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苏梅;郑琛琛;谢丽萍
目的:实验研究小剂量顺铂对放疗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化疗组、单纯放疗组、放疗加化疗组4组,采用TUNEL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单纯放疗、化疗都可诱导Hela细胞凋亡,顺铂(化疗)可以明显增强放疗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小剂量顺铂可明显增加放疗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为临床应用小剂量顺铂使放疗增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吕冬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下颌骨骨折小钛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因素.方法:收集1997~2003年下颌骨骨折行小钛板内固定术者50例术后的并发症.结果: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局部感染,皮肤粘膜褥疮性破溃,螺钉松动,咬合关系不良,小钛板断裂,下颌骨骨髓炎.结论:下颌骨骨折的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效果可靠,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注意事项;未能早期适时的治疗和不适当的应力集中、放疗等因素是造成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作者:董希银;孙丙亮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静脉与疼痛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616例本院输液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背静脉疼痛高达99%,与其他静脉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静脉输液中,应选用合适静脉,以手背静脉为佳.
作者:张浩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虫草多糖(CP)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用链酶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流消化正常大鼠肝脏,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肝星状细胞(HSC),以MTT比色法和3H-脯氨酸(3H-Pro )掺人法观察CP对HSC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在(1.0~40)μg/ml剂量范围内,CP可明显抑制HSC增殖及胶原合成,呈药物浓度依赖关系.结论:CP在体外可抑制HSC的增殖和胶原合成,提示该作用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作者:卢春凤;刘蕾;杨丽;王淑秋;陶富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肉苁蓉水提液对D-半乳糖致衰大鼠肝脏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大鼠,灌服肉苁蓉水提液6周,测定肝脏活性氧单位、Ca2+-ATP酶活性、肝线粒体MDA含量、PLA2活性.结果:肉苁蓉水提液显著提高衰老模型大鼠肝脏活性氧单位、Ca2+-ATP酶活性(P<0.01),显著降低肝线粒体MDA含量、PLA2活性(P<0.01).结论:肉苁蓉水提液能提高衰老模型大鼠肝脏抗氧化能力,具有抗衰老作用.
作者:徐辉;魏晓东;欧芹;张鹏霞;白大芳;王明富;杨晶;李志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腹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超声检查将是首选的检查手段.在肝胆胰脾无阳性发现时,应进一步作腹腔血管的超声检查以免漏诊血管栓塞性疾病.我院自1999~2003年超声诊断肠系膜上静脉栓塞40例,肝硬化28例,其中10例为脾切除术后,肝癌7例.5例临床上以腹痛、腹胀为主要症状,现就此5例分析如下.
作者:卢其萍;刘芳;周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骨间背侧神经是在肱桡关节上下各3 cm范围内即桡管内分出的一条主要分支,也称桡神经深支.该神经通过旋后肌浅层的Frohse弓进入旋后肌,穿出旋后肌分为两大组:一组支配浅层的指总伸肌,尺侧腕伸肌和小指伸肌,另一组支配深部的拇长展肌、拇长、短伸肌和示指伸肌.此神经在走行过程中的损伤可引起相应各指的掌指关节背伸功能障碍,或展拇障碍.除钝挫伤外,很少能自然恢复,手术效果欠理想.我院自从1999-01~2004-01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骨间背侧神经损伤32例,效果良好.对获2年以上随访的21例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福成;范遗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是目前终止早孕的常用方法,它以其痛苦小,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受到广大妇女的欢迎,但药流后的阴道流血也同样困扰着我们,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采用雌孕激素联合方法治疗药流后阴道流血,结果如下.
作者:胡玉红;王淑贤;宋继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了木犀草素Cu(Ⅱ)修饰碳糊电极在B-R缓冲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方法:用循环伏安法对木犀草素Cu(Ⅱ)修饰碳糊电极的氧化还原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木犀草素Cu(Ⅱ)有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和一个不可逆的还原峰,且峰位随酸度增加向正电位方向移动.结论:木犀草素Cu(Ⅱ)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同时酸度对电极电位有较大影响.
作者:武冬梅;李敬芬;张楠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决明子是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efolia L.)或小决明(Cassia.tora L.)的干燥成熟种子,为常用中药.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等作用[1].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决明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低胆固醇及明目、通便等作用,药性平和,可久服.因此,相继开发出一系列制剂,临床验证疗效明确.目前,市售决明子主要为安徽产和河北产决明子,为控制制剂质量,控制制剂的原料药材是基础的科研工作,本文探讨采用紫外谱线组法[2]对不同产地决明子进行鉴别.
作者:许桂艳;孙长海;刘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颅外椎动脉段及其侧支吻合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在40具80侧经防腐处理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观察颅外椎动脉各段的走行、分支及其侧支吻合情况,测量各段起点的外径、长度.结果:前两段左侧椎动脉起点直径大于右侧,左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各段长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椎动脉与颈动脉间有广泛的吻合,一般为细小的肌支吻合,椎动脉与枕动脉间的血管吻合比较恒定.结论:颅外椎动脉各段测量结果对椎动脉重建术有重要参考价值;其侧支吻合是椎动脉代偿机制的重要解剖学基础之一,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病中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廷玉;李艳君;欧叶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细胞培养是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此技术作为实验、研究工作的基本步骤,已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多项领域,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细胞培养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基本的培养技术及观察、检测方法,为其今后进一步学习及科研、实验奠定基础.
作者:王秀岩;张淑红;罗佳滨;刘英芹;李月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蠕形螨(demodexmites)是寄生于哺乳动物和人体皮内的小型寄生螨类.寄生于人体的有毛囊蠕形螨(demodexbrevis)与皮脂蠕形螨(demodexfolliculorum)两种,分别寄生于人体面部的毛囊与皮脂腺内.其感染率各地报道颇不一致,国外为27%~100%,国内为0.8%~81%[1], 近年来研究认为其具有一定的致病作用,但属条件致病寄生虫,与痤疮、酒渣鼻、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目前,蠕形螨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挤压涂片法及透明胶纸粘贴法,由于两种方法均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各地报道的人群感染率差异也较大[2],影响调查结果.为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我们于2003年12月对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2001级本科生共160人进行了检测,报道如下.
作者:陈光;蔡连顺;朱丽贤;王国志;肖景莹;毕胜;车世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急诊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以救治各类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患者为主的诊疗体系.大多数危重病人来自急救现场、急诊室或手术室,在ICU经加强监护治疗,渡过重危阶段,待呼吸、循环等系统稳定后,再转入普通病房.自2003-03~2004-05共使用呼吸机的病人有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12~89岁.
作者:胡静雪;郑晓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急性出血性输卵管炎是女性内生殖器常见疾病,其症状缺乏特异性,易与宫外孕、卵巢黄体破裂、阑尾炎混淆,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造成误诊,本文就16例出血性输卵管炎的误诊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梅;陈敏秀;刘春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黄花败酱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肉瘤180(S180)实验模型和艾氏癌腹水型(EAC)细胞体外筛选法.结果:黄花败酱根提取物及其甲醇洗脱物硅胶柱层析所得H部分体内对S180有抑制作用;而根提取物的30%甲醇洗脱物、60%甲醇洗脱物及H部分体外对EAC无抑制作用.结论:黄花败酱根提取物及其H部分体内有抗肿瘤作用.
作者:毛金军;王丽敏;张明远;刘蕾;路雅真;傅纯芳;傅正宗;杨波;张宇;佟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人脑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25例侵袭性垂体腺瘤、22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病理蜡块和4例正常脑垂体标本.检测PCNA的表达及侵袭性垂体腺瘤复发情况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中PCNA表达显著大于非侵袭性腺瘤(P<0.05);侵袭性垂体腺瘤中复发组PCNA表达明显高于非复发组(P<0.05).结论:腺瘤组织中的PCNA的异常表达能够准确地反映垂体腺瘤细胞的增殖状态及侵袭潜能,可为临床上评价垂体腺瘤侵袭性、复发、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
作者:杨军;宣兆博;王彩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脑卒中发病急骤,死亡率高,恢复较慢,80%的存活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及生活能力,并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我科近几年来对67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实施徒手康复训练,徒手康复不受医疗条件的限制,通过感觉、运动的输入建立分离、协调的运动模式,强化康复护理训练,使病人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者:张志云;王冬梅;陈贞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精液常规检验是临床经常检测的项目之一,它对男性不育症、男性生殖系统疾病辅助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多年来,人们一直沿袭传统的手工操作.随着科技的发展,精液的检测也步入了自动化轨道.我院购入了一台北京清华同方精子自动检测分析仪,现就两年的使用情况对本仪器予以评价.
作者:黄金英;刘敏;沈淑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女贞子血清药理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方法: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中药的体外效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含女贞子兔血清对Hela细胞的抑制效应,并采用末端标记法(TUNEL)对凋亡细胞进行定量检测.结果:中药兔血清对Hela检测结果为女贞子血清促进Hela细胞凋亡.结论:女贞子血清药理抑制Hela细胞增殖,对指导临床药物治疗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鹏霞;桑娟;盛延良;李鸿梅;赵丹威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