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佩华;王希光;赵淑英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主要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两大类.其病因学尚未阐明,一般认为与周围环境的有害因素及易感体质有关,而HP感染为导致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作者:郝俊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随着电子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传统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服务方式逐渐发展到应用现代技术进行管理、开展服务,使现代化图书馆文献信息工作成为一个多功能的服务体系.从而开辟了21世纪中医院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的新领域、新途径、新方法.
作者:李青青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近十几年来,中医药在英国和欧洲都有较快的发展,中医针灸诊所几乎遍布英国大小城市,甚至一条大街上有3、5家之多.现英国共约有近5000家中医诊所,3个针灸协会(BACC、ACCP、BMAS),2个中医协会(ATCM、RCHM).针灸协会各有2 000左右会员,针灸师有8 000~10 000人,包括中国医生和只接受过3、5个月针灸学习的英国医生.
作者:王卫;徐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根据临床证候分为实痹和虚痹.实痹包括行痹、痛痹、着痹、热痹;虚痹包括气血虚痹、阴虚痹、阳虚痹.按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痹证62例,行痹、痛痹、着痹以祛风、散寒、除湿、温通经脉为主治疗,方用蠲痹汤加减;热痹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为主治疗,方用白虎桂枝汤加减.气血虚痹、阴虚痹、阳虚痹以祛邪扶正、攻补兼施为主治疗,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显效18例,有效3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7%.
作者:贾书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刺法灸法学是一门临床技能课,其内容在中医专业的针灸学中已运行了近半个世纪,在针灸专业运行了19年.但没有明确的实验课(临床技能操作课)要求,使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失于规范;其次没有考核标准,无从客观评价其临床技能水平的高低.本文将就其现状进行分析,并介绍我们在培养方法和客观、量化考核标准方面的点滴做法,敬请指正.
作者:陈爽白;潘兴芳;孟向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人,其中41~45岁43例,46~50岁158例,51~55岁63例,56~60岁36例.病程2~6个月144例,7~12个月111例,1 a以上45例.1.2中医辨证分型1.2.1阴虚型症见头晕耳鸣,腰膝痠软,五心烦热,盗汗,肢末震颤,记忆力减退,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作者:陈园秀;赵晓峰;武连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在21世纪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形势下,作为教材管理人员,应不失时机地去认识市场经济的规律,要在确保优先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与经营相结合的模式下,走出封闭式管理、单一服务的小圈子,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建立起主动适应教学改革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
作者:赵恩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尤以中老年人多见,其发病率与职业特点有着密切联系,且出现年轻化趋势.目前,各种治疗方法报道较多,但并不理想,多数尚处于探索之中,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取以针刺结合微波照射治疗颈椎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陈士刚;李奎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快速型心律失常系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主要包括心动过速、早搏、房颤等.现代医学主要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由于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中医药在心律失常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近年来,笔者应用中医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体会简述如下.
作者:刘梅;杜武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较急,多数患者于活动后或饱餐、情绪激动下发病.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坏死,压迫外围脑组织产生水肿,使局部神经功能受损,颅内压升高,由于血肿及脑水肿形成,产生一些病理生理改变或形成脑疝危及生命[1].
作者:刘学芬;李瑞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提取液中姜黄素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提取中药姜黄、郁金、莪术中姜黄素的方法.展开剂为氯仿-甲醇-甲酸=80:4:0.8,检测波长为420 nm.结果:薄层分离后,6 h内姜黄素色斑稳定,平均回收率为98.12%.结论:本法准确、快速、简便.
作者:戚爱棣;于虹;朱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本文将<伤寒论>中有关合病、并病的条文分为10类进行讨论,其中有原文明确提出的合、并病者,也有原文未明确者.笔者以合、并病的概念为标准,通过对条文的分析、比较,归结为新的合、并病类型.于每一类中,从原文角度,按经辨证,讨论其归属;并对比条文间证候的异同,治疗的区别,明确了辨证的关键,总结出治疗原则和运用要领.提纲挈领地总结了<伤寒论>中有关合、并病的内容.
作者:黄腾;张国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病毒对人体的危害是广泛和严重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在复制周期的环节上发挥作用.由于病毒的繁殖与宿主细胞关系密切,仍避免不了抗病毒药对肌体细胞产生毒副作用问题.研制一种能杀灭病毒并对宿主细胞毫无影响的药物是比较困难的[1].目前西药化学药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而且特异性差,副作用多.现将近几年中药抗病毒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傅谧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以第3腰椎横突部位明显压痛为特征的慢性腰痛.多见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笔者从1990年以来,使用推拿手法为主治疗本病,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3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54例,女49例;年龄大61岁,小25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长16 a,短2个月;单侧疼痛83例,双侧疼痛20例.
作者:王相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65例病人全部为门诊及住院病人,采用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58.8±11.4)岁,病程短1个月,长10 a;对照组30例,女13例,男17例,平均年龄(56.9±10.2)岁,病程短3个月,长11a.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全部病例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WHO命名标准化联合组<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作者:曹鲁豫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科技期刊是积累、传播和交流科技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科技创新知识有70%首先发表在科技期刊上,有的学科领域甚至高达90%[1].这就对科技期刊的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在近几年的编辑实践中,结合中医特色,编辑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李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笔者积累多年临床经验,借鉴现代药理,经摸索研究拟出抗衰防病方,用于降压、降脂、降糖、增强免疫功能、抗衰老等方面,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1抗衰防病方组成由决明子、沙棘、乌梅、鸡内金、生牡蛎、郁李仁、荷叶、薄荷、海浮石、麦饭石组成.
作者:徐军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注射液(HHI-I)对重型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CD11b/CD18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引发SAP后即刻经颈静脉输入HHI-I,0.1 mL/100 g体质量,共3 h;已知药对照组输入复方丹参注射液(DSHIco),剂量、时间同组3.组2、3、4分别于治疗后1、3、6及24 h处死动物10只,取肺及胰腺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测定CD11b/CD18表达.结果:各组胰腺组织中均未检出CD11b/CD18活性.组2动物于SAP后3 h见肺组织CD11b/CD18表达增加.组3动物于HHI-I治疗后1 h见肺CD11b明显下降(与组2、4同时间相比p<0.05),3、6、12小时进一步降低(p<0.01);肺CD18于治疗后各阶段均明显下降(与组2、4相应时间比较p<0.01).组4动物肺CD11b/CD18均无明显降低.结论:HHI-I可使SAP大鼠升高的肺CD11b/CD18表达明显降低;DSHIco无类似作用.
作者:张艳军;赵连根;吴咸中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从国外的中医教育来看,由于回归自然意识的增强和中医热的兴起,中医教育在世界愈来愈多的国家开展起来,教育形式和规模也多种多样,现在美国、法国、加拿大、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已相继开展中医的学历教育(与中国大陆联合办学或由当地的华人开办学校),但由于师资、学习基地以及各国政策和条件的限制,国外的中医教育尚不完善,水平和内容差异很大,使学习者对中医理论的认识片面、偏差乃至错误.
作者:仲强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医临床工作者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一种证病结合诊断疾病的思维模式,总结这种模式可以有3种:一是在中医病名诊断的基础上再进行证的诊断;二是在西医病名诊断下的中医辨病加上辨证的模式;三是西医病名诊断与中医辨证结合的诊病模式,按西医疾病的发展规律进行证的诊断,吸收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的模式.3种模式各不相同,以下分别予以探讨.
作者:杜武勋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