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肾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周艳丽

关键词:哮喘, 补肾胶囊, 补肾温阳, 止咳平喘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制剂补肾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比治疗.结果:补肾胶囊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胶囊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使用方便,安全,价格较低,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缺氧诱导因子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对5-FU敏感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口腔鳞癌细胞的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水平,阐明口腔鳞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是否与其表达水平相关.方法:将OSC2、OSC4、OSC5、OSC6口腔鳞癌细胞培养并检测其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水平,利用MTT检测法检测各种细胞对5-FU不同浓度的生长抑制率.结果:OSC2和OSC4的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OSC5和OSC6,OSC2和OSC4对顺铂的敏感性高于OSC5和OSC6,其生长受5-FU抑制明显.结论:缺氧诱导因子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相关,缺氧诱导因子可能成为肿瘤化疗药的新的分子靶点.

    作者:李德超;李善昌;关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浅谈医药高职教育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培养的学生必须是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强调实践能力,培养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重要特征,是它同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的区别.因此,在药品职业学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改革实验教学,就成为我们必须重视的工作.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是药分专业的必修课程,其特点是实验性强,要求学生掌握生物检定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为此,我们在教学中结合专业特点,针对以往实验课存在的问题,对药品生物检定技术实验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

    作者:贺丽娜;钟秀英;杜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补肾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补肾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比治疗.结果:补肾胶囊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胶囊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使用方便,安全,价格较低,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艳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乳腺癌患者不同时期细胞免疫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及化疗后外周血T细胞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正常人及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及化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前与正常人相比CD+3、CD+4及CD+4/CD+8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CD+8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较术前CD+3及CD+4/CD+8有显著性升高(P<0.05),CD+4略有升高无显著性,CD+8略有下降也无显著性差异;化疗前后CD+3、CD+4、CD+8及CD+4/CD+8均有所变化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乳癌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T细胞水平有一定的变化,可以了解乳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进而对判断病情、估计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都姝妍;王霜;陈冬;陈洋;姜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反复性多发性气胸合并精神障碍1例

    患者,男,75岁,因心悸、气短2h于2006-11-29急诊入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冠心病、两侧自发性气胸、精神分裂症病史,有青霉素过敏史,曾先后9次在我科住院治疗,多次查胸部CT示:两侧气胸,肺气肿,多发肺大疱.5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给予抗炎、扩冠、平喘、增加营养、对症支持治疗,待憋气症状好转,活动能力恢复后出院.查体:神志清楚,端坐体位,体温37℃,呼吸32次/分,血压110/60mmHg,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桶状胸,两肺呼吸音减弱,两肺可闻及散在干湿性口罗音及哮鸣音,心率110次/分,律整,无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

    作者:朱张国;闫红娥;鲍文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葛根素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葛根素预处理是否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在6个不同时间点对已进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腹腔注射葛根素注射液,分别测量6个时间点的大鼠脑组织血流量及抗氧化酶含量.结果:葛根素治疗组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血流量降低,腹腔注射葛根素注射液4h后增加,然后降低.葛根素治疗组的抗氧化酶活性比缺血再灌注组增加明显, 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结论:葛根素可能通过增加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和脑血流量来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付纯芳;贾琳琳;王浩任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减重支持训练对偏瘫患者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减重支持训练(PWS)对偏瘫患者平衡、步行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48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加PWS,共8周,每周6次,每日1次,每次20~40min.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功能性步行(FAC)量表、Fugl-Meyer量表及Barthel指数进行评估,以评定对照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评定后两组均有提高,但治疗组在平衡、步行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对偏瘫患者应用减重支持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能更有效提高患者的平衡、步行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李书钢;张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归肾丸对卵巢功能早衰大鼠FSH、E2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归肾丸对卵巢功能早衰(POF)大鼠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用D-半乳糖建立POF模型,各组分别给不同浓度的归肾丸水煎剂及六味地黄丸,20d后测定血清中E2、FSH含量.结果:归肾丸能使大鼠FSH含量降低,使E2含量升高.结论:中药复方归肾丸具有延缓衰老与抗POF作用.

    作者:陈景华;候丽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平贝母调节小鼠皮肤黑色素有效部位的研究

    目的:以小鼠皮肤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脂褐质(Lf)的含量变化为指标,探讨平贝母调节小鼠皮肤黑色素药效物质.方法:将平贝母水提取液上大孔树脂柱,分别用20%、50%、95%乙醇洗脱,各洗脱物分别给经紫外线照射制造的皮肤黑色素小鼠模型灌胃.结果:95%乙醇洗脱物没有消除病理模型小鼠皮肤黑色素作用,流出液组及20%乙醇洗脱物有消除病理模型小鼠皮肤黑色素作用,但都不及平贝母,只有50%乙醇洗脱物的作用与平贝母水煎液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平贝母的药效物质可能存在于50%乙醇洗脱部位.

    作者:刘宝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剖宫产对新生儿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剖宫产对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不同分娩方式围产儿,新生儿死亡率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阴道难产围生儿,新生儿死亡率分别高于围产儿和新生儿总死亡率(P分别<0.01和0.05).此外,阴道难产围产儿死亡率高于剖宫产围产儿死亡率(P<0.05).高危新生儿情况:需抢救性,治疗性及预防性用药的高危新生儿数剖宫产组远少于阴道难产组(P<0.01);选择性剖宫产组少于急症剖宫产组(P<0.05).结论:剖宫产儿综合征不存在,只要指征恰当,剖宫产可说是一种安全的分娩方式.

    作者:周德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五加生化胶囊预防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1].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后至产后2h以及产后2~24h 三个时期.但多发生在前两期.产后出血在我国是产妇首位死亡原因.我院应用五加生化胶囊观察200 例产妇,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特报道如下.

    作者:尹磊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原发性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以及甲胎蛋白的关系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和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检测意义,从而提高PHC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96例PHC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96例PHC患者中,HBsAg阳性80例(86.45%)、HBeAg阳性25例(26.04%)、HBeAb阳性54例(56.25%)、HBcAb阳性80例(83.33%)、HBV-DNA阳性76例(78.54%)、HBVm均阴性13例(13.54%).96例PHC患者中,有乙肝病史者40例(41.67%)、有肝硬化病史者32例(33.33%)、乙肝病毒携带者24例(25.0%),有83例与乙肝有关、5例为丙肝患者、未查出病原学的患者8例.96例PHC患者中,AFP>400ng/mL者52例(54.16%)、20~400ng/mL者33例(34.37%)、<20ng/mL者11例(11.46%).结论: 大多数患者PHC的发生与HBV感染所致的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密切相关.

    作者:吴素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托吡酯对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5-羟色胺、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托吡酯(TPM)对正常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组织5-羟色胺(5-H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影响.方法:28日龄Wistar 大鼠,对照分组,TPM连用4周后,各组进行Y-型迷宫检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组织5-HT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化学比色法检测AChE活性的变化.结果:TPM 对照A、B组与空白组相比,TPM对照B组与TPM对照A组相比,大鼠Y-型迷宫分辨学习能力及24h记忆保持率明显降低(P<0.01),5-HT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P<0.01),AChE活性明显增加(P<0.01,P<0.05).结论:TPM可引起正常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大鼠海马内5-HT含量降低和AChE活性增加有关,其损害程度与TPM的使用剂量有关.

    作者:王海燕;袁静;邓范艳;王禹;孟庆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前列腺开放手术与电气化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比较

    前列腺开放手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EVP)都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常用方法.实际工作中只有制订与之相适应的围手术期护理计划才能在大程度上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和缩短住院时间.因此,我们对11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病人开放手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EVP)术后护理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于俊娟;秦迎春;田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胆源性胰腺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胆源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以更好预防和治疗.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我院普外科和消化科收治的325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结果:文化程度、饮酒、血脂等6种因素系胆源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作者:黄朔;李明振;金琦;刘秀哲;胡明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11例分析

    目的:分析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点,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对11例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1例患者经治疗后,6例治愈,死亡3例.结论: 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复杂、病死率高.及时尽早的诊断ARDS并正确治疗和使用呼吸机是降低重症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白秀华;曾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浅谈白术古今炮制原理

    白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临床多用于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所致的食少便溏、脘腹胀满、倦怠乏力、痰饮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证,为补脾要药.目前对白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问题国内外研究得很多,但对白术古今炮制原理还缺乏系统地总结,本文对白术古今炮制方法及原理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白术有效成分及炮制对成分、药理作用的影响,对临床有何意义奠定基础.

    作者:宋丽艳;李永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乳腺结核2例

    乳腺结核比较少见,国内报道为乳腺疾病的1%~4.75%,原发者极少见,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本院在两年内发现了2例原发性乳腺结核,诊断要点有:(1)大量干酪样坏死;(2)郎罕氏巨细胞或上皮样细胞团;(3)淋巴细胞;(4)动态观察抗痨效果.

    作者:宋丹丽;李满库;刘辉;李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免疫病因学说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是常见妇科疾病,发病率占一般人群1%~7%,不孕妇女的30%~40%.临床表现常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发作、痛经、月经失调、不孕、肠道或泌尿道症状,无症状者约为20%左右.EM为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流行的有子宫内膜种植、体腔上皮化生、免疫异常、淋巴及静脉播散、内分泌障碍和多基因遗传等学说.如此繁多的学说表明,我们对EM的病因认识不清,或者说它是多因素形成的疾病.

    作者:张春斌;谈西满;罗佳滨;常春艳;刘爽;吕冬霞;胡玉红;卢北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满山红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条件的实验研究

    目的:确定满山红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的佳实验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确定萃取满山红中挥发油的佳条件.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满山红挥发油的佳实验条件为:萃取压力22MPa,萃取温度40℃,分离器Ⅰ压力 7MPa ,分离器Ⅰ温度60℃.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可以替代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用于挥发油的提取.

    作者:王兴全;焦淑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