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外静脉插管到上腔静脉长度的回归方程与相关分析

熊俊平;李冬华;王小云

关键词:颈外静脉, 上腔静脉, 长度
摘要:经颈外静脉穿刺插管到上腔静脉用于长期静脉内高营养治疗、中心静脉压测定和介入治疗等,已广泛被临床使用[1].在穿刺插管前,首先要计算出颈外静脉(即甲状软骨上缘)到上腔静脉的距离[2].本文在40具成人尸体上,根据颈外静脉回流情况[3-5]的分型(I型回流到颈内静脉,Ⅱ型回流到静脉角,Ⅲ型回流到锁骨下静脉)[3],测出颈外静脉到上腔静脉长度,与胸骨颈静脉切迹到剑胸结合处的距离作相关回归分析[1,6],旨在为临床盲探颈外静脉插管提供解剖学基础.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并发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并发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至2005年间收治的11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病例,其中妊娠合并急性胆石性胰腺炎(acute gallstone pancreatitis,AGP)8例,妊娠并发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HLP)3例,以同期住院终止妊娠者作为对照,分析妊娠并发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措施.结果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升高程度较胆石性胰腺炎轻,血脂升高程度及发生多器官衰竭者的比例明显高于胆石性胰腺炎者.结论 妊娠并发HLP对孕妇及胎儿危害大,早期诊断与手术治疗是阻止妊娠并发HLP出现器官功能障碍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朝霞;龚沂;刘小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2月至2006年4月我院26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行T管引流或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结果 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40 min.并发胆漏2例,局限性包裹性胆汁性腹膜炎1例.术后无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平均16 d,随访3~23个月未发现胆管残余结石及胆管狭窄.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安全有效.

    作者:王向;郭基珍;胡赣明;王晓俊;张国生;陈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口服多美康氯胺酮合剂用于小儿麻醉诱导对患者术后个性习惯的改变

    目的 观察口服多美康(咪唑安定)氯胺酮合剂用于小儿麻醉诱导对患者术后个性习惯的改变.方法 80例ASAⅠ~Ⅱ级行中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口服多美康0.5 mg/kg+氯胺酮3 mg/kg;B组:口服多美康0.8 mg/kg+氯胺酮3 mg/kg.观察术后个性习惯的改变.结果 两组患儿睡眠状态各时间点与术前以及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意义,饮食习惯第1天与术前以及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意义余时间点比较无意义.结论 口服多美康具有拮抗氯胺酮的精神症状作用,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其抗精神症状作用加强.

    作者:朱小萍;张红艳;高素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 探讨临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指标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其影响.方法 采用日本Sysmex CA-50自动血凝仪及日本Kx-21血液分析仪对我院500例临产孕妇和50例正常婚检妇女进行以上指标的检测和分析.结果 临产孕妇的Fbg、MPV、PDW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LT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产孕妇的PT、APTT和TT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临产孕妇血液呈高凝状态,产前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对预防临产孕妇在分娩过程及产后可能出现的大出血、对于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及诊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莉平;资捷;林立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光学离焦对雏鸡屈光状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远视、近视离焦对雏鸡屈光状态的影响,了解光学离焦视觉回馈在相当于人类近视发展的关键年龄对屈光状态发育的调控作用.方法 年龄7 d的健康罗曼氏小鸡(相当人类1~1.5岁)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在白天12 h的给光时段内,第1、2、3组雏鸡随机1只眼每天戴+6.5D眼镜1 h(依次分割成2、4、6次配戴);其余11 h戴-6.0D眼镜;第4、5组分别戴用+6.5D、-6.0D眼镜12h.5d后,用带状光检影镜和游标卡尺测量实验眼和对照眼的屈光度和眼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实验眼和对照眼的眼轴、屈光度均有显著性差异.②戴负镜组(第5组)实验眼较对照眼更为近视,眼轴相对更长.③交替戴正负镜组(第1、2、3组)和戴正镜组(第4组)的实验眼较对照眼均表现为相对远视,眼轴相对更短;相同戴正镜时间分成的次数越多,产生远视度数越高,眼轴相对越短.结论 远视性离焦导致近视,近视性离焦导致远视,短时的近视离焦可以完全抵消相当长时间的远视性离焦的效果,分成的次数和效果成正相关.

    作者:唐鹏钧;殷小龙;刘其生;张付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昏迷

    目的 评价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昏迷患者的疗效.方法 应用(鼻)面罩BiPAP呼吸机对10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昏迷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的临床表现及血气分析,并与8例行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无创通气组动脉血pH、PaCO2在通气后有明显改善(P<0.001),好转8例(8/10,80.0%),药物治疗组好转5例(5/8,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经(鼻)面罩BiPAP通气治疗对COPDⅡ型呼吸衰竭昏迷患者有效,昏迷并不是经(鼻)面罩BiPAP通气的禁忌证.

    作者:陈乐蓉;邹禄如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抑制因子-2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因子-2(TIMP-2)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5例甲状腺癌组织,20例甲状腺瘤组织,5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MMP-2、TIMP-2进行检测,并进行χ2检验及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MP-2、TIMP-2蛋白在甲状腺癌中表达极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瘤组织(P<0.01).MMP-2蛋白表达率随甲状腺癌临床分期递增,肿瘤浸润程度的升高,淋巴结转移发生而上调.TIMP-2蛋白表达率随甲状腺癌临床分期递增,肿瘤浸润程度的升高,淋巴结转移发生而下调.结论 MMP-2和TIMP-2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浸润程度有密切关系.检测甲状腺癌组织中MMP-2和TIMP-2蛋白的表达,尤其是测定MMP-2、TIMP-2比率,对判断甲状腺癌侵袭与转移,估计其预后有一定意义.

    作者:熊隆信;孙明生;徐志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35例青年脑出血CT、DSA及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非高血压性青年脑出血的病因.方法 分析135例非高血压性青年脑出血患者的CT、DSA资料.结果 脑叶出血64例,基底节区出血33例,脑室出血29例,小脑出血9例;DSA正常55例(占40.7%),异常80例(占59.3%),其中烟雾病43例、动-静脉畸形(AVM)29例、动脉瘤6例、动-静脉瘘2例.8例复发性脑出血中DSA正常5例.结论 烟雾病是非高血压性青年出血重要原因,其出血的好发部位是基底节区和脑室;隐匿性血管畸形也是非高血压性青年脑出血原因之一;基底节区和脑室出血DSA阳性率比脑叶出血高.

    作者:徐文苑;黄经纬;谢尊椿;吴裕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肝硬化患者Q-T间期延长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Q-T间期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我院110例肝硬化住院患者进行12导联的心电图检查并观察Q-T间期的变化以及行主要生化检查,并与55例慢性肝炎患者及110例健康人员对比,以研究肝硬化患者Q-T间期的变化及其意义.结果 肝硬化患者的平均Q-T间期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的与正常对照组 ;肝硬化患者的Q-T间期与Child评分间有著意义的负相关;患者Q-T间期与多数生化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结论 肝硬化患者超过半数(53.6%)存在Q-T间期延长,肝硬化患者的Q-T间期与Child评分及分级负相关,与反映肝功能的生化参数也密切相关.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心电图的监测十分重要.

    作者:朱勇;吕农华;黄群;王健;王崇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川芎嗪对心脏骤停鼠脑复苏的作用

    目的 研究川芎嗪对心脏骤停复苏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脑复苏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16只大鼠随机分为川芎嗪组(n=8)和对照组(n=8),大鼠窒息导致心跳骤停模型复制成功后,川芎嗪组和对照组于复苏即刻分别静脉注射川芎嗪、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大鼠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间、动脉血与脑匀浆丙二醛(MDA)、脑干湿重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及脑海马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川芎嗪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P<0.01),降低1 h动脉血MDA(P<0.01)及24 h脑匀浆MDA(P<0.01),改善24 h、48 hNDS(P<0.05),减轻大脑湿重(P<0.01)及减轻脑组织病理损伤.结论 静脉注射川芎嗪能减轻大鼠心脏骤停复苏后脑组织损伤,改善脑功能.

    作者:张慧利;余为治;黄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提高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效率的研究进展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作为一种治疗肿瘤和其他疾病的新方法已经得到临床认可,成为超声治疗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但由于超声波本身的性质,其在组织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能量衰减以致疗效降低,在治疗过程中靶区的温度和坏死体积不易监控等问题.很多学者就这些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希望通过增加超声在靶区组织的能量沉积,改进监控的方法和设备以提高HIFU的治疗效率.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HIFU的治疗效率做一介绍.

    作者:张友岩;李发琪;白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银杏为银杏科植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近代研究证实它对心脑血管及多种疾病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从银杏叶中提取的有效药用成分的化合物主要为总黄酮类及银杏内酯等,简称为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Egb761),是天然的PAF拮抗剂,并具有独特的抗自由基作用.在心血管领域中,银杏叶制剂已被用于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对于预防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显著的作用[1].

    作者:陶艳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003~2004年江西省麻醉性镇痛药品的应用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 2003~2004年麻醉药品在我省各家医疗机构的使用情况,了解麻醉性镇痛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 对我省南华医药有限公司微机管理系统提供的2003 ~2004年向全省各家医院供应麻醉性镇痛药品的品种、数量通过DDDs析方法和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04年我省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主要以哌替啶和吗啡制剂为主,并且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与国际麻醉药品管制局提供的标准有较大差距;其中我省吗啡类制剂的使用比例虽然排在第二位但使用量相当低,而传统止痛制剂度冷丁却依据占据着相当大的一部分,芬太尼制剂的DDDs是高的,其余的基本与用量情况相符合;用药金额中芬太尼注射液高.结论 我省麻醉性镇痛药量逐年提高,但与国际上规定的标准还是有很大差距,根据卫生部关于麻醉性镇痛药规范管理精神,为大限度减轻癌痛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对麻醉性镇痛药使用上药开放,管理上要严格.

    作者:赵晓琴;欧阳爱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胚脑组织提取液神经营养活性成分的分析

    目的 通过对胚脑组织的分离纯化,分析不同组份中的神经营养物质对神经细胞的营养作用.方法 :采用超滤器超滤,透析袋透析以及Sephadex S-200凝胶层析方法将胚胎脑组织提取液分离纯化.得到9种不同分子量组分的脑活性因子(BCF),分别加入原代培养的新生SD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悬液中,培养24 h和15 d后以MTT微量快速自动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发现培养24 h后,有5种组分具有促进培养的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存活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培养15 d后,有4种组分具有促进培养的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存活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胚脑组织提取液可促进培养的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成活、成熟和分化.不同的组分蛋白对神经元的作用不一样.

    作者:吴东风;林明宝;聂荣庆;张进;胡国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制作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的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方法 单人以显微外科技术,缝合血管应用一线环形缝合首尾打结法、为保护供心采用两步法切断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及妥善的心脏移植物保护措施.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可以复制出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一线环形缝合法提高了吻合质量而且加快了吻合速度;分次切断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可以省去供心修理时间及自制小纱布的应用等有效保护供心.结论 改进的技术能有效建立稳定的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作者:邹循锋;鄢业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VEGF在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生与发展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对30例前列腺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6例正常前列腺标本进行原位杂交染色,然后行图像分析,观察VEGF与前列腺癌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前列腺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高表达,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中低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前列腺癌的血管生成相关.结论 VEGF在前列腺癌血管生成、癌细胞转移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胡映波;习小庆;吴勇;易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检测试剂对脂蛋白(a)测定结果的影响及排查方法

    目的 探讨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检测试剂对脂蛋白(a)(LP(a))测定结果的干扰及排查方法.方法 选取临床标本20份,选择测试项目,逐一配对测试,观察交叉污染情况.结果 确认GPDA试剂对LP(a)测定结果有影响.结论 通过更改试剂通道顺序,排除了交叉污染,得到理想的检测结果.

    作者:陈辉;伍勇;宋明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金属硫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金属硫蛋白(MT)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指导宫颈癌患者化疗方案制定.方法 随机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1月至2005年3月宫颈癌石蜡切片93例,其中宫颈鳞癌75例,宫颈腺癌18例.选择正常宫颈组织21例作为对照,以S-P法检测金属硫蛋白(MT)的表达水平.结果 MT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腺癌、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14.2%、28%、57.3%,3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93例宫颈癌中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者的MT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0%、73.7%、64.7%,3组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宫颈癌Ⅰ期、Ⅱ期、Ⅲ期、Ⅳ期MT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7.5%、26.9%、70.8%、79%,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MT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较正常宫颈组织为高,MT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

    作者:尹春华;刘丝荪;刘页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85例分析

    淋菌性结膜炎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已极为罕见,但近几年来,特别在沿海开放地区此病有增多趋势.我院自1996年9月至2002年9月共诊治85例,将其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进明;李静;蓝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细胞心肌成形术的研究进展

    通常认为哺乳动物心肌细胞是终末分化细胞[1,2],不能再生.心肌细胞坏死后,心脏纤维组织增生,心室重塑,心功能下降,终发展成慢性心力衰竭.再灌注治疗,不能修复及逆转已坏死的心肌细胞,慢性心衰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低,预后差.

    作者:徐信群;魏云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南昌大学

主办:南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