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生;斗章;张静凯;张晓丽;刘子豪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68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对照组84例,两组同时服用尼莫地平每次20mg,每日3次,西比灵10mg,每晚1次,中药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中药熏蒸.其中治疗组再加用颈椎牵引和电脑中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综合治疗和单纯应用药物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立;卿茂盛;陈建鸿;麦庆春;余伟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细胞中VEGF及P53的表达,并分析其在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VEGF及P53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结果:VEGF及P53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表达(分别为69.39%和55.10%)较对照组细胞(分别为17.50%及22.50%)明显增高(P>0.01),且VEGF及P53表达均为阳性时,完全缓解率(CR)明显减低(12.5%);二者均为阴性时,CR率可达100%.结论:急性白血病细胞中VEGF及P53高表达,二者结合起来可作为了解病情,观察疗效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刘惠萍;张纯;张淑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严重疾病,近20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患者一般年龄较大,免疫力低下,常常需要接受一些侵入性检查以及化疗放疗和手术等有损伤的治疗,因而比较容易发生院内感染,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预后,我们针对直肠癌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诱发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淑梅;张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氧氟沙星(Ofloxacin)是一种新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以其口服吸收,抗菌,在组织液中的浓度超过血药浓度,不良反应低等特点广泛用于临床.本文用国产氧氟沙星与诺氟沙星对泌尿系统感染32例进行对照治疗.
作者:王宏志;李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膀胱恶性肿瘤是全身常见肿瘤之一,也是泌尿系常见的肿瘤,常发生于50~70岁,以无痛间歇性肉眼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以手术治疗为主.我院自开展此项手术以来,为膀胱肿瘤患者解除了痛苦,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此手术可控性高,抗反流性好,技术要求高,手术时间长,现将手术配合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淑霞;张金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血管炎之一,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消化道出血、肾炎为主要表现.临床主要分为单纯型,腹型,关节型和肾型,其中腹型过敏性紫癜常因以腹痛为唯一临床表现或腹痛症状出现于其它症状之前而误诊.现对我院误诊的14例腹型紫癜进行分析.
作者:刘颖;郑丽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药物血清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从新生24h内的Wistar大鼠脑中分离扩增获得大量神经干细胞后,加入低、中、高剂量的红景天苷药物血清,观察其对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影响,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状况.结果:低、中、高剂量的红景天苷药物血清组单位视野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阳性细胞个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红景天苷药物血清在体外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为红景天药物应用于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试验依据.
作者:张维烨;李艳君;钟震亚;王守安;陈立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健心合剂对离体大鼠心脏冠脉流量及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 Langendorf法对大鼠离体心脏进行恒温恒压冠脉灌流,测定给药前、后冠脉流量及心肌收缩幅度、心率等变化,观察比较药物对冠脉血管的扩张作用及对心肌收缩幅度,心率的影响,以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变化直接观测用药前后微循环的改变情况.结果:健心合剂能显著地增加大鼠心脏冠脉流量及心肌收缩幅度,减慢心率.使小鼠耳廓细动脉、细静脉的口径增大,毛细血管开放量增加.结论:健心合剂能增加冠脉流量,减慢心率,使心肌收缩幅度增加,改善微循环.
作者:张明远;赵玉珍;刘蕾;付正宗;王丽敏;杨丽;王淑香;谭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当前,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方式普遍采用的仍是传统的黑板加粉笔,一张胶片,一盏灯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延用了几十年.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在影像教学和日常的实际工作中,这种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满足不了授课教师所应表述、讲解的授课内容;同时,也极大地限制、甚至妨碍了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严重影响了医学影像教学的质量.
作者:刘振玉;张雪松;杨絮;李萍;孟繁荣;张文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睾丸扭转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5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诊治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3例12h以内手术者睾丸均存活,4例12~24h手术者,3例睾丸存活,8例超过24h手术者仅2例睾丸存活.结论:彩超对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很有帮助,及早手术是避免睾丸坏死的关键.
作者:张永;赵阶友;常松;贺克玲;王广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精索静脉曲张(VC)大鼠睾丸细胞色素C(Cyt-C)、线粒体Ca2+的变化并探讨MT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制备精索静脉曲张大鼠模型后检测指标.结果:精索静脉曲张大鼠模型制备成功,模型睾丸组织Cyt-C、线粒体Ca2+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和治疗组(P<0.05).结论:VC时Cyt-C、线粒体Ca2+含量降低,而MT对其有保护作用.
作者:高艳华;王柏欣;隋红玉;付春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患者,男,54岁,于2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时而咯全血痰,色鲜红.经胸部CT扫描显示:右肺上叶可见一约5.0cm×7.0cm密度较高的纤维状阴影,左肺下叶前基底段可见一约5.0cm×7.0cm边缘光滑密度较高之团块状阴影.
作者:刘丽敏;董晶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分娩,特别是初产妇常发生会阴损伤.常见的原因是类似于Ⅱ度会阴损伤的切开.近证实,常规会阴切开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分娩时按摩会阴体及扩张阴道可增加会阴的弹性而受到助产士和产妇们的欢迎.我院自2003年开始采用按摩会阴体和扩张阴道保护会阴的方法,在临床上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于敏霞;刘玉杰;姜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近年来由于妇女保健意识的提高,子宫肌瘤的发生率较过去报道的明显增高,子宫肌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28~50岁的妇女.可导致月经增多、经期延长、下腹坠痛、腰酸背痛、压迫症状,严重可致贫血,是妇女子宫切除的重要原因.我院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5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为了方便科学工作者快捷、准确地查阅有关脑和癫痫杂志文献,本文从Medline (PubMed)中检索并列出60种有关脑和癫痫的杂志名录,制作了每种杂志及部分杂志年份相应的超级链接,组成一个有关脑和癫痫杂志文献的搜索引擎.此搜索引擎能快捷、准确、动态地检索60种脑和癫痫杂志全部文献题录及部分杂志各年的文献题录,并可在PubMed中进一步检索出文献的摘要和部分全文.
作者:赵丽娜;吕佳宏;朱晓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NHIE)是指围产期窒息导致的脑缺血缺氧性损伤,由于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快,其损伤程度和预后仅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诊断常难以准确判断.经研究,体内下列物质可作为判断NHIE损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陈小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胰岛素抵抗与瘦素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检测30例Ⅱ型糖尿病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瘦素水平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Ⅱ型糖尿病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Ⅱ型糖尿病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在未发生糖尿病之前已存在胰岛素抵抗,并且可能与瘦素有关.
作者:杜东梅;高艳华;王绍清;郭梦凡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穿龙薯蓣的显微构造,明确其鉴别特征,为进一步制定穿龙薯蓣的质量标准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石蜡切片技术及显微成像技术.结果:明确了穿龙薯蓣的根茎、茎和叶的显微特征.结论:这些显微特征可作为穿龙薯蓣的鉴别手段.
作者:刘娟;于春月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细胞凋亡及ICAM-1(细胞粘附因子-1)的表达机制,探讨NAC(N-乙酰-L-半胱氨酸)抗细胞凋亡作用和对ICAM-1表达的干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10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出血组,脑出血+NAC组,各分为出血6h,12h,24h,48h,3d,5d,7d七个时间点.采用立体定位注入自体未肝素化动脉血复制脑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组织ICAM-1的表达;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出血周边组织神经细胞的凋亡.结果:①脑出血后12hICAM-1开始表达,72h达高峰.各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均P<0.05).②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6h出现凋亡细胞,12h上升显著,3d凋亡细胞达峰值,7d仍有凋亡细胞表达.③NAC干预后周边组织ICAM-1表达阳性细胞数及凋亡细胞数与脑出血组对应时间点比较显著下降(P<0.05).结论:①细胞因子ICAM-1参与了脑出血周边组织炎性反应损伤.②脑出血周边组织存在着细胞凋亡病理生理过程.③NAC可抑制细胞因子ICAM-1表达,同时具有抗细胞凋亡作用,可改善脑出血预后.
作者:刘永刚;王复新;黄作义;王璇;关雪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测定胃癌组织中Bag-1、BcL-2基因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探讨Bag-1与后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胃癌标本及1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Bag-1,BcL-2及PCNA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Bag-1、BcL-2、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46.7%、83.3%,与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有差异性;BcL-2表达与胃癌组织学分级、病理分型有显著相关性(P<0.01);PCNA表达与胃癌肿瘤分期及浸润深度有显著相关性(P<0.01);Bag-1表达与BcL-2表达呈正相关(r=0.4518,P<0.05).结论:Bag-1、BcL-2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指标;Bag-1、BcL-2、PCNA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病理分型及组织学分级.
作者:石艳会;孙钰清;卓越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