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6例胸腹联合伤诊治体会

关键词:胸腹脏器损伤, 膈肌破裂
摘要:胸腹联合伤是指胸腹脏器损伤合并膈肌破裂的多脏器损伤[1],伤情复杂,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我院自1990年以来共收治26例,疗效满意.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p27kip1在宫颈癌中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

    p27kipl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抑癌因子,属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与细胞周期调控及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检测p27kipl,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旨在探讨宫颈癌发生发展时上述指标的变化规律及相互联系,以丰富宫颈癌的发病学研究,并为其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利巴韦林注射液与其他4种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目的:考察室温8h内,利巴韦林注射液与4种不同药物(穿琥宁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拉定、鱼腥草注射液、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在5%葡萄糖溶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褶合光谱法,结合外观和pH检查法,并以差谱值的形式予以定量表达.结果:在5%葡萄糖溶液中利巴韦林注射液与4种药物配伍,8h内外观均无变化,pH值基本不变,差谱值均小于10%.结论:室温8h内利巴韦林注射液与4药物在5%的葡萄糖中配伍均稳定.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高位结扎剥脱导管电凝法治疗98例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周围血管疾病,人群发病率为15%[1].手术是治疗此病的主要方法.传统术式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法存在切口多,术后恢复慢,切口瘢痕不美观等缺点.针对上述缺点,我们对传统术式进行改良,采取高位结扎剥脱下肢浅静脉主干同时导管电凝下肢曲张静脉.本文对改良手术方式与传统的手术方式治疗的病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改良手术方式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方式.本文详细介绍手术方法和治疗方案,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采用超声普通探头引导吸取脓液后注射抗菌素药物治疗肝脓肿27例治疗效果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27例全部治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本治疗方法安全、可靠、简便,有明显疗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脑出血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强啡肽A1-13含量及纳络酮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β-EP)、强啡肽A1-13(DynA1-13)的含量及纳络酮对其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出血(IC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纳络酮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纳络酮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络酮3.0mg/d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4d.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60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和治疗14d后血浆和脑脊液中β-EP、DynA1-13的含量变化,并设立正常对照组,观察不同部位、不同出血量时上述指标的变化,观察纳络酮对血浆和脑脊液中β-EP、DynA1-13的影响.结果: (1)脑出血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β-EP、DynA1-13含量在急性期较正常组明显增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2)不同部位出血患者之间血浆和脑脊液中β-EP、DynA1-13含量的差别不大,无显著性差异(P>0.05);(3)脑出血患者血浆中β-EP、DynA1-13含量与出血量呈显著正相关(r1=0.663、r2=0.480,P<0.01),脑出血患者脑脊液中β-EP、DynA1-13含量与出血量呈显著正相关(r1=0.645、r2=0.380,P<0.01).(4)脑出血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β-EP、DynA1-13含量,治疗结束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1)β-EP、DynA1-13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2)纳络酮能拮抗β-EP、DynA1-13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具有脑保护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偶发性肾癌68例临床分析

    肾脏偶发癌是指因健康体检或其它疾病检查时发现的肾癌,近年来随着B超、CT和核磁共振(MRI)等现代影像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偶发性肾癌的检出率也逐年增高 .我院自1995-01~2005-01 共收治肾癌192例,其中偶发癌68例,占35.4%.现就其特征、诊断、治疗、预后等总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医源性胆道损伤几种预防方法鉴析

    医源性胆道损伤(IBDl),90%以上是胆囊切除术所致,随着胆囊疾病手术适应证的拓宽及胆囊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普及,加之我国人口众多,每年施行的胆囊切除术病例日益增多.上海瑞金医院统计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探查术占该院普外手术的40%左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高压电位治疗失眠50例临床观察

    失眠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顽固性的病症.高压电位治疗无痛苦、见效快.现将我们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美沙拉嗪脱色温度对收率的影响

    目的:提高美沙拉嗪的产品质量和收率.方法:降低脱色温度.结果:提高美沙拉嗪的产品质量和收率.结论: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收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浅谈《生物专业外语》教学体会

    21世纪社会进入了信息化、科技化和国际社会化的时代,社会改革深入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应能熟练地以英语为工具,顺利地获取和交流专业信息.修改后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将大学英语教学分为基础阶段和应用提高阶段,并将原大纲的专业阅读改为专业英语教学.强调要抓好高年级的专业英语教学,保证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目前全国各高等院校对专业英语教学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将本课程列入学生的必修课程.适应时代发展,我院在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中率先开设了这门课.我们在多年专业外语的教学实践中,根据课程特点,进行了一些尝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法莫替丁的浓度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法莫替丁浓度.方法:以对乙酰氨基酚为内标,血浆经乙腈提取,HPLC测定.流动相0.01mol·L-1磷酸二氢钾-乙腈(91.5:8.5),流速1.0ml·min-1,C18色谱柱Alltech Apollo (4.6mm×150mm),检测波长266nm.结果:法莫替丁和内标与内源性杂质分离良好;5~160 n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2.5 ng·ml-1;日内精密度RSD为 1.5%~6.7%(n=6),日间精密度RSD为 0.2%~14%(n=6).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度较好,可用于法莫替丁血药浓度的测定.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肝脏形态学及抗氧化能力变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D-半乳糖致衰大鼠肝脏形态学改变及氧化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方法:采用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大鼠,做肝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测定Ca2+-ATP酶活性,肝线粒体MDA含量、PLA2活性.结果:衰老模型大鼠肝组织形态学发生明显变化,肝脏Ca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肝线粒体MDA含量、PLA2活性显著升高(P<0.01).结论:D-半乳糖致衰大鼠可作为研究衰老的模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无症状型冠心病猝死的病理学探讨

    目的及方法:从因冠心病死亡的尸检病例中选出死前无冠心病临床症状的8例猝死病例,分析无临床症状冠心病的病理学改变.结果:8例冠状窦口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并伴有多支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5例左室前壁有大范围的心肌梗死伴点灶状陈旧性心肌梗死灶,3例心肌有小片状陈旧性梗死伴小片状新鲜的心肌梗死.结论:猝死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脏传导系统有直接关系,心脏传导系统疾病在猝死中尤其重要,引起猝死的诱因为过劳、外伤、上呼吸道感染及精神紧张等因素.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生物化学课程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生物化学是医学领域的前沿学科,也是生物学科中活跃的学科之一,近年来在蛋白质组学,人类基因组,克隆技术、基因诊断与治疗等领域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而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兴国战略的实施的开展,为了适应提升层次、拓宽专业、提高综合素质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为目标,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倡带着问题学习的理念,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面宽广、创新设计能力强的研究型人才.我们在2003级检验本科,制药本科,药剂本科,2004级口腔医学生物化学课程进行如下改革.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腮腺肿瘤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选择佳的护理方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处于适合治疗和护理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根据麻醉、手术种类及病情不同,选择适宜的体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通过对210例腮腺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治愈率达到96.5%以上.护理效果良好,满意率达98%.结论:腮腺肿瘤病人的护理治疗,具有较强的专科性,与其它外科术前术后护理相比有其特殊之处,选择合适的、科学的护理方法是病人在全程治疗中顺利健康的关键所在.不仅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消渴降脂胶囊对实验动物血糖和血脂的影响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消渴降脂胶囊对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霉素致小鼠高血糖、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等动物模型和血糖、血脂含量测定等实验方法.结果:受试药物可显著降低实验性高血糖小鼠的血糖,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结论:消渴降脂胶囊有明显降低血糖、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的药理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iNOS在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在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过程中的表达,探讨NO/iNOS在正畸牙齿移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5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畸加力1、3、5、7、14、21、28d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结果: 正畸加力3d后,牙周组织细胞iNOS表达增强,7d iNOS表达达到高峰(P<0.01),以后iNOS表达下降.结论: NO/iNOS参与了正畸牙周组织改建过程,NO/iNOS可能参与了成骨过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褶合光谱法同时测定复方头孢氨苄胶囊中二组分的含量

    目的:用褶合光谱法不经分离同时测定复方头孢氨苄胶囊中头孢氨苄和甲氧苄啶二组分的含量.方法:结合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利用褶合曲线分析法同时测定复方头孢氨苄胶囊中二组分的含量.结果:头孢氨苄和甲氧苄啶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5%(RSD=0.47%)和100.04%(RSD=1.65%).结论:此方法不需分离,可同时测定吸收光谱互相重叠的复方制剂中待测组分的含量,方法可靠,操作简单,结果准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有机化学教学难点问题的有效教学设计

    有机化学是化学、药学、制药工程等专业主干课及与化学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直接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产生影响,影响系统专业知识框架的构建,继而影响培养人才质量,有效解决难点问题,对整个有机化学系统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笔者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对进行有机化学的立体化学,电性效应,芳香烃定位效应,杂环化合物性质,有机化学反应等五个重、难点内容有效教学进行阐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CD44V6与肿瘤

    肿瘤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要完全阻断致病因素的作用而达到一级预防非常困难.因此对肿瘤高危人群进行筛选并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及相应技术的发展,肿瘤标志物研究得到了深化和突破.我们选择了一种较新的标志物-细胞粘附分子CD44V6加以阐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