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法为主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103例

王相泽

关键词:第3腰椎, 横突综合征, 推拿, 药物熏敷
摘要: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以第3腰椎横突部位明显压痛为特征的慢性腰痛.多见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笔者从1990年以来,使用推拿手法为主治疗本病,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3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54例,女49例;年龄大61岁,小25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长16 a,短2个月;单侧疼痛83例,双侧疼痛20例.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抗病毒临床实验研究概况

    病毒对人体的危害是广泛和严重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在复制周期的环节上发挥作用.由于病毒的繁殖与宿主细胞关系密切,仍避免不了抗病毒药对肌体细胞产生毒副作用问题.研制一种能杀灭病毒并对宿主细胞毫无影响的药物是比较困难的[1].目前西药化学药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而且特异性差,副作用多.现将近几年中药抗病毒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傅谧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慢性胃炎中医证治规律探讨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主要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两大类.其病因学尚未阐明,一般认为与周围环境的有害因素及易感体质有关,而HP感染为导致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作者:郝俊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从岐伯雷公的文化背景看《黄帝内经》医学流派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一部重要典籍,这部著作的写作体例是以黄帝与他的臣子问对的形式阐述医理的,在所有的臣子中岐伯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所以后世往往用岐黄作为中医的代名词.在<黄帝内经>中还有一位人物叫作雷公,但与岐伯的地位大有不同,岐伯是一位博学的智者,黄帝却成为谦恭的学生;而雷公就不同了,他是黄帝的学生,经典的十二经脉循行就是雷公请教黄帝时由黄帝叙述的.

    作者:于铁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浅谈《伤寒论》中合并病的证治

    本文将<伤寒论>中有关合病、并病的条文分为10类进行讨论,其中有原文明确提出的合、并病者,也有原文未明确者.笔者以合、并病的概念为标准,通过对条文的分析、比较,归结为新的合、并病类型.于每一类中,从原文角度,按经辨证,讨论其归属;并对比条文间证候的异同,治疗的区别,明确了辨证的关键,总结出治疗原则和运用要领.提纲挈领地总结了<伤寒论>中有关合、并病的内容.

    作者:黄腾;张国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实验室设备采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等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基地,肩负着培养高科技专业人才、振兴科技、提高我国尖端技术在国际上竞争力的重要职责.教学、科研手段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因此,仪器设备的作用日益明显,各级主管部门对这个问题也非常重视.

    作者:马文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提高中医学术期刊质量的思考与探索

    科技期刊是积累、传播和交流科技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科技创新知识有70%首先发表在科技期刊上,有的学科领域甚至高达90%[1].这就对科技期刊的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在近几年的编辑实践中,结合中医特色,编辑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李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浅谈中医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体会

    快速型心律失常系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主要包括心动过速、早搏、房颤等.现代医学主要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由于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中医药在心律失常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近年来,笔者应用中医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体会简述如下.

    作者:刘梅;杜武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针刺结合微波治疗颈椎病82例疗效分析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尤以中老年人多见,其发病率与职业特点有着密切联系,且出现年轻化趋势.目前,各种治疗方法报道较多,但并不理想,多数尚处于探索之中,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取以针刺结合微波照射治疗颈椎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陈士刚;李奎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关于中西医结合证病结合的疾病诊断思维模式探讨

    中医临床工作者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一种证病结合诊断疾病的思维模式,总结这种模式可以有3种:一是在中医病名诊断的基础上再进行证的诊断;二是在西医病名诊断下的中医辨病加上辨证的模式;三是西医病名诊断与中医辨证结合的诊病模式,按西医疾病的发展规律进行证的诊断,吸收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的模式.3种模式各不相同,以下分别予以探讨.

    作者:杜武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医药用于抗衰防病的体会

    笔者积累多年临床经验,借鉴现代药理,经摸索研究拟出抗衰防病方,用于降压、降脂、降糖、增强免疫功能、抗衰老等方面,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1抗衰防病方组成由决明子、沙棘、乌梅、鸡内金、生牡蛎、郁李仁、荷叶、薄荷、海浮石、麦饭石组成.

    作者:徐军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张志聪医学学术思想研究

    张志聪,字隐庵,浙江钱塘(今杭州市西)人.生活于顺治、康熙(公元1644~1722年)年间.曾从当时的伤寒大家张遂辰学医.颇重视中医理论的研究,复受名医卢之颐的影响,在侣山堂集同学及门弟数十人开堂讲学.张氏及其同学、门人以集注的形式著书,开集体创作之先河,共同探讨医理,先后著书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伤寒论集注>、<伤寒论宗印>、<金匮要略集注>、<本草崇原>、<侣山堂类辨>等.

    作者:郑林;王国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黄帝内经》全文检索软件研制开发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应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对中医古籍进行整理和开发愈显重要.这将提高对经典古籍研究的系统性、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成为中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项工作还将为古典医籍开发性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高学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医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工作之我见

    随着电子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传统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服务方式逐渐发展到应用现代技术进行管理、开展服务,使现代化图书馆文献信息工作成为一个多功能的服务体系.从而开辟了21世纪中医院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的新领域、新途径、新方法.

    作者:李青青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关于欧美留学生教学改革的探索

    从国外的中医教育来看,由于回归自然意识的增强和中医热的兴起,中医教育在世界愈来愈多的国家开展起来,教育形式和规模也多种多样,现在美国、法国、加拿大、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已相继开展中医的学历教育(与中国大陆联合办学或由当地的华人开办学校),但由于师资、学习基地以及各国政策和条件的限制,国外的中医教育尚不完善,水平和内容差异很大,使学习者对中医理论的认识片面、偏差乃至错误.

    作者:仲强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讲课三要素

    未涉教坛却妄谈教学,未免有些荒唐;然而既已进入教学单位,谈谈教学之事也未尝不可.想起上大学时,看教师在课堂上讲课,轻松自如,便以为讲课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读研究生时,看到师兄师姐们毕业论文答辩前的紧张,觉得好笑--不至于此吧?!及至自己开题报告,才知道毕业论文答辩前师兄师姐们何以会紧张,到此时才体会到要讲好一堂课多么不容易,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作者:徐放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哮喘40例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7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小于50岁12例,50~60岁10例,大于60岁18例.病程6个月~15 a,平均6 a.对照组30例,全部为住院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小于50岁4例,50~60岁18例,大于60岁8例,病程7个月~13 a,平均4.5 a.

    作者:周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新世纪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中国加入WTO,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具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新世纪大学生应首先具备以下几点.1思想素质1.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教育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西方文化渗透加剧,大学生应具备较高的判断、甄别、选择的能力.

    作者:卫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疗效观察

    小儿腹泻是儿科的多发病、常见病之一,影响小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而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的血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明显低下,如何提高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血细胞的粘附功能,在预防和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科门诊自1999年10月~2001年10月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4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素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试论我院教材工作体制改革

    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在21世纪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形势下,作为教材管理人员,应不失时机地去认识市场经济的规律,要在确保优先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与经营相结合的模式下,走出封闭式管理、单一服务的小圈子,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建立起主动适应教学改革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

    作者:赵恩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7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均为住院病例.其诊断符合文献[1]标准,按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法,Ⅱ级8例,Ⅲ级56例,Ⅳ级10例;男42例,女32例,年龄54~81岁,平均64.5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两组病例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

    作者:何佩华;王希光;赵淑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天津中医药大学