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汉君;罗佳滨;粱衍峰
羊膜的应用早始于1910年,Divis 首次把胎膜(羊膜+绒毛膜)用于移植取得成功.而后,羊膜作为烧伤皮肤移植片、人造阴道粘膜鞘等被广泛用于各种手术[1],1940年DeRot th 首次将胎膜移植到角膜表面,修复结膜缺损.但此后四十年间,这一研究并未在眼科界引起重视和推广.羊膜移植逐渐引起眼科医师的重视.直到1995年Kim和Tseng[2]在化学烧伤模形的角膜表面进行羊膜移植,羊膜移植逐渐引起眼科医师的重视.1997年,Ma 等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羊膜移植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进一步以分子水平阐述了羊膜的生物学特性、羊膜的组织生理特性、抗微生物特性及免疫排斥反应轻微特性决定了它适合于眼表疾病的治疗.
作者:李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采用口咽通气管与吸氧管及吸痰管结合的方法抢救心脏骤停呼吸停止的病人,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口咽通气管与吸氧管及吸痰管相结合在开通气道的同时,可以消除口腔分泌物并给予高流量的氧气吸入.结果:对9例室颤引起的心脏骤停,呼吸停止的患者进行抢救5~10min后缺氧症状明显改善,呼吸由原来40~60次/分,下降至20~35次/分.结论:应用口腔通气管与吸氧、吸痰管相结合在抢救心脏骤停呼吸停止的过程中,能快速提供有效通气并保持呼吸通畅.
作者:张晶;蔡红玉;李春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尿培养的标本实验,了解尿浸片法在尿定量培养中的可行性.方法:为需菌尿检测病员提供能自行操作的尿培养浸片URICULT经典型,按要求操作后送检.结果:628例尿浸片培养检出细菌391例,阳性率为62.26%,与临床诊断尿路感染病例有良好的符合率.结论:经典型尿浸片法,是一个良好的检测方法,具备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的统一性,是一种可靠尿路感染实验诊断方法.
作者:蒋金芬;张亚范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在活产婴儿中发病率为8‰,复杂而严重的畸形会导致新生儿期死亡.在胎儿期正确地诊断先心病,对于提高和促进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我院自1996年以来,对10000例孕16周以上孕妇进行常规胎儿心脏探查,共检出7例胎儿心脏异常,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剑平;赵莉;曹雪梅;张欣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了木犀草素Cu(Ⅱ)修饰碳糊电极在pH2B-R缓冲溶液中的电化学中扫速与峰电流及峰电位的关系.方法:循环伏安法.结果:发现木犀草素Cu(Ⅱ)氧化还原峰电流正比于扫速.当扫速增加时,氧化还原半波电位基本不变,峰电位差有小幅增加.结论:木犀草素Cu(Ⅱ)的电化学性质受扫速影响不大.
作者:武冬梅;李敬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院是收治传染病的专科医院,近年来我院收治的肝炎病人有增长的趋势,研究其构成、动态、发病因素、临床特点,为了解其住院情况,合理安排医疗技术力量、临床专业设置,提供参考的依据.
作者:王云花;姚淑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为了方便放射学磁共振工作者快捷、准确地查阅有关核磁共振成像杂志文献,开发和利用NCBI的Medline数据库的核磁共振成像杂志文献资源.方法:从Medline(PubMed)中检索并列出18种有关核磁共振成像的杂志名录,制作了每种杂志及部分杂志年份相应的超级链接,组成一个有关核磁共振成像杂志文献的搜索引擎.结果和结论:此搜索引擎能快捷、准确、动态地检索18种有关核磁共振成像杂志全部文献题录及部分杂志各年的文献题录,并可在PubMed中进一步检索出文献的摘要和部分全文.
作者:吕佳南;阎莉蔷;吕晓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为临床肝胆手术避免肝管及副肝管损伤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测量50例成人尸体肝管的长度、外径和汇合角度,同时观察副肝管.结果:与右肝管相比,左肝管粗、短、直,左、右肝管在长度、直径方面存在差异(P<0.01);副肝管的出现率为10%.结论:在胆道外科手术时应注意副肝管与周围的胆道和血管的关系,以免损伤肝管及副肝管.
作者:陈廷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面对我国加入WTO的现实,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未来人才是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实验教学是高等医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1].
作者:卢春凤;张明远;路雅珍;王丽敏;谭宏;赵玉珍;赵锦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们从1995~2003年,共收治阴茎异常勃起病人9例,分别采用海绵体内药物注射及龟头海绵体分流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振国;郭玉刚;刘洪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缺血性卒中发病后数小时内神经功能恶化并不少见,发病1周内26%~43%的病人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包括意识水平下降或局灶体征加重,多数病人在发病48h内停止进展.缺血性进展性卒中是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48h内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1998-01~2003-08我科入院缺血性卒中病人1256例,其中进展性卒中345例,占27.5%.本文总结了进展性卒中的临床特点、防治措施,特别是早期预测神经功能恶化是成功治疗的基础.
作者:赵宇;程春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优选老鹳草颗粒剂的佳辅料制备颗粒剂.方法:提取老鹳草总鞣质并浓缩至浸膏,与不同辅料混合制成颗粒剂,以吸水值为测定指标,用作图法考察.结果:乳糖的吸水值小.结论:选择乳糖作为老鹳草颗粒的辅料较好.
作者:史伟国;刘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高血压脑出血为全身各器官的血管均有病理性改变时的脑内出血,其主要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内小动脉破裂,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年龄较轻的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清除血肿、止血、隆低颅内压,解除脑受压以达到挽救病人生命,促使神经功能恢复的目的.
作者:孙清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卫生保健领域的法制建设取得较大的进展.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的颁布实施,成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引发了诸多疑问和因素.护理工作作为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业务活动和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如何正确履行责任和义务、维护业务活动中各方面的权利,成为护理、管理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作者:李蕴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他汀类药物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住院的6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分为两组,A组应用他汀类加常规治疗,B组不用他汀类治疗(阿托伐他汀).出院时测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值,出院与入院时c反应蛋白浓度两组均显著降低,阿伐他汀组显著低于非阿伐他汀组.结果:他汀类药物有抗炎作用,可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的c反应蛋白,从而降低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在ACS中早期应用有益治疗.
作者:宁国贤;孙淑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的重要基础课,现已成为一门前沿学科,其理论及技术已经辐射到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的各个学科,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同时也为医学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概念、思路、技术和方法,因此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然而,由于医学遗传学的内容抽象、繁杂、深奥、枯燥,因而成了学生普遍公认的难点课.要做好医学遗传学的教学,就需要不断地探索教学方法,提高遗传课的教学质量,才能满足学生需要并使其获得大的收获.针对各章节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授课手段,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几种方法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
作者:张金波;付炜;齐淑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在19~23岁的人群中免疫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接种学生血清中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对HBsAgHBsAb阴性者,应用0、1、6月3针方案,每次肌肉注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5μg/ml.结果:全程免疫结束后,阳转率为98%.男性阳转率与女性阳转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入学新生注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有效率为98%,而且抗HBs滴度随着疫苗注射次数、刺激时间而增高.是防止乙肝在学校发生与流行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雪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基于木犀草素的生物活性和席夫碱的特有性质基础上,设计与金属形成一系列新型席夫碱金属配合物.方法:利用缩合反应,在无水乙醇中合成未见报道的黄酮类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抗菌活性实验.结果:通过分析,初步确定了其分子式、结构和其生物活性.结论:结构式为:配合物MLx.nC2H5OH.形成配合物后抑菌活性大大增强.
作者:沙靖全;李敬芬;闫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对临床76例睡眠障碍病人实施综合干预即:1查明原因,并针对原发因素进行处理;2心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对失眠态度的调整)、生物反馈(各种放松技术)和行为干预(生活与作息规律,适应性锻炼);3安眠镇静药物的应用.结果一个月后76例病人自觉症状好转,睡眠时间延长,均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陈梅;蔡红玉;马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EGB的抗氧化机制.方法:采用插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大鼠脑的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EGB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王淑英;王小江;金维哲;佟春玲;李尧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