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索前列醇防止产后出血48例疗效观察

关键词:产后出血, 预防, 米索前列醇, 子宫收缩乏力
摘要: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来势凶险,死亡率高,而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发生率为55%~70%.因此,子宫乏力性产后出血是产科降低死亡率的重要环节.本文收集我院2003-10~2004-12 的住院产妇,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防止产后出血,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褶合光谱法同时测定阿司匹林Vc泡腾片中二组分的含量

    目的:用褶合光谱法在不经分离的情况下同时测定阿司匹林加维生素C泡腾片中阿司匹林和维生素C二组分的含量.方法:以褶合光谱为基础,结合当前优秀的数值计算方法-偏小二乘法(PLS),利用计算机处理技术进行二组分的含量褶合曲线分析.结果:阿司匹林和维生素C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02% 和 101.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3.89 % 和2.97%.结论:此方法不需要分离,即可同时测定吸收光谱互相重叠的阿司匹林加维生素C泡腾片中二组分的含量,方法可靠,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以在生产过程实现对药品质量的监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肝硬化腹水和恶性腹水病人胆囊的超声检测与分析

    目的:通过超声测量胆囊壁厚度、空腹和残留的胆囊体积,以及胆囊排泄物,评估有肝硬化腹水和恶性腹水病人的胆囊收缩功能.方法:对24例有恶性腹水病人(男8例、女16例)与26例肝硬化腹水的病人(男12例、女14例),在空腹8h之后,用超声测量胆囊壁厚度、空腹的胆囊的体积和排泄物的数量,此测量是在进食一定标准的液体测试餐之后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70min,80min,90min进行.结果:肝硬化腹水病人的胆囊壁厚度(5.5±1.5)mm,与恶性腹水病人胆囊壁厚度(3.1±0.6)mm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肝硬化腹水病人空腹胆囊体积(27.3±11.5)cm3大于恶性腹水病人(17.6±8.9)cm3,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硬化腹水病人平均餐后胆囊体积和排泄物数量除了在餐后10min,其它所有的时间都显著高于恶性腹水病人(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病人的胆囊收缩能力大于有恶性腹水的病人.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玉米须多糖提取及其含量测定方法

    目的:优化玉米须多糖的提取工艺, 研究含量测定方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玉米须多糖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对玉米须多糖进行含量测定,在其它指标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单指标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通过实验摸索寻找稳定性好、重现性高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优化了玉米须多糖的提取工艺,使玉米须多糖的提取效率大大提高.结论:此种方法对于提取和测定多糖类成分应是佳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平山病的影像学诊断

    本文报道了2例平山病的MR所见,认为平山病是一种与颈部屈曲运动有关的颈髓病变,自然位置状态下MR检查可见脊髓非对称性前角萎缩和硬膜外静脉丛的扩张,屈颈状态MR检查可见颈髓的硬脊膜后壁向前推移,使下部颈髓受压,对有临床症状的患者,结合MR检查,尤其是曲颈状态的MR检查,可以诊断平山病.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肝脏形态学及抗氧化能力变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D-半乳糖致衰大鼠肝脏形态学改变及氧化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方法:采用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大鼠,做肝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测定Ca2+-ATP酶活性,肝线粒体MDA含量、PLA2活性.结果:衰老模型大鼠肝组织形态学发生明显变化,肝脏Ca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肝线粒体MDA含量、PLA2活性显著升高(P<0.01).结论:D-半乳糖致衰大鼠可作为研究衰老的模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DYRACT在正畸托槽粘接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玻璃离子作为正畸粘结剂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5例正畸固定矫治病例,共计496个托槽,对同一患者一侧托槽的牙位用光固化型复合树脂粘接,共计248个(A组),另外一侧用Dyract粘接(B组),计248个.在治疗期间比较脱落率.结果:A组应用此直接法粘接托槽248个, 在治疗期间共有11个托槽脱落,脱落率为 4.4 %.B组应用此直接法粘接托槽248个 , 在治疗期间共有16个托槽脱落 ,脱落率为 6.5% .两组间临床脱落率u检验,u=0.99,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Dyract 复合材料是一种正畸粘接的理想材料.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保守治疗小儿肠套叠10例体会

    2004-3~2004-8 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儿外科采用B超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1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止咳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筛选制备止咳口服液的佳生产工艺,实现中药片剂合理转换为液体剂型.方法:采用不同方法设计索氏提取法,半仿生提取法,酸水提取法,水超声提取法进行有效成分提取,通过高效液相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索氏提取法提取和水提取麻黄碱含量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要求.结论:索氏提取法提取、酸水提取都可以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超声在卵巢肿瘤蒂扭转诊断中的应用

    卵巢肿瘤蒂扭转是妇科较常见的急腹症,也是卵巢肿瘤并发症之一,有时临床诊断较为困难,超声可协助临床医生了解肿块部位、性质、大小及其与子宫关系.本文收集了我院2003-01~2004-06 经超声确诊,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18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医源性胆道损伤几种预防方法鉴析

    医源性胆道损伤(IBDl),90%以上是胆囊切除术所致,随着胆囊疾病手术适应证的拓宽及胆囊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普及,加之我国人口众多,每年施行的胆囊切除术病例日益增多.上海瑞金医院统计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探查术占该院普外手术的40%左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无症状型冠心病猝死的病理学探讨

    目的及方法:从因冠心病死亡的尸检病例中选出死前无冠心病临床症状的8例猝死病例,分析无临床症状冠心病的病理学改变.结果:8例冠状窦口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并伴有多支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5例左室前壁有大范围的心肌梗死伴点灶状陈旧性心肌梗死灶,3例心肌有小片状陈旧性梗死伴小片状新鲜的心肌梗死.结论:猝死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脏传导系统有直接关系,心脏传导系统疾病在猝死中尤其重要,引起猝死的诱因为过劳、外伤、上呼吸道感染及精神紧张等因素.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美沙拉嗪脱色温度对收率的影响

    目的:提高美沙拉嗪的产品质量和收率.方法:降低脱色温度.结果:提高美沙拉嗪的产品质量和收率.结论: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收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佳木斯地区43例Down综合征患儿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及优生对策

    目的:通过对1995年以来我室诊断为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 Down综合征)患儿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探讨减少Down综合征患儿出生的优生对策.方法: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遗传咨询,确定优生对策.结果:染色体检查55例,43例为Down综合征核型.结论: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对临床确诊Down综合征患儿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1岁以内的婴儿;根据发生因素,制定相应的优生对策,避免不良因素侵袭,是减少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的必要手段之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

    深化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突破传统实验课教学体制的制约,实行跨学科的机能综合实验教学是必要的.建设高素质稳定的实验教学队伍,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优化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开设综合实验和学生设计性实验,是形成新的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有推广价值.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关系.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了65例CHB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清IL-1β、IL-6及IL-8的浓度. 结果:CHB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HB患者TNFα、IL-6和IL-8水平增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 结论:TNFα、IL-6和IL-8参与CHB免疫病理损伤过程,检测血清TNFα、IL-6和IL-8在判断CHB患者肝损伤程度及预后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脑室出血术后颅内感染20例分析及治疗体会

    目的: 研究脑室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将20例颅内感染的患者行腰大池引流加全身抗菌药物治疗.结果: 20例颅内感染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颅内感染患者的治疗首选腰大池引流,有望治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诺维苯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去甲长春花碱(NVB)加顺铂(DDP)与环磷酰胺(CTX),阿霉素(ADM),顺铂(DDP)两个方案对ⅢB-Ⅳ期复治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14例患者分为NVB组(60例),CAP组(54例)均化疗2个疗程,疗效评价按WHO疗效标准,总有效率以(CR+PR)计算.结果:总有效率NVB组45.0%, CAP组20.3%,两者差异显著(χ2=6.69,P<0.01),结论:对ⅢB-Ⅳ期复治的非小细胞肺癌NVB+DDP联合化疗优于CAP方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iNOS在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在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过程中的表达,探讨NO/iNOS在正畸牙齿移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5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畸加力1、3、5、7、14、21、28d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结果: 正畸加力3d后,牙周组织细胞iNOS表达增强,7d iNOS表达达到高峰(P<0.01),以后iNOS表达下降.结论: NO/iNOS参与了正畸牙周组织改建过程,NO/iNOS可能参与了成骨过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并低钠血症56例临床分析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合并低钠血症,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原发病症状相混淆,易被忽视和延误治疗.2002-01~2004-10本科收治56例CHF并低钠血症患者,现作报道.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脑出血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强啡肽A1-13含量及纳络酮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β-EP)、强啡肽A1-13(DynA1-13)的含量及纳络酮对其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出血(IC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纳络酮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纳络酮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络酮3.0mg/d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4d.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60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和治疗14d后血浆和脑脊液中β-EP、DynA1-13的含量变化,并设立正常对照组,观察不同部位、不同出血量时上述指标的变化,观察纳络酮对血浆和脑脊液中β-EP、DynA1-13的影响.结果: (1)脑出血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β-EP、DynA1-13含量在急性期较正常组明显增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2)不同部位出血患者之间血浆和脑脊液中β-EP、DynA1-13含量的差别不大,无显著性差异(P>0.05);(3)脑出血患者血浆中β-EP、DynA1-13含量与出血量呈显著正相关(r1=0.663、r2=0.480,P<0.01),脑出血患者脑脊液中β-EP、DynA1-13含量与出血量呈显著正相关(r1=0.645、r2=0.380,P<0.01).(4)脑出血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β-EP、DynA1-13含量,治疗结束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1)β-EP、DynA1-13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2)纳络酮能拮抗β-EP、DynA1-13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具有脑保护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