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牙冠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治疗

刘剑峰;曹树喜;刘荣平;颜玮蓉;岳红

关键词:牙冠缺损, 充填修复
摘要:目的:观察牙冠大面积缺损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桩、钉及沟槽固位,以光固化树脂和银汞合金充填修复牙冠大面积缺损62颗患牙.结果:随访0.5~2年,总成功率为90.3%.结论:桩、钉及沟槽联合固位修复牙冠大面积缺损效果较好.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鞘内脑脊液置换治疗中轻度脑室出血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治疗方法对中轻度脑室出血的临床研究及鞘内注射尿激酶及地塞米松的作用.方法:对我院1999~2003年收治中轻度脑室出血48例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16例,治疗组加用鞘内脑脊液置换治疗,对治疗后给予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鞘内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有效降低了早期死亡率及致残率.

    作者:黄作义;金玉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局部解剖学在中医按摩中的应用

    局部解剖学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医学,必然要适应二者的发展需要而更新调整.按摩学是祖国传统医学中的一朵奇葩,因其无与伦比的优势逐渐得到了广大国人的青睐,本文即是为提高、倡导局部解剖学的使按摩疗法更具科学性和推广前景所起的指导与沟通作用而作.

    作者:李梅秀;陈克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内镜下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食道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肿瘤组织导致食道恶性狭窄,使病人无法进食,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食道支架的置入是近几年国内新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它能维持食道的畅通,对食道粘膜刺激轻,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我院自1999~2003年为30例病人进行了内镜下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术中配合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汪世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肺支气管类癌临床病理3例

    支气管类癌为肺部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临床与纤支镜活检易于误诊,我院于1989~2001年共发现了3例,其中2例术前曾作纤支镜活检确定诊断,兹报道并分析如下.

    作者:肖凤芝;慈家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一氧化氮在糖尿病大鼠合并肾病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O)在糖尿病大鼠合并肾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复制糖尿病肾病病变(DN)大鼠模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尿液及肾组织匀浆中NO含量.结果:尿液中NO含量变化为糖尿病肾病组高于正常组(NC组)(P<0.01),而治疗组(INS组)与DN组比较两组间无差异(P>0.05);肾组织匀浆中NO含量变化为DN组高于NC组(P<0.01),而INS组高于DN组(P<0.01).结论:NO在介导DN的肾小球高滤过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柏欣;孟德欣;齐淑芳;王伟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医学形态学教学CAI课件专业制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这一时代的突出特征就是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人们要学习和掌握的信息和知识不仅数量在增加,同时质量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学效果已不能靠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三寸粉笔、三尺讲台得到保证.社会对人才在知识结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医学院校教学,尤其是形态学教学要求有质的飞越.CAI教学软件日趋完善、成熟.

    作者:刘东璞;卢凤美;孟庆媛;马迎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B型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3例

    我院超声室自2002-12~2003-08使用东芝550型超声诊断仪共对189例孕妇进行了胎儿检查,诊断了3例唇裂,孕妇年龄为25~29岁,孕龄为26~34周,其中一例孕妇为第2胎,有家族史,且第1胎是一唇腭裂男孩,而另外2例孕妇均为第1胎,且无家族史.

    作者:孙蕾;魏宏;赵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的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腰部积累性劳损促使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且随年龄的增长其退行性改变亦随之加重,腰椎管狭窄是椎管骨性或纤维性因素使椎管容积减少,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而引起腰痛,下肢痛,下肢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者可有下肢不同程度的瘫痪和二便功能障碍.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如单纯腰椎间盘突出或单纯腰椎管狭窄的病人多数早期通过非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只有约10%~20%的病人经非手术治疗无效需手术治疗,而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病人只有手术治疗才能治愈,现将我们统计的26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病人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建业;乔晓峰;李长德;周成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与快速静息心率及生物钟之间的关系

    本院自1996-08~2000-08应用Holter对180例按1979年WHO诊断标准,对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静息心率监测,用以观察其心率的变化与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的发生及人体生物钟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探讨

    遵循科学合理的用血原则,积极推行成分输血,是针对医疗实际的需要,成分输血是建立在免疫基础之上又称补了全血不足的一种补充疗法,成分输血,不仅具有全血的补充作用,同时,还具有减少同种免疫和治疗某种疾病的作用,成分输血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现将本院近几年成分输血情况作以下分析.

    作者:韩丽颖;迟佳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体会

    通过对58例早期乳腺癌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总结了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并且分析了不同辅助检查的特点,从而提高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

    作者:孟令军;付伟;李文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c-myc基因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c-myc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和6例正常脑组织石蜡标本中c-myc的表达.结果: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c-myc阳性率逐渐升高,二者之间呈正相关(r=0.709,P<0.01),I~Ⅱ和Ⅲ~IV级比较,有显著差异(X2=6.211,P<0.05).结论:c-myc的检测可作为判断星形细胞瘤分化及恶性程度重要的参考指标,c-myc在细胞周期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任成涛;袁伟群;刘劲睿;廉晓宇;杨福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应用推按运经排石仪治疗肾结石术后石街92例报告

    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在国内外已十分普遍.当肾结石大于2.5cm时行ESWL常常会造成输尿管石街,以致肾积水或脓肾,严重损害肾功能.临床上处理石街较为困难.本院自1990年7月至今开展ESWL治疗泌尿结石2455例,其中92例石街经中西排石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后采用推按运经仪进行排石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丽;袁丽荣;张超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青年人直肠癌误诊42例分析

    青年人直肠癌因其误诊率高、预后差、危害大,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42例青年人直肠癌临床资料对误诊原因及相应对策予以分析探讨.

    作者:张旭宏;张贞玲;段玉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利多卡因-罗哌卡因合剂在颈丛阻滞中的应用探讨

    罗哌卡因作为一种新型局麻药,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尚未广泛.本研究以利多卡因-丁卡因合剂为对照,观察利多卡因-罗哌卡因合剂在颈丛阻滞中的临床效果及作用维持时间.

    作者:臧凤松;闫福;范叶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罗哌卡因用于小儿硬脊膜外麻醉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其化学结构与丁哌卡因相似,但其对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肌毒性较丁哌卡因低,以往主要用于小儿骶管镇痛,很少用于麻醉,本文对罗哌卡因用于小儿硬脊膜外麻醉进行比较.

    作者:张雪松;王长新;王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胸锁乳突肌肌瓣转移术治疗面部凹陷畸形同时阔筋膜悬吊术治疗口角歪斜

    颌面部创伤所致面部凹陷畸形临床常见.由于颌面部生理解剖特点,其治疗方法也较复杂,以往采取简单的缝合方法及植皮术、脂肪充填术、硅胶填塞术,均只能恢复外形,但外形不够美观,亦不能持久,且术后并发症较多,手术效果不能令患者满意.近年来,根据胸锁乳突肌肌瓣其蒂部有确定的动脉供应血运,生活力强等特点,我院自1994年12月以来,收治8例面颊部凹陷畸形并伴有口角歪斜的患者,应用胸锁乳突肌肌瓣转移术和阔筋膜悬吊术修复,均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谢春韶;孙连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湿润烧伤膏与龙血竭联合治疗褥疮临床体会

    褥疮是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对褥疮的治疗方法较多,效果不一,各有特色,为提高褥疮的治疗效果,自2000-02~2003-06,我科用湿润烧伤膏与龙血竭联合治疗Ⅱ度以上褥疮3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希英;刘振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TRUST和ELISA两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目前梅毒发病率正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我国把梅毒检测定为输血制品常规检测项目之一,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决定了血液制品使用的安全性.笔者对目前正在使用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双抗原夹心法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梅毒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显达;侯艳秋;苏明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肝癌动脉灌注化疗术后肠粘膜损伤的治疗

    动脉灌注化疗应用于肝癌(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使许多患者症状减轻,有效延长生存时间,同时也有一些并发症出现,其中之一是灌注化疗后肠炎,表现为腹泻、便血、腹痛及水电解质紊乱,症状轻微者经保守治疗可以痊愈,严重时可出现贫血、营养不良、肠梗阻、肠穿孔甚至死亡.从1999年起,我们对重症灌注化疗后肠粘膜损伤的病人采用营养支持、谷氨酰胺和生长抑素进行治疗,收到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孙凌宇;刘洪林;徐剑;张雪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