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雄越
目的:通过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帮助和提高结肠造口病人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方法:对52例结肠造口病人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26例,采用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对照组26例进行常规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为88.46%,与对照组(65.3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日常自我护理能力评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因人施教,注重个性化和人性化,对结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作者:杨慎凤;高书峰;林金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凯伦)为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他唑巴坦钠以8:1组成的复方制剂,我院自2004-09~2005-03对收治的54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对其进行疗效观察,并与哌拉西林钠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单玉华;缪淑霞;王露;缪明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型药疹是病情严重的药疹之一,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我院2004年10月收治感冒通致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型药疹1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卫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国现今农村卫生工作重点是建立农村医疗网,提高农村医疗技术水平和卫生知识的宣传,各医学院校所培养的高职高专卫生医药人才大多面向农村、面向基层,从事卫生、防疫、保健和疾病诊治工作.如何培养俭、朴、能、专等实用技能型人才,使其真正担负起农村、社区等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是各医学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医学高等专科教育的特点是学制短、科目多、学生学习压力重,如何能使学生真正掌握中、西医两套理论与实践技能,则更是医学教育工作者需加以深入调查研究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我院经多年教学实践与探索,对在校生和毕业生的文字和数据调查、分析、研究,加强学生思想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技能训练与培养、生产实习和技能考核等内容的调整,建立起学生在校和生产实习时期整套理论与实践技能培养目标和监控体系,推进了教育教学的改革.
作者:张忠奎;朱景鑫;夏祥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比较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因该课程具有难度大,理论性强,直观性差等特点,学生难于理解和记忆,而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更使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难于保证.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中采用细化理论,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江旭东;欧芹;张鹏霞;朴金花;李晶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甲亢性心脏病资料.结果:甲亢性心脏病占同期住院病人的18.7%,其中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83%、54.1%和40.6%.甲亢性心脏病的误诊率为13.5%.结论:甲亢性心脏病多见于病程长、病情控制不佳的老年甲亢患者.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愈后良好.对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应注意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作者:曲文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早期康复训练已经成为急性心肌梗塞(AMI)康复的重要手段,AMI患者早期进行良好的康复护理,可以促进其体内和运动能力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再梗塞和冠心病意外的发生,加速患者恢复原来的生活方式和参加生产劳动.
作者:张波;于文丽;吕维娟;荣光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蛋白疫苗与DNA疫苗联合免疫效果的分析,探讨这种免疫方案的优势.方法:用DNA质粒PVRC2000-syngag,在0,2,4周初始免疫BALB/c小鼠,在第6周用HIV-1 CN54 Gag 蛋白加强免疫,每间隔两周采小鼠尾血作结合抗体滴度变化的检测,在第10周处死小鼠,检测小鼠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结果: 小鼠在第1次免疫后两周就产生了特异性的结合抗体,抗体在4周开始快速增长,在Gag蛋白加强后两周达到高峰,之后开始缓慢下降.这种联合免疫组诱导出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体亚型检测倾向于Th2型体液免疫.结论:本实验为提高亚单位疫苗免疫原性提供了新的免疫方法.为免疫策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和启示.
作者:闫冬梅;梁立春;王晓玲;林跃智;刘沙;邵一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前已知主要的动物病毒几乎均可引起人类的神经系统感染,神经系统的损伤,可因病毒种类及感染条件而异,大多数病毒可引起脑炎、脑膜炎和脊髓炎等急性感染性疾病,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和胃肠道.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颈强、脑膜刺激征、癫痫抽搐等.本病例在发病后10d到我院治疗,入院时呈昏迷状态,所以早期病史不详,又未作病毒分离,很难确定为何种病毒型脑炎,仅根据当地医院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330mmH2O及临床体征,鉴别诊断,排除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经全力抢救治疗,精心护理,病人转危为安,康复出院.
作者:隋淑春;张立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从枸杞子中萃取色素.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方法.结果:萃取温度、压力和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结论:从而确定佳萃取工艺条件,为批量生产提供依据.
作者:陈效忠;李守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是目前临床上唯一能够评价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况的方法,它是反映人体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张力及其平衡的重要指标之一,是预测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我们对10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脉压增大(脉压>40mmHg)的患者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辉;李晓宇;赵婕;毕雪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男,54岁,冠心病,住院治疗,查体:心率70次/分,律齐,神经生理反射正常,无药物过敏史,诊断冠心病.治疗用5%葡萄糖250ml、脉络宁20ml(南京金陵制药厂,批号Z32021102)静点,1h后出现胸闷气短不适,呼吸困难,出现休克.立即停止输液,给予吸氧、肌注非那根2ml,地塞米松10mg静点.患者此期间未用其它药物.脉络宁注射液在我院用药很多年,从未发生过敏反应,要引起重视.
作者:李贵和;王曦;董丽华;李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牙本质过敏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牙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治疗牙本质过敏的方法很多,效果都不太理想,近年来应用激光治疗异突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现报道用CO2激光治疗仪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结果.
作者:范立红;闫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初步评价HPV感染妇女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对就诊于我院宫颈中心68例HPV感染妇女和80例非HPV感染妇女进行了问卷调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PV感染妇女组的总均分及阳性项目数与非HPV感染妇女组比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统计学有明显差异;各因子分中躯体化、焦虑、抑郁、敌对因子得分HPV感染妇女组明显高于非HPV感染妇女组.结论: 与非HPV感染妇女比较, HPV感染妇女显示出较多身心问题,这些因素可能对该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产生消极影响,值得临床医师注意.
作者:王苏梅;张礼婕;陈玉芬;周艳秋;敖丽君;李思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200例强直性骶髂关节炎病人X线及CT图像,归纳出其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本院门诊可疑强直性骶髂关节炎病人500例.其中被诊断为强直性骶髂关节炎者200例,致密性骨炎者15例,其它病变者15例.所有病人均行骶髂关节X线平片、骶髂关节CT扫描,结果:200例强直性骶髂关节炎病人:分为Ⅳ期,Ⅰ期病变为51例,Ⅱ期病变49例,Ⅲ期病变44例,Ⅳ病变56例.结论:强直性骶髂关节炎,与其它骶髂关节病变,在影像上具有不同之处,认真分析其影像学改变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是不难做到的.
作者:李春生;游勇;王就欣;王小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对肉桂酸与异戊醇的液相酯化反应进行研究.方法:考察了醇酸比、反应时间、带水剂用量等因素对合成肉桂酸异戊酯的影响,得到合成该酯的较适宜条件.结果:佳反应条件为n(醇):n(酸)=5:1,催化剂用量为肉桂酸用量的20%,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110~118℃,酯收率可达76.6%.结论:对甲苯磺酸是合成肉桂酸异戊酯的良好催化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该实验合成工艺简单,酯收率较高.
作者:张义英;田立华;赵小玉;韩凤利;王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野生狭叶柴胡根、茎、叶的显微结构.方法:采用石蜡切法.结果:野生狭叶柴胡的木栓层,韧皮部,木质部的显微特征均于药典上的记载有所不同.
作者:刘娟;陈宇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角膜病是我国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角膜移植术是一种较有效的角膜病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免疫、病理、药理及内皮活性等基础研究的进展,手术器械和方法的改进,使角膜移植的成功率在迅速提高[1].但排斥反应仍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现将我院自1989-10~2004-10进行的54例57只眼角膜移植术的免疫排斥反应方面研究做一下介绍.
作者:宿星杰;胡玉新;曹丽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1990~2004年间,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422例,其中脾破裂延迟性内出血16例,发生率占3.9%,现就其16例临床诊断及治疗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张福;翟秀霞;卢俊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系统低温对犬脊髓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18只杂种犬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1、实验组2和实验组3,每组6只.建立犬脊髓缺血损伤模型,实验组1常温下阻断主动脉40min,实验组2在30℃下阻断40min,实验组3在24℃下阻断40min,40min后开放主动脉.术后24h按Tarlov评分标准评价动物后肢神经功能,然后处死动物,取脊髓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2和实验组3动物后肢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1(P<0.01);实验组2和实验组3光镜下脊髓病理改变轻微,而实验组1较重,相比病理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系统低温对犬脊髓缺血性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深度低温优于中度低温.
作者:朱晓峰;战鹏;邹志田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