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昌;钟震亚;黄秀峰;赵爽
颌面整形外科部分患儿麻醉在不影响气道通畅状态下一般均选择开放气道氯胺酮复合麻醉,氯胺酮是临床上唯一具有镇静、镇痛和麻醉作用的静脉麻醉药.
作者:齐弘;张华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单纯性腹泻病大多为非感染因素所致,尤以秋季多发,患儿频繁腹泻,甚至脱水,伴有电解质紊乱.笔者两年来应用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腹泻10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沫;刘媛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患者,男,71岁,因患肺心病入院.入院查体:T:38℃ P:146次/分,BP:12.4/8.0kPa HB:135g/L WBC:12.2×109/L,尿、便常规检查均正常.菌株鉴定:清晨口腔冲洗后咳第一口痰于无菌盒中接种于绵羊血平板和中国蓝平板中.
作者:常纪;王成英;付宝庆;杜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FHIT、MLH1及Ki67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宫颈癌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FHIT,Ki67和MLH1蛋白的表达.结果:MLH1蛋白的表达随病理分级的升高而降低(P<0.05),与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FHIT蛋白的表达与MLH1的表达成正相关(rs=0.340,P>0.05),与Ki67的表达成负相关(rs=-0.292,P<0.05).结论:FHIL、MLH1及Ki67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可作为预后指标;三者有协同作用,共同检测有助于预测宫颈癌的侵袭、转移、预后.
作者:马秀娟;郑健华;秦月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明显加剧,老年人的比例增加及脑卒中患者的年龄趋于年轻化,脑卒中已逐渐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我国人群健康.
作者:乔艳春;王艳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有限单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是一种在工程科学技术中广泛应用的数学物理方法,用于模拟并解决各种工程力、热、电磁学等物理场问题.
作者:王显钢;高艳华;赵晓莲;贾琳琳;刘一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和分析影响产科护理文书与质量的相关因素,探讨提高产科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2003-01~2006-07月我院护理部组织的护理文书质控组每月随机抽查20份产科出院病历共1080份,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080份护理文件普遍存在:主观描述较多,格式繁琐,患者的病情变化不及时记录或不完整记录,漏记或涂改等较多问题.这与护理人员的数量与质量,工作责任心,法律意识等因素有关.结论:护理文书书写技能的规范化培训;强化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加强护理文书质量监控;简化护理文件书写格式,发展专科表格式护理记录;是提高护理文书质量的关键环节.
作者:张巍颖;康汉珍;操静;陆文玲;廖玉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检验医学,英文译为Laboratory Medicine,可见实验教学环节在检验医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技能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其今后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作者:张巍;李雅江;王泽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在电解水实验中,采用磷酸二氢钾做电解质,既消除污染,又可综合利用.方法:从环保的角度,通过正交实验法,使用霍夫曼电解器找出用磷酸二氢钾做电解质的佳条件.结果:通过实验,在磷酸二氢钾10%浓度,18V电压下,电解效果好.结论:用磷酸二氢钾做电解质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不仅电解效果好,又无污染,可以替代硫酸和氢氧化钠使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海燕;张云杰;于连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衰老一般是指机体生长发育成熟后,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下降,组织器官逐步发生退行性改变,并终走向死亡的过程.
作者:贾秀月;高艳华;赵晓莲;栾海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乌拉地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28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静脉注射大剂量乌拉地尔注射液并且滴注维持,对照组按传统疗法治疗,包括利尿、洋地黄、安茶碱等,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74.5%(P<0.01).实验组在呼吸困难的缓解、肺泡水泡音的减少、死亡人数以及血氧饱和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在心率、呼吸频率上未见明显差异,治疗中均无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未见其他严重副作用.结论:静脉注射大剂量乌拉地尔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是一有效、安全的新疗法.
作者:王冬波;李红;林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2006年1~11月,采用催产素加新生化颗粒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艳;徐述;谢云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无偿献血法的颁布实施,献血将成为每个健康公民必尽的义务,作为一名采血护士,尽量减少献血者在采血时的疼痛,消除献血恐惧,对顺利地采血重要,为此我们对600例献血者进行了调查,在此做以阐述.
作者:高佳琪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为颧骨缩小整复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50例成年女性颅骨标本的颧骨部位进行观测,并采用游标卡尺测量颧骨点、颧突点、颧颌点处颧骨的厚度及颧突点至眶耳平面的距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颧面孔出现1~2个者居多.②颧结节出现率为80%.③颧骨点、颧突点、颧颌点处颧骨厚度测量结果分别为,左侧:(2.38±0.32)mm、(6.68±1.64)mm、(4.13±0.78)mm;右侧:(2.74±0.93)mm、(6.77±1.43)mm、(4.31±1.68)mm.左右两侧均无显著差异(P>0.05).④颧突点至眶耳平面距离,左侧:(11.58±1.94)mm右侧:(11.29±2.00)mm,左右两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颧骨部位的细致观测对更好的开展颧骨缩小术减少其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晓岩;王迪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状,病情急,来势凶险,及时地诊断对抢救此类病人意义重大,B超诊断迅速而又准确,且对病人没有损伤,本文收集本院2000-01~2007-01该类患者76例,现对其B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作如下探讨.
作者:贾慧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桑枝虎杖汤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法、小鼠热板法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结果:桑枝虎杖汤对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显著减少醋酸所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延长小鼠热板法引起的痛反应潜伏期.结论:桑枝虎杖汤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赵玉珍;张明远;刘蕾;朱秋双;杨玉;白雪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血红素氧合酶(HO)/一氧化碳体系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设急性加重期组、临床缓解期组和正常健康组,将3组均进行血气分析并分别检测血清HO-1、全血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和环磷酸鸟苷(cGMP),3组之间进行比较.此外,将急性加重期组的患者按心功能的情况分为心功能较好组和心功能较差组,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①急性加重期组血HO-1、COHb和cGMP均高于临床缓解期组和正常健康组;缓解期组与健康组比较各项指标的差异亦有显著意义;且HO-1活性与COHb、cGMP呈显著正相关.②急性加重期组内心功能较差组血HO-1、COHb和cGMP水平均高于心功能较好组.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体内HO-1活性增高,HO-1水平可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心功能情况.
作者:鲍文华;马雪梅;车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雌二醇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Ⅰ型受体(TβR Ⅰ)影响,探讨雌二醇对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机理.方法:应用放免和免疫组化方法,以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观察雌二醇对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TGF-β1、TβR Ⅰ型受体影响.结果:雌二醇可以明显降低TGF-β1的表达(P<0.05),对TβR Ⅰ型受体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雌二醇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抑制肝纤维化形成;雌二醇可以作为一种预防肝纤维化的药物.
作者:孟祥冬;李晓峰;苏存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沙棘总黄酮对糖尿病心脏病大鼠AGEs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造成大白鼠糖尿痛心脏病模型.将大白鼠随机分4组,对照组、模型糖尿病组、糖尿病加氨基胍组、糖尿病加沙棘总黄酮组,给药12周后处死取血、心脏,测定血糖,血清及心脏中的AGEs含量.结果:血糖、血清及心脏中AGEs含量,模型组与用药组差异显著.结论:沙棘总黄酮对糖尿病心脏病大鼠AGEs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赵伟;盛延良;刘月霞;李荣侠;孙国志;江绪东;原德新;王淑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索一种适合于孕早期产前诊断的、安全无损伤的获取胎儿细胞的取样方法.方法:①制备双腔循环宫腔冲洗管,对拟行人工流产的71例早孕妇行循环子宫腔冲洗,研究获取胎儿滋养细胞的情况及取样时间.②对获取的滋养细胞行免疫组化鉴定.③对拟行药物流产的早孕妇行循环子宫腔冲洗,探索取样操作对孕妇及胎儿的短期影响.结果:双腔循环宫腔冲洗法获取滋养细胞的例数达73.9%;佳取样时间为妊娠41~70 d;APAAP免疫组化试验表明,多核细胞能与抗滋养细胞多克隆抗体及单克隆抗体发生强阳性反应;循环宫腔冲洗取样操作短期(3d)内观察未发生流产、感染、腹痛等异常情况.结论:①孕早期在宫腔内可以收集到胎儿滋养细胞.免疫组化研究进一步证实它的性质.②双腔循环宫腔冲洗法取样简便易行,效果比较满意.③佳取样时间在孕41~70d.④循环宫腔冲洗法短期观察对母儿是安全的.⑤双腔循环宫腔冲洗法在同类研究中首次采用,对孕早期产前诊断取样方法的突破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作者:吕敬媛;张燕;卢北燕;张丹凤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