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多卡因培他啶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眩晕的疗效观察

王国辉;阴育红

关键词:利多卡因, 培他啶, 川芎嗪, 眩晕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利多卡因联合培他啶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采用多组对照实验.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培他啶川芎嗪注射治疗眩晕疗效显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体会

    脑梗死发病机制复杂,尚无一普遍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脑梗死的治疗多采用改善脑缺血、防止血栓形成、保护神经细胞等综合治疗方法,近年来,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在临床上受到普遍重视,而其脂微球制剂由于生产工艺的改进弥补了单纯制剂的某些不足.本研究采用双盲法对前列地尔和三七皂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进行比较.

    作者:王宏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醋酸氨银染色法网状纤维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技术

    病理诊断中癌组织的早期侵润在良恶性肿瘤鉴别中有极重要的诊断意义,但一般的组化染色无法确定上皮细胞是否真正破坏并侵犯基底膜.我们采用醋酸氨银网状纤维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双重染色法[1],在石蜡切片中同时显示基底膜和癌变腺体成分,使癌的早期侵犯很容易诊断,由于该法快速而有效,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波;姚海涛;卢凤美;孟庆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MEI糊剂加HA治疗尖周病临床疗效观察

    笔者于1998年起用MEI糊剂加HA(粉型)治疗尖周病患者142例,163颗患牙,取得较好疗效.1 治疗对象和方法以上患者包括各型慢性尖周炎,牙髓坏死、坏疽,前牙急性尖周炎.将甲硝唑粉(M),红霉素(E),碘仿(I)各一份,混匀后加入适量甲醛甲酚(FC),调成糊剂备用,暂定名为MEI糊剂.对患牙行常规根管准备,并以0.2%甲硝唑液体反复冲洗根管、吸干,将蘸有MEI糊剂的棉捻置于根管中暂封,7d后复诊取除棉捻,并将HA(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适量加入糊剂中调匀置于根管口用光滑针充分导入根管中,常规永久充填,半年后复查.

    作者:宋晓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脉络宁对乳腺癌化疗的临床病理研究

    乳腺癌术前化疗然后手术切除,临床上已有应用,我们用化疗药的同时静点脉络宁、口服行气活血化瘀、攻坚散结的中药治疗乳腺癌后、切除乳癌观察癌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昱;肖慧艳;刘文义;王欣;张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学诊断方法的研究

    角膜病是我国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角膜移植术是一种较有效的角膜病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免疫、病理、药理及内皮活性等基础研究的进展,手术器械和方法的改进,使角膜移植的成功率在迅速提高[1].但排斥反应仍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现将我院自1989-10~2004-10进行的54例57只眼角膜移植术的免疫排斥反应方面研究做一下介绍.

    作者:宿星杰;胡玉新;曹丽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舒血宁治疗噪声性耳聋的临床观察

    随着工业发展,噪声危害日趋严重,从事噪声作业工人耳聋患病率为15.47%[1].噪声性耳聋是由于长期呆在噪声环境中所发生的一种进行缓慢的感音性耳聋.目前噪声性耳聋仍然是职业病临床工作中有待解决的难题,我院自2000年应用舒血宁治疗噪声性耳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庞斌;王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24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早期康复训练已经成为急性心肌梗塞(AMI)康复的重要手段,AMI患者早期进行良好的康复护理,可以促进其体内和运动能力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再梗塞和冠心病意外的发生,加速患者恢复原来的生活方式和参加生产劳动.

    作者:张波;于文丽;吕维娟;荣光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系统化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改进

    目的:减轻或消除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取得家庭社会支持.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10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和评定, 对其中52例有不同程度抑郁障碍患者采取系统化护理.结果:经系统化护理后30例患者抑郁状态明显好转.结论:采用系统化护理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

    作者:崔颖;高凤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HPV感染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初步调查

    目的: 初步评价HPV感染妇女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对就诊于我院宫颈中心68例HPV感染妇女和80例非HPV感染妇女进行了问卷调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PV感染妇女组的总均分及阳性项目数与非HPV感染妇女组比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统计学有明显差异;各因子分中躯体化、焦虑、抑郁、敌对因子得分HPV感染妇女组明显高于非HPV感染妇女组.结论: 与非HPV感染妇女比较, HPV感染妇女显示出较多身心问题,这些因素可能对该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产生消极影响,值得临床医师注意.

    作者:王苏梅;张礼婕;陈玉芬;周艳秋;敖丽君;李思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上颌前部埋伏牙定位诊断中的应用及评价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对上颌前部埋伏牙定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怀疑上颌前部埋伏牙的患者做上颌牙轴位螺旋CT扫描,将所得到的二维图像传送到ADW3.1工作站进行多层面重建(Multiplannar reformation ,MPR)和三维重建(3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3D).结果: 经3D成像和MPR处理后, 15例不易定位的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其位置、数目、牙轴方向、牙体形态等,均被清晰、准确地显示出来.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的定位精确,能清晰显示其形态、唇侧或腭侧位置、萌出方向及邻牙关系,三维重建技术可作为颌面外科处理和正畸治疗前的重要检查手段.

    作者:贾虹玉;赵华;刘云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64例临床观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结构日趋明显,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由此引发的血管性痴呆病人随之增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自2001-09~2004-08我们用中医药观察治疗血管性痴呆病人64例,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成智;于艳双;张雅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周围神经疾病交感皮肤反应的临床应用

    周围神经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交感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是通过对皮肤阻抗变化的检测以评定受检者交感功能的一项临床电生理技术,我们对26例周围神经疾病的病人进行SSR的检测,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潘颖华;吴坤凌;董中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胎盘催乳素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胎盘催乳素(HPL)的临床意义及其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42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及43例妊高征妇女(妊高征组,其中轻度16例,中度12例,重度15例)血清β-hCG及HPL水平.结果:(1) 轻、中、重度妊高征妇女血清β-hCG分别为(25.33±17.80)μg/L、(33.12±4.91)μg/L、(42.19±17.47)μg/L;正常妊娠妇女为(12.33±7.92)μg/L,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β-hCG水平与妊高征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77,P<0.05).(2)轻、中、重度妊高征妇女血清HPL分别为(14.73±3.26) mg/L、(11.44±4.02) mg/L、(12.73±4.18) mg/L;正常妊娠妇女为(12.78±4.67)mg/L.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PL水平与妊高征病情严重程度无相关(r=-0.300,P>0.05).结论:β-hCG可反映妊高征时滋养细胞功能紊乱的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可作为妊高征病情的监测指标之一.HPL水平的变化不能作为妊高征的检测指标.

    作者:李春江;孙蕾;曹雪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细化理论在生物化学双主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比较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因该课程具有难度大,理论性强,直观性差等特点,学生难于理解和记忆,而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更使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难于保证.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中采用细化理论,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江旭东;欧芹;张鹏霞;朴金花;李晶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脑卒中昏迷病人的潜在问题和护理对策

    目的:为了降低脑卒中昏迷病人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感染的机会,我们结合临床经验,指定了预防脑卒中昏迷病人潜在问题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将100例病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各50例,并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整体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总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整体护理组对脑卒中昏迷病人潜在问题运用护理程序进行了护理,收到良好效果,充分体现了整体护理模式.结论:脑卒中昏迷病人的潜在问题中预防褥疮、肺感染为所有护理措施中的重要环节,对患者的康复起着积极作用.

    作者:金荣梅;徐晶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黄芩防龋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黄芩提取物的防龋效果及其可能的防龋机制.方法: 本实验将标本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不同流程处理(第1组:标本→脱矿→浸药→脱矿→检测;第2组:标本→脱矿→浸药→检测;第3组:标本→浸药→脱矿→检测;)乳酸胶体系统致牙本质龋,黄芩提取液、硝酸银、去离子水3组试剂按上述流程处理牙本质标本,在镜下观察处理后的牙本质标本.结果:通过对各组标本的光镜观察发现:第1组去离子水组牙本质小管不规则,而硝酸银组和黄芩组牙本质小管规则.第2组去离子水和黄芩处理后的牙本质小管比第1组规则,硝酸银处理后牙本质小管内有一些硝酸银沉积.第3组黄芩处理后的牙本质小管比去离子水组和硝酸银组规则.结论:黄芩提取物具有一定的防龋能力,其防龋机制可能为黄芩能抑制胶原分解,对脱矿的进一步进行产生影响,从而使牙本质龋的进展受到抑制.同时还发现黄芩可能具有一定的抗脱矿能力.

    作者:王健平;马婧媛;刘继光;赵华;李靖敏;敖喜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分析

    目的:寻找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佳治疗方案.方法:通过比较非手术保守治疗的股骨髁上牵引治疗、介于手术与非手术之间的外固定器治疗以及手术切开复位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共98例.结果: 牵引治疗组的疗效优良率为73.1%,外固定器治疗组的疗效优良率为81.3%,DHS内固定治疗组的疗效优良率为92.5%;牵引治疗组的并发症为38.5%,且死亡率为7.7%,外固定治疗组的并发症为18.8%,DHS内固定治疗组的并发症为5%.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首选方法为手术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治疗,外固定器治疗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而卧床牵引非手术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

    作者:余伟吉;张桂燕;陈立;余阗;卿茂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冠心病120例心电图分析

    2004年8月我院对在职40岁以上及离退休职工进行了一次健康普查,经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532例职工,其中,男239例,女293例,心电图检出异常者 120例,笔者对120例异常心电图者与放射、化验检查进行了对照,现将观察比较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吴坤凌;潘颖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系统低温对犬脊髓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评价系统低温对犬脊髓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18只杂种犬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1、实验组2和实验组3,每组6只.建立犬脊髓缺血损伤模型,实验组1常温下阻断主动脉40min,实验组2在30℃下阻断40min,实验组3在24℃下阻断40min,40min后开放主动脉.术后24h按Tarlov评分标准评价动物后肢神经功能,然后处死动物,取脊髓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2和实验组3动物后肢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1(P<0.01);实验组2和实验组3光镜下脊髓病理改变轻微,而实验组1较重,相比病理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系统低温对犬脊髓缺血性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深度低温优于中度低温.

    作者:朱晓峰;战鹏;邹志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脑出血继续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目的:探讨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54例脑出血继续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继续出血在首次出血8h内继续出血的可能性大,并且血肿靠近脑室系统的容易发生继续出血.结论:发病8h内应密切关注有上述危险因素的脑出血病人的病情,以免延误病情产生严重后果.

    作者:王跃华;廉晓宇;杨福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