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芳;王楠;张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卫生保健领域的法制建设取得较大的进展.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的颁布实施,成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引发了诸多疑问和因素.护理工作作为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业务活动和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如何正确履行责任和义务、维护业务活动中各方面的权利,成为护理、管理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作者:李蕴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一旦发病轻者常感腰腿酸痛不适,重者则腰腿疼痛剧烈行动困难,严重则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就保守治疗而言,牵引、按摩、理疗,往往见效慢,疗程长,既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又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三维多功能牵引床的问世给治疗该病提出全新见解和治疗方法,填补了医学领域非手术高科技治疗该病的空白.我院自1998年使用该床治疗1286例患者,取得了十分满意的疗效,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在我市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现将治疗1286例病历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霍星军;于海英;宋国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慢性单纯性鼻炎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种常见而多发性疾病,如果不加以重视积极治疗就会引起多种恶性肿瘤.因此,我们十分重视慢性单纯性鼻炎的治疗,近年来我科应用氦氖激光,对63例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蓓;姜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高血压脑出血为全身各器官的血管均有病理性改变时的脑内出血,其主要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内小动脉破裂,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年龄较轻的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清除血肿、止血、隆低颅内压,解除脑受压以达到挽救病人生命,促使神经功能恢复的目的.
作者:孙清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ofthe Basilar Syndrome ,TOBS),是由Caplan于1980年首先提出[1],临床较少见,主要是以神经障碍、视觉障碍和意识行为异常为特征的一组征侯群.现将2000~2004年我科收治的TOBS患者5例报道如下.
作者:黄昕艳;陈丽;赵丽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对正常大鼠血浆和心肌组织中的NO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以期为心衰大鼠其改变提供切实可信的参照数据体系.方法:采用硝酸还原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和血浆中NO含量.结果:在实验大鼠心肌组织和血浆中均存在一氧化氮这一重要神经活性递质,并且NO在血浆和心肌组织中的含量不尽相同,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O在血浆中低于心肌组织中的含量,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
作者:李梅秀;田国忠;欧叶涛;宋当君;王鹏;房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牵张成骨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的一项新技术,目前已开始用于矫治各类牙颌面畸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牵张成骨技术在临床的推广应用,其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已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下颌骨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下牙槽神经(inferior alveolar nerve,IAN)位于骨性下颌管中,在下颌骨牵张过程中会同时受到牵拉,这是否会损伤IAN的形态结构,能否完全恢复,目前说法不一.我们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探讨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对IAN形态结构的影响,旨在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关键;苗波;刘继光;裴玉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998-10~2002-10 对经我院皮肤科确诊的瘢痕疙瘩、皮肤血管瘤、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皮肤寻常疣和包文病共271例患者应用90Sr-90Y敷贴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韬;姜蓓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血压的调节作用.方法:对92例轻度高血压病人,在未经药物治疗或停服降压药1周以上,采用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观察2周后,重复24hABPM.结果:实施健康教育措施后,血压波动幅度明显下降,且昼夜血压负荷大于50%以上病人人数明显减少.结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有调节作用,有利于血压趋于平稳;在正规药物治疗前,健康教育可作为轻度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前的基础治疗.
作者:张波;荣光影;吕维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缺血性卒中发病后数小时内神经功能恶化并不少见,发病1周内26%~43%的病人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包括意识水平下降或局灶体征加重,多数病人在发病48h内停止进展.缺血性进展性卒中是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48h内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1998-01~2003-08我科入院缺血性卒中病人1256例,其中进展性卒中345例,占27.5%.本文总结了进展性卒中的临床特点、防治措施,特别是早期预测神经功能恶化是成功治疗的基础.
作者:赵宇;程春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外耳道胆脂瘤是一种较顽固性的外耳道疾患,好发于任何年龄,是造成听力下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我科自1998年以来采用负压吸引法治疗外耳道胆脂瘤1160例,报道如下.
作者:万歆;魏晓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玉米须水煎剂及其粗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胸腺指数及胸腺DNA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环磷酰胺注射小鼠造成免疫功能低下模型,采用称重法、二苯胺法观察小鼠胸腺指数、胸腺DNA含量的变化.结果:(1)环磷酰胺所致模型小鼠的胸腺指数(P<0.05),胸腺DNA含量均下降(P<0.05).(2)中药玉米须水煎剂及其粗多糖均能提高免低小鼠的胸腺指数(P<0.05)及胸腺DNA含量(P<0.05).结论:(1)中药玉米须水煎剂及其粗多糖均能提高免低小鼠的胸腺指数及胸腺DNA含量.(2)中药玉米须水煎剂及其粗多糖对免低小鼠的胸腺指数及胸腺DNA含量的提高作用无差别.
作者:鲁彦;姚嵩坡;白大芳;梁立春;杨晶;王明富;王建杰;张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医疗体制、医疗保障制度、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演化及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确立了执业药师在药品流通和使用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执业药师在改善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而使执业药师的职责和责任不断增加.国内处方药品只有靠医学专业理论扎实,知识结构合理、技术精良的执业药师审核处方并签字后方可调配使用,而非处方药品要在执业药师运用所掌握的医学专业知识指导下购买使用,由此为执业药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执业药师的自身素质已成为执业者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作者:单玉华;徐坤;王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近年来,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支架置入术为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迅速发展,成为冠心病血管重建的重要手段.但介入治疗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临床上应充分认识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消除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自2000年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以来,已为近百例冠心病患者实施诊疗,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实行整体的、系统的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取得理想护理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吕维娟;安贞玉;张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确定三七滴丸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对其质量进行初步考察.方法:采用正交验进行三七滴丸的处方设计和工艺优化.利用薄层色谱(TLC)进行定性鉴别.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为标准,运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三七总皂苷--PEG6000--硬脂酸--吐温-80为15:31:1:3组成处方,滴丸甲醇提取液在λs=510nm,λr=700nm,经外标二点法扫描测定,得三七皂苷的含量.结论:所得滴丸在溶散时限、丸重差异上均符合药典标准.双薄层扫描法含量测定简便、准确.
作者:于莲;郑淑琴;焦淑清;郭守志;于海;卢洪波;孙艳美;张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本文为研究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了31例糖尿病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CRA的收缩期高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低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PSV/EDV值(S/D).结果:糖尿病患者的PSV、EDV低于正常对照组,RI、S/D均高于对照组.视网膜病变越重,CRA血流速度越低.糖尿病患者无DR组,其CRA的PSV、EDV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糖尿病患者的CRA血流速度降低,视网膜循环阻力升高,视网膜血液供应不良.
作者:杨欣;孙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山茱萸醇提液对D-半乳糖致衰大鼠体内非酶糖化和醛糖还原酶活性(AR)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以D-半乳糖致衰大鼠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大、小剂量的山茱萸醇提液灌胃6周,测定了青年大鼠、致衰大鼠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GHb)、胸主动脉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含量、AR的变化,同时观察不同剂量山茱萸醇提液对致衰大鼠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致衰大鼠GSP、GHb、AGE含量随龄增加;醛糖还原酶活性增高.山茱萸醇提液可降低GSP、GHb、AEG含量,对醛糖还原酶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山茱萸醇提液可抑制体内蛋白质非酶糖化,具有一定抗衰老作用.
作者:郭红艳;栾晶;张鹏霞;欧芹;魏晓东;赵丹威;孙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在19~23岁的人群中免疫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接种学生血清中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对HBsAgHBsAb阴性者,应用0、1、6月3针方案,每次肌肉注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5μg/ml.结果:全程免疫结束后,阳转率为98%.男性阳转率与女性阳转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入学新生注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有效率为98%,而且抗HBs滴度随着疫苗注射次数、刺激时间而增高.是防止乙肝在学校发生与流行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雪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为临床肝胆手术避免肝管及副肝管损伤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测量50例成人尸体肝管的长度、外径和汇合角度,同时观察副肝管.结果:与右肝管相比,左肝管粗、短、直,左、右肝管在长度、直径方面存在差异(P<0.01);副肝管的出现率为10%.结论:在胆道外科手术时应注意副肝管与周围的胆道和血管的关系,以免损伤肝管及副肝管.
作者:陈廷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发生的时间、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99~2004年52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切口感染、溃疡、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蜕膜残留,子宫内膜炎.发生时间以剖宫产术后3周以上者占多数(78.8%),部分病例(38.5%)在6周以上,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时间不应局限于产褥期内,其主要病因是子宫切口感染、溃疡.对病因的诊断、防治值得重视.
作者:孙秋颖;董天晶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