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秀彩;陈霞
目的:探讨中药四逆汤对失血性休克家兔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动物分组对照实验,测量不同状态下动物血浆中三组动物肝肾组织中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变化和血浆总抗氧化活力(T-AOC)的变化.
作者:李守文;李晶;刘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一项补救措施,随着此术的广泛开展,人们不仅关心近期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对以后再次妊娠、分娩有无影响也十分关注.本研究对280例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并准备分娩的孕妇(人工流产组)作定期随访直到妊娠终止,观察其分娩期情况,并以同期无人工流产史孕妇282例作对照组进行研究,以探讨分娩期并发症及有关因素,作以预防,进一步改进手术操作技巧,从而确保良好预后.
作者:李雪莹;吕桂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索CT是否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用于对可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病人进行筛选.方法: 共有59名病人参与了本试验.肝脏/脾脏比率(L/S) 由CT图像获得. 根据L/S是否大于0.9将病人分为两组.其它相关的实验室指标, CT图像及病理学特征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 肝脏/脾脏比率与肝小叶的脂肪浸润面积进而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存在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分别为-0.95和-0.73. 肝脏/脾脏比率<0.9的病人组中胰岛素抵抗指数要明显高于肝脏/脾脏比率>0.9的病人组 (2.66+/_1.06 :1.78+/_0.49, P<0.05).结论: CT可以作为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方法来定量分析肝脏脂肪变性程度, 筛选可疑NASH的病人以进行肝脏活检.
作者:徐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克的早产儿.在新生儿中,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率高.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证明,护理质量的高低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影响很大.下面谈一下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体会.
作者:温玉娥;佟丽娟;董忠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脑梗塞发生与发展同(心率变异性)(HBV)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32名高血压病,31名高血压合并脑梗塞的患者进行DCG(动态心电图检查),对HRV的各参数进行统计学处理和t检验.结果:高血压病、脑梗塞患者HRV各项指标均有轻度或中度减低;脑梗塞患者HRV比高血压病患者HRV更为严重降低,两者有显著差别.结论:HRV是预测心脑血管病人靶器官损害和死亡的独立的危险因子.
作者:宋浩;汪晓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镁盐在治疗急性发作期肺心病中的作用.方法:84例急性发作期肺心病患者,随机分成采用镁盐加肝素治疗的观察组42例及肝素治疗的对照组42例,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显效率及显效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镁盐治疗急性发作期肺心病疗效满意,且无明显副作用,临床可广泛应用.
作者:张凤珍;陈雪莲;金玄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肺部并发症是影响胸部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其发生率高达20%~80%,如何早期防治,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为此,我们根据病人术后呼吸生理改变的特点,编制一套呼吸体操,对110例胸部手术病人围术期应用呼吸体操训练,结果明显提高了病人肺功,减少肺部并发症,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宝文;卢丽梅;孙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孕期教育,陪伴分娩的效果; 方法:对孕产妇进行孕期教育,产时陪伴分娩,与未受教育无人陪伴分娩组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有显著差异; 结论:孕期教育、陪伴分娩可转变医院服务理念,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樊淑红;李淑萍;曲秀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苦参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阐明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袁桃霞[1]等的肝星状细胞的分离方法和MTT法(甲基噻唑基四唑,metyl thiazolyl tetronzolium)及ABC免疫酶染色方法分别检测肝星状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苦参素能明显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及Ⅰ型胶原的合成,并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林明华;马迎军;孟庆媛;金玉珍;付纯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自1992-04~2002-09,对1126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成形术(PBMV),对其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取得一定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梁淑霞;邵明凤;苏京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骨痨敌注射液在初治肺结核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将148例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分为试验组(A组,74例)和对照组(B组,74例).两组均给予2HRZE/4HR方案抗结核治疗,A组加用骨痨敌注射液.结果:治后1~4周涂片阴转率和培养阴转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1),治后2~6个月A组与B组阴转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后2个月和4个月A组的病灶全吸率和显吸率均高于B组(P <0.05),治后6个月全吸收率和稳定率A组显著高于B组(P <0.05).结论:骨痨敌注射液能加快痰菌阴转、加快病灶吸收好转,做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少且较微、复发率低,可作为初治肺结核治疗的辅助用药.
作者:代立娟;赵利民;魏平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当归不同药用部位的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以确定当归是否应按归头、归身、归尾3部分分开入药,为今后中药的炮制、加工及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别对归头、归身、归尾部分主要微量元素(Ca、Na、Mg、Fe、Cu、Zn、Ba)进行测定.结果: 实验数据表明,当归的3部分微量元素含量不同.Fe在归尾中含量较高,Cu在归身中含量较高,Zn在归头中含量较高,而Ba在归身中含量较高.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认为,应将归头、归身、归尾3部分分开入药.
作者:王桂艳;魏怀春;刘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是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科学设计,配合活跃的教学方法,综合利用声音、图像、文章、模拟动画等多种教学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和大脑思维能力的教学手段.
作者:颜玉;鲍秀琦;王艳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洛美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新品种,主要用于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该药与其它喹诺酮类药物比较,具有血药浓度高,体内分布广,组织穿透性好等特点.本文使用洛美沙星治疗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60例,疗效显著.
作者:张军波;陈晓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前,在我国结直肠癌是第三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不断上升,其中直肠癌约占1/3.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也称直肠系膜全切除术(Complete Circumferential mesorectal excision CCME).是1982年Heald 等[1]提出来的,经过近20年的临床实践证明,TME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中下部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操作方式,可降低局部复发率3%~7%,以及提高长期生存率至75%[2].
作者:刘宗强;王鹏飞;尤东辉;赵映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 为巨块型肝癌的综合治疗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本组12例病例,均采用Seldinger 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入4.0~6.0F RH导管,置于靶动脉注入CDDP40~80mg,MMC10~20mg,5-Fu 750~1250mg,ADM30~60mg,及超液化碘油10~20ml,治疗次数2~5次不等.结果:本组12例病人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肿瘤缩小者7例.AFP变化:本组7例AFP阳性.联合治疗后均有下降,4例降为正常,2例降为原有数值的30%.联合治疗的6月、12月、18月的生存分别为12、11和8例.结论: 肝动脉-门静脉联合栓塞化疗治疗巨块型肝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絮;刘振玉;胡洋;许传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尖锐湿疣又称生殖器疣或性病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皮肤、粘膜瘤样增生,主要通过性接触而传播,少数人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如内裤、被褥、浴盆、浴巾等而传染致病.尖锐湿疣是目前我国常见的与生殖器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的性传播疾病.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它的泛滥与危害给予极大的关注,并对它采取了多种检测和治疗办法,我们在学习、实践、筛选这些方法的过程中,发现冰醋酸、波姆光联合使用疗效理想,可一次性治愈尖锐湿疣.报道如下.
作者:康立久;韩玉仿;董樾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严重威胁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其治疗方法很多,本文就1998年以来门诊500例患者用波姆光治疗疗效进行报道.
作者:郑玉春;陈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紫草大黄合剂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为模型,测定高低剂量的紫草大黄合剂对肝损伤ALT、AST值,同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高剂量紫草大黄合剂同联苯双酯一样能够明显降低CCl4致小鼠肝损伤血清ALT、AST值升高(P<0.01),减轻CCl4对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结论:紫草大黄合剂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明远;刘蕾;卢春凤;赵玉珍;谭宏;张睿峰;李丽;纪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考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其吸收促进剂二甲倍他环糊精(MDβCD)对鼻粘膜纤毛的毒性.方法:以生理盐水和盐酸麻黄碱作阴性对照,采用离体法考察CGRP及不同浓度的MDβCD对离体蛙上腭粘膜纤毛运动影响,采用在体法及电镜技术考察了CGRP滴鼻剂对家兔鼻粘膜长期毒性.结果: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4%以下MDβCD对纤毛的毒性较低,5%MDβCD对纤毛的毒性较大.CGRP滴鼻剂对家兔鼻粘膜长期毒性较小.结论:CGRP可以用于鼻腔给药,其吸收促进剂初步确定为4%MDβCD.
作者:孙长海;刘惠军;王丽敏;方洪壮;崔景斌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