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氧氟沙星锌乳膏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董丽华;潘洪秀;张力岩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锌乳膏, 烧伤创面
摘要: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锌乳膏对II度烧伤创面的愈合及抗感染作用.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采用半暴露疗法与包扎疗法用于烧伤创面,共治疗140例烧伤患者248个烧伤创面,观察浅II度烧伤创面用药后8d,深 II度烧伤创面用药后18d创面愈合率,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及对全身情况的影响.结果:在浅II度烧伤和深II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上,治疗组比对照组提前3~4d.结论: 二者有显著差异,该药物可用于临床.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价值

    缩窄性心包炎在临床上虽不少见,但由于临床症状、体征表现不具有特异性,易与其它疾病混淆.本病无特异性检查手段,临床往往诊断十分困难.本文总结了经我院超声检查的8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超声心动图特点,旨在探讨超声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新;石艳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已氯软膏的质量控制

    细菌性、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通常外用制剂很少,一般多用注射、口服等给药方式进行治疗,但给药后药物全身分布,而局部药物浓度不高,疗效不甚理想,为了减轻广大妇女的病痛之苦,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我院药剂科、妇产科联合研制的己氯软膏,用于治疗阴道炎尤其是老年性阴道炎及卵巢去势后补充雌激素,起到局部消炎杀菌作用,治疗部位药物浓度较高,治疗效果好,故为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良药[1].

    作者:程岩;季芳茹;董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彩色超声对胆总管末段结石的诊断与干扰因素的系统分析

    总结胆总管末段结石的超声诊断要点,明确干扰因素的种类;收集超声诊断声像图特点得出科学的结论.通过我院2001~2005年68例胆总管末段梗阻经手术证实胆总管末段结石病例及确定误诊因素并进行列表对比分析.现做如下报道.

    作者:王宇;李春雨;赵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25%高浓度水杨酸膏治疗巨大跖疣56例疗效观察

    我科自2001-06~2005-06应用25%水杨酸膏治疗巨大跖疣5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雁来;李福成;赵晓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和超声测厚仪测量角膜中央厚度的比较

    目的:比较带角膜厚度测量功能的非接触型内皮显微镜和超声测厚仪测量角膜中央厚度的差异.方法:分别应用NONCON ROBO SP-9000型非接触内皮显微镜(KONAN公司)和UP-1000A型超声测厚仪(NIDEK公司)对76人152眼的角膜中央厚度进行测量.结果:非接触内皮显微镜测量角膜中央平均厚度为(551.36±34.23)μm,超声测厚仪测量的角膜中央平均厚度为(550.41±33.84)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角膜厚度测量功能的非接触型内皮显微镜和超声测厚仪两者在测量角膜中央厚度的结果比较一致.当临床上两者测量值出现较大差异时,需要重复两种检查方法以获得可靠的角膜中央厚度值.

    作者:陈彬彬;倪海龙;杨亚波;胡培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甘露醇输液中产生的肾损害问题探讨

    目的:探讨在脑外科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甘露醇产生的各种问题和并发症,以在临床工作中尽量避免.方法:回顾性分析339例临床资料.结果:脑外科患者使用甘露醇发生的各种问题.尤其是肾损害问题.与患者年龄、甘露醇使用总剂量、日平均剂量、使用时间密切相关.结论: 要科学有效地使用甘露醇,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并发症.

    作者:付博;梁艳秋;孙海燕;王弈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迟发性神经病20例临床分析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经彻底洗胃及特效解毒剂(长托宁,解磷定)治疗后,一般无后遗症,只有少数病人在急性有机磷中毒症状消失后2~3周可发生迟发性神经病.现将我院内科2000~2005年诊治13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迟发性神经病20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吉善;刘凤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体感诱发电位观察

    目的:通过针刺治疗前后颈椎病患者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对比观察,为针刺治疗本病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针刺取大椎、天柱、颈夹脊为主穴,根据临床分型加配穴,对32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进行上肢体感诱发电位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及治疗前与正常健康人对比.结果:颈椎病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波幅低于正常健康人,峰间潜伏期则明显延长(P<0.01);针刺疗法对体感诱发电位的波幅和峰间潜伏期有明显的改善.结论:针刺治疗颈椎病疗效肯定,体感诱发电位可以作为颈椎病患者疗效评价的客观指标之一.

    作者:董中国;潘颖华;孙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1例静脉-静脉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急慢性肾衰有效的方法之一.而理想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需条件,也是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命线.目前,常用血管通路有直接动-静脉穿刺、动静脉吻合瘘和中心置管等方法.其中直接穿刺中,多以动脉作为抽血路,如直接穿刺静脉作为抽血路,除股静脉外,一般难以达到常规透析所需的血流量(200ml/min以上).因此,静脉多作为回路之用.而2005年,我们试用肘正中静脉-静脉成功地对一例尿毒症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春艳;刘红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的X线诊断2例

    血友病常伴有骨骼、肌肉出血等并发症.而血友病性膝关节炎属于其中一种特殊的并发症.X 线检查又有特征性表现.本文收集2 例,均经实验室检查证实.报道如下.

    作者:高景斌;杨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高山红景天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单方生药高山红景天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模型组(B)、秋水仙碱组(C)、红景天高剂量组(D)、红景天低剂量组(E).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用四氯化碳诱发肝纤维化.各组于造模第8周末处死动物,分别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层粘连蛋白(LN), Ⅲ型前胶原(P C Ⅲ),透明质酸(HA)及Ⅳ型胶原(CⅣ);检测ALT、AST、ALB、STP; 作HE染色.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经该中药治疗, 大鼠血清中LN、PCⅢ、HA、CⅣ和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0.01);ALB水平显著升高(P<0.01);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检测改善显著.结论:单方生药高山红景天能有效地减轻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损伤和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是通过抑制肝HSC增殖,降低ECM的分泌,促进胶原纤维降解而达到的.

    作者:陈艳军;颜玉;张立志;王秀梅;高旭珍;宋光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改良低张钡造影法在小肠疾病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低张钡造影法在小肠疾病检查中的作用.方法:检查前口服泻剂准备肠道,口服自制硫酸钡胶浆300mg,再口服胃复安10~15mg,肌注654-2 15mg;与临床病理对照.结果: 212例改良低张小肠钡造影法检查者阳性率为48.5%,与临床及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5.2%.改良低张钡造影法可提示小肠疾病的存在,小肠疾病的良、恶性.改良低张钡造影法具有以下优点:①操作简便,容易掌握,痛苦少患者易于接受;②病变显示比较清晰,有利于观察粘膜微小病变,疾病检出率较高;③临床病理符合率较高;④在腹泻和消化道出血而胃和结肠检查均无异常者,改良低张钡造影法可作为寻找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缺点:①不利于观察小肠功能性病变;②钡剂流程不易控制.结论 :该方法对小肠疾病的检查更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可作为诊断小肠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李建英;温义成;姜庆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青光眼术后影响人工晶体屈光度的临床实验研究

    青光眼是仅次于白内障位居第二的致盲眼病,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眼科手术技术的发展,青光眼手术治愈率有普遍的提高且并发症相对的减少.但是由于多种因素使原有的晶状体混浊加重,也可使透明的晶状体发生混浊.人们开始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病人行白内障手术同时植入人工晶体(IOL),但这些患者术后屈光不正度数高于未行青光眼滤过术者.这些屈光不正与术前计算的结果相比多为近视.本文通过测量青光眼滤过术前后与白内障术后眼轴长度及角膜曲率的变化,解释人工晶状体眼屈光不正,进而为青光眼滤过术后植入IOL屈光度的选择提供论证依据.

    作者:宿星杰;徐小萍;刘远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组,每天0.4g;洛美沙星为对照组,每天0.4 g,疗程7~10d.结果: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痊愈率81.7%,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91.7%,其临床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乳酸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轻微,患者可耐受.结论:两组病例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及造血系统功能损伤,表明乳酸左氧氟沙星是治疗呼吸道有效和安全的药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晶红;王曦;孟巍;侯大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阴阳五行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古老中医的理论依据和普遍规律的核心是整体宇宙的阴阳二相相关规律和五行循环律,阴阳理论表达事物的普遍双重性思想,在东方认为自然界阴阳的表现是典型的、严密的和交替显现的.同时,阴阳理论表明了阴阳物质(事物)彼此的相互贯通和他们之间相互转变的无限过程.

    作者:王登科;陈双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出血性脑血管病便秘的效果观察

    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威胁人类生命严重的疾病之一.其死亡率一般在46%左右,而出血后再出血死亡率高达70%以上.多数患者发病时有明显诱因,常因排便用力过度,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我们自2002-10~2003-10对住院86例患者采用了三步通便法,预防便秘,使再出血发生率大大降低,报道如下.

    作者:赵彤;赵爱娟;教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胆汁性肾病1例

    患者,男,66岁,2005-03-08因黄疸入院.患者曾于2004年3月因腹泻、食欲不振到我院检查,经钡餐检查发现胃癌即行根治术.术后一般情况好.本次入院时查体:神清,巩膜、皮肤明显黄染,肝脾肿大,经B超和CT检查证实为肝胰腹腔内转移.血清总胆红素20mg/dl,直接胆红素12.8mg/dl.拟诊:胃癌术后1年伴腹腔内转移.给予静脉滴注葡萄糖,维生素C、肝泰乐、茵枝黄液等治疗.黄疸进行性加重,血清总胆红素37.8mg/dl,直接胆红素25.6mg/dl.

    作者:李志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针对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糖尿病足(足部溃疡)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往往久治不愈,严重者需进行截肢治疗,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因糖尿病足截肢给人们带来严重的损害并影响其生活质量,已经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如何有效地减少和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降低截肢率,是护理上急于解决的问题.我们对2003~2005年收治的89例糖尿病足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较好,体会如下.

    作者:王金梅;宋丽翠;高凤荣;刘玉荣;李蕴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大面积烧伤病人高静脉营养分析

    据文献报道一个烧伤面积超过30%的病人体内就会发生超高代谢,机体组织蛋白分解代谢加快,病人消耗过快.如不及时补充病人就会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并且使创面修复减慢.目前对烧伤病人多采用肠内、肠外营养同时进行.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由于胃肠道功能低下,大多以胃肠外营养为主.本文对我科1998~2004年收治的大面积烧伤病人高静脉营养液配制结构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合理的肠外营养的模式.

    作者:杨嵩峰;赵雁南;田稼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脾破裂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149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预防脾破裂手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的方法.方法:将1995-03~2003-05的149例脾破裂术后病人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预防血栓形成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术后处理方法.结果:149例病人中对照组有9例病人出现深静脉血栓,而实验组无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脾破裂术后病人采取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是必要的.采用新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较好.

    作者:崔雨;李佳;胡秋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