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理学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几点作法

栗坤;王建杰;田国忠;刘蕾;卢春凤;杨丽

关键词:药理学, 教学改革, 综合素质
摘要:药理学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课程.它既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桥梁学科,在医学和药学、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起着纽带作用.如何把创新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落实到专业课教学实处是摆在每位药理学教师面前一个重要课题,我们总结了几年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8例分析

    老年人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引起,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和并发症的影响,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以下简称SAH)的临床表现与中青年患者不同,较易误诊,现将我院2000~2003年收治的老年人SAH与同期59岁以下42例SAH(对照组)对比分析如下.

    作者:王忠娟;张明艳;刘云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去骨瓣减压在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去骨瓣面积大小如何确定 .方法:总结分析132例去骨瓣减压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术后颅压降低的满意率94.1%(64/68),对照组术后颅压降低的满意率79.7%(51/64) P<0.05. 结论:去骨瓣的大小要经过多项指标来判定,可减少去骨瓣盲目性.

    作者:王重阳;郭跃华;杨文佳;卢坚;张宇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溃疡性结肠炎非手术5例治疗体会

    我科自1998~2002年共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 例,其中有3例体温在38℃以上,24h腹泻超过8次,血清蛋白低于30g/L,有两例严重的结肠炎,病变累及全结肠,有反复发作的黑便.这5例病人均经药物治疗1周,其中4例病情好转,1个月后痊愈出院.1例出现结肠穿孔而行紧急手术,具体用药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作者:黄世杰;金明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太宁栓治疗内痔合并便秘30例体会

    太宁栓是一种痔疮栓剂,其主要成分为角菜酸酯,其是治疗痔疮疾病的局部用药,具有保护直肠粘膜,润滑肠道的作用,对于内痔及便秘的缓解有显著疗效.我院2003-03~2004-02对门诊30例患者采用太宁栓进行局部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景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 (NO)水平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及分光比色法测定了50例甲亢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ET、NO浓度.结果:甲亢患者血浆ET(158.47±41.43)ng/L较正常对照组(49.36±9.68)ng/L明显升高(P<0.01).甲亢患者血浆NO(1.96±0.57μmol/L)较正常对照组(0.87±0.38)μmol/L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浆ET、NO浓度变化在甲亢的病理生理过程起一定作用.

    作者:柴国禄;谭丽艳;杨玉红;潘佳秋;庞建伟;李丽疆;刘晶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紫外光谱法测定美沙拉嗪肠溶片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美沙拉嗪肠溶片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98±1)nm检测.结果:美沙拉嗪肠溶片在4~40μg/ml(r=0.9993)范围内吸收值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平均回收率接近100.00%;RSD为0.07%.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丁立新;韩宁;张羽男;高金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在本院住院的急性脑梗塞患者88例;治疗组45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d静脉滴注,20d为一疗程;对照组43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d静脉滴注,20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降低血液黏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理想药物之一.

    作者:胡献礼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的B超诊断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急腹症中常见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及时准确的诊断甚为重要.现将我院1994年以来,126例B超诊断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白宇辉;王思新;王晓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溶液联合吸入治疗哮喘30例疗效评价

    我们采用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溶液联合经气道吸入7d治疗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以观察哮喘发作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探讨哮喘治疗的新方法.

    作者:付纯芳;王浩任;魏凤香;李凯霞;张丽岩;王超;张淑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56例体会

    钻孔引流术作为目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首选方法,其操作方法简单、并发症少、治愈率高.我科自2001~2003年共收治CSDH患者56例,全部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碎吸针行钻孔引流治疗,其中失败2例,均为血肿复发,1例行骨瓣开颅术清除血肿及增厚的血肿膜而治愈,1例再次钻孔引流术后治愈,其余随访2月至1年均治愈.分析如下.

    作者:刘忠;曹玉福;徐龙庆;王瑞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4例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临床分析

    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临床少见,术前难以确诊,一旦肠绞窄则严重危及生命.我院1992-11~2002-11共收治3例,回顾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金明哲;黄世杰;李明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趋势季节模型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

    住院病人医疗费用是医院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医疗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对住院费用进行预测、分析,能使决策者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发挥卫生资源大的医疗效益.

    作者:姚淑荣;谢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植皮愈合

    西方国家在19世纪引入皮肤移植,当时用古印度的方法,成功地进行了几例游离全厚皮肤移植.直到200多年后的现在,植皮已成为烧伤、整复重建外科,亦或是在当今正在兴起的整形美容外科的基本手段之一.

    作者:刘智;张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川芎嗪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PBMC免疫球蛋白合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培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活动期、静止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免疫球蛋白(Ig)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采用ELISA检测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IgG、IgM的含量.结果:川芎嗪明显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及静止期IgG、IgM的合成.结论:川芎嗪可以抑制RA患者中IgG、IgM的合成,可减轻RA的发展.

    作者:王建杰;罗文哲;张涛;孟祥冬;任永波;梁立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与利凡诺联合应用于中期引产临床效果观察

    我院用于中期引产的方法一直是利凡诺注入法,后我们将米非司酮与利凡诺联合用于中期引产,效果比单用利凡诺要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凤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神经外科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目的: 总结分析脑外科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对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74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不同处理方法导致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组应用综合措施处理术中急性脑膨出,术后3个月GOS评分,良好32例,中残21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7例.结论:尽早发现并去除致膨出因素,综合运用降颅压措施,尽量扩大颅腔容积,可以避免脑疝或膨出脑组织切除,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振九;王重阳;张奕标;孙强;冯承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从临床症状及静息心电图治疗前的变化,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者对比.结果:黄芪注射液临床疗效(93.3%)及心电图疗效(91.7%)均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71.7%和75.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良好的疗效,而且使用安全.

    作者:王曦;孟巍;荆洪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在病理生理实验教学中进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

    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涉及各个教学环节的中心问题.现阶段,医学教育改革总的趋势是面向临床,以诊断能力为中心,贯穿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医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如何提高医学教育的终成果--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许多医学教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各个方面的探讨.笔者从基础医学通向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病理生理学的实验教学中进行了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讨,现将方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马小茹;王淑秋;张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教学工作中护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社会的发展进步促进了临床医学和护理学的技术迅速发展.社会对医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在医院所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要处理和协调多种工作关系,所以,在对护士进行言传身教业务技能的同时,更要重视护士综合素质--合作能力的培养.

    作者:李春艳;范叶梅;陈卫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NO 、NOS、SOD及氧自由基在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和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 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及氧自由基在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 SO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实验性SOM和SOM患者中耳积液和血清中NO 、NOS、SOD及氧自由基进行检测,并比较单纯应用抗生素与NO合成抑制剂+抗氧化剂+抗生素治疗SOM后血清中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性SOM和SOM患者血清中NO、NOS、SOD、MDA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鼓室积液中NO、NOS、SOD、MDA含量均明显高于血清中含量.NO合成抑制剂+抗氧化剂+抗生素治疗SOM后血清NO、NOS、SOD、MDA含量明显低于单纯应用抗生素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O、NOS、SOD及氧自由基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维生素C、维生素E及SOD对SOM的治疗有效.

    作者:姚雅芬;高兴强;詹俊杰;范宗宪;张爱华;魏晓丽;李明;钟震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