,治疗方法为手术、化学治疗及放射治疗相结合.

    作者:李玉皓;宋国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妊娠糖尿病的筛查与防治

    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现或发生的不同严重程度的糖耐量异常[1],不包括妊娠前已患糖耐量异常合并妊娠者.近几年来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改善,孕妇膳食结构趋向不合理,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lus,GDM)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组,且根据长期随访结果报道,尽管GDM妇女分娩后血糖恢复正常,但它会成为2 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3].

    作者:孙颖;王建华;齐秀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腭部腺源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腭部为小涎腺肿瘤常见的发病部位,约占所有小涎腺肿瘤的50%[1].其临床表现因肿瘤的病理类型不同而异,在肿瘤的发生、诊断及治疗上有其自身的特点.我院自1975年1月至2000年9月间共收治腭部腺源性肿瘤9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兴;张洪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口腔颌面部淀粉样变性(附8例临床报告)

    淀粉样变性是指身体一些组织内由于特殊蛋白质沉积而产生的一种疾病.本病在口腔面部常见受累的组织包括牙龈、舌、腭、颊粘膜、唇组织.我院自1989年至2000年共收治此类患者8例,就其f临床及病理分析如下.

    作者:张春生;李世芬;张重生;李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钙离子在心肌缺血预适应中的作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是指心肌一次或多次短暂的非致命的缺血,对随后发生的持续性缺血的耐受性明显增强[1].它存在于不同种属的动物(大鼠、兔、狗和猪等)和临床病人中[2].IP的保护作用表现为急性期和延缓期,急性期(第一窗口效应,early preconditioning)发生在缺血数分钟内,作用维持1~2 h.

    作者:周茂金;刘艳霞;娄建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携TGFβ 1正、反义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目的:构建携TGFβ1正、反义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以逆转录病毒pRevTRE为载体,采用平末端连接法获得含人TGFβ1cDNA 3'-端活性肽编码基因正、反向插入的重组病毒质粒,脂质体介导转染包装细胞PA317,获得含TGFβ1正、反义RNA的复制缺陷型逆转录病毒载体pRevTβ和pRevTβ-AS,感染NIH3T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分别转染膀胱癌 EJ 细胞,通过Southern-blot和半定量RT-PCR方法评价载体整合及表达效率.结果:pRevTβ、pRevTβ-AS载体病毒滴度分别为0.84、0.88×105CFU/ml,EJ 细胞外源基因的整合率为100%,正、反义基因转染细胞内TGFβ1mRNA的相对转录水平为1.89和0.35.结论:构建的携TGFβ1正、反义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逆转录病毒载体符合细胞体外转染要求,能与肿瘤细胞高效整合,有效表达.

    作者:姚欣;畅继武;李文录;马腾骧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大鼠脑RC3基因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目的:为研究脑特异性基因-RC3的功能,克隆该基因的cDNA.方法:以大鼠脑为材料提取总RNA并分离纯化poly(A)+RNA,用作模板以嵌套式逆转录PCR方法克隆RC3 cDNA,并将其重组入pUC18质粒,然后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碱基序列分析.结果:大鼠脑RC3 cDNA序列有一个碱基差别,但不涉及氨基酸的改变.结论:为进一步研究RC3的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郭善一;梁东春;油红捷;刘立明;李蓝戈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早产儿应用IVIG对IgG水平及婴儿喂养情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产儿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变化及对早产儿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将4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IVIG组A组及对照组B组.生后48 h内给予A组IVIG400mg/kg,分别测定用药前及用药后7天两组IgG水平,同时观察两组患儿与喂养有关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IgG水平无差别,用药后A组IgG水平提高(t=2.85,P<0.05).A、B两组在胎龄、性别、体重、开始喂养时间、开始喂养热卡数、生理性体重下降天数、排便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但在用药后7天喂养热卡数(分别为61.2 Kcal/kg及47.7 Kcal/kg)、停止生理性体重下降后7天内体重增长克数(分别为10.9 g/kg.d及8.2 g/kg.d)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早产儿生后两天内应用IVIG 400mg/kg可提高血清IgG水平,用药组可提高用药后第7天喂养热卡数,停止生理性体重下降后7天内体重增长较快.

    作者:于文红;刘瑞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帽状切除术治疗舌前腺囊肿的疗效观察

    舌前腺位于舌尖腹面粘膜下层,为粘液腺,导管开口于舌系带两侧,因随舌体运动频繁易受伤,是粘液囊肿的好发部位[1].发生于小唾液腺的粘液囊肿目前主要采用将囊肿彻底切除后严密缝合的传统术式治疗.但舌前腺囊肿的术后复发率较高,因此我们自1999年2月至2001年2月采用帽状切除法治疗舌前腺囊肿3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术后6个月随访无复发病例.

    作者:吕东升;赵英;刘懋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乳酸试剂盒的研制

    目的:建立用酶法测定乳酸浓度的试剂盒.方法:乳酸在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脱氢生成丙酮酸,同时NAD+接受H+生成NADH,在340 nm处测定NADH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来计算样品中乳酸的含量.结果:此方法的批内精密度为:n=20,x=1.409 5 mmol/L,S=0.023 9 mmol/L,CV=1.79%;批间精密度为:n=20,x=1.413 5 mmol/L,S=0.038 6 mmol/L,CV=2.73%;线形范围为:0.5~10.0 mmol/L,平均回收率为:98.87%.结论:此方法经济、可靠、灵敏、重复性好,操作简便,既适用于手工操作又适用于全自动分析仪使用.

    作者:朱立荣;刘德敏;张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极固宁TM治疗漂白牙致牙本质敏感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对牙齿漂白时使用脱色剂后产生牙本质敏感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疗效观察.方法:使用极固宁TM涂于敏感牙本质表面,用探针、水枪及气枪分别进行,检测患牙在治疗后30 s、24 h、¨天的敏感度.结果:治疗后经上述测试,有效率分别为96.08%、90.20%、93.14%;14天检测总有效率为91.18%.结论:极固宁TM对于治疗漂白后产生的牙本质敏感症有较好的疗效,特别是对于机械性刺激效果较明显.

    作者:于丹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成串抗冻肽基因的诱导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可将目的基因转化人烟草的重组载体.方法:在大豆热休克启动区下游把带有甘薯信号肽的冬鲽抗冻肽成串基因与GUS报道基因融合并亚克隆到双源载体pBIN19中.结果:构建了带有GUS报道基因的诱导型重组载体.结论:经验证该重组载体构建成功.

    作者:谢秀杰;达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效果.方法:8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男性62例,女性26例,年龄平均52.2岁,病程平均25.3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为8.5分.全部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结果:64例获随访,平均33.2个月,植骨全部于术后3~4个月骨性愈合.手术优良率为79.6%,术后JOA评分平均14.4分.结论: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确切,能同时直接去除椎间盘水平和椎体后方的脊髓压迫.

    作者:郑道明;盛锡堃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1年12月至2000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盆腔外子宫内异症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盆腔外子宫内异症(18例腹壁、4例会阴部位)发病平均年龄34.5岁.19/22例(86.36%)腹壁及会阴部位肿块在月经期明显增大及疼痛加重,全部病例行病灶切除.结论:盆腔外子宫内异症一旦发病应积极的手术切除,如果病灶较大术后可应用治疗子宫内异症药物3~6个月以防复发.

    作者:李志英;张士伟;范庆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天津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