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萍
乳腺肿物是妇女常见病,发生在任何年龄,偶有男性者诊断主要根据:①临床,②病理,③化验穿刺细胞学检查,④彩超诊断.故作者一年多来积累70例病例作以分析仅供参考.
作者:刘晓艳;刘文波;张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肉苁蓉醇溶成分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模型肝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用D-半乳糖制备衰老模型大鼠,连续灌服肉苁蓉醇溶成分6周,测定肝脏Ca2+-ATP酶活性、肝线粒体MDA含量、膜流动性、PLA2活性.结果:肉苁蓉醇溶成分显著提高衰老模型大鼠肝脏Ca2+-ATP酶活性,肝线粒体膜流动性(P<0.01),显著降低肝线粒体MDA含量、PLA 2活性(P<0.01),但各指标不能恢复到青年组水平.结论:肉苁蓉醇溶成分对衰老模型大鼠肝线粒体具有保护作用,是其抗衰老作用的有效成分.
作者:徐辉;魏晓东;欧芹;张鹏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蒺藜总皂苷对高脂血症家兔的血脂及主动脉内膜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取50只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余40只给予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再随机分为4组:①模型组10只,继续喂高脂饲料;②小剂量治疗组10只,喂以高脂饲料和蒺藜总皂苷6.3mg/kg·d;③大剂量治疗组10只,喂高脂饲料和蒺藜总皂苷12.6mg/kg·d;④阳性药物对照组.喂以高脂饲料和辛伐他汀2.35mg/kg·d,2周后,测定血脂;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主动脉内膜形态变化.结果:形态学观察发现:模型组主动脉内膜出现典型粥样硬化病变,给药组主动脉内膜受损程度明显减轻.电镜显示:模型组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转化为合成表型,有新生内膜形成.而治疗组明显减轻.结论:蒺藜总皂苷具有保护主动脉内膜.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的作用.
作者:张明远;张波;王淑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爱宝疗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干扰素及爱宝疗浓缩液宫颈上药.结果:干扰素联合爱宝疗对治疗不同程度宫颈糜烂均有效,有效率100%,治愈率90%.治疗疗程与宫颈糜烂程度有关,随着宫颈糜烂程度的增加,疗程数也增加.结论:干扰素联合爱宝疗液局部给药治疗宫颈糜烂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长娟;李玉霞;杜艳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泪小点息肉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显微镜下行泪小点息肉切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72例(124眼)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分别应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术后随访1~2年.结果:甲乙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4.1%和96.7%.结论:手术显微镜下行泪小点息肉切除手术疗效确切.
作者:尚宁;栾春生;胡东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瘦素在体内可参与多种代谢的调节.研究发现骨髓中的脂肪细胞亦能分泌瘦索,瘦素受体是造血细胞因子受体家族成员.实验显示瘦素与其受体结合,对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及血管生成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作者:尹涛;田黎明;袁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介绍国内盐酸地尔硫卓释制荆.综述盐酸地尔硫卓缓制荆的不同制造工艺.方法:对近几年发表的相关论文进行全面地回顾和整理,阐述国产盐酸地尔硫卓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结果:随着缓释技术的进步,缓释技术已被用于设计多种药品的制剂当中,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加丰富的药物剂型.结论:尽管缓释制剂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缓释制剂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缓释技术,将能制备出更有效、更安全的药物.
作者:南亚森;葛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母乳性黄疸(BMJ)是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近来随着母乳喂养知识的普及、母乳喂养得以在全院乃至全国全面铺开.但与此同时,我院新生儿住院患儿中高胆红素血症病例也随之增多,为减少母乳性黄疸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本文对母乳性黄疸的早期干预进行探讨.方法:我院于2005~2006年共观察到44例迟发型母乳性黄疸,根据胆红素值的范围不同,采取了继续母乳喂养,暂停母乳喂养给人工喂养,暂停母乳喂养并光疗法.结果:本组病例黄疸全部在3d内消退,但日均胆红素下降值三者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本病确诊后需积极治疗,预防胆红素的神经毒性,减少胆红素中毒性脑病的发生.我们观察患儿黄疸程度及胆红素水平,并给予不同的方法进行合理治疗,无一核黄胆发生.
作者:陈梅;李春艳;吕冰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逐瘀通脉滴丸原料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性状鉴别对水蛭、大黄、桃仁、虻虫进行鉴定.采用TLC法对大黄进行鉴别,HPLC法测定大黄素、大黄酸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大黄的特征斑点,药材标准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可用于逐瘀通脉滴丸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苏瑾;于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眼眶骨折患者视功能损伤变化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眼眶骨折患者120人(141只眼)进行系统眼科检查,对所有病例行螺旋CT轴位和冠位扫描.应用对数视力表检查病人远视力.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计数资料间统计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爆裂性眼眶骨折与非爆裂性眼眶骨折相比,伤后6个月的视力与伤前比无变化者的比例前者要明显大于后者(Mann-Whitney检验,z=-8.297,P<0.01).结论:爆裂性眼眶骨折后发生视力损害的可能性小于非爆裂性骨折.
作者:付婷婷;吕慧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时剔除子宫肌瘤的指征和方法.方法:对3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32例,无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对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与正常剖宫产的出血量比较、单发肌瘤与多发肌瘤剔除时手术失血量比较、产后子宫复旧与非剔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剖宫产术时应同时剔除子宫肌瘤,同时采用U字连续缝合的方式关闭瘤腔,以减少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剖宫产术中同期行肌瘤剔除术是有价值的.
作者:吕红梅;马秀娟;卢北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1972年Kerr等首先提出的一种不同于细胞坏死的细胞死亡方式,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指在一定生理和病理情况下,机体为维护内外环境的稳定,细胞对内外信号刺激做出的应答反应.通过基因调控.包括诱导、启动、实施细胞凋亡,是细胞主动消亡的过程.细胞凋亡与增殖是一对并存的矛盾,正常情况是二者维持动态平衡,肿瘤的发生可能与细胞的增殖与死亡的速度平衡失调有关[1].
作者:李娜;胡玉红;孙盛梅;卢北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夜磨牙症在人群中发病翠较高,易新竹撤道可达9.78%[1],可使牙体硬组织产生严重磨损、产生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病变、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2].我科自1998年应用弹性软牙合垫治疗单纯患有夜磨牙症的20例患者,均取得明显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军;王锡明;王志敏;杨玉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以下简称B超)在围绝经期阴道异常流血疾病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年1~12月门诊以阴道异常流血就诊的围绝经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9例围绝经期阴道异常流血患者经B超诊断与病理结果对比,总符合率为76.72%,各类疾病的符合率为:水泡状胎盘85.71%,流产84.62%,子宫内膜炎66.67%,子宫内膜息肉87.5%,子宫粘膜下肌瘤83.3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75.43%,子宫内膜增生总符合率为60%.结论:B超检查对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患者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可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贾慧超;孙秋月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孕引产目前在我国常用的方法为利凡诺羊膜腔或官腔注射.我站自1997年开始一直采用此法,证实此法具有简便、安全、有效、成功率高、感染率低、引产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徐述;陈萍;陈磊;邓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摄领疮的疗效和优势.方法:采用数字编码随机对照研究,用皮肤针、毫针、三棱针治疗摄领疮23例,并与醋酸去炎松乳膏对比.结果:治疗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且无不良反应.结论:针灸治疗摄领疮具有见效快、经济、无毒副作用等特点.
作者:张晓菊;胡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运用关节腔冲洗,注射透明质酸钠及小针刀和康复训练等综合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内侧副韧带和髌下脂肪垫损伤的疗效.方法:36例运用关节腔冲洗,注射透明质酸钠及行小针刀治疗和康复训练等作为综合治疗,对病例的疗效做出总结.结果:经1~3次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达94.83%.结论:该综合疗法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内侧副韧带和髌下脂肪垫损伤者疗效满意.
作者:陆锐均;佟方明;黄有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尤其是乙型肝炎危害性大,因为机体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以后,除一部分病人无急性表现外,另一部分病人以急性肝炎而发病,如果乙型肝炎在急性期治愈,这将会减少慢性肝炎的发生机率,慢性肝炎一部分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导致死亡,慢性乙肝病人罹患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相对危险性至少增加100倍[1],所以提高乙型肝炎的治愈率至关重要,鉴于目前临床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病毒性肝炎日益广泛,故对其疗效进行研究和探讨.
作者:肖克勤;李承华;刘敬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生物治疗研究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免疫治疗(细胞因子治疗、过续免疫治疗、抗体治疗等)、基因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干细胞治疗、诱导分化及凋亡、内分泌治疗等,下面主要就肿瘤免疫治疗的现状和发展进行阐述.
作者:高君;王志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X线、CT诊断腺样体肥大的价值及标准.方法:分析90例腺样体肥大的X线、CT图像.观察测量鼻咽气腔及后壁软组织,计算腺样体指数.结果:90例X线鼻咽侧位片A/N均≥0.70[1],鼻咽腔顶及后上壁软组织均有不同程度增厚.CT轴位像可见鼻咽气腔变形变窄,后壁软组织左右侧对称性增厚,密度均匀,咽隐窝及咽鼓管咽口多数隐约可见,少数显示不清,咽旁间隙清晰,邻近骨质无破坏,后鼻孔不同程度受阻塞,多与鼻旁窦炎、中耳炎、扁桃体肿大并发,腺样体指数≥0.70.结论:X线、CT诊断腺样体肥大达到互补优势,对提高诊断本病有较高价值.
作者:赵国军;姚春富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