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静脉-静脉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

赵春艳;刘红艳

关键词:静脉-静脉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 护理
摘要: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急慢性肾衰有效的方法之一.而理想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需条件,也是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命线.目前,常用血管通路有直接动-静脉穿刺、动静脉吻合瘘和中心置管等方法.其中直接穿刺中,多以动脉作为抽血路,如直接穿刺静脉作为抽血路,除股静脉外,一般难以达到常规透析所需的血流量(200ml/min以上).因此,静脉多作为回路之用.而2005年,我们试用肘正中静脉-静脉成功地对一例尿毒症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现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组,每天0.4g;洛美沙星为对照组,每天0.4 g,疗程7~10d.结果: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痊愈率81.7%,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91.7%,其临床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乳酸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轻微,患者可耐受.结论:两组病例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及造血系统功能损伤,表明乳酸左氧氟沙星是治疗呼吸道有效和安全的药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晶红;王曦;孟巍;侯大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综合性心理干预治疗儿童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治疗对哮喘患儿的情绪障碍及哮喘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哮喘诊断标准的80例学龄期儿童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给予同样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进行综合性心理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行为,抑郁、焦虑情绪,临床疗效及呼吸峰流速(PEF).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行为,抑郁、焦虑情绪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但仅有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儿临床疗效及PEF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哮喘患儿的行为及情绪障碍,改善其临床症状及肺功能,药物辅以综合性心理干预治疗儿童哮喘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林素惠;郭秀东;赵萍;严文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在小儿心肌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共119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应用磷酸肌酸钠,对照组59例应用1,6二磷酸果糖,两组进行对比观察,规范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症状、体征(心力衰竭、心律失常)、ECG(部分进行 Holter)、UCG(心脏大小、心功能测定)、心肌酶的变化情况.结果:磷酸肌酸钠钠的疗效显著,两组间统计学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磷酸肌酸钠能更快地缓解症状(P=0.01),减轻和/或减少心率失常的发作(P<0.01),控制和/或纠正心力衰竭(P<0.01).

    作者:杨义;杨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剖宫产率增加、剖宫产指征变化对母婴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近10年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变化及剖宫产对母婴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剖宫产率逐年升高,1995年为 36.4%,2004年上升为86.2% ②1995~1999年剖宫产指征以难产为第一位,而近5年社会因素占第一位.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术增多所致,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术.

    作者:孙盛梅;何红;吴雅冬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经皮微创技术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技术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C臂X线透视下闭合复位,采用DHS内固定术.结果:切口长度平均5.3cm,出血量平均51.0ml,手术时间平均40min,临床愈合时间为60~91d,平均70.2d,无伤口、肺部、泌尿系统感染,无骨不连、内固定断裂脱出,髋骨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微创DHS内固定股骨转子骨折.具有简便快速、创伤小、固定牢、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德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迟发性神经病20例临床分析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经彻底洗胃及特效解毒剂(长托宁,解磷定)治疗后,一般无后遗症,只有少数病人在急性有机磷中毒症状消失后2~3周可发生迟发性神经病.现将我院内科2000~2005年诊治13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迟发性神经病20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吉善;刘凤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手术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重在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手术学实验课是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基础课程向临床课程过渡的桥梁课程,是临床外科的基础.通过对手术学的学习,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观念,手术基本技术操作是外科系统各专科操作的基本功,即在基础医学的基础上加强对无菌术、基本技术(切开缝合止血等),以及手术人员和病人的术前准备(洗手方法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术区皮肤消毒等)学生除了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外还必须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为以后临床生产实习和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晓玲;李义强;曹秋莉;张文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磁性附着体义齿的研究进展

    磁性附着体是利用磁性材料间的磁力将义齿吸附到基牙或种植体上,使义齿获得固位和稳定的一种装置.磁性附着体的应用研究至今已有50余年历史,尤其是近10年间,新的磁性材料和新的设计使磁性固位装置不断出现,磁性附着体的应用理论和技术也日趋成熟和完善,并已成为改善修复体固位的重要手段.本文就磁性附着体对覆盖基牙、义齿固位力、机体组织的影响及磁性附着体的防腐蚀性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左恩俊;段蔚泓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大出血1例

    患者男,27岁,于2002-10-05因心窝处痛持续1d伴大量呕血急症入院.5年前因上腹痛、吐酸,作钡餐和胃镜检查均报告为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溃疡,曾用H2拮抗剂治疗,症状消失.

    作者:乔良;李智;王维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针对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糖尿病足(足部溃疡)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往往久治不愈,严重者需进行截肢治疗,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因糖尿病足截肢给人们带来严重的损害并影响其生活质量,已经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如何有效地减少和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降低截肢率,是护理上急于解决的问题.我们对2003~2005年收治的89例糖尿病足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较好,体会如下.

    作者:王金梅;宋丽翠;高凤荣;刘玉荣;李蕴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颈丛神经阻滞期脑氧饱和度的变化

    目的与方法:随机选择30例ASAI级的甲状腺腺瘤病人,在双侧颈从神经阻滞下行甲状腺腺瘤摘除术,术中测定rSO2、SpO2、BP、HR和ECG.结果:所有病人术中rSO2 值均在正常范围内,SPO2、BP、HR 没有明显的改变,且rSO2和SpO2、rSO2 与BP、rSO2与 HR没有相关性.结论:颈丛神经阻滞对病人大脑的氧供需平衡影响极小,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田稼斌;张万杰;陈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氨溴索、克仑特罗合剂(易坦静)治疗咳嗽500例疗效总结

    咳嗽为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通过咳嗽可使痰液或坏死组织、尘埃、异物等排出体外,保持呼吸道的清洁通畅.但长期频繁的咳嗽、咳痰,则影响工作和休息,为病理现象,需积极治疗.

    作者:杜永岩;高平;唐敏艳;张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术资料分析

    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低下,生殖器萎缩,发生嵌顿异位,给取器带来困难,且给病人带来损伤与痛苦.现将我院60例绝经后妇女取器病例进行分析对比.

    作者:宋丽;何宏;田立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意义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7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组的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阳性率.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分为3组,急性心机梗死组(AMI)2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26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22例.结果:AMI组和UA组患者的H-FABP、CK-MB和hs-HS-CRP阳性率均明显高于SA组(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与H-FABP、CK-MB和hs-HS-CRP的增高相关.

    作者:赵晓辉;赵桂芝;杨光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蚓激酶在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应用

    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血栓形成和栓塞,具有极高的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寻找预防及治疗血栓栓塞疾病的药物,一直是医务人员不懈努力的目标.

    作者:杨晏清;邹春颖;魏春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褶合曲线分析法同时测定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中两组分的含量

    目的:采用褶合曲线分析法不经分离同时测定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中哌酮钠和舒巴坦钠二组分的含量.方法:以褶合光谱为基础,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褶合曲线分析法.结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中哌酮钠和舒巴坦钠二组分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是99.71%,1.33%;100.05%,0.28%.结论:该方法用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中两组分含量的测定,既简便,又快速,准确度较高.

    作者:杨铭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左氧氟沙星锌乳膏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锌乳膏对II度烧伤创面的愈合及抗感染作用.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采用半暴露疗法与包扎疗法用于烧伤创面,共治疗140例烧伤患者248个烧伤创面,观察浅II度烧伤创面用药后8d,深 II度烧伤创面用药后18d创面愈合率,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及对全身情况的影响.结果:在浅II度烧伤和深II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上,治疗组比对照组提前3~4d.结论: 二者有显著差异,该药物可用于临床.

    作者:董丽华;潘洪秀;张力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青年乙肝患者诱发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中青年乙型肝炎复发原因,为肝炎病人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87例中青年乙型肝炎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能坚持按医嘱用药和工作学习压力大是中青年乙型肝炎复发的主要诱因.结论:对中青年乙型肝炎病人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同时呼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普及肝病知识,减少诱发因素.

    作者:林春;韩晶莉;于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新生儿肠道条件致病菌败血症27例分析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病死率高、合并症多,严重危害着新生儿的健康,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卫生条件普遍改善,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但随着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提高、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等广泛应用,条件致病菌尤其是肠道条件致病菌引起的败血症日渐增多,从2004-07~2005-12我院共收治肠道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新生儿败血症2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昕明;王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肺复张后肺水肿8例临床诊治分析

    复张性肺水肿(Re-repansion pulmonary edema,RPE)是继发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肺萎陷在肺迅速复张后所发生的急性肺水肿,多见于气、液胸患者经大量排气排液之后、巨大肿瘤压迫肺组织突然解除或发生于开胸手术中单肺阻断通气时间较长者,在肺复张时至复张后24h之内发生的急性非心源性单侧肺水肿.本病症发生突然,经过凶险,如延误诊治可引起严重后果,死亡率达20%.

    作者:杜尔滨;田振华;齐宝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