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00例临床研究

陈园秀;赵晓峰;武连仲

关键词:针刺, 更年期综合症, 辨证分型
摘要: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人,其中41~45岁43例,46~50岁158例,51~55岁63例,56~60岁36例.病程2~6个月144例,7~12个月111例,1 a以上45例.1.2中医辨证分型1.2.1阴虚型症见头晕耳鸣,腰膝痠软,五心烦热,盗汗,肢末震颤,记忆力减退,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从岐伯雷公的文化背景看《黄帝内经》医学流派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一部重要典籍,这部著作的写作体例是以黄帝与他的臣子问对的形式阐述医理的,在所有的臣子中岐伯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所以后世往往用岐黄作为中医的代名词.在<黄帝内经>中还有一位人物叫作雷公,但与岐伯的地位大有不同,岐伯是一位博学的智者,黄帝却成为谦恭的学生;而雷公就不同了,他是黄帝的学生,经典的十二经脉循行就是雷公请教黄帝时由黄帝叙述的.

    作者:于铁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实验室设备采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等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基地,肩负着培养高科技专业人才、振兴科技、提高我国尖端技术在国际上竞争力的重要职责.教学、科研手段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因此,仪器设备的作用日益明显,各级主管部门对这个问题也非常重视.

    作者:马文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针刺结合微波治疗颈椎病82例疗效分析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尤以中老年人多见,其发病率与职业特点有着密切联系,且出现年轻化趋势.目前,各种治疗方法报道较多,但并不理想,多数尚处于探索之中,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取以针刺结合微波照射治疗颈椎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陈士刚;李奎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提高中医学术期刊质量的思考与探索

    科技期刊是积累、传播和交流科技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科技创新知识有70%首先发表在科技期刊上,有的学科领域甚至高达90%[1].这就对科技期刊的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在近几年的编辑实践中,结合中医特色,编辑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李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试论我院教材工作体制改革

    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在21世纪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形势下,作为教材管理人员,应不失时机地去认识市场经济的规律,要在确保优先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与经营相结合的模式下,走出封闭式管理、单一服务的小圈子,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建立起主动适应教学改革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

    作者:赵恩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关于欧美留学生教学改革的探索

    从国外的中医教育来看,由于回归自然意识的增强和中医热的兴起,中医教育在世界愈来愈多的国家开展起来,教育形式和规模也多种多样,现在美国、法国、加拿大、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已相继开展中医的学历教育(与中国大陆联合办学或由当地的华人开办学校),但由于师资、学习基地以及各国政策和条件的限制,国外的中医教育尚不完善,水平和内容差异很大,使学习者对中医理论的认识片面、偏差乃至错误.

    作者:仲强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山楂、决明子代茶饮治疗高脂血症30例疗效观察

    笔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中药山楂、决明子代茶饮,配合饮食疗法,治疗高脂血症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中男25例,女5例;年龄42~70岁,平均52岁;病程半个月至2 a;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皆增高者13例,单项TC增高6例,单项TG增高11例.

    作者:孟越华;邹爱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做好21世纪高校对外交流中的中医药事业保密工作

    当前,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围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更加尖锐,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世界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资源正在成为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战略资源,国际间争夺信息的斗争愈演愈烈,保密与窃密的斗争异常尖锐复杂,对此,必须有充分的认识.

    作者:胡宝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哮喘40例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7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小于50岁12例,50~60岁10例,大于60岁18例.病程6个月~15 a,平均6 a.对照组30例,全部为住院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小于50岁4例,50~60岁18例,大于60岁8例,病程7个月~13 a,平均4.5 a.

    作者:周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高等中医院校西医基础实验课改革之我见

    目前,在高等中医院校普遍推行一项改革,就是西医基础实验课的重新组合,大多成立一个实验中心,脱离原教研室,该中心负责实验课的教学准备,大多分为机能室、形态室,所有在教研室的原有技术人员均归中心统一管理,中心一般设一位主任及分管各室的副主任.

    作者:邝枣园;伍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浅谈《伤寒论》中合并病的证治

    本文将<伤寒论>中有关合病、并病的条文分为10类进行讨论,其中有原文明确提出的合、并病者,也有原文未明确者.笔者以合、并病的概念为标准,通过对条文的分析、比较,归结为新的合、并病类型.于每一类中,从原文角度,按经辨证,讨论其归属;并对比条文间证候的异同,治疗的区别,明确了辨证的关键,总结出治疗原则和运用要领.提纲挈领地总结了<伤寒论>中有关合、并病的内容.

    作者:黄腾;张国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凉血通腑法在脑出血急性期的应用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较急,多数患者于活动后或饱餐、情绪激动下发病.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坏死,压迫外围脑组织产生水肿,使局部神经功能受损,颅内压升高,由于血肿及脑水肿形成,产生一些病理生理改变或形成脑疝危及生命[1].

    作者:刘学芬;李瑞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新世纪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中国加入WTO,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具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新世纪大学生应首先具备以下几点.1思想素质1.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教育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西方文化渗透加剧,大学生应具备较高的判断、甄别、选择的能力.

    作者:卫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7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均为住院病例.其诊断符合文献[1]标准,按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法,Ⅱ级8例,Ⅲ级56例,Ⅳ级10例;男42例,女32例,年龄54~81岁,平均64.5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两组病例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

    作者:何佩华;王希光;赵淑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手法为主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103例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以第3腰椎横突部位明显压痛为特征的慢性腰痛.多见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笔者从1990年以来,使用推拿手法为主治疗本病,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3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54例,女49例;年龄大61岁,小25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长16 a,短2个月;单侧疼痛83例,双侧疼痛20例.

    作者:王相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医药在英国

    近十几年来,中医药在英国和欧洲都有较快的发展,中医针灸诊所几乎遍布英国大小城市,甚至一条大街上有3、5家之多.现英国共约有近5000家中医诊所,3个针灸协会(BACC、ACCP、BMAS),2个中医协会(ATCM、RCHM).针灸协会各有2 000左右会员,针灸师有8 000~10 000人,包括中国医生和只接受过3、5个月针灸学习的英国医生.

    作者:王卫;徐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浅谈中医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体会

    快速型心律失常系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主要包括心动过速、早搏、房颤等.现代医学主要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由于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中医药在心律失常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近年来,笔者应用中医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体会简述如下.

    作者:刘梅;杜武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黄帝内经》全文检索软件研制开发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应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对中医古籍进行整理和开发愈显重要.这将提高对经典古籍研究的系统性、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成为中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项工作还将为古典医籍开发性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高学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疗效观察

    小儿腹泻是儿科的多发病、常见病之一,影响小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而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的血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明显低下,如何提高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血细胞的粘附功能,在预防和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科门诊自1999年10月~2001年10月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4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素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刺法灸法学基本技能培养和考核标准初探

    刺法灸法学是一门临床技能课,其内容在中医专业的针灸学中已运行了近半个世纪,在针灸专业运行了19年.但没有明确的实验课(临床技能操作课)要求,使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失于规范;其次没有考核标准,无从客观评价其临床技能水平的高低.本文将就其现状进行分析,并介绍我们在培养方法和客观、量化考核标准方面的点滴做法,敬请指正.

    作者:陈爽白;潘兴芳;孟向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天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