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程春风
目的:优选老鹳草颗粒剂的佳辅料制备颗粒剂.方法:提取老鹳草总鞣质并浓缩至浸膏,与不同辅料混合制成颗粒剂,以吸水值为测定指标,用作图法考察.结果:乳糖的吸水值小.结论:选择乳糖作为老鹳草颗粒的辅料较好.
作者:史伟国;刘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EGB的抗氧化机制.方法:采用插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大鼠脑的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EGB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王淑英;王小江;金维哲;佟春玲;李尧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卫生保健领域的法制建设取得较大的进展.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的颁布实施,成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引发了诸多疑问和因素.护理工作作为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业务活动和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如何正确履行责任和义务、维护业务活动中各方面的权利,成为护理、管理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作者:李蕴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上消化道出血不仅是临床常见急症,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本文搜集我院1998~10-2004~10收治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例168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齐建祥;任秀乾;范彦夫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对正常大鼠血浆和心肌组织中的NO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以期为心衰大鼠其改变提供切实可信的参照数据体系.方法:采用硝酸还原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和血浆中NO含量.结果:在实验大鼠心肌组织和血浆中均存在一氧化氮这一重要神经活性递质,并且NO在血浆和心肌组织中的含量不尽相同,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O在血浆中低于心肌组织中的含量,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
作者:李梅秀;田国忠;欧叶涛;宋当君;王鹏;房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6例颌面部肿瘤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相关因素,并就减轻患者心理障碍做初步探讨.方法:就2003~2004年以来我院6例颌面部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变化、临床表现进行了解及随访.结果:6例颌面部肿瘤患者因癌症或功能受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结论:口腔颌面外科医务工作者应重视心理方面研究,从医学美学角度出发,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面容,是消除或减轻患者心理障碍的主要方法.
作者:陈小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日本东亚医用电子株式会社(现改名为希森美康)生产的SYSMEX系列血细胞分析仪是全球三大著名品牌之一,其中的KX-21血细胞分析仪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型医院使用比较普遍,虽然它从设计上把液路系统和气路系统分开,减少了故障的发生率,并且利用高压电灼烧进行排阻,降低了阻孔的产生,但它仍然会出现一些问题,现把我们平时工作中遇到的3则故障及排除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文陆;王晓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基于木犀草素的生物活性和席夫碱的特有性质基础上,设计与金属形成一系列新型席夫碱金属配合物.方法:利用缩合反应,在无水乙醇中合成未见报道的黄酮类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抗菌活性实验.结果:通过分析,初步确定了其分子式、结构和其生物活性.结论:结构式为:配合物MLx.nC2H5OH.形成配合物后抑菌活性大大增强.
作者:沙靖全;李敬芬;闫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在活产婴儿中发病率为8‰,复杂而严重的畸形会导致新生儿期死亡.在胎儿期正确地诊断先心病,对于提高和促进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我院自1996年以来,对10000例孕16周以上孕妇进行常规胎儿心脏探查,共检出7例胎儿心脏异常,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剑平;赵莉;曹雪梅;张欣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为探讨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新途径,我科于2003-06~2004-06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山莨菪碱,获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邹志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为临床肝胆手术避免肝管及副肝管损伤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测量50例成人尸体肝管的长度、外径和汇合角度,同时观察副肝管.结果:与右肝管相比,左肝管粗、短、直,左、右肝管在长度、直径方面存在差异(P<0.01);副肝管的出现率为10%.结论:在胆道外科手术时应注意副肝管与周围的胆道和血管的关系,以免损伤肝管及副肝管.
作者:陈廷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联合应用生脉注射液和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11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A组)给予抗心绞痛常规治疗,治疗组(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脉注射液30ml+5%GS250ml和刺五加注射液40ml+5%GS250ml分步静滴,每日1次,疗程2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血流变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与B组在改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6.4%,94.5%(P<0.01),心电图疗效分别为56.4%,81.8%(P<0.05),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B组优于A组(P<0.01),未见副反应.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作者:韩杰;赵香玉;麻凤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在19~23岁的人群中免疫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接种学生血清中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对HBsAgHBsAb阴性者,应用0、1、6月3针方案,每次肌肉注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5μg/ml.结果:全程免疫结束后,阳转率为98%.男性阳转率与女性阳转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入学新生注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有效率为98%,而且抗HBs滴度随着疫苗注射次数、刺激时间而增高.是防止乙肝在学校发生与流行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雪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大众教育形势下学生群体特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基础医学教育承受着较大的压力.我们要面对现实,认清形势,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宋汉君;罗佳滨;粱衍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一旦发病轻者常感腰腿酸痛不适,重者则腰腿疼痛剧烈行动困难,严重则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就保守治疗而言,牵引、按摩、理疗,往往见效慢,疗程长,既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又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三维多功能牵引床的问世给治疗该病提出全新见解和治疗方法,填补了医学领域非手术高科技治疗该病的空白.我院自1998年使用该床治疗1286例患者,取得了十分满意的疗效,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在我市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现将治疗1286例病历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霍星军;于海英;宋国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血压的调节作用.方法:对92例轻度高血压病人,在未经药物治疗或停服降压药1周以上,采用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观察2周后,重复24hABPM.结果:实施健康教育措施后,血压波动幅度明显下降,且昼夜血压负荷大于50%以上病人人数明显减少.结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有调节作用,有利于血压趋于平稳;在正规药物治疗前,健康教育可作为轻度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前的基础治疗.
作者:张波;荣光影;吕维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细胞凋亡在维护机体正常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正日渐为人们所认识.对细胞凋亡与病毒感染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将为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作者:张春斌;宋汉君;刘东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高血压脑出血为全身各器官的血管均有病理性改变时的脑内出血,其主要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内小动脉破裂,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年龄较轻的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清除血肿、止血、隆低颅内压,解除脑受压以达到挽救病人生命,促使神经功能恢复的目的.
作者:孙清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模型的制备模拟脊髓损伤,研究其病理生理变化及脊髓组织的病理分析,为后期的干细胞治疗提供了实验信息.方法:8周龄小鼠,咬除T12~L1棘突及相应椎板,用纤维剪刀将脊髓右侧剪断,将分离的肌肉缝合封闭椎管缺损,缝合皮肤,制成脊髓损伤模型.分不同的时间行为学评分,8周后病理检测.结果:假手术组在不同时间行为学评分较高,而实验组评分很低.脊髓损伤区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且脊髓损伤区域出现胶质细胞增生、嗜神经现象等,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脊髓损伤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模型.
作者:杨建华;乔建民;李长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缺血性卒中发病后数小时内神经功能恶化并不少见,发病1周内26%~43%的病人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包括意识水平下降或局灶体征加重,多数病人在发病48h内停止进展.缺血性进展性卒中是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48h内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1998-01~2003-08我科入院缺血性卒中病人1256例,其中进展性卒中345例,占27.5%.本文总结了进展性卒中的临床特点、防治措施,特别是早期预测神经功能恶化是成功治疗的基础.
作者:赵宇;程春风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