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68例临床分析

齐建祥;任秀乾;范彦夫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呕血, 胃镜检查
摘要:上消化道出血不仅是临床常见急症,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本文搜集我院1998~10-2004~10收治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例168例,分析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阴茎异常勃起的治疗体会

    我们从1995~2003年,共收治阴茎异常勃起病人9例,分别采用海绵体内药物注射及龟头海绵体分流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振国;郭玉刚;刘洪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老鹳草颗粒剂的制备探讨

    目的:优选老鹳草颗粒剂的佳辅料制备颗粒剂.方法:提取老鹳草总鞣质并浓缩至浸膏,与不同辅料混合制成颗粒剂,以吸水值为测定指标,用作图法考察.结果:乳糖的吸水值小.结论:选择乳糖作为老鹳草颗粒的辅料较好.

    作者:史伟国;刘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3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近年来,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支架置入术为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迅速发展,成为冠心病血管重建的重要手段.但介入治疗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临床上应充分认识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消除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自2000年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以来,已为近百例冠心病患者实施诊疗,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实行整体的、系统的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取得理想护理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吕维娟;安贞玉;张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义齿基托材料抗折强度的实验研究

    目的:检测两种金属网对义齿基托材料抗折强度的加强作用,为义齿基托修复的临床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热固化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制成50mm×18mm×2mm规格试片10个,在PMMA中央分别加入方形,圆形网眼的铸造钴铬合金网制成50mm×18mm×2mm规格试片各10个,利用三点弯曲实验,用材料力学多功能实验台逐渐加载,测定各个样本发生断裂时的力值,计算每组样本的平均值,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来分析断裂力值.结果:圆形网组试片载荷值明显高于方形网眼组(P<0.01).方形网眼组明显高于PMMA组(P<0.01).结论:提示在临床上对于可摘局部义齿,或者全口义齿基托易折裂的可以优先选择PMMA树脂中央加圆形网眼的铸造钴铬合金来提高其抗折强度.

    作者:段蔚泓;汪霞;李丹;周宏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炎性标志物的影响

    目的:他汀类药物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住院的6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分为两组,A组应用他汀类加常规治疗,B组不用他汀类治疗(阿托伐他汀).出院时测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值,出院与入院时c反应蛋白浓度两组均显著降低,阿伐他汀组显著低于非阿伐他汀组.结果:他汀类药物有抗炎作用,可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的c反应蛋白,从而降低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在ACS中早期应用有益治疗.

    作者:宁国贤;孙淑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综合干预减轻病人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对临床76例睡眠障碍病人实施综合干预即:1查明原因,并针对原发因素进行处理;2心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对失眠态度的调整)、生物反馈(各种放松技术)和行为干预(生活与作息规律,适应性锻炼);3安眠镇静药物的应用.结果一个月后76例病人自觉症状好转,睡眠时间延长,均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陈梅;蔡红玉;马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心静脉置管术临床应用及护理对策

    随着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工作的开展,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已逐步应用于临床.由于其穿刺部位开放,血流量充足、留置时间长、活动不受限等优势作为输液通道而被广大医患所认可.但因其为人为破损创口易造成皮肤感染或血行感染而直接影响其应用效果,故在应用过程中的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就我院近年来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的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李金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探索药理学综合实验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面对我国加入WTO的现实,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未来人才是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实验教学是高等医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1].

    作者:卢春凤;张明远;路雅珍;王丽敏;谭宏;赵玉珍;赵锦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三七固体分散体滴丸制备工艺及质量研究

    目的:确定三七滴丸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对其质量进行初步考察.方法:采用正交验进行三七滴丸的处方设计和工艺优化.利用薄层色谱(TLC)进行定性鉴别.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为标准,运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三七总皂苷--PEG6000--硬脂酸--吐温-80为15:31:1:3组成处方,滴丸甲醇提取液在λs=510nm,λr=700nm,经外标二点法扫描测定,得三七皂苷的含量.结论:所得滴丸在溶散时限、丸重差异上均符合药典标准.双薄层扫描法含量测定简便、准确.

    作者:于莲;郑淑琴;焦淑清;郭守志;于海;卢洪波;孙艳美;张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脊髓损伤模型的制备及行为学评分

    目的:通过对模型的制备模拟脊髓损伤,研究其病理生理变化及脊髓组织的病理分析,为后期的干细胞治疗提供了实验信息.方法:8周龄小鼠,咬除T12~L1棘突及相应椎板,用纤维剪刀将脊髓右侧剪断,将分离的肌肉缝合封闭椎管缺损,缝合皮肤,制成脊髓损伤模型.分不同的时间行为学评分,8周后病理检测.结果:假手术组在不同时间行为学评分较高,而实验组评分很低.脊髓损伤区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且脊髓损伤区域出现胶质细胞增生、嗜神经现象等,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脊髓损伤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模型.

    作者:杨建华;乔建民;李长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赖诺普利的抗高血压及对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目的:观察赖诺普利的降压疗效及其对原发性高血压(EH)伴左室肥厚(LVH)逆转作用.方法:38例EH伴LVH病人口服赖诺普利5~20mg每12小时1次共16周.治疗前后用动态血压仪记录血压情况,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左室肥厚改善情况.结果:经过16周治疗,血压显著下降(P<0.05).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重量指数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赖诺普利能有效控制血压,并对EH的LVH有逆转作用.

    作者:刘艳姝;张英萍;刘艳欣;李振海;孙淑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提高医学遗传学教学效率的方法探讨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的重要基础课,现已成为一门前沿学科,其理论及技术已经辐射到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的各个学科,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同时也为医学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概念、思路、技术和方法,因此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然而,由于医学遗传学的内容抽象、繁杂、深奥、枯燥,因而成了学生普遍公认的难点课.要做好医学遗传学的教学,就需要不断地探索教学方法,提高遗传课的教学质量,才能满足学生需要并使其获得大的收获.针对各章节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授课手段,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几种方法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

    作者:张金波;付炜;齐淑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的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为全身各器官的血管均有病理性改变时的脑内出血,其主要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内小动脉破裂,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年龄较轻的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清除血肿、止血、隆低颅内压,解除脑受压以达到挽救病人生命,促使神经功能恢复的目的.

    作者:孙清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对革兰阴性杆菌快速敏感试验的初步探讨

    抗生素敏感试验原理:抗生素敏感试验是测定抗生素或其他抗微生物制剂在体外抑制细菌生长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稀释法或扩散法来测定[1].稀释法敏感试验是将抗生素与肉汤或琼脂培养基混合进行稀释,然后与试验菌孵育过夜,以低浓度能抑制细菌生长时,称为该试剂的低抑菌浓度(MIC),然后将低抑菌浓度与机体血清或体液中可获得药物浓度相比较,来确定恰当的临床疗效[2].

    作者:郭朝阳;姜淑贤;苏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羊膜在眼科中应用的医学基础及临床研究新进展

    羊膜的应用早始于1910年,Divis 首次把胎膜(羊膜+绒毛膜)用于移植取得成功.而后,羊膜作为烧伤皮肤移植片、人造阴道粘膜鞘等被广泛用于各种手术[1],1940年DeRot th 首次将胎膜移植到角膜表面,修复结膜缺损.但此后四十年间,这一研究并未在眼科界引起重视和推广.羊膜移植逐渐引起眼科医师的重视.直到1995年Kim和Tseng[2]在化学烧伤模形的角膜表面进行羊膜移植,羊膜移植逐渐引起眼科医师的重视.1997年,Ma 等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羊膜移植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进一步以分子水平阐述了羊膜的生物学特性、羊膜的组织生理特性、抗微生物特性及免疫排斥反应轻微特性决定了它适合于眼表疾病的治疗.

    作者:李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大学生接种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在19~23岁的人群中免疫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接种学生血清中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对HBsAgHBsAb阴性者,应用0、1、6月3针方案,每次肌肉注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5μg/ml.结果:全程免疫结束后,阳转率为98%.男性阳转率与女性阳转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入学新生注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有效率为98%,而且抗HBs滴度随着疫苗注射次数、刺激时间而增高.是防止乙肝在学校发生与流行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雪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木犀草素Cu(Ⅱ)配合物修饰碳糊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目的:研究了木犀草素Cu(Ⅱ)修饰碳糊电极在pH2B-R缓冲溶液中的电化学中扫速与峰电流及峰电位的关系.方法:循环伏安法.结果:发现木犀草素Cu(Ⅱ)氧化还原峰电流正比于扫速.当扫速增加时,氧化还原半波电位基本不变,峰电位差有小幅增加.结论:木犀草素Cu(Ⅱ)的电化学性质受扫速影响不大.

    作者:武冬梅;李敬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Medline中磁共振成像杂志文献搜索引擎的研究

    目的:为了方便放射学磁共振工作者快捷、准确地查阅有关核磁共振成像杂志文献,开发和利用NCBI的Medline数据库的核磁共振成像杂志文献资源.方法:从Medline(PubMed)中检索并列出18种有关核磁共振成像的杂志名录,制作了每种杂志及部分杂志年份相应的超级链接,组成一个有关核磁共振成像杂志文献的搜索引擎.结果和结论:此搜索引擎能快捷、准确、动态地检索18种有关核磁共振成像杂志全部文献题录及部分杂志各年的文献题录,并可在PubMed中进一步检索出文献的摘要和部分全文.

    作者:吕佳南;阎莉蔷;吕晓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山茱萸醇提液对D-半乳糖致衰大鼠非酶糖化及AR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山茱萸醇提液对D-半乳糖致衰大鼠体内非酶糖化和醛糖还原酶活性(AR)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以D-半乳糖致衰大鼠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大、小剂量的山茱萸醇提液灌胃6周,测定了青年大鼠、致衰大鼠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GHb)、胸主动脉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含量、AR的变化,同时观察不同剂量山茱萸醇提液对致衰大鼠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致衰大鼠GSP、GHb、AGE含量随龄增加;醛糖还原酶活性增高.山茱萸醇提液可降低GSP、GHb、AEG含量,对醛糖还原酶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山茱萸醇提液可抑制体内蛋白质非酶糖化,具有一定抗衰老作用.

    作者:郭红艳;栾晶;张鹏霞;欧芹;魏晓东;赵丹威;孙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EGB的抗氧化机制.方法:采用插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大鼠脑的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EGB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王淑英;王小江;金维哲;佟春玲;李尧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