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
目的:验证livin靶向RNA干扰重组质粒是否构建成功并成功转化入大肠杆菌.方法:从已经转化的大肠杆菌中提取质粒,并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Agrose电泳,测序.结论:酶切图谱分析,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质粒已成功构建并转化入大肠杆菌.
作者:张玉萍;饶冬梅;张春斌;刘爽;吕冬霞;罗佳滨;吕学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简称室上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是因心率突然急剧加快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其机制分为经房室结双径路进行房室结内折返以及经房室旁道进行房室折返两大类.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复杂的介入性治疗方法,是通过导管将射频电流引入心脏以消融特定部位的心肌细胞,融断折返环以达到根治PSVT的目的.2005-10~2006-09,我院对 56 例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娟;张波;李瑜;陈柳华;黄远花;杨淑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注射用利福霉素钠商品名侨丹,是我院近两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注射用抗结核药物,我科自2004-04~2006-04间收治的6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应用侨丹且联合应用其它化疗药物,经10周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芳霞;方秀娟;王玉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地丁药材属常用中药,在中药生产中用到的有紫花地丁、苦地丁、甜地丁.但由于科属不同,因此,在采购、检验环节经常因分不清科属而发生混淆.紫花地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其用于疔痈疮疖、丹毒、黄疸、毒蛇咬伤、尿路感染.甜地丁为豆科植物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verna的干燥全草,其用于疔痈疮疖.苦地丁为罂粟科植物布氏紫堇Corydalis bungeana Turcz的全草,其用于疔痈疮疖,风热感冒、暴发火眼、支气管炎、肠炎、肝炎.
作者:张雅杰;宋光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与NO,ET-1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中IGF-I,NO, ET-1的水平.并对各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冠心病患者血清中IGF-1,NO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冠心病患者血清中ET-1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冠心病患者血清中IGF-I 与NO ,ET-1 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的降低可能是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之一.其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可能是通过上调一氧化氮及下调内皮素的表达有关.
作者:邱丽丽;范蕾;冯晓娜;董天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测定酮洛芬凝胶剂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200mm×4.6mm,5μm) ,以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5nm.结果:酮洛芬在3.9984~23.9904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35%,RSD=0.75%(n=6).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精密度和重现性好,可用于酮洛芬凝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鹏;曲有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MTA1基因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浸润转移及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2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中MTA1基因的表达.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中MTA1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P<0.05),MTA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MTA1基因的过度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MTA1基因的过度表达可能是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程度、转移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立海;王娇;孟凡石;王亚洲;王树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自2000-01~2004-01收治的42例有明确服用农药万灵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患者,其中轻度中度患者20例,中度中度患者16例,重度中度患者4例,死亡2例.重度中毒中昏迷2例,肺水肿4例.全部病例均在来诊后立即给与清水彻底洗胃,直到胃液洗出液变清为止,并由胃管注入或口服20%甘露醇25mL导泻.在洗胃的同时建立静脉通道,静推阿托品,轻度中毒者,首剂1~3mg,每15分钟1次,阿托品化后改为1~3mg/d.中度中毒者,首剂3~5mg,后每15分钟1次,至阿托品化后改为每4~6h 肌注0.5~1.0mg.重度中毒者,首剂5~10mg,然后每10~15分钟1次 ,阿托品化后改为每1~6h 肌注0.5~2.0mg 以维持阿托品化.根据病情逐渐减量,1~3d后停药.结果: 除2例因服药量过大,均超过200ml,服毒至就诊时间均超过150min,中毒重,来诊时已经死亡外,其余40例经抢救留观治疗1~4d,平均3d后,均治愈出院.且无一例出现阿托品中毒症状. 结论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万灵中毒后发病快,微量口服即可危及生命,及时抢救具有痊愈时间短,愈后效果好,不反跳的特点.
作者:刘天军;张菊荣;李利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牙齿隐裂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99颗发生隐裂的牙齿在口腔中的发病牙位进行总结,病因进行讨论,并对隐裂牙齿给予综合治疗方法,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隐裂牙好发于上颌第一恒磨牙,依次为下颌第一恒磨牙,上颌第二恒磨牙,发生隐裂牙的多存在牙颌创伤.牙体自身因素、牙尖斜度等都是此病发生的原因所在.经过笔者综合治疗及临床观察,疗效较可靠.结论:牙齿隐裂的发病隐匿,早发现,早治疗,预后乐观.根管治疗和全冠修复是目前治疗牙隐裂的主要方法.
作者:付黎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过去认为,由于阴囊皮肤弹性好,活动度大,睾丸白膜内坚韧,睾丸有较大的活动度,闭合性睾丸损伤的发生率较低,但近年来闭合性睾丸损伤的病例在国内外文献已有大量报道[1].回顾我院1996~2005年收治的9例睾丸损伤,就其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杰平;杨春华;王粟;尹庆来;于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FLIP,Caspase8,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表达及其意义,探讨它们与卵巢癌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LIP、Caspase8、MTA1在98例上皮性卵巢肿瘤(包括18例良性囊腺瘤,20例交界性囊腺瘤和60例卵巢癌)的表达情况.结果:FLIP、Caspase8及MTA1在卵巢交界性囊腺瘤和卵巢癌中的表达均分别明显高于卵巢良性囊腺瘤(P<0.05),FLIP、MTA1的表达在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卵巢癌的FIGO分期及有无转移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FLAP和Caspase8成负相关关系.结论:FLIP、MTA1在卵巢癌中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期望能为判断卵巢癌的生物学行为,决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一璇;吕敬媛;卢北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社区老年人的面访,用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和长谷川智能量表(HDS)[2]对社区老人进行老年痴呆的初步诊断,以其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做康复护理.方法:对社区老人采用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rief Screening Scale for Dementia BSSD)和长谷川智能量表(Hesegara Dementia Scale,HDS)[2],共面访老人78例,其中男32例,女46例,年龄在60~88岁.结果:用BSSD和HDS检出老年痴呆病人14例(18%),有9例(64%)痴呆老人的家属不认为患有老年痴呆,80~88岁老人患病率(57%)>70~79岁老人患病率(43%).结论:此次调查发现,患病率已高达18%,远远高于国内报道的60岁以上痴呆的患病率为0.38%~5.6%[1,3],由此可见,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中国又是一个人口多的大国,老年痴呆的人数逐渐增加,这一现象将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早期康复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杨立娟;姚艳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前对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和方法较多,有一些药物的使用方法和疗效还不确切,例如干扰素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血清转换不理想.我院自1997-03~2003-12对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使用干扰素a-1b、胸腺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克勤;刘敬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本文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30只不同年龄组SD大鼠心脏各部心肌氮能神经的分布及形态学特征并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显示大鼠心脏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的形态与分布.结果:大鼠心肌内均有氮能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分布.结论:比较3个月龄组氮能神经的数量和截面积的变化,发现5~6月龄与1~2月龄及3~4月龄相比,两项指标差别有显著意义(P <0.01).
作者:宋汉君;田国忠;李梅秀;姚海涛;张晓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4~2006-04间42例卵巢囊肿行腹腔镜下肿瘤剔除+ 切除术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腹腔镜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8±12) min ,平均住院时间3d ,无腹膜炎发生,全部患者随访4~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罗丽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双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简称3D)在颌面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选33例典型颌面部骨折病例,经3D处理,选择佳角度及层面进行观察.结果:双螺旋CT3D能够立体、全面、直观、准确及清晰地显示骨折的具体情况.结论:双螺旋CT3D更利于颌面部骨折的临床诊断及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制定及实施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李忠军;景介梅;张克;刘森;孙秀丽;崔克信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在口腔正畸临床中有时需要作颌间牵引,常规方法直接将牵引圈挂在托槽上,或弯制多Loop 曲及水平曲放在两牙之间,作为牵引钩[1],前者牵引圈易脱落,应用后者,患者口内异物感大,不易清洁口腔卫生,牵引力稍大会导致弓丝整体唇侧扭转,弓丝易变形,牙齿承受扭力较大,甚至个别牙伸长.自制牵引钩是将牵引钩直接结扎在托槽的槽沟中,应用自制牵引钩进行颌间牵引时,固位牢固,能承受较大的牵引力,口内异物感小,弓丝不损伤软组织粘膜,方便易操作,自制牵引钩由结扎丝制成直接固定在托槽四个翼上,不会发生扭转变形.
作者:赵刚;张纯妍;吴立鹏;孙庆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甘蓝、花椰菜、西兰花有效成分的研究比较,探索十字花科植物所含化学成分规律,为寻找新药源奠定基础,为植物化学分类学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对甘蓝、花椰菜、西兰花分别进行水、醇、石油醚提取,对其检液有效成分进行纸色谱法、试管试验法、薄层色谱法检测.结果:三种植物均含有氨基酸、糖、黄酮、生物碱、三萜皂苷、挥发油等成分.结论:芸苔属甘蓝、花椰菜、西兰花三种植物有效成分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作者:吴莉莉;张宇;郑宏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RAPD技术在中药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对中药鉴定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简述了RAPD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在中药的分子鉴定与中药质量控制、中药遗传多样性研究、中药品种选育、可能发展前景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作者:刘娟;张春晖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制备恶丙嗪脂质体.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结果: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优化处方.结论:我们制备出了稳定、载药量较大、包封率较高脂质体.
作者:黄展;谷继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