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晚期胎儿枕后位164例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孙秋月

关键词:超声诊断, 胎方位
摘要:目的:探讨孕晚期胎儿枕后位的超声诊断方法.方法:对164例孕晚期胎儿枕后位的超声声像图及分娩结果进行分析.结果:B超诊断164例枕后位,剖腹产82例,占50%,胎吸助产36例,占21.95%,产钳助产8例,占4.88%,会阴侧切68例,占41.46%.结论:超声显像能明确诊断胎方位,指导产科医生适当做出处理,防止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给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有价值的依据.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43例病因及治疗措施分析

    本文43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形成原因以及如何采取相应治疗措.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宏宇;姜丽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尤其是乙型肝炎危害性大,因为机体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以后,除一部分病人无急性表现外,另一部分病人以急性肝炎而发病,如果乙型肝炎在急性期治愈,这将会减少慢性肝炎的发生机率,慢性肝炎一部分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导致死亡,慢性乙肝病人罹患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相对危险性至少增加100倍[1],所以提高乙型肝炎的治愈率至关重要,鉴于目前临床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病毒性肝炎日益广泛,故对其疗效进行研究和探讨.

    作者:肖克勤;李承华;刘敬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N-HPA与氯化铽配合物的固相合成及光学性质研究

    目的:用低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氯化铽和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的稀土配合物.方法: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Tb(N-HPA)3(Cl)2]·6H2O.结果:测定了配合物的紫外和荧光光谱,从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可以发现,铽的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配合物具有很好的发光性能,并对固相反应机理也进行了讨论.结论:此方法可靠,操作简单,结果准确.

    作者:吕玉光;王令萱;张义英;高金波;王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逐瘀通脉滴丸原料药材的质量研究

    目的:研究逐瘀通脉滴丸原料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性状鉴别对水蛭、大黄、桃仁、虻虫进行鉴定.采用TLC法对大黄进行鉴别,HPLC法测定大黄素、大黄酸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大黄的特征斑点,药材标准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可用于逐瘀通脉滴丸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苏瑾;于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Y染色体微缺失与男性不育

    男性不育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中Y染色体微缺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Y染色体微缺失可以引起精子质量的改变.造成无精子症或严重少精症.本文综述了Y染色体微缺失与男性不育症之间的关系及Y染色体微缺失在临床上的展望.

    作者:罗振国;扈清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氟罗沙星滴耳液的制备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氟罗沙星滴耳液的质量控制,稳定性及疗效.方法:拟定处方与制备工艺,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氟罗沙星的含量,并进行稳定性试验.将本品用于50例患者并设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可行.回归方程为:C=9.5348A+0.03156、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0%、RSD为0.89%(n=6).经临床应用,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X2=5.46、P<0.05).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质控方法可靠,临床疗效好.

    作者:潘洪秀;王惠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非处方药在我国的现状与发展的探讨

    2002-01-01,我国推行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0TC的管理制度,颁布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是摆在医药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作者:姜丽杰;梁云霞;李杰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

    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是一种沿耻骨联合上pfeunen stiel皱壁做横形半月状切口的剖宫取胎术.80年代以来,从人体体表审美的角度,放弃腹部纵切口剖官产术.

    作者:宋丽;陈丽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非手术治疗的体会

    目的:探讨运用关节腔冲洗,注射透明质酸钠及小针刀和康复训练等综合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内侧副韧带和髌下脂肪垫损伤的疗效.方法:36例运用关节腔冲洗,注射透明质酸钠及行小针刀治疗和康复训练等作为综合治疗,对病例的疗效做出总结.结果:经1~3次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达94.83%.结论:该综合疗法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内侧副韧带和髌下脂肪垫损伤者疗效满意.

    作者:陆锐均;佟方明;黄有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五加生化胶囊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159例分析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由于其安全、有效、简便,在临床上已被广泛采用,其安全流产率可达95%[1].但是存在阴道出血多,流血持续时间长等问题.

    作者:陈萍;徐述;陈磊;赵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母乳性黄疸44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母乳性黄疸(BMJ)是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近来随着母乳喂养知识的普及、母乳喂养得以在全院乃至全国全面铺开.但与此同时,我院新生儿住院患儿中高胆红素血症病例也随之增多,为减少母乳性黄疸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本文对母乳性黄疸的早期干预进行探讨.方法:我院于2005~2006年共观察到44例迟发型母乳性黄疸,根据胆红素值的范围不同,采取了继续母乳喂养,暂停母乳喂养给人工喂养,暂停母乳喂养并光疗法.结果:本组病例黄疸全部在3d内消退,但日均胆红素下降值三者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本病确诊后需积极治疗,预防胆红素的神经毒性,减少胆红素中毒性脑病的发生.我们观察患儿黄疸程度及胆红素水平,并给予不同的方法进行合理治疗,无一核黄胆发生.

    作者:陈梅;李春艳;吕冰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青少年眼钝挫伤前房积血46例临床分析

    我院眼科自2000-01~2006-01共接诊眼外伤患者300例,其中青少年眼钝挫伤前房积血46例,46眼,占眼外伤人数的15.3%.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孙秀丽;孙秀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糖槭叶中皂苷的提取分离条件探讨

    目的:研究糖槭叶中皂苷的提取分离条件,为糖槭中皂苷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乙醇浸渍提取法,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法和薄层色谱法(TLC).结果: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过程中,用10%乙醇作流动相可以分离得到糖、皂苷、香豆素;用30%乙醇作流动相可以分离得到糖、皂苷、香豆素;用50%乙醇作流动相可以分离得到糖、皂苷、香豆素、黄酮苷;用70%乙醇作流动相可以分离得到糖、皂苷;用90%乙醇作流动相可以分离得到皂苷.结论:80%乙醇浸渍法提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皂苷部位方法佳.

    作者:赵宏;张宇;田永刚;梁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脱出症的CT表现及伴发改变

    近年来CT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疾病的诊断,使腰椎间盘脱出症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确诊率可高达92%~100%.但是关于其CT表现却散见于各种文献之中.本文试图通过326例病例分析.系统论述之.本组病例使用GE Sytec Plus和MAXⅡ型CT机,通过常规平扫采集.扫描参数:120kV,矩阵:51 2×512,扫描孔径:12.5cm,层厚0.5cm,间隔0.5cm.

    作者:董长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浅谈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目的:综述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及应用.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总结.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压力、温度、粒度和萃取时间等,该技术在医药等领域应用广泛.

    作者:张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神经病学教学探析

    神经系统疾病是引起人类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进步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血管病和老年变性疾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将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更加沉重负担.

    作者:张拥波;张健;王得新;李继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跖跗关节损伤48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跖跗关节损伤后不同时期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48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分别用闭合复位内固定(6例),切开复位内固定(42例),对其手术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或脱位均达到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术后平均随访2.3年,9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其中2周内复位者2例,2周后复位者7例.结论:手术治疗效果与骨折脱位的复位时间相关,创伤程度也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东烈;刘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Cortisomol一次法根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Cortisomol糊剂加牙胶尖、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后反应和近期疗效.方法:254个需进行根管治疗术的患牙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Cortisomol糊剂加牙胶尖(Cortisomol组)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氧化锌组)一次法充填根管.观察术后1周内疼痛发生情况以及术后3个月、6个月疗效.结果:Cortisomol组术后疼痛发生率较氧化锌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Cortisomol组疗效高于氧化锌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rtisomol糊剂充填根管可以有效减少一次法根管充填后疼痛发生,与氧化锌糊剂比较,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迟宏宇;付毅;付军;高朋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正交投影分光光度法测定泻痢停片中TMP和SMZ的含量

    目的:建立泻痢停片中TMP和SMZ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正交投影算法消除混合物光谱中干扰组分的光谱,直接测定泻痢停片中的TMP和SMZ的含量.结果:TMP和SMZ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1%和99.63%,RSD分别为0.14%和0.61%,样品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比较.经t检验(n=6,P>0.05)表明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正交投影分光光度法测定泻痢停片中TMP和SMZ的含量,简便、准确、实用.

    作者:王克全;曹莹;梁淑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小檗碱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1972年Kerr等首先提出的一种不同于细胞坏死的细胞死亡方式,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指在一定生理和病理情况下,机体为维护内外环境的稳定,细胞对内外信号刺激做出的应答反应.通过基因调控.包括诱导、启动、实施细胞凋亡,是细胞主动消亡的过程.细胞凋亡与增殖是一对并存的矛盾,正常情况是二者维持动态平衡,肿瘤的发生可能与细胞的增殖与死亡的速度平衡失调有关[1].

    作者:李娜;胡玉红;孙盛梅;卢北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